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144章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44章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制定计划后,想要有人从旁作内应,叶梦得对蔡京甚是信任,又忠心皇上,只不过他文采风流,却不懂得阴谋诡计,更不要说我们的计划。我们再从中制定一些事情,又在皇上面前说几句,朱敏中性格直爽,果真上当,早朝与皇上争执起来,最后罢免官职,又念及他的功绩,没有治罪,反而让他辞官归隐。”

  “如愿以偿地让叶梦得坐上户部尚书,再利用彼此关系,打听户部内部消息,他也如实相告,蔡京又从旁指点一二,叶梦得能力有限,无法掌控大局,有些事情都与蔡京商议,我们的计划得以展开。”

  “千算万算还是忽视了,有人在我们动手之时横插进来,以至于我们的努力化为泡影,整整二百万两落入他人口袋,为他人做嫁衣岂能善罢甘休。那个时候,我们以为是计划上出了纰漏,没有想过有人从中参与。”

  “决定再次出手,一连三次都出现相同的情况,当我们打开木箱发现不是黄金,而是空空的箱子才知道自己被人算计了。那个时候我们决定追查到底,却发现什么痕迹都没有。”

  “你们决定在哪里下手?”赵构相信他们不会傻到还未离开京城或是送到地方时在动手,必然在半途行动,不然肯定有人发现。

  “沿途各个驿站!”童贯回道,“要将这批银两发放至灾民手中,一路护送,护送队伍就是刑部衙门之人,必然舟车劳顿,势必会休整再前行,路途久远只要从中下手势必不会引起震动,然后到了地方官吏手中银两也就二分之一不到,只要保证灾民不死即可。”

  “想必护送队伍之中有你的内应吧!”

  “的确有我们的人,第一次下手的时候,朱敏中还在任,他便亲自挑选刑部之人护送,而我们只能穿插一些人,失败了也就没放在心上;之后几次,叶梦得上任,护送之人皆是我们安排的,还是出了问题才知道事情远不止表面上那么简单,为他人做嫁衣!”

  “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此时,赵构想起一句话,蔡京、童贯二人把持朝政不说,还想侵吞国库,野心膨胀,自讨苦吃。不过,赵构心中还有一丝疑惑:“幕后之人到底是谁?为何他会知道事情的全盘计划,理应只有蔡京、童贯二人知晓,还有参与护送衙役知晓,莫非是……”

  “当年护送队伍的衙役是否全灭口了?”

  赵构直言不讳地质问声,惹得童贯大吃一惊道:“你怎么知道?他们全部死了,死得非常蹊跷!”

  “死得蹊跷?”

  “第一次参与之人悉数被我们灭了口,回来时也只不过是半数,说是途中遭遇匪徒与之缠斗死了不少弟兄,余下的人全部被我们灭口;之后几次的人也是遭遇到相同的情况,无一生还,全部死在回京的途中,我们也派人前往山东等地追查过,没有任何蛛丝马迹,就连当地郡守等人都不知辖内会有这么一批亡命之徒,此事失败后,我们便不再打这个注意了。”

  赵构越听心里越觉得不对劲,整个事情就像是一个局,始俑者居然反被人将了一军,又不知是何人所为,打碎牙齿和血吞下自己肚子,为他人做嫁衣。又或是这件事早有预谋,恰逢其会才有这么一出。

  蔡京、童贯二人商议计划此事,想要大捞一笔,真正知道此事也就他们二人,其他人都闭口不谈,根本没有第三人知道。第一次出了差错,他们没有察觉无可厚非;第二次、第三次都出现相同的情况,那就不是巧合,而是有人故意为之。

  当年参与的衙役也全部都死了,除了第一批以外,其他几批都是在回京途中莫名其妙的被一伙盗匪除去。虽然盗匪横行,也不至于敢与朝廷对抗,那个时候大宋还未出现这么大的阶级矛盾,不可能产生如此大的问题。

  所以说,赵构断定那伙盗匪身份值得怀疑,料想是幕后之人派去的人,假扮盗匪然后再事成之后全部灭口,又或是没有灭口,只是掩人耳目。可是,那些人中又有蔡京、童贯二人安排的,又怎么会没有发现事有蹊跷,这些问题都值得考虑。

  赵构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后,便离开了天牢,走在路上,满脑子都想得事情的经过。赵构一遍又一遍的理清思绪,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那就是户部尚书叶梦得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第一次见到他时,只觉得这人身上有浓重的书生气,有些呆傻,不像是阴谋诡计之人。他也是蔡京、童贯二人的棋子,没有多大的作用,只是被他们利用而已。

  但是,童贯的一番话却让他有些奇怪了,总觉得这个叶梦得有很多的秘密不为人知,要说具体原因还真说不上来。不过,赵构下定决心还是要重新查一下这人,看看他到底是何方神圣,有任何的线索都不能放过。  

第二百三十五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

  “为今之计唯有动用他们的力量才行!”赵构喃喃自语道,他知道仅凭府中的力量还不足以调查什么,只有调动之前未曾行动的力量才行,秘密的安排府中人员立即启程离开京城,前往集训地,交给他们亲手写的一份信。

  当燕青等人接到赵构派来的信使,看了上面写得一切事情,知道事情严重性,急忙派人着手去处理此事。虽然他们不明白为何要调查叶梦得事情,不过还是听命行事。

  叶梦得是苏州吴县人,他们立即派人前往他的家乡,四处搜集信息,就连儿时的叶梦得,以及长大后的事迹一五一十的全部调查清楚;赵构又命人调查叶梦得入京之后的行踪,全部都要摸清才行。

  数日后,燕青那里的讯息传来,叶梦得入京城后所有的一切都搜集完全,一堆相关资料摆在赵构面前。不追查没有发现什么,追查到底才发现事情远比想象中还要复杂。

  赵构认真地看了一遍叶梦得成长过程,幼年以及在苏州老家发生的一切都记录的清楚。幼年时期,叶梦得文采风流便在当地留有盛名,小小年纪展现才华,百姓对他赞不绝口。

  幼年的叶梦得沉稳内敛,不喜形于色,面对称赞都显得淡然从容,毫不骄傲自满,表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就连思绪缜密,之后在父辈的安排下进私塾念书,深得先生喜爱,熟读四书五经,又写好书画,爱好极广,又喜欢交朋友,常与文人雅士聚集一堂,与众人游山玩水却又展现出心忧天下的爱国之心。

  之后,叶梦得参加科举考试取得进士功名,后得到一官半职,任职期间功绩卓著,深得百姓喜爱。宋徽宗赵佶喜好书画,便派遣大臣收集书画,恰逢蔡京来到叶梦得管辖的府衙。

  叶梦得心知蔡京位高权重,又有文采,心里不愿趋炎附势,行事老道圆滑,并无交恶,也无太多的交集。但是,蔡京却知道叶梦得的家世反而与之结交,叶梦得不愿得罪蔡京,也就与之客套。

  二人首次相见不好不坏的分开了,不久后,蔡京回京向皇上举荐叶梦得,说他能力出众,颇有才学。那个时候,宋徽宗赵佶不愿意展露自己精明能干的一面,在众人面前只有吃喝玩乐,沉迷书画的一面,倚重蔡京,听到他的赞许声,心里想着此人又是巴结于他才有这样的机会。

  为了顾及颜面,也不想打算自己的计划,宋徽宗赵佶便答应召见叶梦得进京为官。当时,叶梦得心里也好奇,不知为何会被召见,满怀疑虑的进京,之后宋徽宗又询问了几个问题,他都能从容的回答出来,也就得到了皇上赏赐,心知他却有真才实学,却因为是蔡京举荐,并未得到更好的职位,只是赐予翰林学士之位,有名无实。

  叶梦得得到翰林学士,后来听闻是蔡京举荐,也就主动的拜会,最后在蔡京盛情邀请之下进入府中,看见蔡京写字帖,心里大为震惊,渐渐地二人相谈甚欢,多是诗词书画之类。

  抛开蔡京大权独揽外,单轮文采也是当代顶尖的,叶梦得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交流,并未成为真正的朋友。之后,叶梦得在翰林馆中担任职务,一直没有发生任何事情。

  “又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叶梦得与蔡京来往甚密?”赵构看见调查的结果,心里有些欣慰,没想到能够调查的如此详细,不过后面有些疑惑,中间有段是空白的,然后变成了二人来往甚密,这让他有些不明白了。

  “王管家,难道就真的只有这么多吗?”

  王管家正声道:“少主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赵构回道:“这上面为何没有写明叶梦得为何与蔡京来往甚密?”

  “这个事情我也觉得奇怪,无论怎么调查都不明所以!”王管家对于这件事也非常纳闷,却毫无头绪。

  赵构肯定的说道:“既然有查不到的情况?那么这件事势必有所隐瞒,这个叶梦得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了,那件事情多半也是知情者,又或是参与者,有心人故意隐瞒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少主认为他从开始都知道事情的经过?”王管家有些不相信,觉得这事真的不可思议。

  赵构沉默不语,没有回答。他心里的确是这样怀疑,叶梦得自幼沉稳干练,就算入朝为官与蔡京有些关系。但是,叶梦得家世非比寻常,不需要巴结蔡京,也不需要趋炎附势。

  他实在是不明白为何叶梦得要与蔡京走近,除了巴结外,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故意这样做。此外,赵构还发现一个问题便是入朝为官后,叶梦得就像是颓废似的,毫无建树不说,更是表现出懦弱,没有主见,这与幼年的叶梦得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许景衡的口中得知,叶梦得就像是无辜,整件事情毫不知情,就算是做到户部尚书仍然没有任何威信可言,下面的官吏俨然不把他放在眼里,他却不曾在意过,心里到底怎么想的无人知晓。

  无论是行为举止,还是思考模式都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反而加重了赵构对他的怀疑,必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而这个秘密也与这件事有关。

  赵构仔细地查看档案,只觉得叶梦得一切变得太快了,这根本就不像是他的作风。众人都沉默了,心里也都有些好奇。当初,户部那两人却不翼而飞似的,从人间蒸发了一样,根本就看不见任何踪影。

  再抓捕童贯时,赵构也下令严密控制那两个人,却发现什么踪迹都没有,之后跟随他们回府却一直没有出来过。他们的人进去后,发现那一处宅邸是一片废墟,而这一切就像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题。

  赵构暗暗地发誓道:“我就不信抓不住你的狐狸尾巴,总有一天你会露出马脚!”

  于是,赵构下令所有人都撤回来,其他人都不监视了,将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叶梦得身上,一定要从他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只要证据确凿就可以捉拿归案。整个郡王府的人都跟随在叶梦得四周,对他进行严密的监控,日常行为悉数来报,不得有任何延误。  

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乎意料

  赵构下令后一连数日跟踪叶梦得,事无巨细一律来报,最后还是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线索,看不出任何的破绽。朝堂上,赵构也是默默地观察他的一举一动,还是没有结果。

  “怎么可能?居然一点破绽都没有!”赵构闷闷不乐地回到府上,喃喃自语道:“若是真的参与其中,不可能掩饰的一点痕迹都没有,一切都表现的太过于平淡,置身事外又像身在局中。”

  “少主,会不会是我们忽略了什么?”赵构一愣,转头看向了王管家,他又继续说道:“即使是精心策划的事情,总会留有一丝痕迹,不可能完全掩盖。除非是真的置身事外,没有参与其中,否则难以做到天衣无缝。”

  “可是,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叶梦得,要是他真的没有参与也就算了,他要是参与了却能做到如此地步,此人城府深不可测,或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一直隐藏着真实的自己。”

  王管家认真的分析起来,沉声道:“这样的人是最可怕的,要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摆在面前,难以俯首认罪。我们一直都在监视也不过是在路上或是宅邸附近,却忽略了户部发生的事情。”

  “对啊!”赵构猛地大喊一声,他一直派人监视叶梦得日常举动,却忽略了在户部发生的一切。之前,他们前往户部取证时,就有两个人值得怀疑,后来不了了之了,这些赵构都没有想过。

  如果在户部尚书府中没有任何情况,那么就在户部发生了什么事情,而这个便是内部之事。纵然他们想去追查也是颇费一番功夫,难度更大。不过为了揪出幕后黑手,冒点风险也是值得的。

  童贯在押赴天牢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