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809章

大宋将门-第809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拉着皇后王青,失声大哭。

  不得不说,有些时候,眼泪比起拳头更有杀伤力。

  张方平看不下去了,他几乎和赵允弼同时动作,铁青着脸来到了文彦博的面前。

  “姓文的,你有本事以下犯上,倒行逆施,连我们一起打吧!”

  文彦博翻了翻白眼,老子还没那么蠢!

  “张相公,北海郡王,你们可不能颠倒黑白,明明是宗室的人先动手的,我们只是以暴制暴而已!而且刚刚也没有太后的懿旨,以下犯上的帽子,扣不到我文彦博的头上!”

  老文可不是吃亏的人,迅速还击,曹太后却突然开口了。

  “文彦博,你说哀家没有懿旨,那现在哀家就有懿旨,哀家命令你立刻让开,哀家要见陛下!要见我的儿子!你要是大宋的忠臣,就给哀家让开!”

  文彦博微微一笑,“太后,请恕老臣不能从命!”

  “果然!”王陶厉声道:“文彦博,你的奸佞面目到底露出来了,太后乃是君,你是臣,你的作为就是以下犯上,就是十恶不赦,天下人人得而诛之!”

  他这么一嚷嚷,还有几个文臣也跟着附和,大家伙七嘴八舌头,都向老文扑来。

  在一旁,慕容活动了一下手腕,看了看其他几个人,那眼神分明在说老子还没打爽,哥几个,动手吧!

  慕容是这么想的,可老文却不紧不慢。

  “王陶,亏你还是朝中老臣,熟知礼法,老夫问你,大宋的圣旨,几时是陛下的几句话了?一道旨意,首先要各个衙门提案,政事堂审核,给出处理意见,送进宫中,陛下批准……然后才能正式拟旨,用印,发回政事堂,由政事堂明发各个衙门。如果认为旨意有不妥之处,御史台,都察院,包括议政会议,都能提出意见,要求修改……只有经过了所有流程,没有疏漏,这才是不容置疑的圣旨!”文彦博笑呵呵道:“懿旨就算再尊贵,也比不上圣旨吧?几时能靠着太后几句话,就决定朝廷大事,这也未免太儿戏了吧!”

  王陶被怼得老脸通红,他愤怒道:“文相公,你说的是寻常时候,如今陛下生命垂危,社稷蒙难,就应该快刀斩乱麻,当机立断,不能像平时一样!”

  “你错了!”

  老文立刻道:“正因为情况危急,才应该深思熟虑,不能随便胡来!”文彦博转向了曹太后,微微一笑。

  “既然太后降下了懿旨,那就不妨走一走流程!正好所有大臣都在,如果他们同意,老夫自然没有话说,否则,就不要怪老臣不客气了。”

  也不等曹太后点头,老文立刻回身,面对着所有议政卿,大声说道:“我等从民间而来,肩负万民嘱托,承蒙圣上不弃,才能登堂入室,议论国政。当何等临渊履薄!如今陛下重病,情况没有查明,就贸然将陛下接回宫中,置于险地,身为臣子,万万不能疏忽大意。”

  文彦博朗声道:“现在就召开临时会议,所有议政卿,立刻就这个案子表决!大家是否赞成陛下继续留在潜邸,不同意的请举手!”

  老文的举动,那叫一个干净利落,丝毫不给曹太后反击的余地。

  狗牙儿在里面简直要拍手称快了,行啊,真是够厉害的!

  唯一让狗牙儿想不通的是,为什么老文要让不同意的举手,干嘛不是同意的举手,有些别扭啊!

  可站在后面的王宁安却心知肚明。

  姓文的就是个流氓,还是彻头彻尾的流民!

  他把手上的权力用到了极致!

  这种时候,除了那些念头坚定的人,大多数人都是抱着随波逐流的心态,不愿意表态,你让同意的举手,就等于默认骑墙派是反对的,但让不同意的举手,则是默认骑墙派是赞成的。

  小小的问题设计,就充满了奥妙玄机,怕是老文已经推演过许多次了,才能如此迅速敏捷。

  等他问完之后,再看所有一百位议政卿,齐刷刷的,没有一个举手的。

  就连理学的那些人,都局促不安,有人想要举手,表示反对,可向四周看了看,赶快乖乖低下了头。他们刚刚被老文煽动,已经和宗室子弟干了一架,上了贼船,别想下来,还是老实当个哑巴算了。

  一个举手的都没有!

  文彦博终于满意一笑,用胜利者的口吻道:“太后,民心如此,老臣请太后回宫!”


第1101章 迁都

  议政会议和其他的衙门最大的不同就是权力来源,不管是政事堂,还是都察院,六部,枢密院等等,全都是皇帝授权的。哪怕王宁安推动百官公推首相,也仅仅是强化了一下臣权,让百官和皇帝取得一个平衡而已。

  但是议政会议不同,所有议政卿,背后都有支持的力量,包括新政学会,也包括理学,他们是地方公推出来的,最后皇帝只是负责盖个大印而已。

  所以对于议政卿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百姓支持,还有他们背后的力量,皇权被排在了最后。

  相比群臣,他们天生就是和皇帝作对的,只不过如今皇帝病了,他们的对手变成了太后,其实不管皇帝还是太后,本质都是皇权的一种。

  老文不顾一张老脸,愣是挤进了新政学会,他对很多事情非常敏感,尤其是权力交替,他比所有人都清醒。

  今天议政会议,无论如何,也要打败曹太后,只要战胜了曹太后,战胜了皇权,从今往后,大宋的核心权力,就从皇宫转移到了议政会议。

  九重深宫,九五至尊,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子,议政会议完全能凌驾皇权至上。变法多年了,不管是王宁安,还是王安石,甚至已经死去的醉翁,还有范仲淹,等等人杰,都在一点点推动,大宋不断变革进取。

  偏偏最后临门一脚,是他文相公完成的!

  日后千秋史册,他文彦博绝对要压过王宁安,写下最辉煌的一页。

  七十多年了,老文觉得活着辈子值了!

  这就是他最巅峰的时刻,古往今来,没有哪个臣子能达到他的高度!

  想到这里,老文激动到无以复加,精神振奋,丝毫没有疲惫。他眼中闪着光,浑身上下,好像被一团火焰笼罩,斗志昂扬,战无不胜!

  “太后,议政卿秉承百姓之托,秉承天下民心,老臣恳请太后,能顺应民意,顺天应人,立刻回宫!不要干涉朝政,不要搅扰陛下养病!”

  “太后!请回!”

  老文用尽丹田气,厉声大吼!

  跟在他身后的议政卿,以慕容为首,也一起附和。

  “请太后回宫!”

  “请太后回宫!”

  ……

  百人齐吼,宛如雷霆!

  曹太后的脸色惨白惨白,甚至笼罩了一层灰色,她怕了,真的怕了……她本以为自己是皇帝的娘,占据大义名分,那些臣子再大胆,也不敢和她直接冲突,只要抢回了赵曙,她就可以操控一切。

  其实曹太后也不知道她争权之后,要做什么。

  说穿了,她就是想出气。

  当初赵祯驾崩,赵曙年幼,她身为太后,就有资格垂帘听政,结果被王宁安破坏了不说,还险些丢了性命。

  十年!

  足足十年!

  曹太后性格刚强,表面上吃斋念佛,不问世事,但是心里的刺儿却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偏执成了病!

  好容易机会来了,曹太后一定要出气,要把这些年的憋屈都释放出来。

  可是她哪里想到,根本不用王宁安出手,光是一个文彦博,就不是她能抗衡的!

  曹太后脸上一阵青,一阵红,一阵白,一阵黑,嘴唇哆嗦,鬓角冒汗,几乎摔倒……仅仅跟在曹太后身边的王青吓傻了,她现在见不到陛下,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依靠曹太后,可偏偏曹太后又撑不起局面。

  王青抓着曹太后的胳膊,嘤嘤哭泣,梨花带雨,十分可怜。

  一直没有开口的王安石,他终于看不下去了,到底是自己的女儿,当爹的能不心疼吗!

  “文相公!”

  王安石深深一躬。

  老文斜了他一眼,此刻的文彦博,志得意满,根本没把王安石放在眼里。

  “王相公,莫非你也质疑议政会议的决策吗?”

  “不敢!”

  王安石连连摆手,“仆以为情况复杂,非是一时半刻能查清楚的,陛下暂居潜邸,没什么不妥,只是太后和皇后,毕竟是陛下的亲人,身为臣子,不让骨肉夫妻见面,也说不过去……”

  “又是这套说辞!”

  文彦博不客气道:“若是让了,见了陛下,就要说潜邸不适合养病,要回宫里,不让回去,就一哭二闹,扰了陛下养病,如果产生什么后果,是谁担责?”

  老文像是教训小学生一样,“王相公,亏你也是大家,这种时候,当然是江山社稷,万民苍生为重,一味顾及私情,就是因小失大!十分不智!”

  被老文一顿抢白,王安石张了张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局面一下子僵住了,而王青哭得更加厉害了。

  老文像是门神一般,挡住了所有人,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动用禁军,调动人马,直接冲进潜邸,把陛下硬抢过来。

  可问题是京城有多少人马?

  禁军的力量都在王宗翰的手里。

  其余人马分驻各地,而狄青又在,有这位大宋的战神,曹太后这边谁能调动一兵一卒?至于各个衙门的差役兵丁,有政事堂和兵部压着,曹太后也只能徒呼奈何!

  事到如今就看出曹太后的虚弱,她能依仗的只是名分而已,当老文利用议政会议把大义名分握在手里,胜负已分,不必再挣扎了。

  不知何时,潜邸大门开放,王宁安从里面走了出来,狗牙儿紧紧陪在老爹的身边。

  “是王爷!”

  大家伙都吃惊非小,狄青立刻迎上来,自动站在了王宁安的身边,他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态度比任何人都坚定。

  王宁安微微颔首,又看了看老文,冲着他一笑。

  然后,王宁安几步到了曹太后和王青的面前,深深一躬。

  “老臣来迟了,请太后和皇后赎罪!”

  曹太后现在又气又怕,更不知道如何面对,只能把头扭过去,不看王宁安,倒是王青,泪眼婆娑,她擦抹了一把,竟飘飘万福。

  “燕王是圣人之师,也是本宫的师父,我不敢打扰陛下养病,可,可我想知道,陛下身体如何,到底是活着,还,还……”王青说不下去了,又呜呜哭了起来。

  王宁安没有回答,而是回身招手,小太子赵顼正在门边,露出一个小脑袋,眼睛滴溜溜转着,见师父招手,他才怯生生走过来。

  他越走越快,到了王青身边,一头扑在母亲的怀里,哭了起来。

  能看到儿子,王青也是大喜过望,连忙检查,发现赵顼只是瘦了一些,别的毛病一点没有,终于松了口气。

  “皇儿,你,你父皇呢?”

  赵顼歪着头,看了看师父,王宁安笑道:“殿下,快如实告诉你母后吧!”

  “哦!”赵顼点头,又转向了母后,“父皇病得很重,钱太医给父皇治病呢!”

  “哦!陛下什么时候能康复?能,能见母后?”

  赵顼摇了摇头,王青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顿一下,赵顼缓缓道:“钱太医说了,要好长时间,不能打扰,父皇需要静养。”

  听完儿子的话,王青很失落,但也稍微宽慰,儿子不会说假话,赵曙还活着,这就足够了。

  一个女人,哪怕贵为皇后,也需要丈夫给她撑起一片天。

  得知赵曙安然无恙,王青反倒轻松起来。

  她冲着曹太后柔声道:“母后,皇儿不会撒谎的,我们回吧!”

  曹太后眼眉立起,不愿意妥协。

  又僵持了一阵子,王宁安突然叹气。

  “太后,皇后,如果你们执意要见陛下,也不是不可以。”

  王宁安话中有缓和的意思,可别文彦博气坏了,心说老夫拿命在挡着,你姓王的竟然叛变了,让我当恶人,你来卖好,这算什么?

  “王爷!”

  老文低声怒吼。

  王宁安微微一笑,“宽夫兄,辛苦了,我知道你的意思,只是不让大家见一面,大家也不会放心。这样,你,还有狄相公,张相公,苏相公,吕相公,章相公,陪着太后和皇后去见见陛下,也好澄清一些误会,消除流言,另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说着,王宁安拉起了赵顼的手,在前面带路,狄青,张方平,文彦博,苏颂,吕惠卿,章惇,簇拥着曹太后和王青,一起进入了潜邸。

  穿过三层院子,就到了赵曙养病的地方。

  有人要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