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黄金手 >

第204章

超级黄金手-第204章

小说: 超级黄金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问题,也只能等回去以后再请何老来帮忙解决了,李阳相信,何老一定能解释出为什么。

    “咦?”

    李阳的身边突然站过来了一个人,低头打量着李阳刚收来的大缸,发出这道轻咦声的就是他。

    李阳抬头看了看,这人穿着套夏季唐装,两鬓满是白发,额头还有着深深的皱纹,不过眼睛却是炯炯有神。

    老人边看边走,不一会又从身上摸出个眼镜和放大镜,带上眼睛仔细的在那看。

    “老先生,您好”

    李阳轻咳了一声,这位老人给人种很不一般的感觉,这种感觉李阳只有面对何老的时候才有,就是柳老他们的身上都没有发现过。

    这位老人,是第二个给李阳这种感觉的人,很尊贵高雅,让人尊敬的感觉。

    “小家伙,这东西是你的吗?”

    老人回头看了一眼李阳,指了指那青花大缸,李阳点了点头,这东西确实是他的了。

    “黄老”

    正在观赏瓷器碎片的赵经理突然惊呼了一句,随后便匆匆的朝着李阳这边走来。白铭和毛老都急忙跟了过来,陈薇跟过来的时候几乎是小跑着,她刚才跟着白老师一起去看瓷片去了。

    “您什么时候来的?”

    走到唐装老人的面前,赵经理显得极为恭敬,白铭也没有了嘻哈的神色,满是恭敬的对眼前的老人行礼,就连毛老都是一脸的肃然。

    “我刚到,没事出来转转,正好路过这里,就进来看了看”

    老人摆了摆手,又对李阳问道:“小家伙,这东西是你的吗?”

    “是的,是我刚买下来的”李阳立即点头。

    几个人的态度让李阳明白,眼前这个老人绝对是个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大师,而且在圈子里一定有着很高的名气。只可惜李阳入行时间实在太短,何老除了教导李阳古玩知识外,并没有对他介绍过圈子里的其他名人,对眼前这位老人他是一无所知。

    “刚买下来的?多少钱买的?我能看看吗?”老人脸色有些古怪,连问了几个问题。

    “二十五万买的,您请随便看”

    “二十五万,不贵”

    老人点了点头,这次表情变的古怪的则换成了赵经理、白铭和毛老他们三人,三人都没想到这位老人家会说出这样一句话。

    “我叫黄德,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

    老人扶着大缸,小心的观察着,嘴里却一直在和李阳说话,赵经理和白铭他们显得更惊讶了,都呆呆的站在了那里。

    “黄老您好,我叫李阳”

    “李阳,很不错的名字,咦,李阳?”

    黄老终于抬起了头,仔细的打量着李阳,连手上的大缸都不去看了。

    “原来是你,什么时候来的香港?”

    黄老突然说了一句,李阳顿时愣在了那里,这位老人他可以保证是第一次见到,可看老人的样子,像是认识李阳一样。

    “我是前天刚到的香港”

    李阳心里很是纳闷,对方知道他不是香港人,估计十有八九真的知道他是谁,但他对这位老人的底细却是丝毫不知。

    “黄老,您和小李认识?”

    白铭躬身上前,恭敬的问了一句,在这位老人面前,白铭居然显得很是拘谨,和他平时的样子大不同。

    “不认识”

    黄老再次转头,又观察起那大缸来,这次他把大缸轻轻的翻了过来,仔细的看着大缸的底足,边看边点头。

    白铭顿时有种吃饭被噎住了的感觉,老人不认识李阳,却像熟人一样的聊着天,白铭都怀疑眼前这人到底是不是他认识的那位老先生了。

    “白老师,黄老是谁啊?”

    李阳悄悄的走到白铭的身边,很小声的问道,这次白铭的表情显得更是古怪,这一老一少,让他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黄老是香港最有名的收藏家,也是最厉害的鉴定大师,在全世界都有着很高的名气,在香港黄老说是第二,绝对没人敢说第一”

    白铭还是很小声的把黄老的身份介绍了出来,介绍的时候还满脸的崇敬。

    李阳马上想起了一个人,当初他鉴定周仿古玉的时候何老就对他说过,香港有位很厉害的大师能看出周仿来,他就不用特意在往香港跑了,想必就是眼前这位黄老。

    李阳的心里也升起了敬佩之心,他能看出周仿古玉,完全是特殊能力的功劳,而眼前这老人则是靠自己的实力看出来,他和何老一样都是最顶级的大师。

    “好东西啊,小家伙,拣个大漏啊”

    黄老终于站了起来,使劲的拍了拍手,还满脸的感慨:“你是刚买的,我怎么就不早来一会呢?不然这好东西也不会飞了啊”

    李阳张大了嘴巴,他刚想询问,就被老人后面那句话给雷住了,他没想到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居然会这么说。

    不过看到老人的眼中只有着纯粹的欣赏,李阳立即露出了一丝恍然。

    这老人不过说说而已,并不是真的在懊恼,说这话就和羡慕李阳的好运气一样,每个人都希望能遇到好东西,黄老只是随意的把心声说了出来。

    “黄老,您说这是好东西?”

    赵经理很小心的问了一句,这东西刚才可是先要卖给他们的,他没买才被李阳买走的,若真是件好东西,他恐怕会后悔的去撞墙。

    “当然,这么好的万历瓷器,多难的啊,说是价值连城也不过分”

    老人的话让赵经理猛然一晕,对老人的话他可没有任何的怀疑,在香港,这位老人就是古玩界的泰斗,就是权威。

    “黄老,您说这是万历瓷器,可他没款啊?”

    毛老走上前来,低头小声的问了一句,这个问题他也问过李阳,只是刚才李阳还没想到出处,就没能回答上来。

    “谁告诉你们万历瓷器一定要有款的啊?”

    黄老反问了一句,毛老此时感觉到了刚才白铭和李阳的感觉,这句话让他也给噎到了。

    万历瓷器都有款,这可是个常识啊,说这话的若不是眼前这位老人家,肯定会被他们立即很很的批判一顿。

    “小家伙,你既然敢收这件东西,那就一定知道这东西的来历吧,给他们讲讲”

    黄老又回头看了一眼李阳,笑眯眯的说道,对李阳的态度居然比对毛老还要好很多。

    李阳苦笑一声,微微低头,道:“我买的时候其实只是有感觉,刚刚才偶然的想起来出处,不过这也是我的猜测,不知道对不对”

    “这件瓷器,应该是天启瓷器,是1620年万历和泰昌两帝驾崩之后烧制出的小批瓷器,那个时候两位皇帝都去世了,而天启帝还没改元,所以没有设款”

    李阳慢慢的说道,白铭眼中连连闪着惊疑,最后又回头仔细的看了看那青花大缸。

    毛老也呆住了,呆了会之后立即也去看那青花大缸,他和白铭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讶和后悔。

    “不错,这东西的确是万历死后烧出来的,不过可不是什么天启瓷器,那个时候都没天启这个年号,怎么能说是天启瓷器,这不是胡乱往上套吗”

    黄老点了点头,但脸上却带着不满,很不赞同这是天启瓷器的说法。

    李阳又小声的说道:“黄老,书上是这么说的?”

    “书上的也不一定全对,其实这瓷器是天启还是万历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它是一批孤器,明代瓷器中很特殊的一个代表,至今全世界我只知道有两个地方有,没想到香港还有一件”

    黄老叹了口气,脸上还有着一股缅怀。

    李阳则显得有些无语,老人直接把书上的东西给否定掉了,不过想想,这位老人说的也没错,书上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有些著书的人还比不过黄老的水平。

    再说了,这批瓷器确实是万历年号烧出来的,那时候的确没有天启这个名字,说是万历瓷器也能说的过去。

    “黄老,假如这真是万历最后一批瓷器的话,那为什么色彩会显得这么新呢?”

    毛老还有些不死心,又上前轻声问了一句,李阳也抬头瞪着大眼睛看着黄老,这个问题他现在同样是迫切想知道答案。

正文 第二九七章 你就是李阳?

    “如果不是看起来这么新,我也不敢断定它就是万历的最后一批瓷器了”

    黄老轻轻的抚摸着大缸的纹饰,毛老,白铭还有赵经理互相看了看,每个人的眼中都有着迷惑,就是李阳也不知道黄老为什么会这么说。

    “这是这批瓷器的一个最大的特点,目前的青花史上,也只有这批瓷器具有这种特征,早前全世界一直认为这种瓷器只剩下了两件,现在应该说是三件了”

    赵经理身子微微一震,李阳眼中则带有浓浓的惊喜,毛老和白铭都无比震惊的看着那青花大缸。

    带有特征的青花瓷,而且全世界只有三件,这代表着什么?他们每个人都非常的清楚,这样的青花瓷可以说价值非常非常的高。

    物依稀为贵,这又是正宗的万历官窑,还是最后一批,其价值几个人都不知道该怎么估量。

    “黄老,还请您指点?”

    李阳恭敬的弯了弯身子,现在他们每个人对原因都更加的好奇了。

    “你知道万历瓷器都是怎么烧制的吗?”

    黄老不答反问,李阳低头沉思了一下后,慢慢的回答道:“万历朝的官窑瓷器生产从没有间断过,纵观整个明代是烧制瓷器最多的时期,这个时候的青花官窑应该分为两个时期。早期的时候使用的青料是回青,所以烧制出的青花颜色艳丽泛紫,承袭了嘉靖的风格”

    顿了顿,李阳又道:“后期的时候改用国产青料无名异,呈现了蓝中泛灰的色调,这个时期的青花瓷纹饰繁密,而且大器很多,大罐,大缸,大瓶,大盘等出了不少,一般都有接胎痕迹,而且底足都无釉”

    “好,不错,说的很详细了,这么年轻就能懂的这么多,很难得”

    黄老点头赞叹了一声,又接着说道:“你说的很对,万历前期用回青,后期改用无名异,所以烧制出来的瓷器风格显示了很多的不同。这最后一批万历瓷器使用的也是无名异,但是对料的时候却错加了元子,以至于烧制出的瓷器都显得特别的明亮,到了现在,看起来就非常的新了”

    黄老这么一说,大家顿时都明白了过来,确切来说,就是这批瓷器属于变异瓷器,料放错了,但出的效果还不错。

    无名异是一类中药,除了中药的作用外,还和回青,元子一样,是烧制青花时所用的一种青料。

    这些青料都有着严格的比例控制,比例放错了都会让一炉的瓷器报废,那些加错了东西的御窑师傅运气还算不错,在最后的时候出了问题恐怕是要杀头的。

    “我明白了,这最后一批瓷器烧制出来之后,窑工们知道放错了东西,但却没时间烧制新的了,只能先拿过去顶着用上。这批瓷器虽然显得很亮,但本身具备了正常瓷器的所有特点,所以并没有影响使用,就传承了下来”

    李阳猛一拍脑袋,毛老,白铭他们都点了点头。

    万历和泰昌那时候都死了,天启等着这批瓷器用来歌颂他老子和爷爷,只要看着对也就不会追究。况且亮并不是缺点,在当时来说算是更好看一些,再没时间重新烧制的情况,明知道有些问题也只能拿出去用了。

    这样一来,最后一个难题也解决了,这是批烧制中出了问题的瓷器,但确确实实是官窑瓷器。

    黄老也一脸欣慰的样子,道“你很聪明,猜的很对,天启改元之后,不喜欢这种太亮的瓷器,之后就再也没有人去烧制过。

    叹了口气,黄老继续说道:“窑工们烧了一次之后便停手再也没有烧制过,后来的人发现有这样明亮的瓷器更容易保管,而且无论放多久都会显得很新,就想再重新烧出来。但很可惜的是,无论他们怎么尝试,均以失败告终,没至今人知道这种瓷器是怎么烧制的了”

    “原来是这样”

    毛老喃喃的说了一句,难怪黄老一开始会说这是一件孤器,整个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只有这一窑出的东西带这种特色,而且是无法复制的特色,不是孤器是什么。

    万历最后一批官窑,又是孤器,而且还是这么大的瓷器,这件青花大缸猜都不用猜也知道价钱肯定会很高,二十五万买下来确实是拣了个漏。

    “黄老,那您看,这件万历青花大缸,价值如何?”

    赵经理上前小心奕奕的问道,他最关心的还是价值,此时他的心都在滴血,一件真正的万历官窑居然放在眼前都不认识,还硬生生的给推到别人的怀里。

    “如果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