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799章

大宋将门-第799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介甫啊!”苏颂有些迟疑,“他的人品学问,资历地位,当然无可挑剔,可一来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二来他身边的那些人,我怕……”谁不知道王安石有个倒霉儿子,最近几年王雱倒是没动静了,但是私下里传说,这位王大国舅疯病已经好了,而且变得沉默寡言,非常可怕,万一他再兴风作浪,弄得朝局不安,那可就不妙了。

  “子容兄放心吧,有些乱七八糟的人,我都会解决掉,不能让他们继续祸害朝堂了……至于下面的政事堂,让吕吉甫和章子厚辅佐介甫兄,应该不会有问题。”

  苏颂沉默了一下,笑道:“这两个人性子都有些偏激,吕惠卿阴险,章惇凶悍……不过经过这几年的观察,我倒是觉得他们本性纯良,能一心为民,那些不过是他们做事的手段而已,如今这个朝堂上,想要四平八稳,永远不得罪人,反而混不下去!”

  苏颂欣然道:“我愿意全力支持他们两个,请王爷放心!”

  “嗯,那就多谢子容兄了!”

  ……

  好苏颂谈妥,王宁安马不停蹄,直接去找贾章了。

  坦白讲,面对王宁安贾章还有些尴尬,两家结亲好多年,偏偏他又站在了司马光一边,实在是不够地道。

  “王爷,下官惭愧,请你听……”

  “别说了!”

  王宁安一摆手,“我没兴趣听这些,现在给你一个选择,你愿不愿意干?”

  贾章愣了一下,立刻道:“愿意啊,我什么都愿意!”

  “你就不问问是干什么?”

  贾章摇头,陪笑道:“二郎的人品我是信得过的,你绝对不会让亲戚吃亏!”

  “呸,你也配跟我谈亲戚?”王宁安捶着桌子痛骂,“假如是令尊在,就不会让你这么胡来!我不管事了,你们就当老子是摆设了?是不是?”

  贾章吓得连连摇头,闭着嘴,不知道说什么好。

  半晌,王宁安才继续道:“去天竺吧,我给你讨了一个总督的位置,你要是不懂怎么做,就去问问文宽夫!”

  “天竺总督?”

  贾章一听,心花怒放。

  其实从前朝开始,大宋就有把宰执重臣外派总督的先例。

  如今贾章是都察院掌院,统领监察系统,权势滔天,比起宰执也不遑多让,让他去天竺,完全有资格。

  相比其他殖民地,天竺更大,更富庶,好几千万人口,比大宋也少不了太多,遍地宝贝,不用榨,都肥得流油。

  贾章此去,那是坐在了油库上面!

  又能远离京城是非,又能拿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要不怎么说,王宁安还是够意思。贾章咧着嘴笑了。

  “二郎,你忘了?我当初在青唐也干过,他文彦博的那点手段,我心知肚明,论起比狠,我们贾家人不会输给姓文的,你瞧好吧!”

  贾章兴高采烈,主动辞了都察院的职位。

  各地都在换届当中,京城各个衙门也到了时候,贾章辞职,一下子都察院就空了下来,这个位置一下子让所有人眼红了。

  贾章不愿意坐,那是担心身败名裂,可其他各方却抢破了头,谁要是拿到了都察院,就等于拿到了尚方宝剑,关乎生死,谁敢怠慢!

  司马光一系的人马拼命抢夺,理学也卖力摇旗呐喊。

  可不管怎么样,他们都被牢牢压制住。

  最后都察院的宝座,落到了章惇手里。

  他以吏部尚书转任都察院左都给事中,并且给加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衔!

  以宰执统领都察院!

  毫无疑问,这事把都察院的位置又提高了一大截!

  因为吕诲这个案子,大家就有要加强吏治的共识,要整顿官场,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必须有人操刀才行。

  章惇当了多年天官,百官的履历都在肚子里装着,而且作风强悍,令人畏惧。他执掌都察院,可以想见,接下来就是一场血雨腥风。

  而且章惇也毫不掩饰,他就是要整饬官场贪墨,并且上任第一时间,就把吕诲一案作为重中之重,亲自督促,严令彻查。

  都察院易主,这下子让司马光的人马彻底感到了天凉好个秋啊!

  真冷!

  从骨子里往外那么冷!

  显然,逼退贾章的是王宁安,提携章惇的也是王宁安!

  过去一直没有出手的燕王终于出手了,而且一出手就是必杀技!

  司马光连半点反抗的能力都没有,只能乖乖跪了。

  还有什么好说的,他的党羽纷纷动摇,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迫切需要找一个新的山头避祸,不然接下来的滔天大浪,绝对能把他们轻易淹没了。

  司马光很烦躁,又很无奈,他茫然坐在书房里,就好像一只把捞出水里的鱼,无力地张着嘴,等待死亡的降临。

  “相爷,燕王驾到!”

  “谁?”司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相爷,是燕王来了!”管家柔声说着,语气当中,透着十足的谄媚。

  司马光愕然,猛地一跃而起,他转头冲出去,没走几步,却发现王宁安已经到了。

  “师,师父!”

  王宁安淡然一笑,“君实,你去我那拜访了好几次,这是我第一次过来看看,不错,你的品位比他们都强了很多。”

  司马光也不知道怎么回话,只能干笑着。

  王宁安也没有进书房,而且让他在前面带路,直接去了花园。的确,司马光的花园不大,但匠心独具,巧夺天工,王宁安看得频频点头,司马光却忐忑不安,等到一圈走完了,突然,王宁安随口道:“你不是喜欢修书吗?就会去修书吧!”


第1088章 一病不起


  听到王宁安的话,司马的身体微微一晃,但很快又恢复了,可脸上的惨白再也掩饰不住。他果然成了被老师抛弃的那一个。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明知道解决如此,但没有到掀开的那一刻,就会充满了期待。

  到底司马光还是失望了。

  坦白讲,他对师父还是有感情的。

  当年屈野河之战,司马光险些一蹶不振,如果不是王宁安拉了他一把,并且帮着他快速蹿起,升入宰执一级,就没有今日的司马君实!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司马光没有在六艺学过,他早年受的教育,加上司马家世代官宦的地位,使得他总是摆脱不了旧官僚的思维,做事也总是有意无意,向世家官僚,乃至金融豪商实力妥协……久而久之,他和王宁安坚持的方向出现了偏差,师徒两个越走越远,以至于闹到了今天,不得不摊牌的地步。

  司马深深吸口气,努力平复情绪,可不管怎么努力,也都没用。

  一生的功名利禄就这么完了,一辈子的追求戛然而止,他还有大把的年华,失去了地位,失去了权力……让他怎么过?

  修书!

  真的要去修书吗?

  司马光当然不甘心。

  可不甘心又能怎么样?

  司马实在是想不出别的办法。

  他还想向老师求情,就算宰执不做了,去海外成不?像贾章那样,拿一个总督,当海外天子,逍遥自在?

  想了许多,可是等司马光再次抬起头,王宁安早已经消失不见了。

  假如在前几次,司马光能主动去修书,王宁安肯定能给他庇护,保全他的名声,甚至还能给他保留起复的可能。

  但是到了现在,司马光一再执迷不悟,又继续掀起风浪,王宁安也不留手了。

  他仅仅能保住司马光的命。

  其余别的,那就无能为力了!

  ……

  “吕诲,司马光已经上表请辞,到了这一步,你还不招供吗?”

  这个案子也有两三个月了,吕诲和进来的时候,已经判若两人,肮脏、恶臭、污浊、干瘪……他的脸上除了骨头,就是蜡一般的皮,没有半点肉。

  眼窝深深陷进去,眸子好像不时跃动的鬼火,很可怕。

  说句不好听的,他这个人都关废了!

  “司马扛不住了?”

  吕诲哀叹了数声,终于缓缓道:“我的确将一笔20万的款子,给了司马光。”

  “那你知道司马光拿这笔钱干什么了吗?”

  “他怎么会和我说?不过不说我也清楚。”吕诲呵呵怪笑,“司马光清高,他当然不愿意直接拿钱。可是偏偏他又喜欢修书,要知道搜集各种孤本,整理浩如烟海的史料,那是要花大钱的……我们送的这些钱,多半都流入了司马的书局,大人一查便知!”

  负责审讯的官员互相看了看,全都露出了惊喜的神色!

  问了这么久,终于撬开了吕诲的嘴巴。

  大喜,天大喜事啊!

  负责领办的吕惠卿如释重负。

  终于,司马光被扳倒了,谁也救不了他!

  事实证明,我才是师父最强的弟子!

  吕惠卿已经得到了消息,王安石有望再度出山。

  这点吕惠卿并不意外,毕竟只要王安石还是皇后的爹,太子的外公,皇上的老丈人,他就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哪怕老师也拦不住。

  但是如今的朝堂和当年完全不一样。

  新政学会积极吸收人才,理学也拼了命扩充兵马,双方基本上呈现你七我三的格局,中间的骑墙派已经没什么存在空间了。

  王安石离开朝堂多年,昔日的党羽都损失差不多了,就算给他首相的宝座,他也坐不稳!

  老师提拔章惇,以宰执兼任都察院,一来是整顿吏治需要,二来也是保护自己人,至于第三,无论如何,以王安石的身体,最多撑五年,接下来就是他吕惠卿的天下,谁也挡不住!

  如果不出意外,吕惠卿将会接次相,从政事堂最末跃升政事堂第二把交椅,他和章惇构成两条臂膀,既是辅佐王安石,也是限制拗相公!

  过去了多年,师父还是宝刀不老,一出手就击中要害。

  既然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好迟疑的,撸起袖子,开工吧!

  吕惠卿有了盘算,而另一面,王安石的府邸,却没有太多的欣喜。包括已经恢复差不多的王雱,当年他为了老爹能出任首相,费尽了心思,连命都差点搭进去,那么骄傲的一个人,居然要装疯卖傻,用最屈辱的办法保住了性命。

  王雱觉得那是他人生最黑暗的日子,每时每刻都想着如何一死了之……但谁也想不到,他挺过来了,还活了!

  不但他活了,父亲居然真的有机会成为首相了。

  多年夙愿成真,怎么不高兴啊?

  要是笑得出来,那就有鬼了。

  当年朝堂上还有蔡确等人,现在这帮人都被处理了,一个可用之人也没有,空壳的首相,有什么趣味啊?

  “爹,您老还是辞了吧!”

  王雱说这话的时候,心头仿佛被刀子戳了,不停流血,很是痛苦。

  拗相公也老得不成样子,但是他眼神还十分充足。

  “元泽,你能看出其中的凶险很好,为父年老体衰,本不该掺和朝廷的事情,专心做研究就好,可为父怕啊!”

  “怕?爹爹有什么怕的?”

  “元泽,你知道吧?陛下前些日子就被苏州等地混乱的出版市场,气得半死,还大发雷霆,要求严查到底。”王安石起身,负手缓缓踱步。

  “这些年,臣子的权力,尤其是宰执诸公,越来越膨胀了。”王安石很无奈道:“陛下是少有的英主,进取心极强。双方谁都不愿意退后,君臣之争,只怕是不远了。”

  王安石目光睿智,看透了如今朝局的本质,也点出了王宁安的无奈。

  理学这边闹腾,其实就是打着限制皇权,保护私有财产的旗号,说到底,还是君臣之间的斗争。

  王宁安是帝师,但也是臣子,这就是他的尴尬之处,也是他为难的地方。

  “爹,既然王二郎都处理不好,您老又何必陷进去?”

  王安石摇了摇头,“为父虽然不能阻止,但为父至少能延迟五年!有为父在,圣人不会难做,百官我会想办法安抚……我们或许找不出解决之道,但为父相信,我大宋那么多才智之士,一定会拿出办法的,只要能给他们时间!”

  听完老爹的话,王雱微微叹口气。

  这么多年,他也没有真正领悟老爹的苦心。

  现在王雱明白了,在王安石的心里,天下苍生,江山社稷,永远都排在最前面!老爹虽然功绩不及王宁安,显贵不及文彦博,但他绝对是大宋真正的圣人!

  “爹爹如此心胸,可比日月,孩儿服了!”

  王安石微微颔首,他的确是身体不济,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父子两个共同商议,拿出一套应对的办法,毕竟只要陛下回来,首相更迭就要提上日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