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370章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370章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人细作被带进刑部,赵有恭没有心慈手软,开始严刑逼供,有些怕死的金人还没开始便晕死过去,醒来后什么都说了。赵有恭让他们签字画押,将这些证据全部收好。

  前后不到两个时辰,赵有恭就将这一切全部做好了。接着,他又率领五百名侍卫前往秦府,迅速缉拿秦桧。此时,秦桧还在做梦,梦中他手握着千万两黄金睡觉的模样,不禁嘴角都微微上扬起了。

  当赵有恭带领侍卫进来,没有任何阻挡,那些人已经被解决了,又在管家的带领下来到了秦桧的房间,赵有恭一脚踹开房门,将梦中的秦桧惊醒过来,他睡眼朦胧的看不清来人。

  “大胆贼人,胆敢擅闯相府!”

  “秦相倒是好大的官威啊!”赵有恭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

  秦桧听声音是楚王,还有些诧异,又见房间的烛火亮起,这才看清楚来人的确是赵有恭,他急忙施礼,不过赵有恭没有让他多礼,开门见山地说道:“明人面前不说暗话,相爷大人烦劳与我们走一趟!”

  “我犯了何罪?”秦桧质疑的问道,暗暗地想了想,“莫不是东窗事发了?”

  赵有恭懒得理他,直接命令侍卫将他带走,冷声道:“到了自然就清楚了!将府上一干人等也全部押入刑部大牢,听候发落!”

  次日早朝,文武百官皆上朝来了,唯有秦桧一人不见人影,这样的事情倒是非常少见,众人纷纷猜测之时,赵构龙行虎步的前来,而赵有恭也出奇的出现在百官之列。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免礼!”赵构淡淡的说道,“近日朕不再京城之内,朝中有何大事?”

  “启奏皇上,近日内有流言蜚语说是韩元帅、岳元帅二人勾结金人,还请皇上定夺!”

  众人都清楚,赵构回京时这件事已经知晓了,而且皇上连发十二道金牌传召岳飞回京,只是这件事再次提及,也就是兴师问罪的意思。因为按照常理,岳飞不说已经到了京城,至少已经不远处了,却没有任何的消息。

  赵构道:“这件事朕知晓,传韩元帅及其夫人二人觐见!”

  “传韩世忠元帅及其夫人觐见!”

  “臣韩世忠见过皇上!”

  “贱妾梁氏见过皇上!”

  韩世忠、梁红玉二人出现在百官面前,众人才知道韩世忠早已回京,不过却未曾露面。

  “朕来问你,你是否与金人暗中勾结,通敌叛国?”

  “臣绝无勾结金人,背叛大宋,此乃子虚乌有之事。”韩世忠坚定不移的回道。

  “为何朝中有人说你们与金人暗中勾结,百姓又议论纷纷?”

  “嘴巴长在他人嘴上,纵然臣与之辩解,信者仍然相信,不信之人就算说破了嘴皮子也没无用,他们已然不信臣之忠心。臣戍守边防已有数载,要是勾结金人,早已勾结,又何必等到今时今日。”

  “此言有理!”赵构点点头,道:“诸位爱卿还有什么问题可问?”

  众人欲言又止,他们知道赵构这是有心偏袒,而且宰相秦桧不在,这让他们心里十分惶恐不安,要是有什么万一,只怕惹火烧身,故而全都闭嘴不言,韩世忠勾结金人之事也就此作罢。

  “韩元帅在边关戍守多年,与朝廷有功,与百姓有功;而韩夫人也是巾帼不让须眉,朕甚是欢喜!”赵构郑重其事地说道,“既然韩元帅与金人勾结之事子虚乌有,那么岳元帅之事也是差不多,而今你还朝,那朕就该重重的赏赐才行。”

  “韩世忠听旨!”

  “朕赐予汝通义郡王爵位加封骠骑大将军,韩夫人封秦国夫人!”

  “臣谢主隆恩!”韩世忠、梁红玉二人急忙接旨,赵构不仅没有降罪于他,反而加官进爵,这让百官嗅到了一些不好的味道。

  “岳飞赐予武昌郡开国公加封骠骑大将军!至于其他人按照战功依次赏赐,此事由吏部安排处理。”

  吏部尚书大吃一惊,连连点头答应下来。

  赵构冷声道:“传秦桧!”

  秦桧失去了往日意气风发的模样,蓬头垢面的,脸色苍白,他看见赵构端坐在龙椅上,不顾侍卫拦住,直接跪倒在地,求饶道:“皇上臣无缘无故的被楚王缉拿在牢狱之中,还请皇上为臣做主啊!”

  “楚王这是什么原因?”

  赵有恭躬身回道:“回禀皇上,秦相担任宰相期间,不禁中饱私囊,结党营私,更是与金人暗中勾结,更是诬陷朝中大将,此等不仁不义之徒,臣只是将他缉拿已经算是便宜他了,不然的话就地处决。”

  赵构又看了一眼秦桧,道:“楚王说你结党营私,勾结金人,通敌卖国,你可有话要说?”

  “此乃楚王诬陷臣啊!臣对皇上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更没有与金人暗中勾结,这些罪状乃是楚王诬陷!”秦桧哪里会承认自己真的做过这些事情,要是承认了,那么一切都完了。

  “启禀皇上,臣有证据!”

  “证据何在?”

  赵有恭将搜查出来的物证全部呈交给皇上,又让金人细作出面,而秦桧看见他们被押上来,他的心都在颤抖着。金人细作认出了秦桧,他们知道这个事情办砸了。

  若是不老实一点,只怕又要遭受非人待遇,急忙说出了事情的真相,而秦桧打死不承认,巧舌如簧的辩解自己是无辜的,只不过金人细作的说辞,加上物证,这些足以证明秦桧勾结金人。

  接着,赵构安排在秦府的眼线也出现在朝堂上,秦桧想要辩解已经无力回天了。

  “人证物证俱在,你还狡辩?”赵构龙颜大怒,道:“来人,将这个恶贼押入刑部大牢天字号。传朕旨意,刑部、枢密院、吏部、都察院立即着手追查与这厮相关人员,要是发现任何异常,无论是谁官居何职,立即缉拿归案,有反抗者一律就地格杀。”

  “臣遵旨!”

  龙颜大怒,赵构再次举起屠刀,大宋官场再一次面临血的洗礼,已经不止一次了。每一任宰相在风光无限时都会出现大的漏洞,基本上没有什么好下场,赵构直接让潘良贵成为左相,李纲为右相,而吏部与兵部则由李光、胡铨执掌。

  李光、胡铨二人还在当地,忽蒙圣上恩宠,传旨进京成为吏部侍郎、兵部侍郎,这让他们难以置信,又听闻秦桧被判处死刑,通敌卖国等罪状悉数列出来,又构陷忠良,牵连官员达上百位,而赵构没有任何心慈手软,愣是将这些人全部处置,那些空缺的位置则由下一级接掌,待有合适人员再来安置。

  “打开牢门!”

  “遵命!”

  秦桧被关押在天字号死囚房,这是必死无疑之人才用得上的牢房,而秦桧明日午时三刻处以凌迟处死,他的家产全部没收充公,足足有数百万两,而他担任宰相不过数月之久,也就是说他之前担任官职时便已经收受贿赂,要是再多担任几年宰相,只怕不下千万两。

  “罪臣拜见皇上!见过王爷!”

  秦桧经历了人生中的大起大落,他的心苍老了许多,这些日子他想了许多,一夜之间头发花白了,这让秦桧看上去很是苍老,赵构、赵有恭二人来此也是吓了一跳,随即也就释然了。

  “秦相,你为何背叛朕,要与金人勾结,通敌叛国?”赵构痛心疾首地说道。

  秦桧哭丧的脸,无奈的笑道:“回禀皇上,罪臣也是被权力模糊了眼睛,也经受不住诱惑,一步走错,步步错,要想回头已经太难了。臣自幼家境贫寒,最怕的就是贫穷挨冻,好不容易进入官场,却得到皇上宠信,官运亨通不说,而那些有心人也开始巴结罪臣,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赵构语重心长地说道:“朕曾经给过你机会,只是你不曾珍惜,这样的结果也是你咎由自取!”

  “给过我机会?”秦桧喃喃自语,猛地抬起头,惊讶道:“难道皇上知道罪臣所做的一切?”

  赵构没有隐瞒,他如实的点点头,道:“你所做的从一开始朕都清楚,就算是金人前来与你传信,给你许下重金酬谢等事,朕没有不知道的。但是,你着实让朕失望了,以你的能力要不是学会官场上那一套阿谀奉承,只怕也是栋梁之才,只可惜你一步错步步错,根本就没有考虑回头,要是你及时回头,就算是有罪也不至于如此。”

  “多谢皇上隆恩,罪臣受之有愧啊!”

  秦桧苦涩的回道,他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都在赵构眼中,而他自鸣得意认为没有人知晓,做的非常隐秘,也清楚了为何管家、奴仆等人都出来指证自己,原来也是考验自己是否经得起诱惑,现在才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自寻死路。

  赵构与秦桧对饮数杯酒水,就当是送别于他。如果赵构从一开始将秦桧打压,一直放任在京外,又或是穷乡僻壤之地,兴许秦桧的路又会不一样,不过赵构没有这样做,可以说秦桧自掘坟墓,也可以说是赵构谋划了一切,为得是取秦桧性命。

  留下秦桧一人,就会伤及太多人的性命,其中就包含了岳飞,失去了岳飞大宋军队就是去了一股庞大的力量,而他的梦想就会不知道脱了多久才能实现,也就是岳飞是不可失去的一部分。

  次日,秦桧就被押赴至断头台,路人行人都破口大骂,甚至丢白菜、馊饭等污秽之物全部丢在他的身上,秦桧沉默不语,而他被判处凌迟处死之罪,当街实行,也就是用他来警示百官为官者要清正廉明,做官就做清官,别做通敌卖国的奸臣,要想发财就别做官。

  自此,秦桧之死,大宋朝堂之上再一次掀起滔天巨浪,一层接着一层盘查下去,整整用了一年时间才算是彻底铲除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甚至还有商贾、权贵之人在内,也都一并拔除。

  宅男福利,你懂的!!!!:!!


第六百六十七章 时机成熟(加更)

  建业五年,大宋国力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已经借助新法变革,使得大宋从内而外的改变,要想大宋富强,首先改革吏治,为官清廉者方能造福一方,得一方百姓称赞,朝廷任何决策自然而然会响应,决不拖延。

  若为官贪污受贿,豪取抢夺等,那便是贻害一方,失去民心,更使得朝廷的决策无法推行。赵构大刀阔斧的改革吏治,使得大宋国运昌隆,日益强盛起来,百姓人人称道赵构是位好皇帝。

  整整五年时间,变法强国之路已经走了一半路程,这条道路上充满挑战,而赵构好不怯懦,更不会因为权贵或是地主利益,他顾忌的更多是百姓利益,这样的为政者自古以来尚未见过。

  无论是汉武大帝,还是唐太宗,他们身后都站着士族,虽是当政期间国运昌隆,百姓丰衣足食,仍然建立在百姓的利益之上,使得士族势力愈加庞大,军阀势力更是盘踞一方。

  赵构来自于后世,深深地知晓百姓利益高于一切,在封建时期,根深蒂固的思想文化使得百姓过得日子也不过是温饱,要是差点那便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十分凄惨。

  赵构命令户籍官,将各地的户籍人口悉数上报,以及家庭情况等都勘察清楚,这个工程量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所耗资金又何止百万,然赵构依然坚持,用了整整五年时间才将各地的人口等情况做了详细卷宗,进入户部以及枢密院之中,这也使得那些人享有更多的保障。

  经过五年的时间,大宋的商业更加发达,百姓粮食年年有余,这才是百姓所需要的,而商贾之人更是赚的盆满钵满,他们对于赵构推行的新政更是支持,唯有士族,世袭贵胄的利益得到损害,这让赵氏子孙、外戚等皆有怨言。

  赵构彻底废除了奴隶制,更是将此法度纳入大宋律法。凡是有人贩卖人口,被抓一律死罪。此外,赵构将那些生活十分困难的百姓,以及孤寡之人,只要他的子嗣参军都可享受朝廷每月发的抚恤银二两,足够一家吃度;要是好吃懒做之人,那便抚恤银一律扣除。

  当初,赵构推行这个先例,使得很多官员反对,不过他根本不在乎,一意孤行强制性执行,每年国库仅此项目就耗费千万两。但是,赵构也不会一直发放下去,他将那些有劳动力之人,凭借他们的劳作之后即可停止发放,为得就是支持他们生活下去。

  另外,赵构还增加了新的政策,凡是入京参加科举考试,不论文武只要前三甲之人皆可得到朝廷赏赐的一百两纹银。赵构加强了大宋律法的严谨度,更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将大权收归于中央,也就是枢密院,以及六部。

  当初,枢密院一家独大,不过后来赵构将此改变,权力划分之六部,而枢密院只是统管,也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