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783章

大宋将门-第783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貌似不用担心!”

  狗牙儿大咧咧道:“其实这些年经营下来,天竺已经瓜熟蒂落,就等着去摘了。”

  “当真?”王宁安倒是没怎么关心海外的局势,尤其是南洋和印度那边,知道不多,听儿子一说,他还挺意外的。

  狗牙儿立刻将情况说了一遍……经营印度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年前,当时王宁安的三伯带着船队,打通海路,并且弄回来马瓦里马,成为王家军崛起的最有力武器。

  从那以后,他们就在印度沿海建立了贸易据点。

  最初大家还挺担心,毕竟印度也是个庞然大物,在他们的土地上插旗圈地,难道不会引起反弹吗?

  后来他们发现,完全是多虑了。

  印度自从孔雀王朝之后,就四分五裂,诸国林立,哪怕有名义上统一全国的朝代,实际控制力,也小的可怜。

  上层贵胄,生活奢侈,贪图大宋的货物,而下层的贱民,麻木不仁,比起牲口也不如。

  初到印度的商人,雇佣了一批当地人,他们很快发现,这些当地人忠心耿耿,十分听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简直乖得不像话!

  后来他们才了解到,原来最残暴的大宋商人,也要比当地贵胄客气多了,至少宋人会给佣人穿上遮体的衣服,给他们好吃的饭菜,甚至还会给点零花钱。

  更不会干涉他们的家事,也不会随便处死这个,打死那个,比起本地的大老爷,好了一万倍……许许多多的贱民,都以能到大宋商人手下工作为荣,甚至视作改变命运的机会。

  有些人还会在身上插满钩子,以奇怪的姿势跪在地上,一连几天时间,用痛苦的折磨祈求收留……很多商人把印度的见闻写下来,发回中原,都被当成了笑谈。

  对于印度,大家伙只有两个字评价:奇葩!

  从赵祯的时代,人们就去天竺冒险,先是做生意,接着不断圈占土地,雇佣打手,通常商人们会从大宋高价聘请一些退役老兵,这些人到了印度之后,再招募当地贱民,进行训练,组成军队。

  印度人不是合格的指挥官,如果把几百人交给他们指挥,除了混乱,还是混乱。

  可他们却是合格的士兵,很服从,忍耐力极好。

  狗牙儿告诉他爹,就在印度的沿岸,这种商人建立的武装,差不多有5万人,而且还有一座很大的锡兰岛,也被大宋的海商控制了。

  所谓锡兰岛就是后世的斯里兰卡,在岛上,有三万人马。

  全部由王家军退伍的老兵指挥,战力惊人。

  他们手上,还有上千艘商船,往来印度和大宋之间。

  经过狗牙儿的介绍,王宁安真是大吃一惊,原来大宋在印度的实力,已经非常惊人了。

  东西海岸,遍布大宋的商人武装,整个锡兰岛,都是大宋的前进基地,另外北部的山口也突破了。

  换句话说,大宋已经对印度形成了全面包围。

  果然是瓜熟蒂落!

  而最好玩的是印度内部,丝毫没有察觉,各个诸侯小国,内斗不休,上层歌舞升平,下层贫苦不堪……也就是印度,如果放在大宋,哪怕只有十分之一,也要改朝换代,天下大乱了。

  “所以吧……这次攻打天竺,就是顺势而为,武装巡游而已,没有什么难的……至于老爹担心的疾病问题,我们有在天竺生活了十几年的医生,医术高超,了解当地情况,我看是没有问题的。”

  狗牙儿这么说着,心里不断感叹,赵曙这丫的真是好命,这些年老爹替他布了多少棋子,做了多少经营!

  契丹如此,西域如此,塞尔柱如此,甚至天竺,也是如此!

  别的皇帝御驾亲征,都是困难重重,甚至是面临生死存亡,唯独这个幸运的家伙,完全是摘桃子去了。

  不过念在他是自己的死党份上,也就不吐槽什么了。

  “爹,你要是真担心,那不如孩儿去吧!”

  “你?算了吧!”王宁安哼了一声,“要是你去,还不给我带回来一堆乌漆墨黑的儿媳妇,老夫可消受不起!”

  狗牙儿吐了吐舌头,乖乖闭上了嘴巴。

  虽然说印度是唾手可得,但是几万大军,远征万里,还是有太多的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粮饷和运输的问题。

  ……

  “虽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但目前为止,也仅仅收上来30万贯。”司马光无奈向政事堂诸公说道:“财不露白,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很多富人穷尽一切手段藏钱,要想真正收上税,还要斗智斗勇。眼下财政缺口还是那么大,而且举债空间也不多了……陛下要远征天竺,至少需要1亿元,还不算后续经费。这么多钱,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我的意思是,能不能劝谏陛下,暂缓出兵?”

  他这话一出口,其他几个人都摇头了。

  苏颂直接道:“陛下远征之心已经无可动摇,我们还是想想,怎么筹钱吧!”

  司马光张了张嘴,想要说请王宁安出面,可是看师父的意思,也是支持打仗的,唯一能改变赵曙心意的人,和皇帝站在一边,那还有什么法子!

  “理财无非开源节流,先看看能不能砍掉一些开支。”

  “不成!”曾布断然拒绝,“目前的几项大的开支已经确定了,就算想砍,也仅能砍一些无关痛痒的,筹不到几个钱!”

  “那就只能加税了!”司马光闷声道:“怕是我们又要挨骂了。”

  章惇气哼哼的,“挨骂倒是小事,只是一旦加税,理学那边,必定会全力反对,就算我们强行通过,也等于给了他们表演的机会,不合算,太不合算了!”

  左右为难,苏颂只好说道:“大家再想想办法,集思广益,如果实在是没注意,就调高税收,有什么后果,我担着!”

  苏颂这么一说,一直没吭声的吕惠卿倒是心中一动。

  坦白讲,他很喜欢苏颂当首相。

  这位是循吏出身,本身实力又不强,他主持政事堂,其余大臣都有发挥的空间,政事堂的氛围很轻松。

  吕惠卿眼下是末位宰相,他当然有心直取首相大位,但是又自觉实力不够。

  其实最理想的情况,就是苏颂再干5年,而到了那时候,司马光已经过60了,而且在政事堂也有小20年,堪称老迈昏庸,吕惠卿有把握把他掀翻。

  可如果此时加税,很有可能动摇苏颂的根基,到了明年,他未必能撑得住……想到这里,吕惠卿意味深长,看了看司马光。

  是不是你故意挖坑,要把苏颂坑了!

  司马光似乎没有看到吕惠卿的目光,而是闷头整理文件,然后就返回了值房……“暗潮汹涌,杀机四伏啊!”吕惠卿感叹着也回到了自己的值房。

  谁知又过了一个多时辰,章惇居然来了。

  “子厚兄,你这么清闲?”

  “闲个屁!”章惇不客气道:“三十几个行省,明年都要换人,京城六部诸司,各个衙门,也都要换人,还有陛下要远征,那么多事情,吉甫兄,你能清闲得了?”

  吕惠卿叹口气道:“是啊,的确是千头万绪,很不好办,所幸,师父回朝了,有他老人家在京城,各方宵小就闹不起来,咱们只要老老实实,把手头的事情做好,也就不用担心了。”

  他说完,却发现章惇笑眯眯看着他,眼神格外意味深长,两个狐狸心领神会,都笑了起来。

  “司马君实就是想得太多了……咱们先不管他,你说说,要怎么筹到军费?”章惇开门见山。

  吕惠卿也不藏着,“我想过了,通往西域的铁路修的差不多了,如果陛下走陆路,从北方山口攻击天竺,经过地方,正是塞尔柱的故地。我们可以征用那里的民夫和牲畜,就能节约一笔钱。再有,塞尔柱皇宫可是有不少财富,这些缴获转为军费,也能顶一阵子。”

  章惇笑道:“我刚从王韶那边过来,他说了,陛下想要速战速决,就必须动用沿岸的商人武装……你也知道,这帮人虽然都是大宋的子民,但是拖家带口,无利不起早。让他们拼命,是要付出代价的。”

  吕惠卿沉吟了一会儿,“那就给他们!”

  “怎么给?”

  “逐步废奴!”

  “你说明白点!”

  吕惠卿笑道:“理学那帮人不是嚷嚷着要废奴吗,我们就随着他们,可废奴不能一蹴而就吧!我们就先分批废奴,比如先取消契丹的奴隶身份,接着是党项,还有高丽,倭国,一点一点来……”

  章惇也精明过人,稍微思索就明白了,他忍不住伸出大拇指!

  “高!吉甫兄这一招高!虽然废了这些奴隶,但是奴隶又不能不用……这样一来,天竺人就值钱了!”

  “没错,我们再给予那些商人特许贸易的权力,答应让他们出售奴隶。这样一来,朝廷就能多了十万大军啊!”

第1067章 小彘的妙策


  吕惠卿和章惇很快达成了一致,章惇就提议要立刻上奏陛下,但是吕惠卿却没有同意。

  “子厚,可不能忘了,我们都是新政学会的人,如果越过新政学会,直接和陛下上书,岂不是坏了规矩?”

  他这一说,章惇猛地吸口气,随即露出了笑容。

  “吉甫兄果然谨慎,小弟服了!”

  三天之后,苏颂再度召集会议,这一次不只是政事堂诸公,包括六部在内,还有在京的新政学会成员,比如负责智库的苏轼,全都列席会议。

  章惇首先发言,“此前我们商讨过军费开支的问题。我认为天竺富庶,并非不毛之地,又是人口众多,市场巨大,朝廷要是措施得当,完全能够用很少的军费,就把天竺吞下来,关口在于调动民间力量!”

  司马光听到这里,略微不悦。

  “章天官,陛下亲征,是要把天竺拿下来,岂能交给民间?这岂不是成了陛下替这些人打天下了?”

  章惇微微一笑,“君实相公,开疆拓土,总要有人经营,怎么能叫替这些人打天下?恰恰相反,是他们给陛下做事,替圣人守卫四方。”

  司马光略微迟疑,笑了笑,“是我迂腐了,章天官还有何高见,我洗耳恭听!”

  听得出来,司马光有些不悦。

  章惇却不搭理他,而是侃侃而谈。

  “天竺最大的资源就是众多的人口,而且服从性极好,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很值钱的!”章惇夸张说道。

  在场众人都是一愣,苏轼就好奇道:“子厚兄,听你的说法,是要卖人了?我可提醒你,现在还有很多人反对奴隶制呢!理学中人更是摇旗呐喊,你们非但不废除奴隶制,还继续扩大,小心那些道德君子找你们麻烦啊?”

  吕惠卿呵呵笑道:“子瞻兄提醒的有理,可引入天竺人,就是为了废奴啊!这二者可不矛盾!”

  苏轼表示听不明白。

  吕惠卿耐心解释,“华夏和蛮夷,天壤之别,自古以来,入则华夏,出则蛮夷……契丹,渤海,高丽,倭国,西域……这些地方,早就受到中华上国熏陶,崇尚华夏衣冠,使用华夏文字。尤其是最近一些年,人员交流频密,通婚时有发生,彼此之间,已经成了一家,子瞻兄,这点你不会否认吧?”

  当然不会否认了,因为不想做一家人的,都被杀干净了。

  苏轼始终保持着赤子之心,也觉得一些措施太残酷,但是他又和那些迂腐的笨蛋不一样,虽然不满意,还是能够接受!

  “吉甫兄的意思是?已经归化的蛮夷,可以废除奴隶身份了?”

  “聪明!”

  吕惠卿笑着伸出了大拇指。

  他抬起头,充满热情道:“我大宋是当世最强盛的国家,理当有上国气象,奴隶制确乎有不合情理的地方……所以应该逐步废除,我们不能奢望一口吃个胖子,要有条不紊,消除奴隶的存在。我准备先取消渤海,倭国,契丹三处的奴隶,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商议。”

  “这个办法好。”曾布笑道:“奴隶确实不妥,但很多工厂和矿山,还离不开奴隶,循序渐进,一点点废除,正是顺天应人,非常合适!”

  其余重臣,陆续发言,纷纷夸奖。

  可唯独司马光,脸色凝重,没有什么喜色。

  吕惠卿说得好听,其实根本是欺人之谈。

  为什么要免除这几处的奴隶?那是因为这些地方已经基本上被汉家同化了。

  以倭国为例。

  原来的人口不到600万,连续战乱,死掉了150人,另外有200万被贩卖充作奴隶,其中青壮有150万。

  换句话说,倭国的男子几乎不是死掉,就是成了奴隶。

  至于剩下的女人,基本上都被娶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