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黄金手 >

第495章

超级黄金手-第495章

小说: 超级黄金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阳轻轻点了下头,这件瓷器的品相确实不错。李阳的话音一落,周围一些人都惊讶的看了他一眼,老梁的这个盘子他们这些人刚才议论了很久,很多人也都猜到这个盘子是明空白期的精品。

    不过他们都是看了很久才敢确定,眼前这个年轻人只看了一眼,就能说出空白期精品这五个字,足以证明这个年轻人确实有一定的眼力。

    “李先生,还请您详细的说说”

    老梁脸上露出点得意,走到一边把盘子放在桌子上,然后请李阳仔细的看,这里不知道被谁搬过来一张旧桌子,除了老梁的盘子之外,还有几个人正围着一个很不错的刀马人青花罐在那看着。

    李阳走上前去,轻轻拿起这个盘子,这个桌子也是方便大家看东西特意被人搬来的。

    拿着盘子,李阳翻动了几下,忍不住又点了点头,空白期的好瓷器并不多,这个盘子无论是器型还是绘画风格都极为的精致,足以称得上是精品。

    空白期,是瓷器历史上很罕见的一段时间,现在所指的空白期,指的是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历时不足三十年。

    至今为止,历史上还没有发现这段时期有明确纪年款的官窑瓷器,这也是空白期瓷器名称的来历。如果走在潘家园或者其他的古玩市场,有人拿出一个带有正统,或者景泰年款的官窑瓷器,你可以不用在搭理他了。

    空白期的形成和当时的政治和时局有着很大的关系,正统皇帝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镇,他的事迹现在很多人都知道。

    明朝时候最著名的‘土木堡之变’,被瓦剌部俘虏的皇帝就是这位兄弟,后来有复辟从自己的弟弟手中把皇位抢了回来。

    被他抢夺了皇位的就是景泰皇帝,明代宗朱祁钰。抢夺了帝位之后,朱祁镇又改年号为天顺,瓷器空白期的这三个年号,实际上只有两个皇帝。

    这对兄弟俩的事让史学家来说能说好几天,这些野史之类的东西大家都没兴趣,兴趣最大的还是这个时期的瓷器。

    正统即位之后,就对青花的烧制下了很多的禁令,之后又有外忧内患,战乱频繁,宫廷争权等不稳定的因素,导致社会动荡,经济衰退。

    这一时期的景德镇烧瓷业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官窑基本停烧,少部分民窑还在烧制,但烧制出来的瓷器器型规整的不多,无论是造型还是品质,这个时期的瓷器都无法和之前的永乐,宣德时期相比。

    不过那个时期并不是没有官窑,少部分官窑也在烧,皇室贵族不可能一点瓷器都不使用,只是那个时期的瓷器都没有年款倒是真的。

    “梁会长,你这件宝贝不错,在空白期能有如此精细的青花纹饰,应该是官窑出来的了”

    李阳看了一会,又忍不住点了点头,空白期的瓷器李阳见过几件,但品相大都一般,这件和李阳之前见过的确实要好出许多。

    “我也说是官窑,可有些人就是不相信,有您这句话我总算放心了,即使不让专家来做鉴定也没关系”

    老梁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显得更得意了,空白期没有年款,加上官窑停烧,想证明一件瓷器是官窑的并不容易。

    不过他的话也把李阳抬到了专家的地位,在他的心里,李阳确实是一位顶级的专家。

    “老梁,这位小兄弟,我想说一句,空白期官窑瓷器不说没有,但是极少。这件瓷器的造型是很不错,但无论和前面的宣德,还是和后面的成化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到官还是有很大的难度”

    老梁身边走出来一个人,说话的时候还不断的摇着头。

    这人也带着一件青花,是件不小的笔筒,笔筒倒是个真正的老物件,价值也不低。看来这物以类聚的时候还会人以群分,这两百多人的一群人里面又分成了好几个部分,像老梁他们这种明显财大气粗的人就聚集了在了一起。

    “是啊,这是空白期的瓷器肯定没错,但直接就说能到官,是不是太武断了点?”

    又有一个人接了一句,还有好几个人都在点头,事实上李阳没来之前,这些人所争论的重点就是到不到官,这是件老物件已经基本可以确定。

    到不到官,到不到代,这都是瓷器最容易产生争论的地方,一件瓷器,是不是官窑很重要,是不是那个年代的官窑也很重要。

    不是官窑,当成官窑,那差距可就海了去,现在就是不懂收藏的人也都知道,很多的官窑瓷器都要比民窑瓷器值钱,特别是明清时代的瓷器。

    几个人都看向了李阳,想听听李阳这个年轻人的解释,仅凭他一句话,这些人绝对不相信眼前这件瓷器就是官窑。

    “你们几个知道李先生是谁吗,李先生说到官,就肯定到官”

    老梁急忙分辨了一句,脸色还有些发红,这些人质疑李阳比质疑他还要更让他难受。

    在老梁的心里,他已经把李阳当成了骄傲,李阳毕竟是河南玉石协会走出去的人。

    而且一开始见到李阳的时候,他们都感觉到了这个年轻人未来肯定不凡,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李阳就直飞冲天,登上神坛成为了赌石界的第一人。

    这也让李阳的形象在他们的心里无限的攀升了起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李阳也是他们的神,是他们共同的偶像,自然忍受不了别人的质疑。

    “梁会长,我没什么”李阳也急忙叫了一声,这个时候他还真怕老梁把他的身份揭出来。

    这么多的东西他还没看呢,说不定还能遇上几个漏,一旦让人知道他是玉圣李阳,是故宫的古玉专家,那看中什么东西的时候,持有宝贝的人还不得死命的抬价。

    这个担忧可不是多余的,毛老和白铭都遇到过很多次了,他们也不怕专家不买,旁边有人会要,这些人还会说:看到没,专家都看中我的宝贝了,准没错。

    这些事情李阳早就听他们说过,也一直谨记在心。

    “李先生”

    老梁有些惊讶的抬起头,李阳又对他晃了晃脑袋,轻声的道:“我只是个普通人”

    李阳没有明说,不过聪明的老梁已经明白了过来,能把生意做这么大的没有傻蛋,他知道李阳是想掩饰自己的身份,既然李阳不愿意暴露,他自然也不会去说,平白无故的去做让李阳不满意的事。

    “几位,你们认为不到官,只是因为品相上不如前后两代的官窑吗?”李阳又微笑着问了一句,还看了看老梁身边的几个人。

    最先说话的那个,抱着笔筒的中年男子最后点了点头:“对,我们一致都认为,这是民窑中少见的精品,价值很高,但却不是官窑所出”

    “是民窑精品,不是官窑”

    “民窑也很值钱了,这个盘子最少也得一二十万”

    “到不了官”

    周围的几个人都纷纷说道,老梁则显得有些着急,他对李阳是很有信心,但这么多人反对,他也怕李阳会有什么别的想法。

    老梁还没想好怎么说,李阳又开口说道:“我说到官,其实是有证据的”

    “证据?”

    几个正在发表自己意见的人瞬间都停了下来,一起回头看着李阳,连一旁的其他几个人都被惊动了,也在看着李阳。

    “咳,这个,小……李先生,您的证据能不能给我们说说,让我们也开开眼”

    抱着笔筒的那个人轻咳了一声,他本想继续叫小兄弟的,可一想起刚才老梁的态度马上改了口,老梁在他们几个人之中地位也不低,被老梁这么尊重的人,怎么也不能怠慢。

    不过态度上的改变可不代表他就认同李阳的话,后面所讲的话也有些逼宫的意思所在,你说有证据,就摆出来让大家看看。

    “李先生说有,那肯定有”

    这次说话的是老梁,李阳的话让他的心中大定,他可是对李阳有着深刻的了解,古玩上曾经带队鉴定过很多古玉,长生碗让两大故宫同时打眼,还有很多著名的专家学者都表示过,李阳确实有着很高的实力。

    在他的眼里,李阳不次于里面的那些专家,既然李阳说了有证据,那就肯定有。

    这个时候他的心里也很好奇,想知道李阳的证据是什么?怎么证明这就是空白期的官窑瓷器?到不到官的争论,有时候比到不到代更难判断。

    李阳把盘子放在了桌子上,指了指盘子的边缘,轻声的说道:“证据就在这瓷器的表面上,老东西会说话,其实这个盘子本身早就告诉了我们,它是正宗的正官窑瓷器”

    李阳的话让众人都看向了那个盘子,不过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怀疑的神色,显然对李阳的话并没有完全相信。

正文 第六八四章 你能发现这些,你也是专家

    “空白期的瓷器,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很多民窑,在连续验证了几件真正的空白期官窑瓷器后,空白期有官窑的说法才渐渐的被确定下来”

    李阳轻轻的说着,周围的人都很赞同的点了下头,李阳说的这些都是基本常识,这些大家都知道,在以前,还有过空白期无官窑的说法。

    “而事实上,空白期确实有官窑瓷器出产,而且空白期的官窑瓷器还拥有一些当时民窑所不具备的特点”

    李阳话锋一转,慢慢的说道,老梁和他身边的几个人都把目光直直的对着李阳。

    李阳环视看了一圈,此时注意着他的足足有二十来个人,周围其他的人则显示很是好奇,好奇为什么这么多人在听一个年轻人说道。

    “首先第一点,空白期官窑瓷器的青花瓷质坚致洁净,釉质细平腴润,无片纹,这些都是民窑没有,或者很少有的特点”

    抬起手,李阳指着桌子上的那个大盘子,继续说道:“我们来这个盘子,底足露出了胎秞,釉质就非常的细腻,一般的民窑是烧不出这样的好东西”

    李阳这么一说,很多人都马上仔细的去看了看摆在桌子上的青花盘,就是老梁也不例外,尽管这个盘子已经被他看过很多次。

    “不错,民窑是很少能烧出这么好的胎秞,但也只是很少,不能就一定说民窑烧不出来,那个时候大户人家所指定的民窑,还是能做到这点的”

    抱着青花笔筒的那人跟着说了一句,周围的人也都点了点头,李阳只凭这一点还很难让他们信服,不过李阳说的确实一点都没错。

    李阳并没有在意,笑了笑,继续道:“民窑是能烧出这样的胎秞,但有一点是民窑所做不到,那就是上面的橘皮纹,这是延承宣德年间的烧制手法传下来的,这也是当时官窑瓷器的特点之一”

    李阳的话音一落,几个脑袋都凑了过去,仔细的看着那个被他们之前看过很多遍的青花大盘。

    橘皮纹是宣德瓷器的一个特点,做的好的还被称为橘皮釉,这点很多人都清楚,这些可都是青花瓷的爱好者,橘皮纹在宣德瓷器中也算是个特点了。

    “真的有很细的橘皮纹”

    那个抱青花笔筒的人首先惊叫了一声,空白期的民窑瓷器确实没有这样橘皮纹,李阳说的这点虽然还没让他就此相信这就是官窑瓷器,但怀疑也没那么大了。

    “这么细啊,我之前怎么没发现?”

    另外一个人也跟着感叹,老梁则嘿嘿笑了一声:“你若是发现了,那你也是专家了”

    老梁的话让众人都小声的笑了起来,大家又都抬头看着李阳,想听李阳继续点评下去。

    李阳微微一笑,继续说道:“除了橘皮纹之外,整个盘子的釉层较薄而且光亮透明,釉色泛水青色,沿口边还有酱釉,这些都是官窑瓷器的特点,民窑想把这些做的这么完美,不是做不到,但很难”

    众人都跟着点了下头,这些确实是官窑瓷器的特点,民窑能烧的这么好的不是没有,不过在空白期的那三个朝代却是很难,官窑都艰难的支撑着更不用说民窑了。

    少部分人的心里,已经开始认同了李阳的话,这件盘子很有可能就是空白期的官窑瓷器。

    有些人还羡慕的看了眼老梁,若真是空白期的官窑瓷器,那这件青花盘可就要大大的升值了,原本最多二十万,现在最少也要五六十万,上拍卖的话还有可能更高。

    “这是其一,还有其二”

    李阳淡淡的说道,所有的人都收起心中的想法,集中所有的精力听着李阳点评。

    “第二点就是青花的颜料,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只青花盘的青料用的是什么?”李阳微笑着看了看众人,首先问了一句。

    “苏麻离青吧?”

    有个人不确定的回答了一句,其他几个人看着瓷盘都没有说话,但都默默的点了下头。他们也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