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逍遥小书生 >

第439章

逍遥小书生-第439章

小说: 逍遥小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柳二小姐………………还是等过两天他屁股好了,再考虑考虑,怎么毫无痕迹的旁敲侧击吧。

    早上宫里来人通知,明天要他上朝,才刚刚闲下来没几天,不知道老皇帝又要出什么幺蛾子,让他有一种麻烦上身的感觉。

    李易坐下倒了杯茶,想着要不要请个病假。

    屁股有点疼,怎么也得休息上十天半个月的,可是老皇帝平日里不让他上朝,若是特意遣人来通知,就是真有事情,这个时候他要请假,明天来这里接自己的可能就是老常了。

    还是去看看吧,毕竟长公主那里他也放心不下,看看书院的事情她推进的怎么样了,有一个好的开端不容易,可不能出什么岔子。

    “相公也真是的,好好的招惹如意做什么……”李易趴在床上,如仪摇了摇头,伸手在他的某个部位缓缓的按着。

    “我就是想问问,你们当初到底约定了什么,她不回答就不回答啊,动什么手……,她这种性子,哪个男人能受得了,我们怕是真得养她一辈子了。”

    李易舒服的哼哼了两下,其实柳二小姐今天没有下多重的手,屁股早就不疼了,被如仪这样按摩着,还是以舒服居多。

    “相公去问如如意了?”如仪怔了怔,随后便笑了起来,说道:“相公什么都不知道,便这样贸然的去问她,她当然会恼了。”

    李易这次倒是没有再问,如仪不说自然是有她的理由,他不想让她感受到丝毫为难。

    “如意小时候,总喜欢跟在妾身身边,那时候娘就问她,等以后姐姐嫁人了,她怎么办……”想到小时候的事情,如仪嘴角带着笑意,“如意那时候抱着妾身说,等她长大了,要和姐姐嫁给同一个人,这样就能永远在一起了。”

    “那时候她还小,哪里懂得这些事情,童言无忌,长大了以后,便谁都不让提了。”

    李易听的有些发愣,脑海中不由的浮现出一个蠢萌蠢萌的小姑娘,抱着姐姐,信誓旦旦的说出了以后要嫁给同一个人,永远在一起的这番话。

    谁能想到,当初那个蠢萌蠢萌的小姑娘,现在早已出落成这样,李易还以为她这样的性子是从小养成的,没想到小时候的柳二小姐,也和普通的小姑娘没有什么区别啊。

    只是女孩子小时候天真的誓言,无论是她还是如仪,自然不可能将此事当真,只是偶尔怀念起来,或许别有一番滋味。

    李易趴在床上,脑海里面想着那时应该是什么样的情形,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睁开眼时,天色已亮。

    如仪从外面走进来,将热水放在一旁,说道:“宫里来的人已经在外面等着了,相公快点起来洗漱吧。”

    李易一直觉得提前一两个时辰站在宫门口吹冷风是很不人性化的规则,冷风吹够了,还要站在大殿里面等皇帝出来,又要耽搁好久,他只要比老皇帝先到大殿就行了,至于御史会说什么,他是会在乎这些风言风语的人吗?

    出门看到柳二小姐的时候,李易居然会下意识的做出一个护住屁股的动作。

    这让他感觉到很丢脸,尤其是看到她眼睛里面那一丝嘲笑的时候,想要报复回来的念头就越发的强烈了。

    可惜也只能脑补一下,如果想付出实际,惨败的肯定还是他。

    李易看着她,微笑道:“你和如仪小时候的约定,现在还算数吗?”

    肉体上不能反击,就从精神上击败她。

    对于好面子的柳二小姐来说,后者远远要比前者有效的多。

    果然,在听到这句话之后,她的表情怔了怔,脸色一寒,握着秋水的那只手缓缓抬了起来。

    李易脸上带着微笑,一点儿都不担心。

    宫里的人就站在不远处,在外人面前,柳二小姐从来是不会对他怎么样的。

    果然,她的手抬起一半,又缓缓的放了下去。

    李易笑了笑,这是近来和柳二小姐的交锋中,他的第一次胜利。

    完胜!

    就在李易这样想着的时候,柳二小姐脸上的寒霜忽然如冰雪般消融。

    她居然笑了,是李易从来没有见过的笑容。

    准确的说,是从来没有在她脸上见过的笑容。

    李易不由的打了一个哆嗦。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面若寒霜的柳二小姐给他的感觉像是三月的暖阳照耀,如沐春风,而当她露出这种和如仪一般无二的笑容时,却犹如当头一盆冰水泼下,让他从头凉到脚。

    柳二小姐将秋水放下,脸上始终保持着浅浅的笑容。

    这个时候,李易才真正的觉得,她和如仪,是真的姐妹,这种笑容,他在如仪脸上已经见过了无数次。

    她伸手帮李易整理了衣领,眉眼间全是盈盈的笑意,轻声道:“早点回来,我在家里等你。”

    李易觉得泼在他身上的冰水开始结冰了。

    “我,我,我走了……”

    他不敢再看柳二小姐一眼,飞快的转过头,几乎是落荒而逃。

    因为对敌人的实力估算产生了重大的失误,他在和柳二小姐新一轮的交锋中,再次完败!

    柳二小姐怔怔的望着某个方向,再次拿起秋水的时候,才发现她的手心已满是汗水。

    李易上了马车,一颗心仍然狂跳不止。

    诡异,太诡异了。

    柳二小姐居然会对他露出那样的笑容,会帮他她整理衣领,会像如仪一样微笑看着他,像小妻子一样说着“早点回来,我在家里等你……”

    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了?

    宫门口的侍卫依然板着一张死人脸,通向宫内的通道依然狭长,百官像往常一样站在大殿里等着皇帝出现……

    李易无视纠察御史的目光,走到他最熟悉的柱子旁靠着的时候,才意识到,世界还是这个世界,至于柳二小姐还是不是柳二小姐,就不一定了。

    第一次的,他产生了今日的早朝慢点结束的想法。

    他担心回家的时候,柳二小姐站在门口,脸上还是刚才的笑容,笑盈盈的对他说一句,“你回来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他今天就上寒山寺,不管檀印老和尚有没有闭关参禅,也要把他绑下来,还有上次的袁老道,不知道他的道观在哪里,先别急着成仙了,帮柳二小姐驱邪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ps:感谢书友“青青草原抓过羊”的万赏!】

正文 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妙预感

    “嘿,小子,今儿个这太阳莫非是打西边儿出来了,还是老夫眼花了,你怎么会在这里?”

    前方传来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敢在大殿上这么说话,全然无视监察御史的,朝堂上也没有几个人。

    李易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没办法啊,陛下召见……”

    薛老将军看着他,诧异道:“陛下召见你做什么?”

    李易自己还好奇呢,老皇帝要是找他有什么事情,一般来说都是私下里召见,每次主动召他上朝的时候,都不会有什么好事。

    薛老将军也不追问,走到他身旁,压低声音说道:“书院的院碑上,你可得给我薛家留个好位置。”

    李易诧异的看着他,说道:“这件事情,薛老不应该找公主殿下说吗?”

    薛老将军撇了他一眼,“别以为老夫不知道,书院的事情虽然明面上是公主殿下在做,背后肯定是你的主意,崔家可没有得罪公主,那种阴损的事情,殿下做不出来。”

    “不知道薛老在说什么……”李易靠在柱子上,说道:“书院我真的管不到,薛老还是找公主殿下说说吧,以公主和将门的关系,别说给薛家在院碑上留一块好位置,就算是给薛老在书院外面单独立一块碑都行。”

    “呸,给我立碑做什么,老夫还没死呢!”薛老将军看了他一眼,却也不恼怒,说道:“殿下那里,老夫不好出面,若是让人看到了,难免会猜测殿下以公谋私,你不一样,李家捐银不少,别人不可能说闲话,你就帮老夫吹吹枕头风……”

    李易其实心里早有打算,将门虽然算不上清贫,但日子也是最近才好起来的,不可能捐出多少银子,和那些门阀世家争个先后。

    事实上,他本就想着将某座书院单独出来,打造成这个时代的军校,专门培养军事人才,到时候,薛老将军马老将军这些戎马一生的老人致仕之后,也能发挥发挥余热,养老之余,教些学生出来,这对于将门的延续,有着数不尽的好处。

    这也是他们愿意做的,李易上次登门之时,还听几位将军感叹过,若是日后连朝都不用上了,怕是会无聊的紧。

    这些老将对他是极为不错的,以往在朝堂上也不知道为他档下了多少风浪,在书院的事情上,他自然会存有一些私心,为将门做些事情。

    当然,除此之外,另一个层面上的原因,就不能明言了。

    不过,这件事情得提前和他们说好,不然会被人认为是虐待老人,压榨老将剩余价值,这个锅可不能背。

    “当真?”

    薛老将军似乎对是不是压榨他的剩余价值一点儿都不在意,精神反倒为之一振。

    李易点了点头,说道:“当然,不过这得几位老将军同意,毕竟排兵布阵,陷阵冲锋这些事情,景国没有人比你们懂,到时候具体管理整座学院的,还是你们,当然,名义上的院长,得是公主殿下。”

    到时候全国的书院建成,长公主会是所有书院的院长,不仅仅是名誉而已,大概相当于景国教育部部长的样子,这一个位子,皇室是不会让别人坐的。

    “你放心,那几个老家伙巴不得到时候有事可做。”薛老将军当然理解他说的,朝廷不可能将这样一座学院彻底的交给他们,院长是长公主,总好过是其他人,那些老家伙,没有人会反对的。

    他本来还想再问问细节,殿内忽然变的安静下来,看到有人影从殿后走出,薛老将军立刻站回了原位。

    李易从柱子后面探出头,看到景帝已经坐在了龙椅上,又飞快的缩了回去。

    今日朝堂之上讨论的头等大事,依然是治水。

    南方水患,朝廷派了数拨官员过去,都没能有效的治理,这几次早朝讨论的焦点,便是此事。

    百官倒是一个个的殷勤献策,却极少有能提出建设性意见的。

    不是重复前人的套路,就是说一番看起来很有道理,其实全都是假大空的废话,李易在柱子后面都听的有些烦了。

    景帝看着下方嘈杂的朝堂,目光扫了几遍,都没有看到某道身影,皱了皱眉,开口道:“李易何在?”

    殿内的柱子很粗,正好可以将他的身体全都挡住,李易听到第二遍,才意识到有人在叫他,从柱子后面走出来,躬身说道:“臣在!”

    景帝见他又躲在柱子后面,目光隐晦的瞪了他一眼,开口道:“南方水患,朝廷连派两拨官员,治水无果,依你之见,此次洪灾,当如何治理?”

    景帝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当即便有不少人脸色微沉。

    关于治水之事,满朝文武,各抒己见,却没有一人能入陛下之眼,唯独这位李县侯,躲在柱子后面,也能被陛下点出来,足见陛下对他的信任,已经到了何等地步!

    这对于朝中的某些人来说,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陛下,臣想要说的,刚才诸位大人已经说完了。”李易无奈的说道:“臣真的不懂治水。”

    大自然的力量何其恐怖,即便是在后世,也不是人力能够抗衡的。

    他看的书再多,懂得知识再多,也不认为自己能够比都水监专业的治水官员还要厉害,而且限于科技,后世的那些治水之法,放到现在也根本难以实现,他的那些见识,参考作用不大,更何况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实地考察是肯定的……,这个浑水,还是不要去趟了。

    再过几个月,如仪就要生了,他不想在这个时候离开,在这之前,他已经离开够久的了。

    “行了,你下去吧。”景帝挥了挥手,意识到自己下意识的又将他当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治水不是背书,更不是吟诗,连都水监官员都不行,他又能有什么好办法?

    殿上某些人的脸上浮现出冷笑,这位李县侯,善于用一些奇计倒是真的,但要真正遇到治国理政,或是这些需要凭借真本事的事情,便会原形毕露了。

    李易这次没有退回原位,已经被老皇帝点名了一次,再躲到柱子后面,就有些不太好了。

    “你刚才不应该那么说的。”薛老将军缓步移到他的身旁,低声道:“便是真的不懂,也能根据前面的人所说,再复述一些,此等取巧的方法,以后不要再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