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黄金手 >

第501章

超级黄金手-第501章

小说: 超级黄金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李阳本想告诉何杰,可想了想还是没这么做。

    还有最后几天,就让何杰一直努力下去,不要因为听到这样的消息而懒惰,影响他的本意。

    “今天怎么办?”想了一会之后,李阳直接问道。

    “和昨天一样吧,我和老田还在一起,遇到好东西的皇后你在帮我鉴定一下”何杰想都没想便直接回答道,他的心里还是想着自己去捡漏,对李阳的好运虽然有些小嫉妒,但他绝对不会让李阳去帮自己,那样做失去了意义。

    “那好,有什么事随时电话联系”

    李阳也答应了一声,今天来的比较早,现在才八点多点,一上午有足够的时间让李阳慢慢的看东西。

    何杰点了下头,不远处老田已经跑了回来,脸上依然带着那股让人感觉很舒服的笑容。

    等到老田何杰便走了,李阳也带着王佳佳和刘刚一起向里面走去。

    九点鉴定才开始,这会体育场至少进来一千多人,还源源不断的有人进来,等临近九点的时候,估计进来的人还会更多。

    不愧是全民收藏的时代,恐怕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和此时相比,信息化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喜爱上了这一行。

    李阳沿路看了几件东西,最后径自走进了足球场。

    这会外面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还是在足球场等着,足球场和篮球馆离的不远,场地又大,最适合大家交流。

    刚走了没几步,不远处正蹲在地上的几个人就引起了李阳的注意。

    这里人很少,现在还没形成上百人的大堆。

    蹲在地上的只有五个人,年纪不大,都是三十多或者四十多岁的人,现在的收藏热也越来越年轻化,不少十几岁的人就开始喜欢上收藏,不过这些大都有家庭收藏史。

    这几个人之间,有个人小心的在地上扑了层红布,然后把一只瓶子从身边的盒子里拿了出来。这是一只葫芦瓶,葫芦瓶不大,造型还有些奇特,不过纹饰却非常的漂亮,釉色明亮,是个开门的好东西。

    “嘉靖官窑,大开门的嘉靖官窑啊,老陈,你从哪弄来的这么好的东西?”

    围着这个瓶子的,年纪最大的那个人马上赞叹的说了一句,李阳也凑了过来,蹲在这些人的中间,他们只有五个人,稍微让一些就能让出个空来。

    刘刚和王佳佳还是站着,好奇的看着眼前的那个葫芦瓶,他们看不懂这个瓶子的好坏,但有一种古朴的感觉,跟着李阳这么久,多多少少对这些古玩都有了一点的了解。

    “哈哈,这次我可是捡漏了,这瓶子我是在陕西老家收回来的,是自己人介绍的,花了我八十万”

    有个三十七八岁样子的人立刻得意的笑了笑,拿起瓶子又让大家看了看底足,下面写着‘大明嘉靖年制’的六字楷书款,写的很是有力,和真正嘉靖年官窑的字款没什么区别。

    他也是对这个瓶子很有把握,听说央视在北京举行大型鉴宝,早几个月前就做了准备。这次鉴宝一开始他就来了,可惜临时有事路上耽误了一下,昨晚才赶到,不过还好排上了号,不会耽误鉴定。

    这几个人都是他的藏友,很多喜爱收藏的人都有一个小圈子,有的都是当地人,也有的是网络认识的,还有一些是通过收购东西的时候认识的,老梁和吴青峰就是此类。

    这几个人则是网络认识的,他们都是经常逛论坛的人,几个人在论坛上经常发帖后来也就认识了,之后还在现实中聚过几次,渐渐也就成了关系不错的朋友。

    这种论坛李阳也上过,但时间不多,不如他在老爷子那获得的知识,后来上的也就少了。

    “八十万,捡漏了,大漏啊老陈”

    旁边一个穿着一身名牌的三十多岁的男子很是羡慕的看了他一眼,八十万对一个嘉靖官窑来说确实不高,可以说很低了。嘉靖是明中期,这个时期是烧制了不少的青花瓷器,可惜大部分都失传了,还有很多流到了国外。

    “嘿嘿,侥幸侥幸”

    老陈显得很得意,他们五个人在论坛里面都是版主,算是水平比较高的一个,几个人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手头还都挺宽余,在论坛里面也属于有钱人。

    也只有他们几个手上有点好东西,物以类聚,几个人就经常在一起交流了。

    “哎”

    李阳仔细看了一会,最后轻轻叹了口气,慢慢的站了起来。

    东西是好,可惜还是有瑕疵,实在是太可惜了。

    “小兄弟,你叹什么气?”

    李阳的这声叹息有些明显了,正得意的老陈忍不住问了一句。

    “没什么,看到了件好东西,有些激动”

    李阳摇了摇头,心里则暗骂自己,对情绪的控制还是不够,这件东西是真的很不错,但却是残次品,让李阳的心里多少都有些心痛,这才叹了口气。

    “小兄弟,我记得你,你昨天帮我一个朋友鉴定过家具,说的很准”

    那个年纪最大,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突然说了一句,还很好奇的看着李阳。昨天他去找一个朋友,也是论坛上认识的一个人,正好见到李阳为他的朋友鉴定家具,而且和后来专家所说的一模一样,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阳也愣了下,眼前这个人似乎还有些熟悉,昨天李阳鉴定只看东西没看人,但周围的人毕竟不多,见过一面都会留下点印象。

    “小兄弟,没想到你对瓷器也懂那么多,能不能给我们说道说道?”

    这个人明显提起了兴趣,李阳四处看了看,这里并没有多少人,他们的手上也没多少的东西。

    犹豫了一下,李阳才犹豫的说道:“这的确是嘉靖官窑瓷器,可惜只是半件,另外半件若没有损坏的话,价值就高了”

    “半件”

    五个人全都瞪大了眼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都露出了迷惑。

    “这怎么会是半件呢,这明明是一件整体瓷器,小兄弟能不能说的明白一些”

    老陈急急的说了一句,瓷器最看重完整,别说半件了,就是有个冲都会极大的影响价值,冲就是瓷器的身上的裂痕,保管不妥当或者不小心极有可能让瓷器出现这类的损坏。

    一般来说,有冲的瓷器价值都会影响一半,只剩下半件的瓷器,那绝对残次品,说的严重点的话,那就是只剩下瓷片的价值了。

    “我先问个问题,这个瓶子上画的是什么?”李阳抬头看了一眼老陈,这才慢慢的问了一句。

正文 第六九一章 半件瓷器(下)

    画的是什么?

    几个人互相看了看,老陈立即回道:“小兄弟,这不是很明显的吗,八仙图啊”

    其他几个人都跟着点头,葫芦瓶不大,但上面的纹饰还是非常的清楚,几个仙人出现在图画中,还有那飘渺的仙境,非常的漂亮。

    “没错,这是八仙图,可这上面怎么只有四个人?”

    李阳也点了下头,又反问了一句,王佳佳和刘刚都急忙仔细的去看那个瓶子,数了数之后,上面还真的只有四个人。

    那年纪最大的人也愣了一下,急忙低下头去看瓶子。老陈疑惑的挠了挠脑袋,他只知道这是件大开门的嘉靖官窑瓷器,对纹饰的人物有几个还真没特别的去注意过。

    “真是只有四个,这是怎么回事?”

    年纪最大的那人也疑惑的看了一眼李阳,做为收藏论坛的版主,他要比一般的收藏爱好者的水平高出不少,知道这八仙图的来历。

    八仙的故事从唐代就开始有了,不过那时候的八仙都是单独的,从宋朝开始慢慢的搭成了一个仙人班子,宋元之后,八仙再出现就是整体的了,极少有分开。

    明朝就在宋元之后,明朝很多艺术品上都有八仙的图纹,这种只有四个人的确实还从没有听说过。

    “其实很简单,另外四个仙人在下面的瓷器的另一半上,可惜那一半没了,只留了一个底足,然后和上面的一半瓶子镶嵌修复,最终合成了一个新的葫芦瓶”

    李阳轻叹口气,慢慢的说道,脸上还有些惋惜。

    嘉靖的官窑瓷器并不多见,这种葫芦瓶也是官窑中的精品,很可惜被损坏了。底足和上半部分都合在了一起,这个瓶子的结果可想而知,肯定是下面已经彻底的损坏,才被用这种接木的方式来修复。

    “底足是重新镶嵌修复的?”

    几个人再次愣了一下,老陈急忙抓起自己的瓶子,仔细的看了看底足。

    越看他的脸色越白,收这个瓶子的时候他就感觉造型稍微有些奇怪,底足的底款写的似乎也大了一些,感觉很不对称。

    当时他还提过这一点,结果那朋友说没事,这是实打实的官窑瓷器,还有技术鉴定的结果呢,这只是点小问题,不影响大局。

    那结果老陈也看过,确实是明代嘉靖时期的瓷器。以他的经验来分析,这个瓶子各方面都完全符合嘉靖官窑的特点,这才买了下来。

    只是他怎么也没想中间还有这点猫腻,现在想想,李阳说的这种可能还真的很大。

    底足的字款很不对称,那是因为底足本来要比上面大,被缩小之后镶嵌在了瓶子上,变小的底足上面的字肯定看起来要别扭。

    还有那八仙的图纹,也是个问题,若这只是半件瓷器,那这个问题就有解释了。另外一半在瓷器的下半部分,那一部分没了,人物自然只剩下一半。

    几个人又都想了想,随后全都点了点头。

    明朝时期还真有一种上面葫芦下面方形的大型葫芦瓶,若是下半部损坏,而底足没坏的话,合成一个新的小葫芦瓶完全没有问题。

    老陈慢慢的拿过瓶子来,小心的用指甲轻轻的扣动着瓶子的底部。

    如果是镶嵌修复的话,无论做的再严密,那下面都会有痕迹,扣了一会,老陈便脸色苍白的把瓶子放下,手指头还微微有些颤抖。

    他的身价是不错,但也只有几百万而已,所经营的不过是个饭店,当初买这个瓶子还是犹豫了很久,拿出了饭店一年的利润来做的这件事。

    他也是想着买了之后再转手卖掉,赚上一笔,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现在不用李阳解释了,他已经发现了那镶嵌修复的痕迹。

    半件瓷器,别说八十万了,八万也不值了,这次不仅没赚到钱,还打眼狠狠的赔上了一笔。

    还有一点很让他接受不了,这次上当打眼竟然是家里的朋友帮着别人来骗的自己,若不是因为感觉是家里人可靠,他怎么都会想办法在找人帮忙看一看,或许就不会上这个当了。

    几个人都不在说话,一个一个接过瓶子,全都发现了那修复的地方。

    李阳心里轻叹口气,悄悄起身离开了。他这次之所以把问题说出来,也是因为一种惋惜,这毕竟是件真正的东西。

    损坏了的东西合成新的,虽说外观上看起来还是老东西,但毕竟是残次品了,用这种残次品骗人,和造假骗人性质上来说也并没什么两样。

    几个人都还在想着那个瓶子,都没注意到李阳已经走了,等他们反映过来的时候,早就看不到李阳的身影了。

    这也是李阳吸取昨天的教训,省的在被这些人留下来。

    离开之后,李阳心里还在唏嘘,现在收藏火热一点也不假,但造假骗人的手段也是越来越高明,一不小心就会打眼,难怪有些专家都经历过打眼的事情。

    这次若不是他有特殊能力,这个瓶子恐怕也会当成一件不错的精品,那个修复痕迹掩饰的很好,不注意的话根本不会发现。

    经过这个瓶子的插曲,时间差不多也快到九点了,足球场的人是越来越多,比昨天还多出来许多人,球场到处都是成堆成堆的人群。

    九点之后,这里的人还在增加,专家鉴定已经开放了,有些人开始去篮球馆等着专家鉴定,其他的人则继续留下来交流他们的收藏心得。

    有很多都是初级入门的东西,不过这些藏友们交流的都很快乐,对他们来说收藏要的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东西的贵贱。

    转了有两个多小时,快到中午的时候,足球场大部分的东西都被李阳看过了。

    东西是不少,但称得上精品的并不多,李阳见到几件不错的宝贝,结果人家根本没有转让的意思,李阳也只能遗憾的离开。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让李阳很是痛心,那就是假东西也不少,差不多有一半都是赝品。这也折射了现在收藏市场的情况,黑心的骗子越来越多,特别是那些新入行的朋友,很容易听信别人的故事,上当受骗。

    “李阳,别急,我们还有很多时间”

    王佳佳握着李阳的手,突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