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209章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209章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广凭借炉火纯青地枪术,逼得赵构不得不赌一赌,富贵险中求,这是赵构一贯的作风。于是,陈广自认为此招可以击败赵构,殊不知赵构刹那间身影消失,在陈广目瞪口呆地目光中消失不见了,这让陈广很是惊讶,整个人都愣住了,还没有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却听闻身后有声音,凭借多年的直觉,那是危险的信号。

  于是,陈广立即闪身避开,转身望去却见赵构笑眯眯地看着自己,大吃一惊道:“你是如何做到的?”

  本来自&;#  

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宋第一枪

  “老师,你的招式虽然精妙,可惜还是百密一疏!”赵构狡黠地笑了笑,指了指陈广下盘。

  陈广微微一愣,连忙再施展一遍,确实发现此招攻击的乃是上三路,并非下三路;下三路的招式再枪杆末端,还未施展,此乃唯一的破绽。赵构便是抓住这一点,迅速的从他面前消失,转身出现在他身后,差点偷袭得手。

  “看样子,我还是小觑了你!”陈广微微一笑,道:“咱们还未分出胜负,接着再来!”

  “正合我意!”赵构提枪便刺了过去,趁着陈广还未做好准备。

  陈广破口大骂道:“你这小子,趁机偷袭,非君子所为!可恶至极,且吃我一招!”

  赵构不慌不忙地接下陈广的攻击,理直气壮地回答:“战场上不与你分什么君子小子,所谓上阵无父子,举手不饶人。老师,咱们虽是比武,也分高低,又从军过,岂能不知战争不论什么手段,只要取得胜利那便是最好的结果。”

  “战场上不谈过程,只谈结果;江湖有江湖的规矩,军中有军中的规矩,交锋却没有什么规矩,自古以来历史皆是胜利者书写,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此乃亘古不变的道理。”

  “……”

  陈广被赵构的话气得涨红着脸,却无可反驳,他性子耿直,又想起赵构文武兼备,以他武人与他斗嘴吃亏的是自己,干脆闭口不言,将所有的补分悉数倾注在手中的木杆上,犹如凌厉无比的银枪,狠厉且快速、准确。

  此外,陈广也清楚赵构所言不假,战争关乎着国家、百姓的生死存亡,个人荣辱得失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结果。哪怕过程不光明,谁还会说什么,战争只有胜利之分,没有君子、小人之分,唯有结果才是王道。

  成王败寇,历史由胜利者书写,是否真实却查无实据。陈广深深懂得其中道理,也吃过其中的亏,岂能不知赵构话中道理,让他哑口无言,愤怒的瞪大着眼睛略有深意地看着赵构。

  原本陈广还是担心赵构不懂其中道理,如今看来自己多虑了。虽然赵构只有少年年纪,却非常老成,不仅仅思想成熟,就连行事风格都非常老练,犹如历经风雨沧桑的人一样,这让陈广对他刮目相看。

  陈广与赵构二人再次展开新一轮的战斗,二人都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对方的一举一动,稍有动作便会引起新一轮的比试。二人你来我往,一来二去地,旗鼓相当。

  他们二人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势均力敌的敌手还不容易遇见,岂能轻易错过,渐渐地他们二人便放开手脚,全力以赴的战斗。与此同时,赵构体内的战斗欲望也被陈广的战意吸引,内力情不自禁地涌了上来。

  半个时辰过去了,一个时辰过去了,二个时辰过去了,仍然酣畅淋漓地打斗着,不论枪法,只论胜负。二人将自己生平所学的枪术悉数用之,陈广一招打过来,赵构便来一招化解;接着,赵构一招攻去,陈广轻而易举的化解。

  陈广身体不适,全力以赴地迎战已经是超出身体的极限了,只是凭借他强大的战斗意志,就算是立即死去,此时此刻他也没有遗憾了。在临死前寻得一位旗鼓相当的敌手,那便是人生一大幸事。

  赵构在陈广的战意激发下,愈战愈勇;陈广脸色苍白,冷汗直流,赵构却是红光满面,愈战愈强。两相比较之下,陈广长时间的战斗,体力有些不支,赵构却是正当少年,又有内力调息,呼吸都没有乱,反而是更显精神奕奕。

  “看样子,我是真的老了!”

  陈广不得不承认自己来了,看见赵构红光满面的模样,而自己却是气喘吁吁,赵构气息平稳,他知道自己此战已经败了。不仅仅是体力,还有枪术招式,不过陈广并未真的放弃,要是放弃了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赵构与陈广比试过程中,看见陈广所学的枪术甚多且繁杂,而他总是能去繁从简,准确地使出招式,这份本领赵构不得不佩服。与此同时,陈广也被赵构使出的枪法震惊了,赵构所学破杂,却能相互贯通,已经完全融会贯通,化为自己的招式。

  “如果他将我的枪法融入其中,怕是放眼天下,再无任何人的枪法能与他比肩,当之无愧的大宋枪术第一!”

  陈广失神间,赵构瞅准此次机会,迅速的提起手中的‘长枪’,猛地从他双手中穿过,又迅速地用力,直接将陈广手中的兵器挑落在地上。赵构知道陈广力量惊人,故而没有任何保留,使出全力。

  陈广的兵器掉落才让他惊醒过来,想要再次攻上去却发现自己的武器已经挑落,而赵构的‘长枪’架在自己肩膀上,也就是说他败了,毫无悬念的败下阵来,而赵构却是得意洋洋地说道:“老师,你输了!”

  “哈哈!……”陈广微微一愣,仰天大笑,欣喜若狂,赞不绝口说道:“广平郡王不愧是传闻中的那样,武功高强,今日一见果然风采不减,甚至比传闻中更胜一筹。”

  “老师的枪术乃是当之无愧大宋第一,今日并非败在学生的枪法造诣上,而是另有他因,暂且不论!”

  赵构心知自己几斤几两,战胜陈广并非自鸣得意,而是认清了事情真相,要不是陈广身体不适,真的是全力一战,只怕孰胜孰负还未见分晓,而他现在之所以胜利也是得益于外在因素。

  “非也!……”陈广摇摇头,目不转睛的望着赵构,道:“你的年纪小我二十开外,当年的我在你这个时候还未有今日的境界,我年龄与战斗经验与你相比我优胜。”

  “恰逢其时,我的身体不适,虽然无法长时间坚持,不过也是倾尽全力,任何拿不下你,以此而论,我们条件算是相同,而我败了。至于是何原因,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败了。”

  “老师,事实上你的身体确实……”

  赵构急切的话还未说完,陈广便出声打断了,“如果是战场上,谁还会理你身体好与坏,要么胜利要么败了,败了的人只有两条选择:一是俘虏、投降,二是不忍受辱、自杀。”

  “现在你战胜了我便是胜了,我确实输了,没有任何借口!不过这样一来,我才开心。虽然你的年纪轻轻,却有高深的武功,此乃上天赐予给你的礼物,理应好好用之,以你的枪法而论,才是真正的‘大宋第一枪’。”

  “即使是辽国、金国,要是以枪法而论,你已经没有任何敌手了;‘大宋第一枪’实至名归也!”

  

第三百六十章 不辞而别

  陈广对赵构的枪法折服了,论枪术自问不弱于任何人,奈何赵构年纪轻轻,所学繁杂,身兼数种武功,自成一脉。虽然赵构并未完全依托内力,比拼的也是精湛且五花八门的枪术。但是,陈广猜到赵构必有余力。

  习武之人,愈战愈强者乃是传闻中所向睥睨的人物才有,如:前唐的李玄霸等,非人力而为。若是以武功而论,陈广自问不是对手,也想与之一较高低,此乃习武之人天性使然。

  赵构不知陈广的身份,就算是他本名高广,仍然没有联想到一些事情。不过,陈广自己清楚,在生平遇见的枪术高手中,以赵构最为精湛。不仅仅是招式精妙,更是天生神力,以他武将的臂力都无法撼动赵构,可见一斑。

  “老师谬赞了!”

  陈广称赞赵构,他深知自己的枪术还未达到大宋第一,并非谦逊,而是他自己就是这么想的,要是大宋枪术谁能称之为第一,唯有高宠使用的,就连岳飞等人都不是敌手。

  “年轻谦逊是好事,然而过于谦逊那便是自负了!”陈广微微一笑,道:“习武之人理应有自己的尊严,快意恩仇。虽说卫国你身在官场,又是大宋皇族之人,然而枪法造诣极高,远甚于太祖皇帝,超越先人。”

  赵构惊讶道:“老师,莫非你先祖与太祖皇帝认识?”

  “卫国,你是赵氏子孙,莫非你不知先祖的事迹?”陈广傻眼了,又见茫然不知地看着自己,道:“若是太祖皇帝知道,后世子孙有你这样的人物,想必含笑九泉了!”

  “大宋开国皇上赵匡胤,一身武功,尤其是拳法、棍术皆是当时一等高手,就连江湖中人都略有耳闻,建立大宋,结束纷乱的局面,不愧是一代明君,只是太祖皇帝的武功只传赵氏子孙,并不外传,故而江湖上只知其武功高明,却不知太祖枪法也是一流。”

  “我祖上与太祖皇帝有旧,陈年往事不提也罢了。当初,太祖皇上与祖上比试武功,对太祖皇上的武功还是知晓一些,而太祖皇上曾经扬言,后世子孙要有人枪法胜过,必定含笑九泉!”

  “竟然还有此事?”赵构愣了半晌,低头沉思:“太祖皇帝确实有武功,原本是征战沙场的大将,这话不假。只是堂兄传授武功时,曾经说过,六岁左右的赵氏子孙便要学习太祖留下来的武功,非嫡子不传,却不曾提及太祖也会枪法,这倒是首次听闻,下次回宫见父皇时再询问一下到底怎么回事。”

  陈广见赵构低头沉思不语,也没有出声打扰,只是耐着性子在旁边等候着赵构。直到赵构清醒过来,陈广才出声,“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于是,赵构与陈广二人相伴而行,直接回到了院,又各自回房。

  “咳咳!……”陈广关上房门后,身子陡然一震,一阵剧烈咳嗽,连忙用手捂着胸口,一口黑色的鲜血猛地从口中喷出,嘴角残留着血渍,稍微擦拭了一下,喃喃道:“怕是时日无多了,是时候了!……”

  “广平郡王武功高深莫测,果然名不虚传!……武功、人皆是上等,又为国为民,要是日后荣登大宝,必是一代明君,怕是超越太祖皇帝,比肩秦皇汉武都有可能!……若是宠儿能够跟随在他身后,必定光耀门楣,定然大作为。”

  陈广暗暗地在心中计算着,他作为父亲的并没有留给儿子多少东西,哪怕是枪术、刀法都未曾全部传承下去。若不是身不由己,陈广定然亲自传授枪术,枪术才是自家的看家本领,务必学会。

  赵构答应了事情,陈广笃定不会食言而肥,以赵构的武功造诣根本不需要企图自己的家传枪术、刀法,故而陈广甚是放心。但是,陈广知道自己的身份以及事情,连累了自己的儿子日后的前程。

  因此,陈广决定为自己的儿子谋一份前程,那便是亲自写下遗嘱让赵构代为转交给自己的儿子。那一口黑色的淤血,乃是久病成疾,无药可医,命不久矣的前兆。

  陈广早些时日便发现身体异样,仍然不动声色;今日,陈广与赵构全力以赴的酣畅淋漓地大战一场,牵引出他体内的旧伤,隐患被引发犹如决了堤的洪水一样,迅速的侵蚀着陈广的身体,让他痛苦不堪。

  为了自己的儿子,陈广强撑着身体不适,点上火烛,又拿起毛笔、宣纸,直接写上了两封信,一封是交给儿子的,另外一封便是留给赵构。当停下笔的那一刻,陈广身子再也撑不住了,直接倒了下去,口吐鲜血,面色苍白无力。

  陈广紧锁眉头,将信放好,然后便简单地收拾一下,拖着疲惫的身子,关上门,趁着漆黑的夜色,悄无声息地离去了。

  与此同时,赵构却没有立即入睡,而是关上门见陈广回去了,便又打开房门,偷偷地溜了出去。

  “少主,您急忙召见有何事吩咐?”

  王管家原本就在相州府,并未回到京师,就是为了以防万一,与赵构联络的。赵构日前便传令让他今晚相约在院东侧的后山树林中见面,说是有事吩咐。于是,王管家才马不停蹄的立即赶来。

  赵构见王管家风尘仆仆的赶来,额头布满汗水,气喘吁吁地模样,歉意地说道:“王管家,劳累了!”

  “此乃属下分内之事,劳烦少主担心了!”王管家一愣,连忙问道:“少主,您有事吩咐?”

  赵构点点头,沉声道:“我让你便是追查一件十年前在真定府军中发生的事情,山庄中理应留有卷宗,不知卷宗是否还留存着。若是留存着,你便给我追查一下高广的事迹,前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