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逍遥小书生 >

第429章

逍遥小书生-第429章

小说: 逍遥小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了两颗才感觉不太对,酸酸甜甜才是糖葫芦应该有的味道,他吃的那两颗没有了甜味,就只剩下酸了。

    低头看了看,原来这上面的糖稀早就被人舔干净了,回过头看到傲娇萝莉捂着嘴看着他偷笑。

    这小丫头,越来越没大没小了。

    听李明珠的一番讲述,景帝的眉头已经稍稍扬了起来,随后又摇头道:“开办大量的官学,虽然能够让更多的寒门学子有书可读,可耗费实在是太大,大到朝廷负担不起。”

    这其中有些方法,他在心中权衡之后,已经有了决定,然而涉及到财政,还是要犹豫三分。

    国库前些日子虽然多了不少的进项,但是也还没有到可以肆意挥霍的程度。

    战事,天灾……,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好不容易维持平衡,不可轻易打破。

    李易一脸郑重的说道:“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他们才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关乎着国祚的兴衰,他们就像是辰时的太阳,朝气蓬勃,有着无穷的潜力,现在的景国是我们的,但景国的未来,到底还是在他们的身上……”

    景帝从来都不会轻视从李易口中说出来的治国理论,况且这一番话,也的确是说到了他的心里。

    朝堂之所以被门阀氏族掌控,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他们对于教育,对于书籍的垄断,寒门子弟想要进入朝堂,不通过这些门阀大族,仅仅依靠自身,太难太难了。

    如果能够让天下的寒门子弟都有学可上,有书可读,这一千古难题,便会在本朝终结。

    而这,将会是他彻底结束门阀政治的第一步。

    只是,他的时间不多了,能不能在有生之间,彻底肃清某些东西,还是未知之数。

    景帝摇了摇头,说道:“朕也曾大力推行过府学,县学,但这其中的耗费有多大,你们不在其位,不会清楚。”

    “能用银子解决的问题,都不算问题。”李易看着李明珠,问道:“公主殿下,你说是吧?”

    国库拿不出来多余的银子,但长公主可是能拿得出来,她赚那么多钱又没有什么用,总不至于全都攒着给自己做嫁妆。

    银子堆着发霉,还不如多建些明珠希望小学,起码能让天下寒门都念着她的好,学堂上匾额要定制的大大的,要所有人都知道,他们能有书读,都是长公主殿下垂怜。

    更何况,这些钱也不一定让她出,李易心中已有定计,或许还能为她多攒一些嫁妆,不枉朋友一场。

    李明珠怔怔的看着他,她不知道李易心里想的什么,但可以确定,他肯定是想着什么的。

    景帝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深究,因为傲娇萝莉已经在拉着他去勾栏看戏了。

    李明珠双手环抱,看着他,“你想做什么?”

    “食君俸禄,为君分忧。”李易没有进去,靠在勾栏的墙上,说道:“陛下一直在扶持寒门,这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李明珠想了想,眼睛眨了眨,“你有俸禄吗?”

    李易仔细思忖了片刻,发现他好像还真的没有俸禄。

    本来就没有多少钱,还因为某次闯祸被扣了,说起来老皇帝根本就没有给他发过俸禄。

    “那算了。”

    李易摆了摆手,准备进去看戏。

    连俸禄都没有,分个哪门子的忧?

    谁爱分谁分!

    他终究是没有踏进去,就被长公主拽住了胳膊。

    “父皇最头疼的,便是那些掌控朝政的门阀大族了,如果我们能帮父皇分担这一忧愁,我再提出让父皇出宫休养,父皇应该会同意的。”李明珠看着他,声音柔和的说道:“你说说吧,我们应该怎么做?”

    李易看着她,纠正道:“是你分担,不是我。”

    李明珠摇了摇头,“一样的。”

    她是她,自己是自己,什么叫一样的,好好的说话,忽然间变的这么暧昧,让本就脸皮薄的李易有些脸红。

    李易看着她:“到底应该怎么做,你刚才不是说的很清楚吗?”

    李明珠眼睑微垂,“可是国库没有那么多银子啊……”

    “谁说要用国库的银子了,他们想得美……”李易撇了撇嘴。

    机会难得,肥水当然不能流了外人田。

    “我也没那么多钱。”李明珠摇了摇头,随后就像是想到了什么,目光看向李易。

    李易连忙摆手:“别看我,我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赚钱很不容易的……”

    他习惯性的拍了拍她的肩膀,眯着眼睛,说道:“放心吧,银子会有的,该有的,都会有的……”

    看到他眼中的某中光芒,李明珠的心忽然放了下来,变得无比踏实。

正文 第七百六十九章 何以平天下?

    勾栏里正在唱的戏文是经典的《牛郎织女》,没几天就是乞巧节了,这一类的戏文正是受欢迎的时候。

    白天还不是勾栏最热闹的时候,但是里面的人也不少,有一半以上的上座率,到了晚上,里里外外就都会站满人了。

    众人的视线都被台上的精彩表演吸引,没有人注意到,在后方的一处僻静角落,粉雕玉琢的女孩子正兴致勃勃的给身后的中年男子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戏文虽然精彩,但是先生给她讲的故事更精彩。

    中年男子坐在那里,耐心的听女孩子讲述着,怀里还搂着一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娘,目光偶尔望一望台上,脸上满是惬意的笑容。

    一个穿着灰衣服的老者站在他的身后,皱纹密布的脸上,始终没有什么表情。

    勾栏之外,年轻男女靠在墙上,小声的交谈。

    “到时候,会在各地都建官学,名字就叫做“明珠书院”或是“明珠希望书院”,寒门学子可以给予一定补助,或是在学院做些杂务,勤工俭学……,课业的安排也要合理,全面发展,不要最后培养出一大堆腐儒出来……,这些事情,我回去会详细的给你写一份东西,你再呈上去。”李易看着她,叮嘱道:“你要记得,这些事情,只能你去做,至于银子怎么来,我先不告诉你,等事情定下来再说。”

    景国的教育改革在小范围内其实已经开始了,李易不担心这些改变会引起什么人的反对,这一份鉴别力,老皇帝现在已经具备了。

    老皇帝想要对门阀动手不是一天两天了,但这其中的内情,又没有那么简单。

    李易平日里和他吃饭,也不只是吃饭,其他方面的收获也不少。

    朝堂被世家门阀左右,一直是老皇帝心中的一根刺,他想要任用寒门子弟,培养绝对忠于皇室的官员,来达到集权的目的。

    皇帝权力虽大,但也不能为所欲为,没有什么名头就将朝廷大员随意撤职,那是昏君,也不能服众。

    像崔家那样的家族,要说武力,和皇家相比差了太多太多。

    但是老皇帝不可能因为看他们不顺眼,就派兵去灭了他们,那是土匪的行径。

    门阀的影响力太大了,尤其是对于那些依附他们的仕人,没有理由的去动他们,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但他又不能看着这些人在朝中搞风搞雨,结党营私,崔家就是反面例子中的典范,李易觉得蜀王堂堂皇家长子,被驱逐到那个地方,就是因为老皇帝看不惯崔家,而他一直想动的,也就是以崔家为首的那些豪阀。

    想想崔家也是造孽,刚刚亏了几百万两银子,棺材本怕是都被赔进去了,还老被皇帝惦记,还真是流年不利……

    听他说完,李明珠点了点头,忽然问道:“为什么必须是我?”

    李易撇了撇嘴:“这可是大功劳,当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我便不算外人了?”

    “我们可是京都三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好事当然先想着你们,说外人太生疏了,起码算得上半个内人了吧?”

    李明珠瞪了他一眼,“呸,谁是你内人!”

    明明是很纯洁的意思,她非要这么误会,李易也懒得解释,只觉得今天的公主殿下一点儿都不干脆,婆婆妈妈的,跟个娘们一样。

    “还是不对劲。”李明珠双手抱胸,目光直勾勾的看着他,说道:“你每次这么殷勤的时候,一定没有什么好事。”

    “说话的时候,摸摸你的良心。”李易看着她,皱眉道:“你扪心自问,我什么时候害过你?”

    李易开口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向着她“良心”的方向看去。

    感受到他的目光,李明珠就想到了刚才喝的那碗汤,只觉得全身哪里都不舒服,双手从胸前放下,却又不知道该放在哪里,最后羞恼的看了他一眼,向着勾栏里面走去了。

    “胸不平,何以平天下?”

    李易摇了摇头,觉得上天这么安排,一定是有他的深意。

    最起码在平天下这条路上,长公主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

    ……

    老皇帝今天玩得很尽兴,李易能看出来,他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止过。

    在今天这半天的时间里,他不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

    他会让永宁骑在他脖子上看杂耍,也会因为傲娇萝莉给他喂了一颗奶糖而喜笑颜开,整整在街上走了两个时辰,依然精神抖擞,下午吃饭的时候,更是让常德接连盛了三碗。

    这哪里像是一个病重之人,能吃能逛,状态好的不得了。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自己做的饭好吃。

    吃饱喝足了,还躺在李易的摇椅上,半眯着眼睛,一晃一晃的,长公主在后面帮他捏着肩膀,景帝脸上露出惬意之色。

    “朕算是知道了,你为什么宁愿在家清闲也不愿入朝为官,若是每天都能这么舒坦,给个神仙也不换。”

    李易强忍住没有露出鄙夷的表情。

    还什么都没干呢,这日子就叫舒坦了,堂堂一国之君,怎么就像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一样。

    怎么着也得来个下午茶,几块桂花糕解解腻才叫舒坦吧?

    景帝闭着眼睛,淡淡道:“崔家的事情,是你在背后吧?”

    这没什么隐瞒的,老皇帝知道景国最大的琉璃矿就在他家地底下,想瞒也瞒不过去。

    “陛下放心,该交的税,一文都不会少。”

    自觉纳税是一个好习惯,也是封口费,老皇帝看崔家不爽很久了,既解气还有钱拿,肯定没有什么意见。

    “不早了,也该回宫了。”景帝睁开眼睛,从摇椅上站起来,直到和永宁寿宁离开,都没有再提这件事情。

    长公主离开的时候,回头看了他两眼,李易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有时候,还真希望她是男儿身,这样一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都会省掉,但一想到她若是真的是男儿身,心中又会隐隐的有些失落……

    很早以前,他就已经有了某一个计划,并且在一步步的进行着,然而,前路的艰险,到现在还没有真正的体现出来,况且,就算是克服了重重的艰难险阻,真的达到了他预想的那个结果……

    那个结果,便当真是她想要的吗?

    李易心中其实还是有些迷茫。

    “人都已经走了,还看。”一道淡淡的声音从旁传来。

    李易回过头,看到柳二小姐抱着剑,靠在月亮门旁。

    “你们刚才谁赢了?”

    李易做饭的时候,老皇帝和两个小丫头在前院玩,柳二小姐和长公主去了后院,一个人出来的时候,衣衫有些凌乱,不出意外,应该是切磋了一会。

    毕竟,在同龄人中,也只有她们两个,能彼此成为对手了。

    柳二小姐没有回答,就说明她没赢。

    上次好像也是同样的结果,对于向来都是横扫同龄人的柳二小姐来说,居然不能稳赢另一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女子,这个结果可能有些难以接受。

    尤其是在样貌和实力都不能稳赢的情况下。

    这个年纪的女孩子,什么事情都喜攀比一下,李易能够理解,看着她,安慰道:“别灰心,至少,你比她大。”

    柳二小姐抬头看着他,目光中带着一丝疑色:“你说……什么?”

    “我说,你好像比她大几天吧?”李易看着他,笑道:“我熬了汤,你要喝点吗?”

正文 第七百七十章 分忧

    李易最近热衷于熬汤,这项工作并不是简单的把一堆食材放在水里煮,各种材料的比例,水量,火候,时间,改变任何一项参数,味道都可能发生质的改变。

    在这方面,他已经很有经验了。

    当然,熬汤的时候倾注的爱心,就不是用量能够形容的了。

    如仪的汤滋补安胎,小环的汤有益于青春期少女身体的生长,柳二小姐虽然不需要再生长了,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