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213章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213章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构见邵俊不愿搭理自己,也就识趣的笑而不语,又听闻身边的考生再讨论此次主考官是何人的事情。

  “王兄,你可曾听说此次主考官是何人?”

  “我也不知,更没有听说过此次是何人。”听他们二人所言,赵构便猜到他们二人是认识的,又见那人继续说道:“无论是何人,只怕此次恩科的竞争更是激烈不已。”

  赵构深以为然,此次的乡试怕是比以往的人数要多,有上次落榜的考生,还有新考的考生,两者相加人数较多,又有四个县城的考生一起参与,只怕这一次更是千里挑一,乃至万里挑一。

  “通常来说,州试的正、副主考官皆是朝廷选派翰林、内阁学士前来!”那人侃侃而谈,皱着眉头:“此次乃是皇恩浩荡,要是没有猜错的话,只怕此次正副主考官来头不小。”

  “此乃好事!”其中一人拍手叫好,“若是来头不小,想必有实权的官吏;知识渊博、通晓古今者更好,唯有此人抉择出的榜单才是较为公平的。如若不然,只怕又是暗箱操作,此乃不公也!”

  “说得甚是!”那人赞同的点点头。

  赵构暗暗地想道:“按照往常的乡试皆有朝廷派遣官吏前来,此次与众不同,倒是真的好奇到底是何人为主考官!……若是刚正不阿,博学多才之人,如他所言的确是公平许多,的确是好事!……”

  本来自&;#  

第三百六十七章 孺子不可教也

  朝廷派遣而来的正副主考官,委以重任;首先是人品,其次是才学,最后才是官职大小。若是品行不端,贪污受贿,身为正副主考官要是同流合污,暗中操作一切,以银两收受贿赂,中饱私囊。

  不仅朝廷错失一位人才,也让科举成为一些人牟取私利的工具,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因此,朝廷每年委派的正副主考官,皆是品行良好,刚正不阿的翰林学士,或是德高望重。

  身为正副主考官,没有一点才学,如何评判文章的好坏,又如何给予点评;官职大小决定了事情的裁断,要是官职尚小,若有争论的话就会难以决断需要向上评判,这样一来耽误时间,影响放榜的时间,不过这些都无关紧要了。

  无论是乡试、会试、殿试等都是相差不大,唯一的区别便是月份上,场地略有不同。至于考试形式、要求都是一样的。此次,皇恩浩荡再开恩科,时间定在十一月初八、初十、十五,一共三场。

  今日是十一月初六,十一月也就是“冬月”,下个月便是“腊月”,乃是真正的“寒冬腊月”之际,也是考验考生意志力的时候。

  外面寒风呼呼地吹着,众多考生忍受寒冷的天气,裹着棉大衣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仍然坚持着,不愿意离去。赵构诧异的望着众人,不明白他们为何还要留在此地,当真是奇怪。

  “这个时辰,考官们理应到了,为何今日还迟迟未见?”

  “兄台有所不知啊!我听闻此次朝廷派遣而来的正主考官大有来头,乃是大有才学之人。听说他不是从京城前来,而是另外一处地方前来,还曾听说皇上为了让他能够出来,连续下了三道圣旨,还是不愿意接受,婉拒了。”

  “到底是何人?居然连皇上的圣旨都婉拒?难道他是岳飞吗?”赵构惊疑的看着那人,等候他的回答。

  “实不相瞒!此人的事迹,在朝中甚少听闻,只知他曾是太学博士,还是绍圣四年的进士第三名,当真是颇有才学。另外,我还听说他本是第一名,只因宰相不喜才不得不屈尊于第三名。”

  “此话当真?”

  “当真!”那人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证,四下张望,悄悄地说道:“我还听说主考官装病辞官,不愿意在京城为官,安心的留在家中,耕田农作,每日自得其乐,就连皇上的旨意都不愿意答允。”

  “既然皇上的圣旨都敢拒不接受,那为何此次又出现了呢?”

  “这个就不清楚!”那人如实回答,“至于为何重新出现,谁也不清楚,只有他本人知道有缘由了。按照规定,初六便是考官入闱的日子,正副主考官都会到场,到时候便与外界断了联系。”

  “正因正主考官还未到,而他是从千里之外来到此地,路途遥远,一路兼程,又有风霜雨雪阻挡,如何快得了。不过看卡时辰,怕是也快到了。如果没猜错的话,最晚也不会过了子时。”

  “兄台,诸多考生围聚在此,难道是想见见这位正主考官?”

  “当然不是这个原因!”那人当即否定,拍着他的肩膀,笑道:“兄台,听你这话便知你是第一次参加乡试,不然的话如何不知道我们为何来此呢?”

  “兄台不吝赐教一二!”

  “其实,考生们齐聚此地,无非是给予考官留下个好印象。当然有些考官入闱便会露面,到时候有些考生便会识得考官模样。有些人与之相熟,或是知道名讳便会想方设法地与之交好。”

  “朝廷明明颁布法令,莫非考官敢公然违背旨意?”

  那人惊讶的瞥了一眼,就像是看怪物似的,惊呼一声:“你真的不知道?在民间流传一句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使朝廷有法令,严禁贪污受贿,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大宋幅员辽阔,有些地方岂是一道圣旨就能解决的,无法处处监察。”

  “你是如何知道这些的?”

  那人再一次深深的看了一眼,道:“你真的不适合进入官场,考取功名了!当朝之中焉有几人是为了百姓考取功名,哪一个不是为了飞黄腾达,鱼跃龙门。若是被京城一些官宦人家相中成为女婿,那就真的实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小白脸?”

  赵构鄙夷的看了一眼,细细打量的确是细皮嫩肉的,而且年纪不大。虽然他的声音很小,赵构还是听得清楚,非常鄙视的看着他,他的想法如同后世中的小白脸一样,想要娶一位有权有势的女子,少奋斗十几年,乃至一生丰衣足食,高枕无忧。

  “果然有做小白脸的资格,要是身在后世,当真是衣食不愁啊!”

  赵构再一次给予评价,要想做小白脸,没有一些本事,就算你想也没有这个资格。因此,做小白脸也是靠能力吃饭的。赵构最恨的便是那些只依靠女人生活的男人,正好又是大宋,直接拉出去阉割入宫岂不更好,或许还能混的风生水起了。

  “兄台,你说错了!”那人惊愕地看着他,又听得他铿锵有力地反驳道:“我不敢苟同兄台之前所言。如果是不为国为民,那又何必寒窗苦读十余载,一朝入朝为官。”

  “既然我等考取功名,乃是入朝为官,那便是为了大宋江山,又为了寒苦百姓。身为一名考生,你如此说,当真是失望之极。若是正副主考官在此地,只怕便会剥夺你的资格,奉劝你一句,有些话不该说,有些事不要去想,否则得不偿失。”

  “若是以前的大宋,我不敢说你的想法是错的;现在大宋,何人敢行不正之风,而你公然谈论,相比取得功名后得到一官半职,受苦的不仅仅是百姓,更是危及大宋江山社稷,乃是养虎为患。”

  那人好心好意的相助于他,又苦口婆心地劝慰,没想到之前还什么都不知道的陌生人,居然说起道理来一套一套的,让他哑口无言,气急之下,愤怒道:“孺子不可教也!”

  “兄台,我好心好意的提醒你,你却不领情,反倒是说了我一顿。当真是孺子不可教也,以你的性格怕是取得功名也不会得到重用,实在是太过耿直了,这也是你应得的‘回报’!”

  

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是主考官?

  “那你的意思是你可以得到朝廷重用了?”赵构实在是气不过,讥笑道:“以阁下的德性妄想入朝为官,取得功名,简直是痴人说梦。 像兄台这样的人,怕是不在少数。”

  “如果大宋读人皆是如同你这般去想,那便是读人的耻辱。我等寒窗苦读十余载,为得是金榜题名。自幼研读圣人之道、孔孟之礼;兄台之前所言,怕是与孔孟之道相悖,枉为读人。”

  “你……你……”那人被赵构言语讥讽,气得面红耳赤,话都说不清。

  “读读到你这样的,当真是读人的耻辱!”赵构冷嘲热讽,他最恨的便是贪污受贿之人,说话毫不留情,极尽侮辱。

  原本以为死了蔡京、斩了朱勔、办了童贯等人后,大宋会相对稳定点,哪怕是有心贪污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来。并且,蔡京、童贯等人死后,朝中大臣纷纷收敛了许多。

  赵构也认为那些人有心没有胆子,不敢顶风作案。不曾想到,参加会试,还未取得举人功名的考生,居然不以贪污为耻,反而引以为荣,理直气壮地大肆宣扬自己想要‘升官发财’。

  纵然是其他人也是如此想,却不敢大庭广众之下如此扬言,眼前的此人却是明目张胆,仿佛贪污受贿是非常光荣的事迹,尤其是想起蔡京、童贯等人的事迹,赵构是气不打一处来。

  恰好此人正有贪污的想法,而且信誓旦旦的追求这样的目标。正所谓: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自大宋开国以来,政治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外敌亦不敢妄图南下;大宋重文抑武,文人的地位比之武将要高出很多。若是以你的说法去做,那么你便是犯了藐视先皇之罪!”

  那人吓了一跳,他不过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道出,却不想被眼前不认识的人说成了藐视先皇,这可不是随意说说的。若是真的确定了,那可是抄家灭门的罪状。

  “你……你这是污蔑!污蔑之词!”那人不知是被赵构气得,还是被吓得,说话都结结巴巴,又想起赵构说的罪状,缓了好一会,叫嚷道:“你这是污蔑在下,要将你送官查办,为在下正名。”

  “送官查办?”赵构不以为然地瞥了一眼,寒声道:“先皇重文抑武,乃是为了选举贤才为朝廷效命,只要是人才便可破格录用。而你刚才之词,正是藐视先皇的意思,你还说自己没有罪过吗?”

  “大宋幅员辽阔,人多地广,读人何止万人!科举制度自前隋唐两朝完善,成为寒门学子,读人入仕的重要途径,亦是朝廷择取人才的考量标准。此次皇恩浩荡,再开一科,亦是今年最后一次机会。”

  “但是你不思皇上圣意,将科举考试视为升官发财之路,此乃有辱读人的尊严,更是有违皇上圣意。莫非兄台不知朝廷正在严打贪污之人,上至一大员,下至衙门衙役,一经发现一律严办。”

  “你身为读人,研读孔孟之道,学习礼仪,却不知造福百姓,为大宋效命,枉为读人,枉为大宋子民。在下实在不知你是如何来到此处,要我是主考官,直接剥夺你的考试资格,永不录用。”

  赵构怒气冲冲的训斥,据理力争,毫不留情,冷笑道:“现在你还说我污蔑兄台?你还要将我送官严办吗?你应该庆幸,主考官还未前来,要不然仅凭你之前所言,只怕想入贡院的门都难,更别说做官了。”

  那人先是慌了手脚,身子一怔,猛地后退几分。此时的赵构身上无形间流露出来的气质,深深地震撼了他,又听得他所说的话,心里一惊。虽说赵构的言辞犀利,那人也被赵构震住了。

  但是,那人也是聪明之人,四处张望了一下,见没有其他人关注此地,暗暗地舒了一口气。原本惊慌失措的神情,转眼间又恢复如初,宛如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似的。

  此时没有引起其他考生的注意,只因姗姗来迟的考官们渐渐地出现在众人视线里。众人的目光全部都被吸引,故而其他人没有看向他们,反而是目不转睛的望着官娇。

  与此同时,官娇上的考官们也在众人的拥簇下纷纷下了娇子。但是,他们没有立即进入贡院内,反而是站在贡院门口。看这情景他们并非正副主考官,而是当地的官吏,或是文人墨客,静静的等候着。

  那些考生看见考官们出现,神情各异,有些人激动不已,也有人愁眉苦脸。只因每次乡试皆是不同的官吏前来,并非同一个。但是,也有些人是相熟的,而那人眼看众人不曾关注这里,眼下也只有赵构等二人。

  原本还有些担心的样子,顷刻间得意洋洋地说道:“正如你所言,我正有此想法。但是,那又如何呢?你与我不过都是考生罢了!若你是官员,或是主考官那就不一样,只可惜你不是,就不要在我面前假装圣人!”

  “兄台,我真的为你感到可耻!你真是丢尽了天下读人的脸,更是丢了你原则,以你这样的人,的确如同这位兄台说的那样,不适合参加这场考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