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异世明皇 >

第177章

异世明皇-第177章

小说: 异世明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人模样的郑其心道:“可皇上一直都和颜悦色,没有跟大臣发怒啊?”

薛国观却道:“下官以为皇上今日会龙颜大怒,毕竟开头就弄了大家一个难堪,后来不知怎的,皇上就没了脾气,古怪,真是古怪啊!”

张惟贤摇了摇头:“圣心难测啊!皇上最忌结党,我等虽然是不得已为之,但还是谨慎得好!今日的局面也属侥幸,觉斯,你就不要再跟陆澄源联系过紧,国观那边则跟丁、李两人说清楚,不要弄出马脚来。吴玉你也别跟王洽再说什么,有些事情大家不言自明。各位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安心办差!以后无需再来,有什么事情大家都可以在外边直说。有老夫一日,必会让你们富贵长久!”

李觉斯,郑其心,薛国观,吴玉都起身道:“下官明白!”

张惟贤挥挥手道:“散了吧!”

“是!”几个人躬身退了下去。

一会后,密室进来一个人却是世子张亮。

“父亲大人,儿子已经安排妥当,有人会整日监视着他们!”

张惟贤点了点头,并没有言语,张亮侍立在旁没有出声。一会后张惟贤感叹道:“这一次有些仓促,算是险中求胜!皇上的病居然好了,里头肯定有玄机。”

“父亲大人的意思是皇上早已经醒了?”

张惟贤缓缓说道:“也许……”

“可那药经过数十次试验,又是家传的秘方,再加上了薄荷……”

“世间没有一层不变的事!”

张亮不由焦急起来:“那我们该怎么办?”

“要沉得住气!此事不用着急,廷推之前最有把握任首辅的是郑三俊,他又在‘倒韩’中出了不少的力气。皇上要怀疑,也首先怀疑他先。朝议的事情有目共睹,现在咱们不要轻举妄动,待风头过去再说。没有证据,皇上未必敢动手拿人!”

“是!”张亮应声后又接着道:“方才听二弟回来说,皇上已在宫内调动侍卫,乾清宫周围都换上了老侍卫们。”

张惟贤似乎并不在意:“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被人行刺下毒若没有点举动才反常。王公公那有没消息传来?”

“没有,皇上病后,儿子已经有很久没见他了!”

张惟贤若有所思的想了一下,又问道:“钟郁回来没有?”

“还没,以他的身手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张惟贤放下心来道:“只要干净利落,没有任何不利于我们张家的证据就可以了!在京师的那几十个人,你好生在京城附近将他们安排起来,不要走漏了风声!”

张亮不解道:“父亲大人既然打算让他们潜伏一段时间,何不让钟郁带他们回江南?”

“世事难料,说不定要人手的时候就会需要到他们!你先下去吧,为父还要在这休息一阵!”说着张惟贤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是!”

  第一百八十一章 风平浪静

可以说是在一种默契下,朝廷恢复了平静。宫外的政务仍旧内阁牵头,写出票拟后由我批示。只不过为了减轻负担,我决不像大明前几代皇帝那般规定奏折有一千好几百种情况需要向我请示。除了兵权,四品官员以上的任命罢免,十万两以上的支出等等,其他都让内阁跟六部大臣商量着办!这算是我为将来大明政体转变的一个初期尝试,也可以说是在我放松监管下,看看他们能弄出什么花样来!

但事实上,一切都出乎我意料之外。文武百官可能基于做错事的心理,一直都没有跟我添什么麻烦,就连督察院也安静了不少。他们要么不是在搞春耕的事情,要么就是在筹备三月的春闱。因为我下旨的时候含糊其词,韩鑛虽不是首辅,但我也没有免去他大学士的官职。虽然现在内阁只有五个大学士,但大臣们也不敢上折说要选人进去。对此,我也当作毫不知情!

既然空闲下来,我就将心思放在宫内。安全是第一要义,侍卫的改编换岗是我亲自动手安排的,身边没有些忠心的卫士不行。一些主要的活动地方,如乾清宫都换上了信得过的老人。同时重申宫中的规矩,将宫里整饬了一遍。

秀儿得到我的点拨,在大内开始实行‘责任制’管理。毕竟皇宫之内除了有些宫殿是比较经常使用,很多都是闲置着,保养成了一个大问题。为此,秀儿将宫廷院落分成若干块,然后委任一个首领太监专门负责。每月进行评比,根据情况进行俸禄奖惩。当然,秀儿最在意的还是各种宫廷物事的购买跟使用。除去地方进贡的,购买的东西肯定会货比三家,采取投标的方式。而使用的话,全部会进行记帐,使用何处,用了多少都会统计起来作为参考。在秀儿的努力下,估计现在宫廷费用已经降到了大明建国来的最低。

秀儿除了控制成本,在我善意的提醒下,也有其他的举动。对太监宫女们的住所进行了翻修;宫内开始实行六个时辰工作制;在宫内划了一角供他们在空余时间看书习字等等。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得到了宫人们普遍的爱戴,皇宫中笑声也多了不少。

宫里的鸡毛蒜皮的事情集起来也有一大摊,好在秀儿对管理皇城这个大家庭乐此不疲。婉琴皇后跟田妃可就不行了,渐渐将事情都托付给女官。秀儿虽掌管了宫内大小事务,但对皇后仍旧礼敬有加,大事都会事先问过皇后的意见。她们相处融洽,我也省了不少心思!

不过也不知是因为秀儿是女人的关系还是别的什么,宫里边宫女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太监反而没有什么补充进来了。对此,秀儿的解释是,宫女比太监好用,又不会有太多的贪欲等等。我想想也是,女孩儿不比女人,况且太监是一种畸形的产物,理当废除掉。于是乎,我在《明刊》上发布诏令,大明皇城以后将不再招收太监,同时严禁私自阉割。

大臣们虽然讨厌太监干政,但皇上一股脑的将它绝后,有些保守的大臣还是有意见,仿佛没了太监的皇帝就不是皇帝一般。有几本奏折递了上来,全部给我驳了回去。大约内阁压着他们,有意见的大臣们也没弄出什么事情来。

除此之外,本人自己也小做了一点事情,那就是给各大殿设计了避雷针。大明皇宫里,皇极殿最高,容易受到雷击。原先的皇极殿就是在嘉靖年间因为被雷击而引发火灾给烧毁的,搞得在天启时候重建,让魏忠贤不知花了多少银两。现在有了避雷针,就算给雷劈中也没有事。只是让我有点晕菜的是,小小的拇指粗铁条居然要用铸造的方法制作。皇宫里这么多宫殿,什么时候才弄得完啊?!好在不用亲历亲为,让内宫监按照我的意思去办就是了。

就在我在搞点小发明小创造的时候,方正华给我带来了一个消息。

曹化醇死了!

方正华说得语气有些悲戚,但我看得出,曹化醇死了他心底只怕也透着一丝高兴。毕竟宫里边就曹化醇压了他一头,现在曹化醇一死,宫里的总管便会是他了。他们两人暗地里争斗我是略知一二的,要不是如此,也不会让方正华查出有人下毒。

曹化醇的死让我觉得诧异,但我更诧异自己听到消息时候的想法。自己没有想知道曹化醇是怎么死的,却在揣度方正华。这完全不合自己以往的性格!难道是经历过一次谋杀后,自己的性情发生了改变,变得多疑了?!

“死了?他是怎么死的?”

“奴才也是听顺天府回报,说曹公公在回家省亲的时候遭遇不幸,具体的情况还没有报上来!”

曹化淳是哪的人我倒不记得了,只大约知道他有一个过继来的侄儿在京畿宛平县。因为过年没有假期,过了十五,他就跟皇后请了假回家看他侄儿。往年他也请假回家,差不多成了习惯。这一次好好的居然死了,我心里不禁有些伤感。他是自我来到这个世界就跟随我的人,没想到就这样走了!不过他这个时候死了,又是我宫里的总管,怎么都有些蹊跷,一定要查明才行。

“方正华,你去顺天府,让……让同知叶廷秀火速去查明原因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查完之后,叫他进宫来见朕!”

“奴才这就去!”方正华一路小跑的走了。

回到后宫,将这件事请跟婉琴,秀儿她们一说,她们也是嘘淅不已。

到了第二天,叶廷秀就递牌子求见。

我不待他行礼便问道:“事情查得怎么样?”

叶廷秀躬身跪下道:“微臣到曹公公出事的地点查探过,初步估计是马受惊后,曹公公翻身跌落,被马踩中致死。”

“被马踩死?!出事的是什么地方?”

“回皇上,在宛平县城郊外!”【

我想了想其中的关窍后道:“曹化淳的侄子家在宛平县县城,他为何要去郊外?既然是出门,怎么连个下人都没有带?”

“臣下也询问过他侄子,据他侄子讲,曹公公原本第二日便要回宫,那天一早突然又说是要去郊外的一座庙里烧香,而且是不要人陪着,自己骑马去了。”

“他自己说要去?”

“是!”

“出事后谁发现的?”

“是一个郊外的百姓!”

“可知是什么引起马惊?”

“根据微臣现在探看,应该是一种体形比较大的野兽经过,泥地上有兽类的脚印,当地人说可能是金钱豹!”

一问一答,叶廷秀说的都没有什么不妥,难道真是意外?!我挥了挥手:“起来说话吧!”

“谢皇上!”

“你怎么看?”

叶廷秀躬身站着道:“微臣以为首先要查明曹公公为什么要一大早去郊外,微臣问过其侄子,在这三四天内,曹公公并没有见外人,回乡这一段时间见的也是宛平县的人。也就是说,去郊外烧香很可能是曹公公自己的意思,比如他晚上做了恶梦等等都可能促使其去烧香。曹公公身上没有其他外伤,而是被硬物打碎胸骨致死,胸口还有马蹄印记。曹公公随身携带的物事都没有丢失。所以从目前来看应该是一起意外!”

我点了点头,跟我的分析是一样的。突然心念一动我想起了一些事情,便问道:“曹化淳侄子家中景况如何?”

叶廷秀没有想到我问这个,愣了一会才道:“回皇上,他侄子家中景况还可以,在宛平县也属于大户人家。”

大户人家?!

以曹化淳的俸禄,再算加上我这几年的赏赐,在宛平县作个富户是可以,但要说做个大户人家还有段距离。难道曹化淳背着我收了别人的贿赂?!

“你查下他侄子有多少家产,同时查明一下他侄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未过继之前又在哪,做了些什么!”

“是!”

“此事你一个人知道就好了,秘密办完差再来回报!”

“微臣遵旨!”

“下去吧!”

“是!微臣告退”

看着叶廷秀退下去的身影,我叹了一口气。这里边有一点东西我是没有告诉他的,这也是我真正怀疑的地方。曹化淳跟我这么久,难道我还不了解他一些习惯嘛!至少我知道一点,那就是曹化淳根本就不会骑马出门!以前我跟他在西苑练习骑马的时候,他曾摔下马来,此后对骑马便有了恐惧感,此事只有我跟曹化淳还有当年的御马房的马监知道。他若坐轿子去烧香就有可能,但他是骑马去的。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他克服恐惧感骑马去烧香呢?!那就是另一件让他更恐惧的事情,恐惧得以至于忘记了自己不敢骑马!

当然事情没有绝对,也许曹化淳做了什么亏心事,就像叶廷秀所说,那天晚上说不定他做了什么恶梦,搞得他一大早要去庙里还魂!这件事还是让叶廷秀查清楚了再说。

不过曹化淳既然已经不在,宫内的司礼提督太监出现了空缺总是要人补上。我想了想还是让秉笔太监徐应元接任曹化淳的位置,方正华则提为秉笔太监随身侍侯,原信王府邸的老人高时明则升为司礼掌印太监,还有几个平日口碑不错,资格又老的太监如李凤翔升为随堂太监、褚宪章、张国元则陆续递补上他们空出来的职位。

这时,我陡然想起一个人,时间过了一个多月我都没怎么见到。要不是这一次宫内人事变动,几乎搞得我差点把他忘了!现在既然事情有了点动向,他应该比谁都清楚。

我对殿外喊道:“方正华!”

殿外一人应声道:“回皇上,方公公去收拾曹公公的遗物,奴才在外边侍侯着。”

我一看,原来是我提拔上来的随堂太监李凤翔。我点了点头道:“你去捕风营宣王承恩来见驾!”

“奴才遵旨!”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两头敲打

王承恩可能也知道我对他有了怀疑,又或者是有了不满的心思,所以见到我的时候神情躲闪,跪下去之后都不敢抬头。我有意的没有作声,就是要这样等着看他有什么反应。乾清宫里的人都乖觉得退了下去,霎时整个宫内都静悄悄的,我仿佛听到了他吞咽口水的声音。

最终王承恩顶不住无形的压力,心虚虚的问道:“启禀皇上,不知皇上召奴才来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