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70章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70章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秀、杨雄等人怒气冲冲的看着嚣张的赵构,敢怒不敢言。毕竟,要不是赵构出手相救,宋江就真的死了。但是,宋江被赵构一顿批评,反而面露愧疚之色,没有任何的愤怒与不甘心,觉得赵构所言极是,骂得对。

  “这一仗你败在我手中,并不冤枉,一切都因你自傲自大,忘记了宋军士兵的战斗力。虽然宋军士兵有些军队战斗力不如你们,也不要忽视我们的厉害。战争不是盗匪,要为大局着想,个人得失可以弃之一旁,不必理会。”

  赵构娓娓道来,教训的口吻,接着说道:“我是当今皇上的皇子,也是大军的主帅,更是朝廷中人。梁山军将领有勇有谋,多了血性,少了大局观。当卢俊义、杨志被抓后,你们的目光都盯在我的身上,却不知道后方早已被我军占领。”

  “狡兔尚有三窟,领兵作战岂能没有忘记后路,尤其是你战败后,归顺朝廷,必定会遭受奸臣残害,就选择自刎,当真是错误至极。宋首领,他们都是跟你出生入死的兄弟,少了你的领导,你觉得他们会真的归顺朝廷,为国尽忠吗?”

  “战场上不论用什么手段,只要不违背道德底线,胜者为王,你可以说我赵构胜之不武,也可以说我阴谋诡计取胜。即使你们聚众起义,发动叛乱,想要颠覆赵家天下,你们终究是宋人,本是一家人,难道你们与金兵作战时,人家还会跟你讲什么江湖道义吗?”

  “当今圣上念你们梁山泊都是可用之才,故而派遣我前来招安,让你们为国效忠。如果不是你们心高气傲,一意孤行,又怎么会死伤这么多兄弟?你心里愧疚,我心里更加愧疚,只因这些惨死之人都是大宋好男儿,都是一方将帅之才,大宋可以少了我赵构,却不能少了能征善战的将领,大宋百姓还在期盼着你们能够驱逐金兵,要是你还想死,那么便由我赵构亲自出手,死在我手中,总比自刎要强多了,只恨你满腔热血无法为大宋效命,实在是可惜之极!”

  张叔夜瞪大着眼睛,呆如木鸡,听到赵构的一番言论后,整个人都傻了,心想:“他真的只是十二岁的少年?”

  石秀等人则面红耳赤,羞愧不已,恼羞成怒道:“小子不要以为我们归顺朝廷,愿意接受招安,你就可以如此奚落公明哥哥,要是再敢胡言乱语,当心我手中兵器无情。”

  赵构不予理会,根本就不搭理他们,他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宋江的身上,他阻止石秀等人的话语,迈着步伐走到赵构面前,恭恭敬敬的作揖,恭声道:“郡王大人所言甚是,宋某败得心服口服!”

  “哥哥!……”石秀、杨雄等人急忙喊道。

  宋江摇摇头,叹息道:“郡王大人言之有理,一切皆因宋某太自傲了,两军对战,能够以少年年纪成为一军统帅,必定有过人之处,实在是疏忽大意造成了今日的局面。当初,要是我接受朝廷招安,也不会战死那么多兄弟,这些兄弟的死都是我宋江造成的,心中甚是愧疚。”

  “这些兄弟跟随我宋江高举义旗,走上不归路,便是信任我宋某,推举我为首领,也是众位兄弟的支持,接二连三攻占城池,一路上顺风顺水,差点忘记宋军士兵再怎么弱也比我军战斗力要强悍,还有装备齐全,这些前提之下,理应不该硬碰硬。”

  “既然兄弟们都可以去面对,那我宋江又有何惧!既然我宋某接受朝廷招安,那么我宋江在此立誓,必定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定当带领大军杀尽入侵大宋的贼人。宋某在此谢过郡王大人指点。”

  赵构见宋江恢复如初,不禁微微一笑道:“这才是那个曾经的宋公明,之前小子口出狂言,情非得已,还望首领见谅!”

  “郡王大人客气了,要不是您的一番教训,宋某岂能明白其中道理!”

  宋江恭敬地回道,他心中非常感谢赵构。即使赵构的那番话比较说的比较狠,却直指初衷,反而解开了宋江的心结,让他彻底明白自己的使命,也不再走进胡同出不来。赵构与宋江两人相视一笑,又心照不宣,这一刻宋江对赵构也是刮目相看,之前还是敌人的两人,转眼间化干戈为玉帛,一切都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似的,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仿佛他们像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似的,当真是看不明白。


第一百零四章 初露锋芒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这句话很好的验证在宋江身上,哪怕赵构只是十二岁的少年年纪。但是,他说的话却不想少年的话,反而像是老辣的长者,字字珠玑,直指本心,让宋江放下心中的结,拨开云雾见青天。

  宋江等人跟随赵构又回到了青州城,张叔夜也跟随大军前来,待他们抵达青州城时,城内的战斗已经结束了,宋军大胜,梁山军将领多是被活捉,也有一些已经战死沙场。

  他们看见宋江与赵构一同前来,不禁有些错愕,大吃一惊,以为宋江等人也被宋军俘虏,不由得紧张起来。赵构又吩咐士兵将所有的俘虏全部放了,众人不解的看着他,唯有听命行事。

  行者武松、史进、鲁智深等人见状立即提起武器杀向赵构,岳飞、刘琦等人急忙上前制止,却被赵构喝止,他不慌不忙地看着众人,站在他身旁的宋江也站出来,站在赵构的身前,抵达住众人攻击,吼道:“还不快快住手,难道你们觉得死去的兄弟不够多吗?”

  众人呆若木鸡,急忙住手,道:“哥哥!……”

  宋江说道:“我已经答应郡王愿意接受招安,归顺朝廷,你们愿意与我一起的那便一起,不愿意一起接受招安的,就此分道扬镳,我不会有任何怨言。再见时,大家还是兄弟,无论身在何地,兄弟们有难处,我宋江必定前来相助。”

  行者武松、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等人皆是沉默了,他们身上都背负着官司,要是再入朝,秋后算账的话,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他们心里都恨死了宋庭,又经过一番大战,兄弟们死的死,伤的伤,打心里来说他们的确是不想接受招安,故而只能沉默不语,不再多言。

  赵构见众人犹豫不决,沉默不语,缓缓的走上前去,正声道:“我知道诸位好汉乃是情非得已,不愿为朝廷效命,也实属正常,这些我都明白。诸位好汉再落草为寇时,都曾担任过朝廷官员,只因奸人所害才流落至此。”

  “眼看朝廷赋税徭役增加,大家心中都是为了百姓,要是为了自己,各位好汉去何处都能有容身之所。既然朝廷下命前来招安,之前犯下的所有过错,我在此向大家保证,既往不咎。如果朝中胆敢有人再提起诸位过往,我赵构第一个出来反对,要想动你们,除非我赵构倒下,不再朝中,只要有我赵构一天,诸位大可放心。”

  “难道杀人之罪也能免除吗?”

  赵构见有人说话,微笑的点点头,道:“以前所做的一切都既往不咎,就算是杀人放火,只要接受朝廷招安,那么以后便是官员,要是作奸犯科,胆敢杀人放火,无恶不作,那便要重责,一切都以大宋律例行事,不可欺凌弱小,也不可欺压百姓,一切都要奉公守法。既然大家以前曾经做过朝中官员,这点事情理应没有任何问题。”

  “既然如此,那我便追随公明哥哥,归顺朝廷!”

  赵构撇过头只见此人手拿双鞭,长得虎背熊腰,一双眼睛瞪的大大,不由得惊讶万分,道:“不知将军是何人?”

  那人高声道:“呼延灼!”

  “双鞭呼延灼!”赵构惊讶道,“不知大宋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与你有关系?”

  “说来惭愧!”呼延灼愧疚万分地叹息一声,“正是小人祖上!”

  赵构连忙说道:“原来是将门之后,铁鞭王乃是大宋的功勋之臣,追随太祖皇帝南征北战,驰骋沙场,开疆扩土立下无数的战功。不知将军居然是铁鞭王的后人,实在是失敬失敬!”

  呼延灼见赵构微微躬身,急忙拱手作揖道:“郡王大人多礼了,罪臣不敢受大人如此大礼,实在是担当不起!”

  “如何受不得,理所应当!”赵构满怀真诚的微微施礼,毫无半分架子。

  众人见赵构如此礼贤下士,心中不免有些感慨。随着呼延灼的归顺,梁山军将领也纷纷同意归顺朝廷,接受招安。宋江见兄弟们都同意归顺,心里暗暗地舒了一口气,然后又深深地看了一眼赵构,撇过头与吴用对视一眼,两人皆是点点头,心领神会。

  梁山军全部归顺朝廷,接受招安,京东西路大军也将卢俊义、杨志两人送进青州城。当他们两人见宋江等人与赵构端坐在一起,错愕的看着他们一眼,又听到身旁的武松等人解释,他们也只能认命,无奈的同意招安。

  经过清点,宋军将领刘琦、岳飞等人都身受重伤,没有性命之忧,梁山军三十六名将领死伤过半,最严重的还是牛皋与李逵,他们两人大战时最后都是以性命相搏,体型相差不大,力量也差不多,从开始的兵器大战到最后的肉搏战,两人更是伤上加伤,一直昏迷不醒,也无性命之忧。

  梁山军活下的将领:呼保义宋江,智多星吴用,玉麒麟卢俊义,大刀关胜,活阎罗阮小七,赤发鬼刘唐,没羽箭张清,浪子燕青,病尉迟孙立,浪里白条张顺,船火儿张横,立地太岁阮小二,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铁鞭呼延绰,混江龙李俊,九纹龙史进,小李广花荣,黑旋风李逵,小旋风柴进,插翅虎雷横,神行太保戴宗,短命二郎阮小五,青面兽杨志,赛关索杨雄,拚命三郎石秀,一直撞董平,两头蛇解珍,美髯公朱仝,共计三十人。

  其中,有十二人身受重伤,六人生死一线间,正在被军医抢救,好不容易稳住病情,只要过了今晚没事,那就安然无事。如果今晚醒不过来,也就一命呜呼,其中就有混江龙李俊、神行太保戴宗、赤发鬼刘唐、插翅虎雷横、黑旋风李逵、船火儿张横。

  宋军战死一万五千士兵,梁山军五万大军只剩下一万,战死两万,四处逃散两万,赵构命令大军将战场清理一下。并且,将死去的士兵,不论宋军或是梁山军一律堆积在一起,然后大火焚烧,化为一捧黄土,亲自立碑,率领大军恭敬地送别。

  宋江等人再次被赵构的行为震惊了,他们都是武将,战死沙场在所难免,谁也不知道哪一天会把自己的性命留在战场上。对于战死沙场的兄弟,基本上弃之荒野,要不就是就地掩埋即可,却从未向赵构那样,将众人的尸首堆积如山,然后焚烧。

  赵构的行为再次让他们叹服,哪怕他们自称梁山好汉,也做不到这一点。如果是大将战死,兴许会举行隆重的葬礼,那些士兵却从未有此待遇。不仅仅让他们死后得以安息,赵构还将战死的将士名讳一一记录下来,以便上奏朝廷请求嘉奖。

  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才彻底做好一切。直到此时,卢俊义、杨志等人才心甘情愿的归顺朝廷,他们也看出赵构与众不同,不仅仅对待士兵,就算是敌人也如此,给予足够的尊重,哪怕是死前是敌人,死后一切的仇怨烟消云散。

  做好一切后,赵构又安抚城中百姓,亲自承诺回京后首要任务便是奏请皇上免除沉重的赋税。城中百姓欢呼雀跃,各个都兴高采烈,就连宋军士兵也享受到城中百姓的感恩戴德。那一刻,曾孝蕴、张叔夜两人都不约而同的想道:“国家要是由广平郡王治理,乃是天下百姓之福。”

  当他们两人心中情不自禁的想起此事,猛地摇摇头,不再多想。毕竟,当今皇上宋徽宗乃是正值鼎盛时期,岂能轻易退位。并且,广平郡王得到皇上恩宠,按照祖制也是嫡长子继承大宝,登基为帝,要是他们的想法被其他人知晓,指不定按上什么罪名。

  但是,不仅仅他们两人这么想,就连宋江、吴用、呼延灼等人都觉得赵构要是成为当今皇上理所应当。只不过他们也清楚的知晓朝中大事,并不是他们说的算,还是戴罪之身,不得不保持缄默。可是他们的心却慢慢的发生变化,渐渐地向赵构靠拢,而这一切是宋徽宗期盼的事情。


第一百零五章 吐露身份


  赵构安排好一切后,又下达军令,与民同乐。此时,不论梁山军,还是宋军都像是一家人似的,欢聚一堂,把酒言欢。梁山军本是性格豪爽之人,又不分彼此,让宋军士兵也一同感受到别样的兄弟情。

  “郡王,我有一事相求,不知您能否答应?”宋江举起酒杯恭敬地说道。

  赵构年纪虽小,可是大宋男儿那个不喝酒,如此热烈的氛围下,他也举杯与众人痛饮起来,笑道:“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