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745章

大宋将门-第745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父,你看过了?”

  “没有!”

  “那你怎么能同意?”吕惠卿都傻了,他是真没想到,师父居然是这么办公的,太草率了吧?

  王宁安哈哈一笑,“吉甫,全天下的事情那么多,每天几百份的奏疏,多的时候,甚至上千份,我要是都看完,早就累死了……身为首相,必须要有担当,该放权就放权,出了事情,你就要担着。不可能好处占尽,权力尽数握在手里,罪责却是别人的——否则下面的人,怎么会服气?”

  吕惠卿露出深思之色,“师父教导的是,弟子小家子气,果然不适合执掌政事堂。”

  “先别忙!”

  王宁安又拦住了吕惠卿。

  “刚刚是说做事,接下来说说不做事。”王宁安一低头,从桌子旁边,又拿出了一摞奏折,送到了吕惠卿的面前。

  “你看看吧。”

  吕惠卿急忙拿起来,他挨个看过去,越看脸上越是吃惊!

  最后简直傻眼了。

  “师父,原来你什么都知道啊?”

  这些奏折,不少都是来自云州等地,还有御史台,都察院的官员,他们弹劾官商勾结,利用货币兑换,洗劫财富,无所不为……甚至有人把矛头对准了文彦博,说就是文宽夫留下的故吏干的,老文难辞其咎,还有人直接说文及甫往家里搬了300万贯钱,信誓旦旦,证据确凿。

  “师父,有这些奏折,你怎么不拿下文宽夫啊?”

  吕惠卿心里埋怨,你这里证据这么多,还要我们费什么力气,直接废了文彦博,不是举手之劳吗?怎么就不出手?

  “吉甫,老百姓有句话,叫不痴不聋不做当家翁。诸如此类弹劾的奏疏,每天朝廷都有几十份,甚至上百份,朝廷上下,被弹劾的官吏,远远多于没有被弹劾的。我能如何呢?是接到之后,就立刻办文彦博,把他下狱,严刑拷问,还是直接送到法场,开刀问斩?”

  吕惠卿也在官场不少年,加上他聪慧过人。

  很快明白了师父的意思。

  身为上位者,一举一动,都会给下面带来山洪海啸一般的影响。

  王宁安要是凭着几份似是而非的奏疏,就去办文宽夫。

  下面的人肯定以为两位要宣战了,他们就会拼命跟进,攻击文彦博的党羽,掀起朝堂大战,一面取悦王宁安,一面铲除异己,扩大权力。

  而且不只是文宽夫,还有其他人,有罪有应得的,有罗织构害的,谁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哪怕王宁安,也没法分辨清楚所有的事情,一定会出错!

  而且一旦到了疯狂攻击,不计后果的时候,就只剩下互相倾轧,争权夺势,把天下都弄乱了。

  所谓当家不闹事!

  身为首相,责任太多了,要推动地方建设,要顾及对外作战,要落实新政,方方面面,千头万绪,如果把精力都牵扯在争斗上面,哪里来的时间治理国家?

  所以不是你看不谁顺眼,就能下手的,凡事轻重缓急,必须有个先后顺序。

  知道做什么容易,知道不做什么难!

  吕惠卿思量着,心里一阵阵翻腾,果然执掌政事堂,和负责都察院完全不同,许久才说道:“弟子懂了,师父把文宽夫派去云州,也是用心良苦,是要让他犯错,露出马脚,就好比脓包,一定要鼓出来,不得不办,那时候下手,才能名正言顺。正是恶贯满盈,咎由自取!”

  吕惠卿觉得自己又学会了一招,升华了许多。

  可王宁安却没有什么喜色,他缓缓起身,背着手踱步。

  “吉甫,你如何看待眼下的朝局?说坦白点,就是云州官吏的贪墨,是文宽夫作孽,还是另有原因?”

  吕惠卿犹豫了再三,他挺无奈的,叹道:“师父,容弟子说句过分的话,文宽夫当然老奸巨猾,不是好东西,可是我大宋的官吏,从上到下,也没多少好人!尤其是这些年,他们越贪越狠了!”

  这话可不是无的放矢,吕惠卿担任都察院二把手以来,同样得到了太多的消息,几乎全是关于官吏贪腐的案子。

  以往大宋高薪厚遇,又不杀士人,官员贪赃枉法的行为所在多有,但是能追究的却不多……后来王宁安推动变法之后,官吏数目大量增加,原本交给士绅的权力,都收了回来。

  官吏直接接触百姓,有什么贪贿行为,立刻就会激起民怨,报纸连篇累牍,经常反应这类情况。

  还有,推动建设,发展经济,增加基础设施,每项工程,都涉及到方方面面,从中大捞好处的人,绝不在少数。

  吕惠卿的话还算客气,放眼望去,几乎无官不贪,区别只是多少而已,有的贪了,但是能办事,有的贪了,却不办事!更加可恶透顶!

  “吉甫,你觉得官员如此,根子在哪里?”

  “这个……师父,弟子不敢说。”

  “你不敢说,我说。”王宁安哼了一声,“就在满朝重臣,就在你们身上!”

  “啊!”

  吕惠卿惊得脸色苍白,慌忙拜倒,这次可不是他装蒜,而是真的害怕了。

  “师父,弟子绝没有贪贿行为,请师父明察。”

  “你当然没有!”王宁安咬了咬牙,“起来吧,我今天也没想问你的罪。”

  吕惠卿战战兢兢,从地上爬起来,浑身已经被冷汗湿透了。

  “我说根子在你们身上,不是随便说的。”王宁安认真道:“你们这些当道掌权诸公,为了抢夺位置,彼此倾轧争夺,党同伐异,拉帮结派……正因为上面不和,下面人才有机会,大肆贪墨,而不用担心被严惩。一来有上面的人庇护,二来上面的人乱斗,也没有精力管他们,权位你们去争,人家只管塞满荷包……你说,我讲的有没有道理?”

  “啊!”吕惠卿羞愧满脸,“师父高论,一针见血,弟子愧不能及!”

  王宁安突然又笑了。

  “你们不也是想出了办法吗!知道互相乱斗,没有好下场,就暗中抱团了!”

  又被老师戳穿了心思,吕惠卿很是尴尬,“师,师父,弟子们也是无可奈何,要不然,我们还不是文宽夫和拗相公的对手啊!”

  “行了。”王宁安摆手,让吕惠卿坐在了对面,他语重心长道:“吉甫,我想你很明白了,官员之间,必须要有约束,尤其是上层,争斗可以,但是不能没有大局,没有天下,没有规矩!”

  吕惠卿用力点头,“师父所言极是,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拿这一次的事情来说,明显有人拿契丹的大局,拿朝廷开疆拓土的大事,来当成争权夺利的工具,如此行径,简直人神共愤,天地不容!只是——纵观历代,君子下场凄惨,小人大行其道,君子廉洁自守,小人肆意胡来,结果往往是小人战胜君子,吏治崩坏,不可收拾!”

  王宁安颔首,笑道:“所有需要有一个坚强的核心,有广泛的共识,身居高位,彼此之间,要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要有共同的理想目标,要有纠正错误的能力!”王宁安道:“我曾和两个人提过,要组建一个学会,吸收各界优秀人才加入,尤其是能干的官吏,大家要确定目标,订立规矩,然后才能往下落实,如果出了偏差,就要及时纠正,对于贪臣墨吏,决不能客气!”

  吕惠卿仔细听着老师的想法,他也陷入了深思,光靠着朝廷会议,私下交往,很多事情是没法谈的,就像这次推举首相,六艺就四分五裂,彼此猜忌,让外人钻了空子。

  假如再有另外一个平台,大家坦诚沟通,情况就会好很多。

  吕惠卿赞叹道:“师父,真是高明,弟子叹服了!”

第1016章 张筠的霹雳手段

  王宁安淡淡一笑,“吉甫,以你的才智还能看不出来?我也就是异想天开,想要落实下去,实在是千难万难!”

  吕惠卿感叹道:“不管多难,总之有了方向就好办了,当年的时候,弟子们也没想过,能这么快就灭了契丹,凡事只要开始做,就不难!”

  “这话说得好!”

  王宁安道:“有些事情,的确要做了,而且刻不容缓。”他神色严峻,这一次云州的事情,几千万贯财产流失,让人心惊肉跳,不寒而栗。

  下面官员的胆子简直比天还大,他们在云州无所顾忌,在大宋境内呢?就能安分守己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各地的州府军县,当头的几乎有无限的权力,他们就是老百姓头上的天,这天是晴的,还是黑的,全看他们的人品德行,能不危险吗?

  “整顿吏治,严查贪腐,建立起强大的监督制衡,就是下一步要做的事情。”王宁安义正词严道:“吉甫,这一次云州的案子,不是扳倒某个人,也不是夺权,而是整肃官场的第一步,你明白吗?”

  吕惠卿低下了头,很羞愧。

  果然,是自己小觑了师父的心胸,如果王宁安仅仅想扶持一个傀儡首相,暗中操纵大权,根本不用这么费事,他有太多的办法了。

  让百官推举首相,其实就是让官僚体系先强大起来,然后回过头,整顿吏治,也就名正言顺,师父的确是用心良苦。

  只可惜,包括他们这些弟子在内,都没有领会师父的意思,仅仅当成了一场夺权大战,包括他自己在内。

  阴谋算计,费尽了心机。

  难怪他得不到老师的全力支持!

  想到这里,吕惠卿手足无措,老脸通红。

  “弟子惭愧,弟子辜负了师父的厚望,这么多年,弟子竟然没有领会师父的苦心,实在是不配做师父的弟子。”

  王宁安叹口气,“吉甫,在铲除世家大族的时候,你们吕家主动迁到了交趾等地,是很难得的。不过最近我也听说,你的几个兄弟步入了官场,他们可都名声在外啊!”

  吕惠卿脸都充血了,兄弟的名声可不是好名声啊!

  “师父,弟子惭愧,师父只管按照国法处置,弟子绝无怨言!”说完,他又跪了下去。

  王宁安连连摇头,“别总是跪跪的,你求我又能有什么用!我是给你,还有其他人打个招呼,心里面要有数,管好自己的家人,率先垂范,如果在接下来整肃行动中,你们家人卷入其中,到时候可别怪为师无情!”

  “请师父放心,弟子一定严格约束,他们要是敢胡来,一定严惩不贷!”

  ……

  从王宁安这里回来,吕惠卿的衣服都湿透了。

  他反复思量,眼下大宋拿回了云州,即便又冒出一个大金国,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大宋的敌人永远是自己!

  内部不乱,外面就不能如何!

  保证内部安稳,最重要的就落在吏治上面,别管王宁安在朝在野,他的意见都不是开玩笑的,下一任首相,排在第一的任务就是这个!

  真的要约束好自己的家人,千万别当那只骇猴的鸡!

  不过吕惠卿转念又一想,立刻振奋了起来。

  既然云州首当其冲,那么卷入其中的文宽夫,还有王大国舅,都别想好了!

  吕惠卿回去之后,先跟几个同门通报之后,然后就行动起来,他执掌都察院,各种消息也不是少数。

  吕惠卿立刻发动手上的力量,上书弹劾,要求朝廷彻查云州官员……包括吏部尚书范纯仁,兵部尚书章惇,户部尚书韩宗武……几位重臣一起提出要求,都是主张彻查到底。

  这一番举动压力如山,全数落到了文宽夫的头上。

  文相公虽然去了云州,但是一只眼睛还留在京城,什么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

  “遭了,真的遭了!”

  文彦博来回乱转,“王宁安这是要下杀手了!”老文太清楚了,舆论动起来,如果办不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结果,他就等着倒霉吧!

  “你说吧,要怎么办,办谁是好?”

  文及甫被老爹问得急了,突然道:“爹,你看他成不?”文及甫给了老爹一个人名,文彦博看了看,顿时露出了惊讶之色。

  “你小子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这个人怎么能查?”文彦博都吓坏了,文及甫点出来的人名叫薛向,字师正,只是这个人一点也不正!

  他早年投靠韩绛门下,在三司为官,当时就很是贪婪,后来韩家被贬到了西夏,薛向的往日罪状被翻出来,也被贬到了银州为官。

  后来文彦博把他提拔到了夏州,担任知府。

  老文在西夏大肆搜刮,中饱私囊,也需要得力的住手,而薛向就是很能干的一个,深得文彦博的欢心,这才把他又调到了云州,继续干敛财的生意。

  这个人要是拿下了,火就烧到了文彦博,想跑都跑不了!

  “爹,你在西夏的时间不长,你不知道,这个姓薛的早就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