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157章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57章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赵有恭心中犹如翻江倒海难以平静,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正声道:“我答应下来,一切由你安排,自当竭尽全力为大宋效忠!”

  赵构满意的点头,又看着赵有恭苍白的脸色,微笑道:“既然如此,那便是答应下来。不过,这件事仅限于我们几人知晓,有些事情不必对外宣称,以免坏了大事;另外,这件事待你伤势痊愈后再执行!”

  当初,赵构与宋徽宗低声细语的事情便是这个要求,他有信心说服赵有恭答应自己的要求,这样一来也是最好的结果。自此以后,楚王赵有恭便消失在众人眼中,却潜伏在暗处密切关注大宋的一切,这也是赵构期望看到的结果,而他相信赵有恭对朝廷的忠心,这些就足够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 未雨绸缪

  “十三叔,听了这么久,该出来了吧!”赵构突兀地调笑道,惹得赵有恭四处张望没有发现任何的身影,正准备说话就有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他身边,震惊的说道:“父王!……”

  赵有恭心里一惊,他真的不知道自己父亲何时来到自己的房间内,没有任何的响声,四周一片静悄悄的,也没有任何动静,唯一的解释赵似的武功比自己要高出很多,还有就是被赵构的话震惊了,失去了平常的冷静。

  “构儿,你真的决定这样做?”赵似微笑地看了一眼赵有恭,示意他不要乱动,又看向了赵构,直接了当的说道。

  赵构郑重的点点头,回道:“没错!”

  赵似没有接话,他来此之前曾经前往皇宫与皇兄赵佶见了一面;赵佶也没有隐瞒,告诉他关于赵构的想法以及要求,也准确无误的告诉赵似他答应接替庄主之位。

  “皇兄,你也答应了?”赵似听完赵佶说的一切,心里泛起滔天巨浪,说实话他自己都不相信是真的,故而有此一问。

  赵佶微笑道:“朕不得不答应,那小子的本事你比我更清楚,他这样做必然有他的想法。再说了,这样一来也的确是最好的结果,你就放心吧!既然想退下了,那便安心地享受生活;现状是他们的天下了,我们该放手了!”

  赵似没有接话,他明白赵佶话中意思,更懂得赵构为何这样做,实际上为得是他们父子二人。当初,赵似假死放弃共享天伦的日子,隐身于暗处为大宋尽忠;现状,赵构的要求无非让他弥补这样的缺憾,也是免除赵有恭所犯下的罪,这些他都懂。

  经过赵有恭的事情后,赵似的确是心累了,无心再为大宋效命,为皇兄排忧解难,实际上他是无颜面对。赵构岂能不知道他心中所想,这样一来便把事情简单化了,由赵有恭接替副手,意味着什么事情都需要赵似出面教导,这样一来子承父业,一切都往好的方向走了。

  赵似深深地看了一眼赵构,让他说声道谢还是难以启齿,要知道赵似一生都是铁骨铮铮,岂会轻易谢人;再说,赵似与赵构二人之间的关系非比寻常,赵似对他的关心,赵构也知道,也算是赵构投桃报李,他们二人心领神会的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十三叔,兄长已经答应了,接下来的事情由你出面教导,相信有你出面一切都水到渠成!”赵构微微一笑道,“你隐身暗处多时,想必也知道兄长的心意了,有些事情只得暂时由你出面才行。目前来说,我的身份暂时不适合,最佳人员只有兄长了!”

  赵似点点头,道:“这些事情就交给我了,待你想要接替时,必定给予完美的答案。山庄人员遍布汴京各个角落,就连大宋其它郡县也有分支,错综复杂,这些东西都需要交托于你才行。”

  “不必了,你全部交由兄长处理,有什么重要事情再汇报即可!”赵构摇摇头,他将所有的事情全部交托于赵有恭,俨然成为甩手掌柜,也表明暂时没有想法,又叮嘱道:“待兄长伤势痊愈后,你便正式移交;另外,竭尽全力打探金国、辽国消息,我要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这个能否做到?”

  赵似紧锁眉头,沉声道:“此事有些难度,我们的人全部留在大宋境内,最远亦是两国交界处,从未踏足过辽国、金国半步。若想探听消息,只怕有些棘手,必须派遣人员深入他国方可。”

  须臾间,赵似像是想起什么,目瞪口呆的说道:“莫非你想……”

  “不错,正是这个意思!”赵构冷笑一声,“宋金两国结盟共同出兵攻打辽国,然非我族内其心必异。既然两国缔结盟约势在必行,却不能给予金国更多机会,我要掌握金国的一切,以防他们有异心;辽国国势渐微,灭亡指日可待,金国却冉冉升起,不得不防。”

  “辽国灭亡后,金国必定将目光锁定在大宋,金国狼子野心,不必辽国差多少,然而大宋军队的战斗力,十三叔你应该比我更清楚,真正能征善战的大将也已经老矣,要真的金国大军入侵大宋,我们又没有防备,仅凭现在的战斗力根本难以抵挡。”

  “那个时候,金兵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大宋危矣;现在给予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唯有加快行动,未雨绸缪方能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即使金国没有入侵大宋心思,对我们有利无害。”

  赵似、赵有恭二人怔怔不语,他们对视一眼,都看到彼此眼中的惊讶。赵有恭也知道金国的事情,赵似更是与金国使臣接触过,就连金国君主都见过,他也知道金兵骁勇善战,比之大宋军队强上很多。

  虽然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事实就是如此,赵似难以回避。此外,让他惊讶的是,这些事情不说是他就连皇兄赵佶都未曾想过,他们只是猜到金国狼子野心,尤其是金国势力复杂,也有人怀有二心,想要侵吞大宋。

  但是,他们从未想过派人深入金国,暗中观察一切,探查敌情。此时,赵似心里不得不服,他的武功智谋都不差;在赵构道出那番话后,赵似自愧不如,就连皇兄都没有想过的事情,他想到了,而且直指核心。赵似相信赵构从未与金国使臣接触过,更不用说未雨绸缪了,只能说明赵构分析出了所有事情,有备无患,这让赵似不得不佩服。

  若是赵构知道赵似心中所想,必然有些愧疚;如果是历史上的赵构,只怕也不会有这样的眼光,更不会有这样的魄力,只会屈辱的活下去,得过且过。关于金国事迹,全部都是后世知晓,故而提前准备才行。

  赵有恭傻了,他看着比自己年纪小的赵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现在,他才知道赵构不仅武功高强,就连魄力、胆识、智谋等都比自己要强出很多,这一刻赵有恭是真的服了,尤其是赵构的那番话,对他的信任是百分百,打从心里没有想过他会背叛大宋。

  无论是赵构对他的这份信任,还是赵构的胆识魄力,赵有恭坚信赵构是值得相信的人,亦是值得效忠的对象。现在,他明白自己的父王与赵构之前的谈话,为何没有一点长辈的意思,反而更像是忘年交,原本以为是父王对他的宠爱;如今,才明白赵构有这样的本事。

  赵有恭若有所思地看着赵构,打从心里认可了,默默地想道:“他,值得我效忠!”  

第二百六十章 父子谈心

  赵构叮嘱几句后,便匆匆离去了,留下赵似、赵有恭这对父子,他们二人大眼瞪小眼,心里有话却说不出来。毕竟,发生这样的事情对谁都不好,尤其是赵有恭一直以为自己的父王死了,却不想这根本就是一个局,两人仅剩下沉默,就连空气都显得有些压抑。

  “恭儿,这些年是为父的错,让你受了不少苦!”

  赵似率先出声,说出了久违的话语,一直以来他都觉得亏欠赵有恭很多,自从他母亲死后,而他一心为了朝廷,从未给予他太多的关心,却不想赵有恭一点都不放在心里,反而对他很是尊敬,这让他心里泛起阵阵涟漪,眼中泛起泪花,着实难受。

  赵有恭见多年未见的父亲向自己认错,语气中满是愧疚,这让他心里也不好受,嘴上更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他心里的苦一直都是自己默默承担,为了不让楚王府衰败,不得不扛起重担,最后因人蒙蔽走上不归路;此外,赵有恭心里觉得自己的父亲待遇不公,他并非真的想要谋朝篡位,不说赵佶是他的伯父,就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会下狠手杀了赵佶,只是想讨要一个说法,还父亲一个公道。

  赵佶对他的疼爱远甚于赵似这个父亲,在赵似死后,赵佶只要有时间就召他入宫或是亲自莅临府上,与他交谈国家大事,为得是让他分心,不要沉湎于伤痛中,赵佶所做的一切赵有恭都记在心里。

  之后,赵佶变成昏庸无能之人才疏远;今日再见皇上时,赵有恭发现自己看错了,一直以来皇上都精明无比,只是有些事情不愿意表露出来,收敛锋芒罢了,还有赵构这个堂弟,让他明白自己所作所为全部都在皇上的掌控中。

  当初,赵有恭自刎谢罪,一来是不愿意自己的父王与皇上闹得太僵,又让自己的父王拿出‘免死金牌’救他,他才知道父亲对自己的爱都是沉默的,从未表现过什么,在危难之时还是挺身而出。

  另外,宋徽宗赵佶对他的照顾以及关心,这些赵有恭都记在心里,故而他不想赵佶为难,唯有一死了之,却不想被赵构阻拦。那一刻,赵有恭才明白自己真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忽略宋徽宗赵佶对他的疼爱,反而相信表面上的东西,这让他无脸面见众人。

  “父王,你没错,错在儿臣识人不清!”赵有恭羞愧的低下头,他是真的认识到自己错了。

  赵似没有出声安慰赵有恭,轻轻地拍着他的肩膀,不解的问道:“恭儿,之前你提到在我假死后,就有人派人暗杀,还有人掘了我的坟墓,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又怎么会认为是皇兄所为?”

  赵有恭回忆:“那是父王假死下葬后的一个月后,就有一批黑衣人夜袭楚王府,那个时候他们并未杀死府中家丁、奴仆,反而攻击我。当时,我也没有多想,就与他们大战起来。”

  “从他们的武功上来看是禁军中传授的招式,最后又从其中几人的身上掉下几面禁军令牌,之后经过追查的确找到了那些人。现在回想起来,我才发现那次暗杀非常蹊跷!”

  “蹊跷?”赵似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原本他们出动十二人攻击我,被我打败了数人,最后体力不支原本要被杀他们却没有攻击我,反而撤退了。那个时候,我并未联想到是阴谋;现在回想,只怕那些人是故意留下令牌,让我误认为是皇上所为。”

  赵有恭紧锁眉头,沉声道:“之后,我便在王府中安排更多人手,以防意外再次发生。说来奇怪,那次事件后,偶尔也有人在王府四周鬼鬼祟祟的,却没有再次暗杀过;接着,我原本拜祭却发现路上又有一批黑衣人,还与他们发生打斗,而他们正准备动手掘坟墓,又从他们的身上发现禁军令牌。”

  “只怕也是一个计谋,那个时候我心中满是怒火,哪里想得到那么多,最后又有他们二人在我耳边不断地说着,还提及当年父王与皇上争夺皇位发生的事情,他们年事已高,之前又从未见过,后来才发现他们,又听到他们说是父王之前的麾下,没有追查之下便相信他们所言,之后他们二人在我耳边不断地说着之前的事情,无非就是挑拨离间!”

  赵似回想起那两人便是明教的前任护法,之后被赵构、赵有恭二人动手杀死,惊诧道:“那你又是何时知道他们的身份?”

  赵有恭讪然一笑道:“其实这件事多亏了赵构帮忙,不然我也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可疑!”

  “这件事跟构儿有什么关系?”赵似更加听不懂了,好奇的看着赵有恭。

  赵有恭回道:“实际上,老九率领大军征讨方腊,取得胜利;后来,又将方腊押解进京时,我也在人群中,却发现他们二人的眼神有些不对劲,总觉得怪怪的,后来暗中跟随才发现他们二人偷偷地进入天牢与方腊会面过。”

  “你就这样顺藤摸瓜追查,才发现他们二人之前所言是子虚乌有的事情!”直到此时,赵似才明白事情的大概。

  赵有恭点点头,道:“不错,说起来这件事也是因缘巧合吧!若非方腊押解进京,他们又行动诡异,我也发现不了事情的真相,最后追查他们才知道他们身份有很大的可疑。”

  “只是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他们是明教余孽,还以为他们与方腊勾结的贼人,最后发现他们悄悄地与另外一人见面,那人称呼他为护法,才明白他们是明教中人,顺藤摸瓜就知道他们居心不良。”

  “但是,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