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异世明皇 >

第171章

异世明皇-第171章

小说: 异世明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基命笑道:“傅大人才华出众,徐小姐端庄清秀,正是才子配佳人。你们若是在京城办婚事,老夫还要厚颜去作个主婚人呢!”

傅山道:“大人过誉了!下官成亲只是小事,有劳大人挂心!”

“好,咱们出发吧!” 成基命知现在皇上病重,臣子就是有天大的喜事也不好表露出来。难怪傅山回来对自己的婚事只字不提。贺逢圣却是在路上取笑个不停,任要傅山改日再摆酒席宴请他们铭心堂的一帮好友。傅山无言以对,只好答应才作罢。

待他们来到韩府门前,下了马车还没有敲门,就有一韩府下人匆忙出来。成基命也算是韩府的常客,下边的家丁都认识。那下人一见成基命,立刻上前躬身道:

“成大人来得巧了,我家老爷正唤小人去请大人过府,不想大人就在门前,小人这就去通报!”

那下人言语伶俐,礼还没行毕,话就说完了,把成基命也绕了个糊涂:“你家老爷?韩大人,韩大人的病好了吗?”

“托大人的福,我家老爷昨晚儿豁然痊愈,真是菩萨保佑。今儿就可以下地了,看来是我家老爷平日为善,夫人进庙烧香,才有满天的神佛保佑,你看这不是……”

那下人还要胡侃,成基命哪理得他这么多,大袖一挥,疾步往里走。贺逢圣跟傅山听得都暗暗称奇,也跟着往里边去看个究竟。

进了韩府内宅,果然见首辅韩鑛盖着褥子,正坐在暖炕上,看见成基命他们到来便要起身。成基命一把扶住道:

“大人不要起身,您坐好就是!”

韩鑛看到他们也很激动,连连道:“好,好,你们坐!唉,老夫一躺了这么多时日,朝中发生那么多事,正想找你们说说。”

成基命应道:“首辅大人身子刚痊愈,好生将养着,朝廷的事情下官待会再给大人禀报。下官跟贺大人正打算找傅大人过来给您诊脉,今日遇着了,那就再诊一脉好安心。”

韩鑛心中有事本想拒绝,但想到他们一片好意,只得答允。他伸出手来道:“有劳傅大人了!”

傅山上前,眯着眼睛诊了一会脉,皱着眉思虑了下问道:“大人的病情可是突然就有了好转?”

韩鑛回思后点头道:“正是,老夫昨儿晚上能说话,今早就感觉浑身有劲可以下床了!”

傅山面露微笑道:“大人的病已经无碍,只是以后多注意饮食清淡为主,同时少思,少怒,少熬夜就可以了。”

韩鑛“哦!”应了一声便没有再说。

傅山心知他没有在意,微叹了一声没有再言语,出到偏室开了张药方便告辞回去了!成基命他们则陪着韩鑛,将这个月宫中,朝中发生的事情都禀报了个遍。韩鑛知道皇上病重的消息,更是坐不住,第二日便上朝主持议事。

韩鑛一早就到乾清宫给皇上叩安,看到皇上仍旧在昏睡中。想到自己跟皇上差不多同时生病,自己好了,皇上仍旧还在病中,韩鑛悲从心来,在御榻前哭咽了许久。最后是婉琴皇后让内侍扶他起身才算了事。

待韩鑛拜别皇后回到内阁的时候,其他人都在等着了。原本韩鑛病愈归来,大家应该说些祝贺的话,但皇上病情如此,大家也就不好说出口了。对于韩鑛回来,钱龙锡最为高兴。因为就在昨日还有一件事情压得他喘不了气,现在皇上病重,已经有不少大臣上奏折要求大皇子监国。虽然大臣们说得有道理,可这是为人臣子所能决定的?!上回立太子的事情给皇后和慧妃训了回来,他可不想再去碰钉子。韩鑛现在回来,他乐得将这个烫手的山芋交给首辅。所以待韩鑛一坐定,钱龙锡就将自己面前的一叠奏折递了过去。

“首辅大人,这是几日内朝中大臣们递上了的奏折,大人不在,我们也不好处置。请大人过目!”

“嗯!”韩鑛没有觉察出钱龙锡的‘私心’,拿起一本奏折便打开来看,其他人也就在自己位置上忙碌起来。过了一阵,韩鑛看完所有奏折后,便开声道:

“这些奏折各位都看过吧,大臣们为了稳定大明朝政,想依照祖制请大皇子监国,各位以为如何?”

郑三俊将手中的奏折‘啪’一声合上,道:“既然是祖制,当然可以依照而行。”

其他人也是存了这般心思都点了点头。只有张惟贤出声道:“请大皇子监国乃国之典制,然皇子年幼,内阁不能决者又该如何处置?”

张惟贤这么一说又给韩鑛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因为皇子年幼,监国的必然后果是后宫干政。本朝的司礼监的权力削减,递上中宫的奏折要盖上玉玺就得经过皇后那一关。也就是说,皇子监国实际上是后宫监国。但若是内阁乘着皇上年幼包办一切,那就是篡越!

韩鑛毕竟是朝中的老臣,对于大明数朝的典故了然于心,他思虑了一会后道:“张大人所言极是,大皇子既然年幼监国,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英宗,神宗皇帝都是年幼登基,全赖太后跟内阁主持,这些都是有例子可考的。内阁不能决,自然皇后是要看的。但咱们可以劝说皇后暂时取消中旨,有什么不妥可以让通政司跟六科给事驳回。”

中旨是指由皇上直接发出,不经过内阁而是直接发到六部的旨意,具有皇权独断的特性。韩鑛的建议就是想一切旨意的下发都经过内阁。

大家听了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张惟贤笑了笑道:“首辅大人的主意虽好,但不知皇后心意如何?!”

韩鑛断然道:“请大皇子监国,乃当务之急,今日下午各位便随老夫进宫见驾,老夫亲自跟皇后娘娘说。”

韩鑛说做就做,下午召集了三公六卿在偏殿求见皇后。这一次他们避开了‘立太子’这个不臣的主张,而是单请大皇子监国。当然这里边影射的意思大家都很明白,大明几朝监国的都是太子,也是后来的皇位继承人。请大皇子监国也就是等于在立太子。

高坐在垂帘后边的婉琴皇后似乎早料到如此,她没有象上次那般提出反对,而是淡淡道:“众位卿家都想着立本宫皇儿监国?”

众大臣都拜倒道:“臣等为大明江山社稷,请立大皇子监国。”

众人喊得异口同声,自然是早先做了准备。他们看不到皇后什么表情,喊完之后,只能跪着等皇后发话。过了一会,只听见皇后幽幽叹了一声:

“唉,炜儿年幼监国实属无奈,各位卿家既然提了出来,那就讲下监国是什么样的章程!”

首辅韩鑛出声答道:“因大皇子年幼,臣等请朝廷内外奏折由内阁蓝批,暂停中旨。内阁不能决者,由九卿公议,九卿公议不能决者,请大皇子处之。”

“就这样?”

“是!”韩鑛应了一声。

婉琴冷哼道:“这就是皇子监国嘛?!简直就是内阁监国!不发中旨,所有奏折由内阁批复,这在大明历朝何曾有过。本宫虽是一个妇道人家,但也知晓大明的典故。向来奏折都是内阁拟票,皇上盖印方可下发。今日皇上病了,特许你等可蓝批回复,居然还要得寸进尺。你们想要炜儿监国,再慢慢议来!”

婉琴皇后犀利的言词早就让众人见识过了,只有首辅韩鑛正在纳闷,他只听说慧妃伶牙俐齿,想不到皇后也是这般有主见。但事情到了这个份上,不能不议下去。

“那依皇后娘娘的意思,又当如何?”

“既然是监国,那就按照成例来办。皇上准你们蓝批发奏折,本宫断无取消之理。但六部大臣的折子,各地方的密奏折都不是你们内阁能处置的,自然要交到中宫来。”

韩鑛急道:“可大皇子毕竟年幼……”

皇后截然打断道:“这不是你们内阁考虑的事情,所发中旨还有通政司跟六科给事,若皇儿胡闹,他们自然会驳回来的。”

“这……”

整个局面都出乎大臣们的意料之外,这哪是个深居后宫的女人啊,简直就是经历宦海沉浮的政客!连消带打,内阁大臣们丝毫没有占到便宜。朝中的大臣们不禁在想大皇子监国是否真的有利大明?皇后如此精明强干,历史上的‘女祸’会不会在大明出现呢?要真如此,那自己死后真是无颜见列祖列宗了。

就在他们都还在思虑如何遏制皇后干政的可能性,大臣里边意外出现了分裂。第一个出来说话的自然是礼部左侍郎温体仁。

“老臣以为皇后娘娘所言极是,监国之事既然有祖制在,咱们为臣子的就按着祖制办才是正理。取消中旨也不是为臣者所能做的。”

温体仁刚说完,马上招来同僚的白眼。帘子后边的婉琴却赞道:“温卿家果然熟知典故,难怪昔日皇上对你也赞誉不绝。”

“臣愧不敢当,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这边温体仁说完,他的死党周延儒自然也紧跟其后出来维护一通。刑部尚书张至发也认为毕竟有祖制在,一切还是按照祖制来稳妥点,六部其他的老臣多少也有点这个意思。这让内阁很下不来台。以前都是他们用祖制来压皇上,不想今日却是给皇后挑动着,用祖制来压他们。

支持内阁这边的人不得不拿起‘此一时彼一时’的论调来迎战,结果两边你一言我一句的争辩起来。婉琴皇后隐在帘后不再言语,但下边的争论却激烈起来。温体仁他们甚至叫嚣完完全全按祖制来,取消内阁蓝批的权力。内阁中平日说话较有分量的郑三俊跟张惟贤此时却没有出声,两人不知在想些什么。

韩鑛见事情越辩越糟,只得喝停道:“大家不要只逞口舌之利,要真有益于大明才是!”

温体仁还想说话反驳,婉琴皇后适时的说道:“完全恢复祖制,本宫也不去想这些。皇上还在,陛下所立的新政,本宫也无权更改。本宫还是原先的提议,韩首辅以为如何呢?”

“皇后娘娘所言极是,老臣没有异议!”

韩鑛见好就收,知道再讲下去结果更难预料。内阁掌有蓝批的权力,又无太监乱国,这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皇后跟首辅都同意了,其他人自然不好再提什么异议。大皇子监国之后,其实大明朝政跟以前的没有多大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内阁用蓝批理政算是法定下来。也就是说,即便皇上大行了,大皇子登基,他们仍旧拥有蓝批的权力。只有皇子成年以后,才有收回的权力。这也是为什么大臣们急着让大皇子监国的一个原因,毕竟没人知道,在后边的皇权交接过程中会出什么意外。

在商议完这件大事后,韩鑛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大皇子监国,皇上又在病中,为避免有人招摇撞骗,又或鼓动人心闹出事来。老臣恳请皇后娘娘:皇上若有旨意,需得有内阁大臣与娘娘在旁才好!”

韩鑛的意思最明白无误了,也就是说皇上的遗旨需得到内阁大臣的确认才有效。韩鑛这也是为了防备有人拿皇上的旨意作文章。

这一回,大臣们倒是统一了战线都没有说话,顿时整个偏殿鸦雀无声,全在等婉琴皇后的回答。

皇后沉吟了半晌后慢慢道:“首辅大人心细,本宫答应便是!”

崇祯七年正月己丑,大皇子监国诏书发下,各地大臣都别有一番心思!

  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招妙棋

虽然现在是大皇子监国,但仍旧不敢耽误皇上的医治。过完了冷清的十五元宵节,贴出去的告示终于起了作用。这一日,顺天府的衙门有个行走江湖的郎中揭了皇榜。府伊杨延麟不敢怠慢,问了些出身来历,又请来几个病人试探。这郎中自称蕲州人氏,姓荆名厚,是名医李时珍的后传弟子。游医到京师,看到榜文才来应征的。当然他也不是凭空白说,杨延麟找来的病人给他三下五去二就辨明病因,诊脉,开方,抓药都在眨眼之间。杨延鳞见他并非招摇撞骗之人,便立刻向内阁禀报。

韩鑛知道后马上将这个叫荆厚的郎中送到太医院,准备让医正们考核后再派去给皇上看病。谁知太医们各个推脱,都说自己才疏学浅摸不清这江湖郎中的底细。他们推脱自然是不敢担上干系,万一这郎中弄出问题来,他们这些考核过的医官可都有罪。

这点把戏韩鑛自然看得出来,不过他现在没有心情骂这些混帐东西。没有太医也行,还有傅山在。只要经过傅山验证,就知道这郎中是不是真有水平,所以他又急急忙忙让人找来傅山。

傅山来后,对荆厚稍作考核便出来了。

韩鑛在旁等得有些着急,他上前的问道:“傅大人,这个郎中可靠吗?”

傅山笑了笑:“首辅大人,此时群医无策,这人胆敢来,自然有些手段。让他医治皇上总比我们什么都不做的好。”

韩鑛听他这么一说急了,有些口齿不清道:“那……他要是个庸医怎么办?!皇上龙体金贵怎么可以乱来,胡闹!”

说着便要进里边把那郎中赶走,傅山拱手拦道:“首辅大人别着急,下官曾仔细询问过这个郎中,他是蕲州名医李时珍的再传弟子。下官方才问了他个病症,这郎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