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769章

大宋将门-第769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很快赵曙就高兴不起来了。

  进入了治平六年,连续春旱,草原缺水,有些部落的马匹牲畜都渴死了,数十万人缺粮,从北方还有蛮族南下,抢掠杀戮……放在以往,这些都是契丹应付的,如今却都落到了大宋的头上。

  家大业大是非多!

  赵曙终于感到了棘手。

  这么大的土地,这么多的部落,这么复杂的情况……到底该怎么办?

  同样的问题,不止一次提出了。

  “朕觉得应该拿出一个办法来!”

  赵曙对着王宁安和文彦博,凝重说道。

  文及甫的出色表现,给老文长脸了。

  虽然赵曙没有给他什么职位,但是仅凭着平章军国重事的官衔,老文就能参与朝臣讨论,毕竟眼下儒州的重臣,也就两位了!

  文彦博看了看王宁安,见他低着头不说话,老文就明白,头三出没好戏,这是让自己打头阵!

  “陛下,眼下我们治理新得到的疆土,大体有三种办法……其一,就像西域那样,设置都护,统管军务,镇守地方;其二,则是派遣总督,其三,就是西夏,清理之后,直接并入大宋。”

  他顿了顿,“老臣以为,这三样,貌似都不适合辽东。”

  赵曙道:“说的仔细些。”

  “西域设置都护,是为了应付塞尔柱的雄兵铁骑,辽东没有强大的压力,设置总督,辽东的面积又太大了,似乎权柄过重!至于直接并入……老臣以为云州或许可以,其他地方就不成了。”

  道理不用说,大家也都明白。

  西夏之所以在文彦博折腾一番之后,就能并入大宋,那是因为银州、夏州、洪州、龙州、庆州,甘州,凉州……这些地方,曾经就是中原的属地,早就建立过州县,只不过是被西夏抢走了,现在正式回归大宋,物归原主而已。

  但是辽东,还有茫茫草原,面积和大宋差不多,但是人口却只有200万,有些地方,走十几天都未必能看到一个人。

  要是仿照大宋的模式,设置州县,配属官吏,绝对是行不通!

  分析了情况之后,文彦博道:“陛下,老臣以为上述的办法,都是临时之策……我大宋要开疆拓土,就必须把疆土管理好……容老臣说句过分的话,应该调整地方官制和行政区划!”

  此话一出,就连王宁安都是一愣。

  他几乎忘了,老文除了脸皮厚之外,还是颇有才略的老牌宰执,看问题颇有见地。

  稍微看一看大宋的地图,你就会发现,原来的大宋境内,情况高度一致……比如人口稠密,农耕为主,几乎都是汉人。

  在这样相对简单的疆域内,设立州府军县,上面再设立路,分割全国的行政区域,是很合适的。

  但是一旦疆域扩大之后,增加了地广人稀的西域,增加了以游牧为主的辽东……气候不一样,人不一样,经济结构不一样,人口密度也不一样……再要套既有的模式,只会作茧自缚。

  文彦博继续道:“陛下,燕王主持中枢,已经调整了官制,只是两京调整了,地方却没有调整,老臣以为,这次或许是机会,要从上往下,一起整顿……不知道燕王意下如何?”

  问到了自己,王宁安淡淡一笑。

  “宽夫兄就是见解高明,的确如此……可直接调整也未必合适,不如先找一块试点,如果可行,再推向全国!”

  试点?

  在哪里?

  三个人的心中几乎同时涌起了两个字:辽东!

  没错,就是契丹的故地、

  耶律浚跑了,完颜盈歌也被调去追击,偌大的土地,几乎是空白一片,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可以放心大胆,实验新的模式,不正是最好的试点吗!

  “辽东是很好的选择。”赵曙道:“可新的管理体系,要怎么配备?师父可有想法?”

  王宁安沉吟了一下,道:“陛下,臣以为京城的官职就非常完备,可以效仿京城,再安排一套。”

  赵曙大惑不解,“师父,如此一来,岂不是互相冲突吗?”

  “不会的,只要把地方的级别降一格也就是了!”

  王宁安自信十足道。

  赵曙还是迷糊,可文彦博敏捷,他听到了。

  “燕王的意思是要被州府以上的一级配置齐全,能够自行运作,既能负责一方的庶政,又能保证朝廷的掌控?”

  王宁安伸出了大拇指,“文相公高见!”

  “那,应该怎么称呼呢?”

  王宁安又道:“中枢的政事堂称为中书门下,不管中书还是门下,都是三省之一,在朝叫省,在外就叫行省,文相公以为如何?”

  “行省,行省……行在京外之省……可以,陛下,老臣以为可以!”文彦博立刻表示赞同。

  有了名称,下面就是配属官员……首先,行省要有长官,称为平章事。

  但是在品级上,君臣出现了意见相左的情况。

  历代都有个毛病,就是喜欢以小制大,方便控制,比如明代的大学士只有正五品,通常要加公孤师少,才能统领百官,而巡抚最低才正四品,却能凌驾从二品的布政使之上,更别说那些芝麻绿豆大,却能量无穷的给事中和巡按御史了。

  大宋也有这么毛病,比如好好的三高官官,基本都是虚衔,而使用同平章事来充作宰相。

  王宁安之前调整过中枢官职,改成了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

  可是在品级上,尚书左仆射仅仅是从二品,为了体现宰相的威严,必须要加昭文馆大学士,或者加三公之衔才能名正言顺。

  以往只有一个政事堂,也没什么疑问。

  但是现在要有行省,问题就出来了。

  自古以来,中华五千年礼仪之邦,最讲究等级规矩,要是连礼数都乱了,又如何让人信服。

  “陛下,老臣以为,是不是能给行省的平章事,加上龙图阁学士,或者翰林学士的衔,作为区分……”

  赵曙想了想,用力摇头,“不成,上一次改制,就强调要权责对等,现在调整之后,要增设许多行省,还是乱七八糟,岂不是没有规矩了?”

  “那,那可就要调整品级了!”文彦博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心中窃喜,改制就意味着机会,没准他老人家能捞点什么好处呢!

  赵曙沉吟了一阵子,“师父,把宰相升为正一品,副相为从一品,六部尚书为正二品,行省平章事,位同六部尚书,具是正二品,师父以为如何?”

  王宁安颔首,“陛下的安排极为妥当,只是眼下先在辽东设立行省,暂时不必全面调整,等机会成熟,再公布出来。”

  “嗯,就按师父的意思办!”赵曙又道:“那行省之下,还要设立哪些官职?”

  王宁安道:“陛下,臣以为应当设立两个平章事,一正一副,总揽行省事宜,同时,设一布政使,辅佐平章事,在布政使之下,设立六厅,对应中枢六部……同时设立巡抚,负责监督所有官员……”

  王宁安滔滔不断,显然,他早就下过功夫,把历代的行省制度杂糅在一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说的赵曙连连点头,现在就剩下一个问题,谁是第一任辽东行省的平章事……


第1048章 敛财高手


  设立行省,最大的好处就是给予了大宋几个大脑,一起运作,处理能力倍增……过去只有一个中枢,其他州府都要听从朝廷的安排,虽然也有路一级的行政单位,但是转运使毕竟没法名正言顺统领各方,加上一些贬官的宰执会出任知府,转运使根本不被放在眼里,没有实现有效管理。

  现在分出了若干行省,每一个省都能上承朝廷命令,处理本区域的事情。

  整个大宋的结构也为之一变,原来京城负责直接统御各府州军,现在是统御各行省,等于多了一层,方便控制庞大的疆域和众多的人口。

  也因为行省至关重要,平章事就显得非常关键。

  一般情况下,需要六部侍郎一级,出任平章事,而平章事调回京城,则是要接任尚书,进一步就是宰执一级。

  作为老牌宰相,又担任过西夏总督,文彦博觉得自己非常适合担任第一任的平章事,就差直接毛遂自荐了。

  赵曙也把目光转向了老文,“文卿!”

  两个字出口,文彦博浑身都颤抖了。

  果然落到了自己的头上,苍天保佑,祖坟冒青烟啊!

  文彦博勉强按捺住激动的心情,躬身道:“老臣在!”

  赵曙笑了笑,“辽东行省的事情朕准备……交给……师父处理!”

  噗!

  老文直接吐血了,不带这么大喘气的,你让王宁安办理,干嘛先叫我,你丫的也跟王宁安学坏了!

  要不是忌惮皇帝的身份,老文能直接扑上去,把赵曙给掐死了。

  赵曙还恍若未觉,丝毫没有理会文彦博受伤的心灵。

  “是这样的,朕准备统兵远征……眼下朝廷财税不足,急需补充财源,师父主持行省的事务,文卿老骥伏枥,替朕想一想,怎么能弄到军费,朕相信文卿的能力,一定不会让朕失望的!”

  这下子老文终于明白了,敢情是让他敛财啊!

  王宁安强忍着笑,徒弟总算是知人善任了,虽然王宁安也善于敛财,但是他这个人脸皮太薄,有时候就是下不去手,关键还是要看文彦博的!

  “陛下,臣以为文相公经验丰富,老诚谋国,他绝不会推脱的。”王宁安先替老文接下来了,“只是陛下要授予相应的权力才行,臣以为辽东、渤海、倭国、高丽,这四处都应该交给文相公处置,臣相信要不了几年,一定会府库丰盈的。”

  王宁安冲着文彦博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宽夫兄,你行的!”

  文彦博将一口老血咽下去,眼珠转了转,他也清楚了,自己在赵曙那里,早就人不人鬼不鬼了,再也别想拿到什么好活儿,也就剩下这种费力不讨好的。

  但话又说回来,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与其老死林泉,不如折腾一个天翻地覆。而且一下子四国的财政都落到自己手里,权力不比大宋的户部尚书差啊!

  干了!

  文彦博沉吟一下,就躬身道:“老臣愿意为陛下排忧解难,只是老臣手里无兵无权,怕是难以完成使命,有负圣人之托。”

  “不会的。”王宁安立刻道:“我辽东行省一定全力配合文相公,至于渤海的狄相公,倭国的张相公,还有高丽的宋相公,都会遵照宽夫兄的指令……这么说,只要是合理的命令,我们都会照办!”

  文彦博点了点头,“那就有劳王爷了。”

  ……

  他们谈完之后,赵曙又留了一个月,等到完颜盈歌三万大军全数出动,赵曙也就放了心,他果断带兵,向西域进发。

  万里远征,哪怕是汉唐盛世,也充满了危险。

  只是眼下的大宋修成了铁路,一半的距离走铁路,10天就能到达,剩下一半有直道,最多一个月……而且大宋的装备基本上进入了火器时代。

  大炮猛轰,排队枪毙……只要是后勤不断,大军就什么都不用怕!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不是战争,而是一边倒的屠杀。

  决定战胜胜负也不是赵曙和他的禁军,而是后方的王宁安,和文相公!

  “宽夫兄,圣人嘱托,千斤重担,咱们也别浪费功夫了,赶快拿出一些方略吧!”王宁安笑呵呵道。

  文彦博满心不高兴,“王二郎,陛下让老夫负责四国的财税,按理说,你这个平章事,应该位列老夫之下吧?”

  王宁安笑了,“行啊,你只要能弄来钱,我听你的!”

  他这话明显是糊弄人的,朝廷已经派遣了陈希亮作为右平章事,升任云州知府蔡京为布政使,张筠作为巡抚。

  这三个人都是王宁安的心腹,老文一个也指挥不动,更别说那些驻军,还有那么多的部落了……说到底,老文就是个出主意的人,究竟能不能用,还要看王宁安的心情!

  老文很郁闷,但是也无可奈何。

  “咱们开门见山吧,论起弄钱,老夫有十八般本事,你要什么样的只管说!”

  王宁安放声大笑,“宽夫兄,论起正道直行,发展经济,你未必比得上我……陛下用你,自然是要那些歪门邪道了!怎么样,半年之内,能弄到1000万吗?”

  “哈哈哈,姓王的,你也太小觑老夫了,弄不来3000万,我就在大庭广众之下,给你磕头当徒弟!”

  文彦博是信心十足,“要想赚钱,从衣食住行下手,是最方便不过……草原上最需要的东西无非是盐、茶、铁、布这四样,我说的可对?”

  “嗯,能否说的仔细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