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修真研究生生活录 >

第3章

修真研究生生活录-第3章

小说: 修真研究生生活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培诚立刻便知道已经过了子时,不再适合修炼,便收了功。

李培诚缓缓睁开眼睛,视线也从体内抽了出来。

此时月亮被乌云遮挡,夜有些黑,但李培诚却感觉四周通明,竟可看清对面宿舍楼墙壁上的涂鸦。

李培诚大喜,知道自己功力有了大突破。

闭目而寐,到了四点一刻时,李培诚便起了床。

夏日的清晨比往常亮得早,虽然才四点多,但天已经有些蒙蒙亮了。

深窈微白的天空,还挂着一轮淡淡的明月,周围散布着几颗星星。

夏日的杭州,只有这个时候才散发出清凉的气息,街上没有几个人。对于早锻炼的人而言,时间似乎还稍微早了点。只有那些卖报纸、卖早点的小摊小贩,为了生活无奈地早早离开舒适的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一辆自行车从杭州最高档的商业街庆春路上飞驰而过,让人情不自禁产生错觉,那不是自行车,而是摩托车。

昨日的突破,让李培诚感觉整个人神清气爽,足底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自行车脚踏被他踩得几乎只看到一团影子。

庆春路的尽头就是闻名全国的西湖。

此时的西湖上空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雾水,湖当中的几座小岛在朦胧的雾水中若隐若现,犹如传说中的仙岛。

这时,西湖边依稀已经有几个晨练的人,小鸟也已经在树上唧唧咋咋欢叫着,打破了平静的西湖。

四点四十五分,李培诚已经到了西湖畔的北山路,这条路很幽静,古木林立,翠柳垂荫。

微风袭来,有说不出的清新和爽快!

葛岭就位于西湖北岸,横跨在宝石山和栖霞岭之间,连绵数里,与山顶可俯视整个西湖,风光秀美。

葛岭半山腰是西湖三大道院之一的葛岭抱朴道院。

抱朴道院的正殿是葛仙殿,奉祀葛洪。葛仙殿的东侧有红梅阁,抱朴庐和半闲堂,皆精巧别致,为典型的南方庭院式建筑。

红梅阁和半闲堂都是后来之物,那半闲堂更是南宋丞相贾似道寻欢作乐之处,与葛洪却是半点也不相干。故葛古来此只叩拜葛洪祀象,及亲自打扫抱朴庐以缅怀先人。

葛古虽为葛洪后人,却不住葛岭抱朴道院,而是住在葛岭山脚下的一间二层楼瓦砾房。

第五章 初阳台

李培诚将自行车停在山脚下,便沿一条弯曲小路,健步如飞地往葛岭山顶的初阳台飞奔而去。

沿途随处可见山间的水池和平地,还有大片受雨水冲刷而裸露的山岩,灌木则在岩石边丛丛生长,别有一番景色。

葛岭山顶有一处平地,平地上有一座毛石盖成的二层楼建筑,周围则是凌乱的树木,有高有低,品种不一,这里便是初阳台了。

这里是杭州观赏日出的好地方,每当朝阳初生,登台眺望,天空如赤练,旭日如巨盘,沧海变化,流金溢彩,倒也颇为壮丽,故取名初阳台。

早上五点,几乎没有人会这么早爬上初阳台的。

一棵参古松树下,一位朱颜鹤发的老人,身穿白色的唐装,面东而立,双手自然下垂,缓缓吸气吐气。

此时东方已经开始发红,紫红的朝霞在翻腾,犹如怒海汹涛。

一个年轻的身影正沿着小路,矫捷快速地朝初阳台而来。如果仔细观看,可以发现那年轻人在奔跑中似乎有飞的趋势,两腿在地上一蹬,犹如兔子一般,每一次间距有两米之宽。

老人现出惊讶的表情,接着欣慰地抚须微笑。

李培诚感觉今天双脚充满了力气,每每轻轻一蹬就有展翅飞翔的快感,爬到初阳台一点也不感吃力,反倒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师父!”李培诚在老人的身后,恭敬地叫了声。

“你来了。”葛古转身说道。

“是的。”

“把手伸过来。”葛古说道。

李培诚闻言将手伸出,葛古将手指搭在李培诚的手腕上,两道细微的气劲从葛古的手指发出,侵入李培诚的手臂,缓缓在李培诚体内探视着。

李培诚暗暗佩服师父的本事,能将体内气劲外放,而且收发自如,可强可弱,并通过此法窥探别人体内状况,李培诚还远远做不到。他目前最多也就脚底能发出气劲,手臂比常人力气大了很多而已。

葛古探索了一番,放开了手,感叹道:“你确实是为师见过天赋最好的人。古训有言,学武需从孩提时学起,方有大成就。就如学语言,从小开始学,方能融入其中,谓为母语,过了孩提再学,终究落了下乘,你们读书人就把它叫做外语,总比不得母语自然。三年多前,为师若不是见你心地纯朴,实属罕见,以你的年纪,为师是断不会收你为徒的。却未想到,若不是当年一时起意,为师恐要错过一个旷世奇才了。”

“师父过誉了,徒弟能有此成就,全靠师父教导有方。”李培诚被葛古夸得很是心虚,对于他而言,自己只是循序渐进地修炼,也没什么其他诀窍。若不是葛古传授的《长生诀》奇妙,决不可能有今日的成就。

葛古赞许地看了李培诚一眼,摆摆手道:“虽说万事讲究个勤字,但习武修炼之道首讲天赋,其二便是机缘,最后才是勤奋。你那三位师兄修炼了半辈子也不过到了三重境界,就算为师也不过才到了五重。你修炼三年半就贯通阳跷、阴跷二脉,至二重境界。虽说《长生诀》前易后难,二重至三重难以登天,但你以成年之龄用区区三年半时间,修至二重,早已经远超了你三位师兄了。”

这是李培诚第一次听葛古说起师兄,以前每次到初阳台,葛古都只讲习武修炼之事,从不言他,就连李培诚究竟在哪个学校读书,他都从来没问过。

听说自己还有师兄,李培诚感觉有些新奇和兴奋,于是问道:“原来我还有三位师兄,师父,他们现在在哪里?”

“他们天南地北的,不说也罢,以后你们总有相见的一天。”葛古道。

“师父,自从昨日阳跷脉与阴跷脉贯通,我感觉两脚有力,耳目清晰,实在妙不可言。”

见葛古这样说,李培诚便不再追问下去,转而问起修炼之事。

葛古闻言微笑,道:“此是自然。阳跷脉和阴跷脉一通,你体内便已产生阴阳天地,便意味着你内功已有小成,算是武林界二流行列的顶尖高手,离一流行列也不过只是一线之差而已。”

李培诚闻言愕然,按葛古这等说法,武林高手也太不值钱了,三年半时间就是二流行列顶尖高手,那岂不是再练半年一载的,自己就成了一流高手了。却不知道《长生诀》乃道家密不可测的绝世宝典,他天赋又这么高,三年半能成为武林界二流行列的顶尖高手毫不为奇。

葛古见状,知道李培诚脑子里想什么,脸色一沉道:“你以为人人都有修炼《长生诀》这等绝世功法的机缘吗?”

李培诚这才知道《长生诀》乃武林中的绝世功法。

“如此看来师父必然是武林界的世外高手了!”李培诚暗自想到。

“你既已沟通阳跷脉和阴跷脉,今日为师便传授你提纵术。”葛古道。

李培诚闻言,吓了一跳,有些结巴地问道:“师父,提纵术是不是就是轻功?”

葛古点了点头。

“那么传说中飞檐走壁是真的了?”李培诚兴奋地问道。虽然他如今力大如牛,单手可举起三百斤的重物,但对于李培诚而言,远没飞檐走壁来得神奇,让他兴奋和好奇。

葛古没有回答李培诚的话,只是脚尖轻轻一点,双臂张开,整个人犹如一只大鸟般竟飞身上了一棵十来米的古柏。然后整个人站在树梢末枝,树梢轻轻摇颤,竟不会折断。

李培诚看得目瞪口呆,几乎忘记了呼吸。

葛古微微一笑,脚尖在树梢上轻轻一点,整个人又如飞鸟般飞了下来。

李培诚虽然知道葛古一身本事深不可测,但还是无法跟鸟人联系在一起,所以仍然愣在那里。

葛古很少见李培诚有失态的时候,感觉甚是有趣,于是第一次半开玩笑道:“想飞吗?”

“想,想!”李培诚将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一般。不论《长生诀》练得如何,对于李培诚而言远没轻功来得神奇,和成就感。

“知道鸟为什么能飞翔吗?”葛古问道。

李培诚愣了一下后,点了点头,回道:“第一、鸟的骨胳中空,重量很轻;鸟没有牙齿,而且不储存粪便,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第二、鸟的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有羽毛,这样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前肢特化成翼,宽大的翼又增加了飞行的升力,所以,鸟类可以不用扇动翅膀就可以滑翔很远的距离。第三、鸟类不仅有肺而且有气囊,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鸟类的胸肌特别发达,可以有力地带动翅膀扇动,提供强大的动力……”

葛古见李培诚讲出一大串关于鸟能飞翔的原因,非常惊讶,因为有些理由连他都不知道。

第六章 轻功之奥秘

“你的有些解释非常透彻,一针见血。”葛古赞叹道。

葛古今年八十岁,出生在二十世纪初,从未学过生物学和物理学,自然无法像李培诚一样说得那么透彻,那么系统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鸟为什么能飞翔了解得比李培诚少。就如一位具有丰富种植经验的庄稼汉,虽然没上过农业大学,但他懂得如何种庄稼,甚至比一些农学专家还在行。

“弟子都是从书上看来的。”李培诚谦虚地说道。

葛古点了点头,道:“体重和升力是人不能飞翔的最大问题。人要飞就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李培诚暗自点头,竖起耳朵听。

“我等修炼,通经脉,吸天地精华,弃体内污秽浑浊之物。久而久之体内便充斥了天地精华,身体便不像以前那般笨重。若通全身经脉,达大成圆满境界,将意味着体内再无后天污秽之物,身轻如鸿,可任意在天地间飞翔。”葛古说道。

李培诚闻言,恍然大悟,怪不得自从修炼之后,自己身轻如燕,却原来是此缘故。

“只是要达身轻如鸿,谈何容易,就算修炼至六重境界也无非达到皮毛而已。”葛古停了一下,然后继续道:“故练武之人想到了两个办法来克服体重而带来的阻碍。一,便是脚发力,人借力上升;二,便是借空气之力,维持人在空中飞行。”

李培诚闻言很是不解,借脚之力,容易理解。练武之人脚力超强,再加上身体比常人轻,一发力确实可在空中跳跃一段常人无法达到的距离。但借空气之力,维持一段飞行却有些匪夷所思了,按李培诚的理解,空气比重这么小,人的比重这么大,空气的浮力如何托得住人,在水中还差不多。

“师父,借脚之力弟子明白,但如何借空气之力呢,弟子却不明白。”李培诚道。

葛古笑了笑,道:“此乃提纵术奥秘之所在,你自然不明白。”

李培诚挠了挠头,也是,如果师父不说,自己就知道,这未免也太容易了。

“你如今已达二重境界,体内阴阳循环已成,当可控制真气外放。你将真气外放,将真气一分为二,下平而上凸,空气受你真气影响便能产生升力了。脚发力,真气外放则提纵,真气衰竭则落地。”

李培诚闻言,整个人顿时愣在了原地,脑子全是一连串的公式,那是伯努利定理,也就是飞机飞行的原理。

伯努利定理——流动速度增加,流体的静压将减小;反之,流动速度减小,流体的静压将增加。飞机机翼的上翼面做成弯曲形,便是要加快空气的流速,如此一来上翼面的压力就很小,而下翼面却是平行的,空气流速慢,压力自然便大了,如此一来上面压力小,下面压力大,自然就产生了升力,这便是飞机能在空中飞行的一个很重要原因。现在无非是机翼改成真气了。

葛古见李培诚愣在那里,知道这道理有些匪夷所思。当年他刚学提纵术时,他父亲告诉他控制真气下平上凸便能让他在空中多飞行一段时,他也是无法理解,直到亲自尝试了后,方才知道果然有这等奇妙之事。

葛古却是不知道,李培诚倒是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只是他万万没想到,提纵术一旦揭开了面纱,一点也不神秘,竟与科学,大自然规律息息相关。

一道闪电散发出耀眼的光芒狠狠地在李培诚的脑袋划过,一种东西在他的脑海里呼之欲出,李培诚似乎抓住了某种东西。

科学,对,修炼也是一门科学。被自己吸入体内的天地精华是一种能量,一种只被极少数人知道和掌握的能量。他们不知不觉中在利用这种能量,也总结出一些规律,甚至完美的利用了这些规律,但却不知道其真正的本质。

就如一个优秀的弓箭手,他懂得在什么样的风速下,用多少发射角度能刚好击中目标,这几乎已经成了他们的本能,他们很好地利用了力和抛物线的原理,但他们却不知道真正左右他们射箭准确度的核心真理。

李培诚豁然开朗,虽然他的内力丝毫没有增强,但因为这个顿悟,整个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