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势凌云霄 >

第25章

势凌云霄-第25章

小说: 势凌云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掌柜也不过是随口说说,学籍是肯定会给吴峥办的,只不过他压根也不会相信只有十三岁,不满十四岁的吴峥会参加来年开春二月的县试。

    有了段掌柜的许诺,吴峥还真就有了这样的打算。

    所以接下来的心思,大半都用到了读书上。

    尤其是段家藏书中,历年来县试的卷子,特别是那些被名儒加了批注的优秀试卷,成了吴峥必读的书籍。

    以吴峥现在过目成诵的记忆力,若不是明白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一天背下四五本书则绝不是什么难事。

    不知是马前真的被吴峥打怕了,还是另有阴谋诡计正在筹划中,反正直到年三十之前都规规矩矩,而且留下来照顾书肆的二人,每天傍晚也准时到段家报账,当天卖书的盈利,自然是按照吴峥的吩咐,不多不少刚好是一两银子。

    吴峥也不管究竟是不是卖书赚的,还是他们贴上的,一律示意段掌柜收起来。

    反倒是段掌柜心里不踏实,虽然没当着吴峥的面说什么,不过收起来的银子一分都没动,全部好好保存着,万一哪天那些恶人再找上门来,也好有个交代。

    大年三十,不管吴峥如何拒绝,硬是让段掌柜给留在了家里。

    并不喜欢熬夜的吴峥,勉强过了子时,便起身到东厢房从一卷书中抽了一本,正是他早就看好,却一直没来得及读的《姓氏起源》,带着书回隋兴租赁的小院去了。

    过年对于吴峥来说是再简单不过,与平时的日子并没什么两样,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不是不想逝去的奶奶和父亲,只是,想有什么用?

    夜里回来后读了会那本《姓氏起源》,倒头便睡了。早晨醒来后,随便吃了点东西就直接出城而去。

    在城北那座小山头的树林子里待了差不多一整天,傍晚才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回到城里。顺路去了段掌柜家,一是拜年,二是把剩下的那卷《姓氏起源》中其他几本都带回住处。

    一进门就看到马前正领着小五小六坐在客厅里,而且身前的茶几上还摆放着几个银锭。

    误以为马前又来闹事,吴峥刚要发火,不想马前看到吴峥后,急忙站起快步迎上来,双手抱拳深深弯下腰去,对吴峥深施了一礼。

    小五小六也有样学样,对着站在门前的吴峥见礼。

    吴峥也不得不对三人抱抱拳,扭头看了一眼屋子里的段掌柜,虽然脸上有些不大自然,却没发现有再受伤的迹象。

    “段大叔,过年好啊。”

    “呵呵,过年好,过年好,快进来坐。”

    吴峥一边往里走,一边问马前:

    “你们有事?”

    “吴少侠,主子要撤我们几个回去。所以小二和小四不能再给段掌柜看店了,今天马前来此一是给少侠和段掌柜拜年,二是送十两银子,权当小二和小四不能继续看店,给段掌柜书肆造成损失的补偿吧。”

    吴峥听到这里,认真看了马前两眼。

    “是不是你们主子觉得你办事不利才撤你们回去的?”

    马前点了点头。看那意思还有话说,却愣是憋住了。

    “银子就免了,我替段大叔做主,只当是赏给你们的压岁钱好了。”

 第四十三章 向阳镇隋姓起源

    吴峥读那卷《姓氏起源》当然不是想要研究这门学问,而是希望从中找到,关于隋兴家隋姓的来源,试图发现书写《隋家家训》之人的蛛丝马迹。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弄清楚被钉在书中,那四页画满凌乱脚印怪异书页的由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在看到隋姓起源时,专门有一条记录,是记载向阳镇隋姓的由来。

    让吴峥大吃一惊的是,向阳镇隋姓祖上并不姓隋,而是在隋兴上数第七代,也就是隋兴祖父的曾祖那一代,由金陵凌姓演变而来。

    其中的一段描述顿时引起了吴峥的注意:

    “金凤六年,天下大乱。金陵凌姓因世代在朝为官,难免结下恩怨。当乱之时,朝政懈怠,国法荒废,为躲避仇人寻衅,以延续凌氏苗裔,金陵凌氏二房闻道公讳炳乾,辗转躲入铜锣城东北百八十里外之向阳镇,隐姓埋名,娶妻生子始为向阳镇隋姓祖始。向阳镇隋姓始祖诚毅公讳纪祖,其意甚明,乃表示不忘祖宗,不忘金陵凌氏之拳拳之心。”

    金凤六年,吴峥默算了一下,到今年刚好是一百三十四年。所谓“金陵凌姓二房闻道公讳炳乾”,即是说金陵凌姓的二儿子,字闻道,名炳乾。而“诚毅公讳纪祖”,则是凌炳乾躲到向阳镇之后,改名隋纪祖,字诚毅,也就是向阳镇隋姓始祖,隋兴的太祖爷爷。

    虽然《姓氏起源》中关于铜锣城向阳镇隋姓由来没有更多的介绍,甚至没有提究竟是何人写了那本《隋家家训》,吴峥还是感觉收获不小。

    毕竟知道了向阳镇隋姓是来源于金陵凌氏,尤其是凌氏的“凌”字,又与《凌霄九式》和《凌云步法》有了一丝关联。即便现在还不能确定,金陵凌氏究竟是不是《凌霄九式》和《凌云步法》的创造者,却依然给了吴峥一条可以继续追查下去的线索。

    吴峥始终坚信,被钉在《隋家家训》中,那画满凌乱脚印的书页,绝不可能是写家训之人的无心之失,恰恰相反,应该是有意为之。

    整日埋头于历来县试试卷中,早晚又各拿出一个时辰练习《凌霄九式》与《凌云步法》,不知不觉间已是过了正月十五。记得隋兴当时说十六返回,计算日期,应该十八傍晚进城,所以吴峥接下来三天放下手头的书,彻底把小院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

    正月十八申时不到就赶到铜锣城东门迎候隋兴一行。

    果然,堪堪在日落之前,远远就看见骑着骡子走在前面的隋兴,以及其身后的骡车,还是那位郑大叔驾车。

    吴峥急忙迎上去,伸手接过隋兴手中的缰绳,一边向隋兴拜年,同时不忘朝骡车里说了一句:

    “吴峥给少奶奶,梦儿小姐拜年。”

    不想,话音刚落就传来翠柳的声音:

    “我呢?”

    “翠柳妹妹过年好。”

    吴峥自然早就看见坐在车辕上一身新衣的翠柳,不用提醒,他也不会忘记向翠柳问好的。

    一路回到小院,进门看到里里外外干干净净,隋兴伸手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包递给了吴峥,这时从骡车里下来的罗依依,把怀里的梦儿递给翠柳,也拿出一个红包递给了吴峥。

    吴峥急忙再次弯腰施礼。

    虽然自从吴峥进入隋家做书童起,还从来没有给隋家人磕过头,好在隋兴也从未计较过。

    安顿好一家人,晚饭后翠柳偷偷问吴峥:

    “怎么样,一个人在这里没饿肚子吧?”

    “哪有,你们走的时候买下不少吃食,怎么会饿肚子呢?”

    不过翠柳还是从剩下的食物中看出来些什么。

    “还说没有,怎么食物还剩那么多?”

    对此吴峥的确无法解释,一是自己有时候沉浸于《凌霄九式》,以及《凌云步法》中就会忘记时间。再者,又埋头攻读历年来县试的笔卷,也是常常忘记吃饭。另外,还在段掌柜家里叨扰了几顿,自然就省下了家里的食物。

    见吴峥没有回答,翠柳半开玩笑地问道:

    “是不是把少爷给的工钱都拿去下馆子了?”

    “哪有,一个子都没动。”

    的确,吴峥真的是一个铜钱都没动用过。

    第二天,隋兴早饭后来到东间的书房,吴峥借着收拾书架的时候,故意把那本《隋家家训》碰到了地上,随即弯腰,见隋兴没有注意,快速反倒画有凌乱脚印的书页,假装惊讶出声:

    “呀,这是什么?”

    隋兴自然而然被吴峥的惊讶声吸引,转头看了一眼吴峥手中的《隋家家训》,伸手接了过去,看着那张画满脚印的书页,随口解释了一句:

    “这是太祖爷爷留下来的,至今也没人知道太祖爷爷为何会在家训中钉入四页画满脚印的纸张。”

    随手翻了一下,又递给吴峥,并示意重新摆到书架上。

    至此,吴峥已经明白,想要从隋兴一家人身上找到答案是根本不可能了。

    “少爷,再有一个月不到就要下场了。”

    看似提醒,实则是想问问隋兴准备的如何了。

    “唉,一看到眼前的书脑袋都大,说实话心里还真是没有底。只能靠临场发挥了。”

    一听这话,吴峥就知道隋兴十有**是中不了的。

    临场发挥?如果平时没有积累,到时候拿什么发挥?分明就是一句自欺欺人的话。

    已经三天没有去段家看看了,第二天把隋兴送到学里后,吴峥便抬脚来到段大叔的书肆,不料书肆竟然没有开门。

    担心会不会是又有人来找麻烦了,吴峥急忙来到段大叔家里,一问才知道,是段大叔陪着妻子回娘家了,所以这几天书肆都不会开张。

    知道段大叔是回去给自己办理学里的出身,吴峥心里既感激,又有小小的期待。

    对于下个月能不能下场参加县试,吴峥并不是非常在意。

    若是段大叔能够给自己办好自然好,可以下场试试,若是不能也就罢了。吴峥三个月后才满十四周岁,县试每年都要举行一次,以后自然有的是机会。

 第四十四章 杀人灭口

    今年这个春节对于吴家堡和柳林堡来说都不好过。

    先是两家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搜寻放牛郎吴峥的身上,派出大批弟子的同时,吴家堡又趁柳林堡空虚之际,想要一报家族祠堂被火烧之仇。

    随着吴继学和柳超峰的一番生死大战,自然波及到了两家参战的子弟。虽然没有弄出人命,却是各有十几名弟子受伤。

    尤其外出寻找吴峥的两家子弟,由于出发前都得到了族中的暗示,所以也是一路打打杀杀。好在始终没有发现吴峥的踪迹,双方还算克制。即便如此,毕竟刀剑无眼,还是伤了不少人。

    所以吴家堡和柳林堡内吴柳两家的族人可谓是怨声载道。

    自八月十六起,沿着东西北三个方向,一直搜索到珙县县城也没有找到吴峥,吴继宗和柳超峰的目光自然而然转向了山南。

    只不过这一次是吴家堡的弟子抢在了前面,而柳林堡弟子反而变成尾随在后。

    首先找到吴峥逃到山南后,用野兔换了两个馒头的那位老人家里的是吴家堡的小霸王吴刚。

    这天是腊月腊月二十五上午辰时末,小霸王吴刚带着吴明志,两人沿着溪边蜿蜒的羊肠小道来到只有三四十户人家的一个小山村前,正在打量眼前的村子时,不想一只大黑狗突然从一个石头院子里蹿了出来。

    以小霸王吴刚的身手自然不会让狗给咬到,闪身之间抬脚照着黑狗的心口踢了过去。只是突然而来的一声怒斥把大黑狗给唤了回去,小霸王吴刚那只踢出去的脚自然也就落空了。

    “大黑回来!”

    见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脚步蹒跚地走过来,躲在小霸王吴刚身后的吴明志上前几步,迎着老人问道:

    “爷爷,我们想打听个人。”

    “打听人,谁呀?”

    “最近,或者说三四个月之内,爷爷可曾见过一位年龄比我略小的少年从这里经过?”

    “三四个月之内,这么久远的事情,哪里记得清楚。”

    刚说到这里,老人突然一顿,随即回忆说:

    “别说,八月十几吧好像,是有那么一个身材瘦小的少年一大早到家里讨水喝。”

    小霸王一听,马上追问了一句:

    “老人家,那个少年长什么样,说没说家是哪里的?”

    “长得还算周正,就是身量单薄了些。好像说过,说是吴家堡的人,进山打猎迷了路。怎么,他还没回去吗?”

    这就错不了了,小霸王吴刚和吴明志对视一眼,无不心中窃喜。

    “老人家,他说过自己叫什么名字吗?”

    老人仔细想了想说:

    “没有,当时我也忘记问了。在家里吃了两个馒头,就慌慌张张走了。这么久没有回去,不会出啥意外了吧?这山里可是有狼。”

    “老人家放心,应该不会,可能是走迷了,一时找不到回家的道路。”

    谢过老人,小霸王吴刚并没有带着吴明志继续向南行进,反而转身回到了来时的山林里。找到一处能够看到老人居住的石头院墙小院子的位置,蹲了下来。

    “四哥,怎么不接着打听下去,停在这里干什么?”

    小霸王吴刚心里很矛盾,曾经发誓要放吴峥一马,以报答上次被吴猛三人挑战时的相救之恩。可是,身边不仅跟着吴明志,而且那个老人的家就在村边,若是后面,不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