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812章

大宋将门-第812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宁安对自己的弟子很有信心,他知道赵曙是个难得的好皇帝,他把天下,把百姓看得比赵家要重!为了长治久安,为了繁荣昌盛,他能做出牺牲的,王宁安一点也不怀疑。

  可这一次的事情,却打乱了王宁安的步骤。

  赵曙的确退出了,把朝廷大权交了出来,只是他交的太早了,太仓促了……大宋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有理顺,太多的隐患没有解决,皇权消失,留下的巨大权力真空,要怎么填补?大宋的朝堂,能不能扛得起这副担子!

  不要以为有了资本主义,就能顺理成章发展出工业强国,也不要妄想,立了宪,就一切好说,再多的问题也能克服……这根本是痴心妄想,做白日梦。

  虽然争权的模式就那么几种,但是仔细推究下来,几乎每个模式之下,各个国家,都有许许多多的差别,表现好的国家当然有,但表现差的更多……

  在王宁安看来,一个相对稳固的结构,必须是经过长时间磨合,各种势力不断碰撞妥协,才能形成!

  就拿英国来说,那是现代政治的起源和典范吧?但是,对不起,人家并没有成文的宪法条文,一切都遵循经验主义。

  很多词汇和概念,是学者发明出来,为了方便解释而已,和事实的差距是非常大的,甚至会南辕北辙!

  这些感悟都是当年推行工业的时候,王宁安得到的,想象中,那么漂亮,那么完美的工业发展,结果竟然带来了一大堆的问题,险些断送了整个变法,教训不能不汲取。

  眼下的大宋到了最后一步,可偏偏这一步,却是咫尺天涯,最为凶险不过!

  “我们还没有完成磨合,各种力量还没有学会平衡和节制……”王宁安道:“这次议政会议阻挡了曹太后,立下了大功,加上天时地利人和,议政会议做大,是不可避免的……我当初的确是少了算计,把文彦博放进了议政会议,等于是放虎归山,此人精于争权夺势,他一定能把议政会议的权力发挥到极致,而这——正是我担心的!”

  陈顺之也附和道:“没错,议政会议已经侵夺财政预算的权力,而且我得到了密报,老文从潜邸离开,就立刻去找了狄青,他们还凑在一起喝酒,如果所料不错,文彦博应该和军方联合在了一起。”

  “不是应该,而是已经。”

  “怎么?”陈顺之惊问道:“狄青居然被收买了?”

  “不只是狄青,老文直接收买了整个军方。”王宁安就把文彦博许诺给军方三成议政卿的事情说了,这是狄青告诉他的。

  别看狄相公憨憨厚厚,其实行了也有一笔账。

  他斗不过文宽夫,只能被牵着鼻子走,那就把事情如实告诉,能收拾老文的人!

  “啊!”

  陈顺之脸色变得很难看,“军方斗志昂扬,战力强大,慕容以10个人,就能压制理学,假如军方扩充到了30人,整个议政会议就要被军方把持了,这个文彦博,还真是什么都敢做!”

  “他不光做这些,我看他还有更大的举动。”王宁安笑了笑,“文宽夫这个人,是不会让我们的失望的……老陈,你去做好准备,现在让老文清理战场也好,若是他一旦超出控制,果断拿下,不能留着他扰乱朝局!”

  王宁安又拿出了无情无义的一面,陈顺之却觉得王爷太英明了,他立刻亲自安排,对付文彦博,不能不小心!

  还真别说,老文总是能突破人们的想象力!

  不是说太后高高在上,没法对付吗?

  人家就想出了办法,老文依旧从预算下手,他当然不敢直接砍皇宫的预算,但是赵曙迁居幽州养病,幽州就成了行宫所在地。

  老文顺理成章,将一半的宫廷开支,转到了幽州……这下子洛阳皇宫的预算就缺了一半之多!

  那些宫女,太监,侍卫,虽然忠心耿耿,但是谁都离不开钱,预算削减了,工钱发不出来,谁能一边饿着肚子,一边依旧忠心?

  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老文甚至让人散布流言,说是预算开支被削减,都是曹太后倒行逆施所致,谁要是还和曹太后在一起,就连棺材本都要赔进去。

  虽然曹太后在宫中多年,也有一些心腹,但是大多数人却根本不在乎,曹太后只不过是高高在上的神像而已,平时他们连抬头看一眼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有什么感情了。

  而且宫中更是一个势利眼的地方,谁要是失了势,保证有一大堆人欺负你。

  哪怕是太后也不例外!

  从老文削减预算开始,御膳房那边减了曹太后的伙食,针工,巾帽,衣服等内廷机构,也减少了供奉。

  新鲜的蔬菜水果越来越少,上好的衣料也减少了。

  就连宫中用的银丝炭也没了,变成普通的煤炭,烧起来灰尘很大,又呛鼻子,甚至油灯也没了鲸油,变成了菜籽油,弄得宫女一身菜油味,谁能受得了?

  堂堂皇太后啊,竟然被这么折腾,你文相公真下得去手?政事堂的几位都心惊肉跳,生怕又出什么事情!

  “太后懿旨,选诸位相公过去!”

  小太监尖利的嗓子,打破了沉默。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老脸通红,最后苏颂无奈了,“文相公,你看这事情?”

  “哈哈哈,这有什么难办的,老夫这就去面见太后,诸位要是害怕,留在政事堂就是了。”说完,文彦博昂然入宫,别提多神气了。

第1105章 立宪

  老文去面见曹太后,政事堂诸位面面相觑,心里都在不停盘算,眼下首相已经落到王宁安手里,苏颂只等着交割完毕,就能去皇家科学院,他这个人更喜欢学术研究,对于朝堂的事情,倒是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但是他也不能不心惊肉跳,坐立不安。

  自古以来的君臣冲突,就没有善了的。

  还是那句话,曹太后是陛下的娘,暂时陛下养病,无暇顾及,可若干年后呢?皇帝会不会反扑,此时朝廷铁板一块,但是未来会不会有人倒戈,借着此事发难,兴起大狱?

  在场诸公,会不会被清算,会不会祸及家人?

  “我看想这些都有点远了,还是担心文相公吧,我怕曹太后会发疯,直接废了老文。”章惇迟疑说道。

  的确有这个风险,苏颂后悔道:“唉,我们也跟着过去就好了,不该让文相公一个人去的。”

  吕惠卿倒是不以为然,“别甘心文宽夫了,以他的本事,曹太后不但没法把他怎么样,还会被老文忽悠了,你们瞧好吧!”

  还真别说,让吕惠卿猜中了。

  文彦博进宫不到两个时辰,出来之后,神采奕奕,转过天,曹太后就连续降下懿旨,裁汰宫人,宫女放回家中,安排成亲。太监分批遣散,不再重新招募太监,侍卫也削减三成。

  另外曹太后还亲自刊发女训,女诫,赐给所有命妇,告诉大家,要严守妇道,小心谨慎。

  “爹,你老可真神了,那曹太后怎么会乖乖听话啊?”文及甫好奇着问道。

  老文志得意满,“这有什么难的,说到底,她就是一介女流,孤老婆子,皇帝北上幽州,没有儿子顶门立户,也没有丈夫照顾,她又有什么本事!为父只需要几句吓唬,曹太后就溃不成军,瑟瑟发抖了。然后为父再告诉她,要想保住性命,就只有不问世事,一心吃斋念佛,才能真正避免毒手,她也答应了。”

  老文说的简单,但是文及甫却能想象到,老爹绝对是用了了不得的手段,把曹太后给彻底镇住了,这才有现在的结果。

  他暂时没有心思想老爹说了什么,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朝局上面。

  这一回联手发难的主力就是外戚和宗室,如今宗室摆平了,曹太后也老实了,其余乱七八糟的势力一扫而光。

  整个朝堂,债务对手,拔剑四顾,天下我有!

  “爹啊,您老可真神了!”

  文及甫由衷赞道:“爹,接下来又该如何呢?”

  文彦博沉吟了一下,“该去办正事了,你准备一下,我们去秦王府。”

  “好嘞!”

  文及甫给老爹准备了马车,也没用别人,他亲自赶车,和文彦博来到了秦王府。他们刚到,大门开放,一个年轻人站在门口,十分乖巧。

  正是王宁安的次子王宗轩,“是爷爷和父亲来了,我爹在里面等着呢!”

  文彦博含笑点头,大喇喇道:“小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不是去了岭南吗?”

  “是去了岭南,前不久剿灭了一伙海盗,朝廷要提拔为县令,这次是回京述职,等候安排。”

  文及甫不乐意听了,“这叫什么话,你是秦王次子,又是我们文家的女婿,从县尉干起,就非常荒唐了。如今有了功劳,就不要去外面受苦了,都察院,御史台,翰林院,政事堂,哪里没有位置,你不用管了,自然有人给你安排!”

  “多谢父亲。”王宗轩微微一笑,“只是孩儿觉得还是需要多历练一些,这次我爹已经答应了,让我去天竺。”

  “天竺?那也太远了吧!”文及甫惊道:“不成,我现在就去和秦王说,哪有这么折腾孩子的!”

  小彘连连摆手,文及甫执意不从。

  倒是老文意味深长一笑,他咳嗽了一声,“年轻人,多锻炼一下没有坏处,去吧,好好干,拿出真本事,真业绩,别给你爹丢脸,也别给老夫丢脸,咱们一家人,要争气!”

  小彘笑了,很欣慰。

  他在前面带路,一直到了王宁安的书房,小彘站在门口,放文彦博进去,却对文及甫笑道:“岳父,我从岭南带回了一些沉香木,听闻岳父也喜欢,过来挑一些吧!”

  文及甫明白,这是让自己回避,他立刻点头,两个人转身离开,书房十米之内,再无一人,里面只剩下王宁安和文彦博两个人。

  老文倒是坦然,直接坐了下来。

  王宁安含笑,“宽夫兄,你是真够威风的,这么大的事情,全都一个人干了,小弟是自愧不如,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文彦博拿起了酒杯,笑道:“二郎,你我之间,就不用玩这些虚的了,没有你坐镇,老夫哪敢冲锋啊!说起功劳,你六我四,不能再多了!”

  他嘴上谦虚,却难掩得意之色。

  两个人喝了一会儿茶,文彦博就主动说道:“二郎,曹太后那边已经摆平了,现在朝堂之上,还剩下张方平,王陶,冯京等寥寥数人,若是把他们也铲除了,就天下一统,海晏河清了!”

  “哈哈哈,这些人倒是不足论,只是废了他们,就能天下太平吗?”王宁安笑着问道。

  老文深吸口气,凝重起来。

  “二郎,此事的确不能善了,这也是老夫找你的原因所在。”

  “宽夫兄,你我之间就不用客气了,直说吧,你想怎么样?”

  “二郎快人快语,我就直说了。”老文探了探身体,压低声音道:“我认为应该立规矩!”

  “立什么规矩,给谁立规矩?”

  “当然是给皇帝立规矩,我们要立规矩,限制皇权,有些事能做,有些事就不能做,有些事必须经过议政会议同意才能做!这些事情必须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准许有半点差池,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长治久安,也能免得祸及子孙!”

  老文笑了笑,“二郎,你是一大家子人,我也是如此,咱们不能给子孙惹祸啊!”

  敢情人家老文门清,这么折腾下去,想不死都难!

  他早就说过,要给王宁安一口大黑锅,现在就已经飞过来了……文彦博干的事情,不管王宁安怎么想,反正外人都认为是他们两个干的,而且王宁安还是主谋,根本没法解释清楚。

  “二郎,当今圣人,那是你的弟子,一点点教导出来的,当然信得过,可陛下就是一个人啊,他也有生老病死,也有一时不查,被人利用的时候……你瞧瞧吧,这次他一病,那么多人都跳出来,打着照顾皇帝的旗号,行篡位夺权之实,我们能挡得住一次,挡不住两次,三次……这帮人何以能如此嚣张,肆无忌惮呢?一言以蔽之,因为皇权在上,太阿高悬,皇帝能为所欲为,他身边的人自然就无可约束,无法无天……大宋虽然强,但是也架不住折腾,要是再来几次,只怕天下就要四分五裂了,我想二郎断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场面。”

  “我们不是要架空皇帝,不是要当奸佞,而是真心为了大宋的未来,为了天下苍生着想,二郎,该立宪了!”老文很认真道:“我愿意给你当马前卒,这件事情就交给老夫,有什么骂名我担着,有什么罪责我担着!假如有朝一日,要砍脑袋,就把我这颗白头拿去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