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异世明皇 >

第384章

异世明皇-第384章

小说: 异世明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子,用木头做一个应该没有多大的难题。

想到就做,我立刻回宫拿起纸张画图,然后传几个擅于木匠的太监带着工具来。原来先皇兄喜欢木匠手艺,宫里自然还有不少这样的人。我拿着图纸给他们详细说了之后,让他们做出三轮车的配件。方向盘,轮子,座位,后边还有一个扶手站位等等,因为驱动在前轮,直接省略掉了链条,改为脚力直接驱动前轮。有了我的指点,木匠们很快就明白我要做什么。不到一个时辰,木匠们已经将东西做得颇有样子了。炜儿他们几个小孩也停止了玩闹,凑在我身边好奇的打量着。

炜儿首先出声道:“父皇,这是做什么?”

我呵呵笑道:“这个就是父皇给你们的礼物,今天先做一辆,明天再做其他的,一人一辆。。。。。。

!”

“那这个怎么玩?”

“这个东西叫做三轮车,你看过马车了就知道,马车四个轮子,这个三个轮子所以叫三轮车。等你坐上去后较一踩,就会载着你往前走了。”

“呵呵,真的,那太好了!”几个小孩都拍着手笑道:“快点做出来吧!”

“好,就快做出来了!”几个木匠的手艺真是不错,一下子就将我要的东西做了出来。我拿着开始敲敲打打组装,难度较高的地方自然是太监们帮手搞定了。很快一辆崭新的三轮车就做了出来,木匠们又看了看,拿着矬子跟刀具打磨了一下边缘。

“皇上,这辆车再雕上花纹,涂上油漆,垂挂些饰物会显得精美点!”工匠们建议道。

“呵呵,这个倒不必了,只要把木刺去掉,然后在坐位上钉上个软座就可以了!”

“是,是,奴才们这就去做!”

炜儿见到新玩具正好奇着,结果又还要继续做,按捺不住道:“父皇,能不能先让儿臣们玩一下!”

其他的孩子也闹哄着要先玩,我只好让太监们收拾下明天再做几辆。很快,炜儿第一个坐了上去,按着我的指示,一只脚往前踩,一只脚收回,来回交替,很快就开动起来了。第一次做三轮车的太监们看得目瞪口呆。

几个小孩子拥簇着,烁儿还跑到后边推一下,助跑一段后就站到上边。长乐看出怎么玩后,追逐着跟到后边,要他大哥让位置给她坐。炜儿倒是很大方,几个人玩得不亦乐乎。看着他们,我不由想到自己幼时也是如此,真感慨童年时候的快乐是如此的简单。

“父皇!”

听到声音,我低头却看到烽儿。

“怎么不去跟兄弟们玩啊?是不是想要父皇做辆给你?”

烽儿却道:“父皇答应明日做辆给儿臣,儿臣明日玩也是一样的!父皇带兵亲征辛苦归来,颐养圣体更为重要!”

“呵呵,小小年纪有这份心思难得,但别把你父皇看得这么没用,父皇可是练过功夫的,强健的身体是建功立业的基础。”

“儿臣受教了,儿臣大胆,肯请父皇让儿臣拜傅先生为师,学习强健之法!”

  第二百五十八章 册封

烽儿用他那乌黑滴溜的眼睛望着我,眼中闪现出崇拜的神情,象一个小大人似的说道:

“儿臣受教了,儿臣大胆,恳请父皇让儿臣拜傅先生为师,学习强健之法!”

“你想拜傅山学武功?”

“嗯,儿臣听宫里侍卫们说,傅大人的武功最高。学武功自然要学最好的!”

傅山是不错,但是让他做医师已经够他郁闷的了,如果再让他兼任做武术教头,只怕他心中不高兴。再者,傅山现在已经是炜儿的师傅,烽儿掺合进去也不合适。我顿了下道:

“你有学武的心思极好,但是傅山已经是你大哥的师傅,他在督察院还有事情,只怕再教你这个小家伙都没有时间。”

“这样啊!”烽儿一脸的失望,呆了下问道:“那儿臣就向吕统领学武功好了,父皇可答允吗?”

“好,那你就跟吕强学,还有你弟弟也要学,你们两个一起吧!”

烽儿闻言愣了下才扬起笑脸道:“哦!”

我摸摸他的头道:“好了,去跟哥哥玩吧,待会一起吃饭!”

烽儿应声跑去了!

看着烽儿跟炜儿一起玩闹的身影,我心里有了丝担心。烽儿很聪明,而且很早熟,也许是无意识的,他已经在开始跟炜儿比较了。他们几个孩子我都一视同仁,但谁人做太子却是太早了。毕竟大明帝国需要怎样的一个皇帝,我自己都还没有想明白。但是以后他们兄弟相争,却不是我想看到的。如果把炜儿皇太子的名分定下来,又违背了当初秘密立储的计划。难怪很多明君都会为太子之事弄得焦头烂额,这件事委实不好处理!想了会,我又摇摇头苦笑,自己眼前都还有大把的政务要处理,怎么就想到十几年后的事情!

我跟孩子们度过了傍晚的时光,炜儿显然很高兴,大概是因为他出阁读书后我很少这样陪他玩了。我们一直玩到婉琴出来唤我们才尽兴而归,炜儿对于三轮车更是爱不释手,忍不住向母后炫耀。

有了秀儿安排,一个小型的皇家聚会很快就弄好了。婉琴还特地邀了皇嫂跟刘昭太妃,一家子吃得其乐融融。烽儿似乎跟皇嫂她们特别熟络,甚至位置都搬到了她们那边去。看着皇嫂的笑容,烽儿颇得她们的欢心。大家吃完饭,又聊了下才散去。

待人都走完了,我似笑非笑的瞧了婉琴一眼,婉琴羞红了脸,自然明白我的意思。带着侍女沐浴去了,过了好一会才回到寝宫。两人分开三个月,小别胜新婚,自然有一番柔情蜜意。雨收云歇后,婉琴趴在我胸口,两个人说些体己的话。

“皇后,朕这次去又带回一个妃子,你莫要见怪才是!”

婉琴摇摇头道:“这是祖宗家法,臣妾不会生妒的,只是宫中妃嫔虽少,但是除了丽妃,其余的妹妹都是皇上自个挑进来的,臣妾倒怕皇上给炜儿他们带坏了规矩。”

给婉琴这么一说,倒也是真的。秀儿、孝明、琴心、小娜都是没有经过正规的选美程序我就诏进宫中了。若是换一个肚量小点的皇后,还不得拿祖宗家法闹上一闹。想着婉琴的大量,我搂着她道:“朕向你保证,不会再这样了,就算有也要跟你商量了才办,你看如何!”

婉琴鼻子一吸,贴紧我道:“那皇上你要记住了,虽然说臣妾是后宫之首不能生妒,但臣妾心中还是想念在王府那段日子,臣妾也是女人。”

“朕知道。”

婉琴顿了下又破颜笑道:“皇上,臣妾是不是太贪心了。就算普通的官宦人家哪个不是三妻四妾,何况我们是帝王之家。臣妾虽然想皇上多陪陪,但其她妹妹何尝不是如此。”

。。。。。。

“那朕不在宫中的日子,你们相处得怎样,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吧!”

“没有,几个妹妹都很好相处!”

“嗯,这样就好,不过你也要防着下头的人搬弄是非,现在秀儿管着后宫日常琐事,说到底还是有些不合规矩。”

“秀儿妹妹现在管得很好,若让臣妾接手只怕还不如。再说臣妾有了两个孩儿后,哪有这么多精力管!”

“你能这么想,朕很开心!大家住在一起,朕就怕你们为了些事情争闲气。后头妃子多了,事情也就跟着多了,难免有时候一碗水端不平。历来宫中多是非,朕希望我们能够和和气气,大家有什么事可以有商有量。家和万事兴啊!”

“臣妾记着了!”

“现在朕要打算的事情多,等有空闲了,朕带你们到处走走!大明这么宽广的疆域,你身为国母也要去看看的!”

“咱们一起去了,那岂不是耽搁了朝廷大事?大臣们不会答应的!”

“呵呵,现在是没空,那就等皇儿们大了咱们再去!”

“那我们都老了!”

“就是老了才去,年轻的时候要做事,等年纪大了,政务自然交给皇儿们,咱们老夫老妻的游览名川大山,岂非妙事!”

接着我跟婉琴说了下大明南北风光,婉琴生在北方,自然没有去过南边。这个时代交通不便,风景区也没有什么设施,爬山涉水无疑是自讨苦吃。但是作为皇帝这些自然不用考虑,后世皇帝南巡,作为这世的我又何尝不可!说到后来婉琴也心动了。

“嗯,皇上这么说,那臣妾记着就是了。对了,还有一件事情臣妾白日里头忙,都忘了跟皇上说。”

“哦,什么事情?”

“是烽儿跟烁儿、长乐的事!他们都五岁了,烽儿年纪小小人倒是极为聪明,虽说五岁才出阁就学,但烽儿都已经能认得千字文,还自己去找书来看。臣妾看他这么喜欢读书,就想着给他找个师傅好了!”

“是嘛?!这个小鬼头今天还求我让他跟傅山学武功呢!那你打算何人教烽儿合适?”

婉琴顿了下道:“傅山文武双全,让他做烽儿师傅也是可以,但他已经是炜儿的师傅了,所以。。。。臣妾的意思是在翰林院或者铭心堂找一个。翰林院的侍读们臣妾不太清楚,但臣妾看过铭心堂的明刊,里头一个叫顾炎武的主编倒是很有才学的样子。臣妾想明刊每月才发一期,此人教烽儿倒也有空,皇上以为臣妾想的怎样?”

“你是说顾炎武?!”

我不禁眉头一皱,婉琴娓娓说来很是自然,却让我心里觉得有些不妥。有些心思我是从未跟任何人透露过,想来婉琴这么说也是碰巧。顾炎武此人还需历练,到地方磨掉些书生意气才可大用。他不曾给炜儿,自然也不能给烽儿。

“烽儿年纪还太小了,找师傅的事情等再过一年吧。拔苗助长对烽儿成长也不利,小孩子该玩的时候就让他快乐的玩吧!”

婉琴想想也是,就没有坚持。我又问道:“对了,这件事怎么又扯上烁儿他们?”

婉琴笑道:“皇上方才不是还说要一视同仁嘛,他们三个年纪相仿,烽儿既然出来读书,他们自然也是要的。臣妾所以才想着把他们弄在一起有个伴。长乐是皇上的大公主,自然要知书达理。你看我这个皇后做得还算公正吧!”

“嗯,他们三个有伴也好,朕也是这个意思,到了明年再说吧!”

两人又接着说了些床头话,也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

第二天起来后,婉琴就给我交待了要做的事情。蒙古小公主已经入宫,册封的事情就不能拖延。还有琴心在宫外。。。。。。

,因为婉琴已经知道琴心将封为妃子,所以早早将她迁入原来的信王府邸。至于两位的封号,经过礼部的再三反对,我只能从她们的名字里头各取一个字来作妃号。

琴心封琴妃,小娜封云妃。

这件事情我在朝会的时候向朝臣们公布,因为前代有娶蒙古朝鲜妃子的先例,大臣们自然无话可说。而且这个也符合某些大臣们的想法,他们一向希望皇上多娶妃子,广布子嗣,他们这些万历朝的大臣可是吃够了这个苦头。关于琴心的事情知道的人本来就少,我将辽东平复后,范文程自然不会再多说。

后宫的仪式是婉琴在主持,这次纳了两个妃子自然要禀报太庙。对于这些仪式我就不参与了,让她们彼此熟悉一下,坤宁宫后边也还有三座宫殿让她们选,几个女子自然会热闹一番。后面还要去拜访皇嫂,皇太妃等等,一时半刻还弄不完。

趁着这段时间,我将不在京城三个月来的奏折梳理了一遍。可以看得出成基命真的是在拼命做事,几乎地方上来的奏折事无大小,他都写了蓝批,这样一直到他病倒为止。当我看到一月运粮的奏折时候,我心情有些沉重。朝中的臣子都是我一一挑选过来的,但是到了紧要的关头仍旧有人暗地里下绊子。若不是成基命跟傅宗龙果断,后边还不知怎的!有些东西似是而非很难说得清楚,是有意还是无意,是谋划还是渎职,只怕现在也查不出来。

朝中只怕还有一只无形的手,跟着地方联系在了一起。原本平辽之后,我面前有两条路可以走。此刻放下奏折后,我才发现攘外先安内也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外’不紧迫的情况下,还是将‘内’搞定吧!不管怎么样,原先既定的措施我肯定要实施下去。

内政改革千头万绪,从哪里开始需要细细考量。时间至少要等到辽东改制完成之后,等袁崇焕回京再说。驻兵,卫所,地方官员,赋税改革全部都联系在一起,不能因此而乱了方寸。

想了好一会,我长身站了起来望着窗外,京师的三月还有些冷,但不管怎样,这都已经是春天了!

第八卷

第二百五十九章 独角戏

晨鼓悠悠的敲响,还有半个时辰就到早朝。文武百官们都陆续来到午门外等待进宫。前头走的是内阁大臣跟各部尚书侍郎,后边则是御史们,大家按着官阶一堆一堆的站在一起,小声的打着招呼。重臣们则比较谨慎,说的都是些风花雪月的事情,后边比较低阶的官员则没有那么顾忌,开始在好友圈中说着道听途说来的消息。

吏部验封司主事范志完来得比较晚,几个平日谈得来的同僚早就在那里说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