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77章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77章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直不把他放在眼里,这样的奇耻大辱,任何一个人男人都忍受不了,更何况他还是一国之君呢。

  宋徽宗大喝一声;“朕要让他们全部都死,凡是参与者,除了老弱妇孺士兵等人,只要是有将领级别以上,不愿意投降者一律杀之。至于,贼首杀无赦,朕要诛灭他九族,此战何人为帅,前去征讨此贼首?”

  朝中大臣沉默不语,谁也不敢有把握取胜,敌人有百万大军,又一连攻破数十座城池,江浙一带俨然成为他的管辖之地,与宋朝势均力敌,甚至隐隐有些超越。并且,宋徽宗又接着说道:“此次只许胜利不允许失败,失败者提头来见,胜利者朕必有厚赏,何人敢去?”

  朝中大臣还是沉默不语,没有一人敢站出来。即使面对着高官厚禄,也是将自己的性命放在前面,兴许是有福没命享,众人不由得迟疑起来。但是,赵构、宋江两人不约而同的站出身来,齐声道:“臣愿意前往!”

  宋徽宗没有看赵构,他心里知道赵构必然会请求出兵,出乎意料的是宋江也站出来了,惊疑道:“宋爱卿难道想要出征吗?你可知道此次作战失败的机会比较高,敌人可是拥有百万大军!”

  宋江躬身回道:“臣知道,不过这又何妨!臣乃是刚刚接受招安,又受到皇上如此重视。此时,大宋有为难,臣理应出一份力量,肝脑涂地在所不惜。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臣是大宋子民,又是朝廷官员,自当竭尽全力效忠皇上,为大宋效命,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宋徽宗称赞道:“此乃真正的忠臣,朕准予爱卿的请求。”

  “臣还有一事相求,不知皇上能否答应?”宋江并未起身,躬身继续说道。

  宋徽宗疑惑道:“不知爱卿有何事?只要朕能做到的,朕一律准了。”

  宋江回道:“臣想让广平郡王为帅,率领臣等剿灭叛贼,不知皇上能否答应?”

  赵构目瞪口呆的看着宋江,宋徽宗也是一脸惊疑的看了看宋江,又看了看赵构,皱着眉头道:“不知爱卿为何要让郡王前去?”

  “皇上有所不知,臣归顺朝廷,愿意接受招安,此乃郡王之功劳。臣率领的梁山军被郡王率领的宋军击败,溃不成军,要不是郡王手下留情,臣已经死在青州城中。如果郡王愿意为帅,带领我等冲锋陷阵,必定旗开得胜。”

  宋江不卑不亢的回道,宋徽宗也是惊讶的看着赵构,在奏章中并没有说明,故而赵佶不清楚也非常的正常。当宋江说出此话后,朝中大臣皆是惊讶不已,他们不曾想到这一次招安真正的功臣反而是赵构,凭借的是自己的真本事取得胜利,并非浪得虚名。

  宋徽宗有些责备的看了一眼赵构,心里有些感慨,又有些兴奋,沉声道:“构儿,你可愿意前往?”

  赵构急忙回道:“儿臣愿意前往剿灭叛贼!”

  “既然如此,广平郡王上前听封!”宋徽宗正声喝道,赵构急忙躬身听候圣旨,只见赵佶郑重其事地说道:“传朕旨意:广平郡王加封为骠骑大将军兼天下兵马大元帅,大宋任何一支军队,务须上奏朕,皆可随意调遣。此次,朕要倾尽大宋国力,誓要剿灭叛贼,还我河山,朕要亲眼看着他被处斩才能安心,你可晓得?”

  赵构大吃一惊,急忙回道:“儿臣接旨!”


第一百一十五章 位高权重,任重道远


  赵构领旨谢恩,骠骑大将军乃是从一品官职,不降反升,使得群臣纷纷惊讶不已。赵构成为武将之中等级最高的统帅,真正的与高俅平起平坐。

  赵构之前担任的枢密院使乃是文职,与此时相比,他是弃文从武。宋徽宗给予他将军头衔,还让他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也就是说整个大宋军队在他一人手中,真正的位高权重,乃至宗泽、种师道等人也是赵构的下属,武将官职也以赵构为尊。

  宋徽宗加封赵构骠骑大将军兼天下兵马大元帅,一时间惊起万重浪。大宋开国以来,从未有人能以十二岁担任如此重要职位,放眼望去,前朝也未曾有人达到这样的高度,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群臣纷纷惊讶不已,高俅眼看赵构手握重兵,还不需要奏明圣上,可自行调集大军,让他万分焦急,心想:“文官就已经让我难以入眠,又得到如此重要的官职,那岂不是爬到我头上了,再想对付他就更加困难了。”

  代王赵恒惊慌失措,脸色大变,暗想:“九弟深得父皇恩宠,从枢密院使调任骠骑大将军兼天下兵马大元帅。即使是同一个官职,手中的权力也不同,这可如何是好?要是再次取得大胜,哪里还有我的影子,朝中只怕都记得广平郡王,不知有我代王。”

  宋江、种师道、宗泽等人也是呆若木鸡,他们不曾想到宋徽宗会赐予如此重要的官职,让他们都傻了。

  此时,朝中武将不论资历高低,都需要听从赵构节制,也就是说宋徽宗将大宋的安危依托于赵构一人身上,此番是下了决心,定要斩杀叛贼。

  宋徽宗淡然的望了一眼众人,沉声道:“朕知道你们心中所想,构儿的本事朕比你们都清楚,加封为骠骑大将军乃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你们不必多言。朕要那些反贼见识一下大宋军的厉害,让他们知道与朝廷作对,皆是死路一条。”

  “构儿,朕封你为骠骑大将军兼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那你就必须拿出真本事,不可辜负朕的期望,天下兵马你尽可调遣,不遵从命令者,可行先斩后奏之权,朕要看到贼首俯首认罪,要亲自将他处斩。若是你无法做到,朕一样惩罚,你可明白?”

  赵构郑重其事地回道:“定当不负父皇所托,势必让贼首伏法。若是未曾做到,儿臣愿接受任何处罚。”

  “好!好!好!”宋徽宗接连赞扬三声,沉声道:“朕就将剿灭贼首之事全权交托于你,朕在京城听候你的好消息。明日你们便可动身启程南下,剿灭方腊叛军。”

  “果然是方腊!”赵构默默地念叨一声。

  乍然看见宋徽宗怒气冲冲,又听他气愤不已的话,赵构便已经猜到是方腊叛军,唯有方腊敢如此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拥兵百万,麾下猛将如云,所向披靡,大宋国的兵力也不过两百万人,足有与宋朝抗衡的资本。

  赵构想不通的是以方腊手中的兵力,就算宋江率领的将领骁勇善战以一当十,也无法与百万的兵力相抗衡,唯有书中才能做到,还能回来十几人,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原本是喜庆的庆功宴,因方腊叛乱以致于不欢而散。此次,宋徽宗没有召见赵构,气呼呼的转身离去,一切交与赵构自行解决。

  赵构手捧着帅印,面露凝重之色,他知道这个帅印不好拿,又不得不拿。若是不能剿灭方腊叛军,就无法交代,更是难以洗脱罪责。虽然帅印很轻,可他的心里却是沉甸甸的,叹息一声:“当真是亚历山大啊!”

  “亚历山大?将军,这是什么意思?”岳飞诧异的问道。

  赵构尴尬的摇摇头,道:“没什么!没什么!……咱们回府!”

  岳飞、林冲、宋江、卢俊义等人悉数跟随着赵构一同回到了郡王府上。由于他们在京城中没有宅邸,唯有暂时寄住在招待馆中。不过,明日又要启程前往江浙,平定方腊叛乱,故而赵构让他们前往自己的府中商议大事。

  “宋将军,方腊此人你可曾听说过?”赵构沉声道。

  宋江回道:“方腊此人我倒是听说过一二,江湖传言此人不仅有卓远的军事才能,是难得的将帅之才。他也是漆园主,为人豪爽,深得人心,又乐善好施,帮助过不少的贫困流民,在当地也算是名声响亮之人。”

  卢俊义接话道:“另外,我还听说这个方腊武功深不可测,却从未有人见识过,不知他的功夫深浅,只怕是只强不弱。并且,他手中握有百万士兵,麾下又是能征善战的大将,想要将他剿灭,实在是难啃的骨头,需要从长计议才行。”

  赵构点点头,道:“如果真的想要打赢这场仗,少数也得数月之久,长则数年。只不过,我们对于此人也不甚了解,不知该如何下手才是。此番必定是一场硬仗,诸位要做好长久战的准备,这一仗战斗兴许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要是稍有不慎便真的死在战场上,待明日出发后抵达江浙时,再好好的观察一番,不可硬碰硬。”

  “怕啥鸟啊!大不了就是一死,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对,大不了跟他干一场,谁胜胜败还说不准呢!”

  众人纷纷七嘴八舌的说着,他们都傲气十足,觉得方腊此人根本就不足为虑,就算是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只因,赵构在之前为了他们甘愿冒着掉脑袋的危险,让他心里都非常钦佩。众人都愿意跟随赵构一起征战沙场,他们乃是草寇出身,又得到朝廷的封赏,成为朝廷命官,如何让他们不感激涕零,就算是让他们把自己的性命搭上去都愿意。

  赵构见众人斗志昂扬,怡然不惧,也是会心一笑。可是,心里的苦涩唯有自己知道。赵构、宋江等人都明白方腊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只有蛮力根本就战胜不了他。并且,赵构也曾经在后世中看过演义,方腊不是善茬。

  众人讨论了一会,还是没有任何的结果,不过众人都心知肚明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行。于是,赵构就让他们纷纷回去休息,明日再启程出发。众人都散去后,一道黑影悄然的来到了郡王府。

  赵构见那人的身影便知道是何人,急忙喊道:“十三叔,您怎么来了?”

  蔡王赵似笑了笑,道:“构儿,你终于长大了不少,这些时日不见你的本事又大大的见长了。至于,你在青州城所做的一切,我也是一清二楚,做的不错。今日,我前来是想看看你,还有一件事是皇兄嘱咐我前来的,想必你应该猜到了。”

  赵构沉声道:“皇叔前来是为了方腊起义的事情?”

  蔡王点点头,郑重的说道:“不错,正是为了此事前来,也是皇兄的吩咐,有些事情需要告知于你才行。”


第一百一十六章 蔡王的沉默


  赵构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地聆听着蔡王交代的事情。他知道蔡王深夜前来,不是简单的叙旧,也曾听蔡王自己说过,此来有要事要说。

  “方腊此人在江浙地区颇有威望,所经之处,义军纷纷依附,就连百姓都夹道欢迎,俨然将他视为皇上。”

  蔡王赵似接着说道:“此次你前往剿灭方腊叛军,任重道远,就算你成为骠骑大将军兼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任何一路大军皆可调遣,仍然是一个难啃的骨头,这点想必你已经知晓了。”

  赵构点点头,沉声道:“方腊此人到底如何?他手中的兵力当真有百万?”

  赵似回道:“方腊真实拥有的兵力没有百万,其中夹杂着百姓,不能作数,能够征战沙场的也不过是数十万,具体是多少,不曾知晓。”

  “不过,有一件事你一定要谨记!方腊此人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我曾经派遣数人前去打探军情,无一例外都没有回来,只有一张残破的纸张,留下字言片语,说得正是他的武功,我猜想他的武艺不弱于于我。”

  “此番你前往征讨方腊,一定要小心为上。我们无法给予太多的帮助,一切就看你自己了。另外,你的伤势如何?”

  赵构大吃一惊,他受伤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人知晓,其他人一概不知,就连自己的父皇都不清楚,着实不明白自己的皇叔从何得知,诧异道:“皇叔,您怎么知道我受伤了?”

  “不要忘记,我也是练武之人!”蔡王赵似微微一笑,道:“你身上有没有上,看你的步伐以及气息便可以猜到一二。你现在身上气血不顺,面色有些苍白,这个我还是能看得出来的。即使没有学过什么内功,一些浅显的东西,还是略知一二。不过,我非常好奇,以你的伤势来说应该歇息的,不知为何你居然行动自如?”

  “皇叔,您就别寒碜我了!”赵构哭笑不得说道,“我受的伤不是外伤,而是内伤,以致于我无法使用任何内力,更不能动武。这一次征战梁山军时,要不是最后时刻援军赶来及时,兴许我逼不得已之下只能强行使用,这样一来不死也得重伤。”

  蔡王赵似沉思片刻,沉声道:“你的伤势是卢俊义造成的?”

  赵构再次惊呼道:“皇叔,这……您也知道?”

  “梁山军中武艺高超之人唯有卢俊义一人,曾经我与他交过手,他的武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若是论枪法,则是天下无敌,就连我在他手中都吃了亏。不过,那一次他也没有讨到任何便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