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74章

大宋将门-第74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宗武说完,一屁股坐在了几个人的对面。

  活泼的少年看了看他,兴奋拍手道:“果然六艺学堂的人不一般,我叫苏轼,你呢?”


第118章 好大的鱼


  “在下韩宗武,是河**家的子弟。”

  韩大少爷抬出了家族背景,却发现对面三个没啥反应,脸色尴尬,那个大点的姐姐踢了踢弟弟,苏轼连忙干笑道:“久仰,久仰。”

  怎么听都是敷衍之词,韩宗武很不痛快。

  奈何他有求于人,不得不陪着笑脸。

  “你们是来读预科,还是直接入学?”

  “我爹没说。”苏轼大咧咧道:“不过我觉得不用读什么预科。”

  韩宗武很讨厌苏轼高傲的态度,随意追问一句,“令尊是?”

  “我爹叫苏洵,是学堂的博士,怎么样,师兄知道吗?”

  “知道,当然知道!”韩宗武惊讶不已,苏洵其貌不扬,没想到儿女竟然如此出众!

  虽然苏洵脾气古怪,又没有功名,是个很难搞的人,但是他的文章学问绝对一等一,在六艺学堂之中,也就比晏殊和欧阳修差一些而已,想来他的儿子也不会差。

  韩宗武眼圈转了转,笑道:“苏先生可是我们敬重的老师,人品学问没的说,在六艺学堂之中,绝对排在前列。”

  “那还用说,也不看看是谁的爹!”苏轼的大嘴巴看来是从小的毛病,他姐姐狠狠瞪了他一眼。

  “别听他胡说,学堂的先生都是名满天下的鸿儒,晚生后辈哪有议论的资格。”少女很聪明,不经意间,点了韩宗武一句,哪知道韩大公子鬼迷心窍了,丝毫没听出来。

  “唉,你们有所不知啊,学堂的先生当然不乏名家鸿儒,晏相公,醉翁,梅先生,都是令人敬仰的人物。可人多了,难免良莠不齐,就有那么一个欺世盗名之徒,混迹其中,仗着一点小机灵,还有些邪门歪道,竟然忝列其中,真是让人不齿!”

  “是谁?”苏轼好奇道。

  韩宗武装得苦大仇深,哀叹道:“还能是谁,就是王宁安呗,此人没有一首诗词流传世间,年纪轻轻,居然是讲师之一,简直岂有此理。大家心里都很气,他有何德何能,做大家的老师。”

  “是他啊?”苏轼眨了眨眼睛,笑嘻嘻道:“韩师兄,他真的那么不堪?”

  “那还用说。”

  韩宗武来劲儿,“王宁安这个人才学不行,人品更差,师弟到了学堂,一试便知。”

  苏轼犹疑不定,“韩师兄,他毕竟是学堂的先生,会不会有些不敬?”

  “错了,大错特错了。”韩宗武悲愤道:“六艺学堂是要名垂青史的,岂能因为一个人就变成笑柄。更何况令尊何等人物,同王宁安摆在一起,简直是天大的侮辱!身为人子,师弟更应该拆穿王宁安的面目,替令尊争一口气。”

  ……

  每天都有马车往城里送猪肉,回来却是空车,为了避免白跑一趟,往往会拉一些百姓回家,一个铜子就可以坐一路,很受欢迎。

  当然了,来六艺学堂求学的士子岂能做拉住肉的车!

  有专门的马车,干干净净,还熏了香。

  苏轼、苏辙,还有姐姐八娘,坐在了一起。苏八娘脸色阴沉,很不好看。苏轼笑嘻嘻道:“姐,你是替王二郎鸣不平?”

  “废话!”

  苏八娘气哼哼道:“王公子心怀锦绣,性情高雅,谦谦君子,非比寻常。那个姓韩的才是欺世盗名,面目可憎!”

  苏辙挠了挠头,“姐姐,人家长得不错啊!”

  “哼,心里龌龊更加丑陋!”苏八娘咬着牙道。

  苏轼看姐姐紧张气愤的模样,越发想笑了。

  “我说姐姐,你不就是看过王二郎的小说吗,至于处处维护他?”

  “什么叫维护他?”苏八娘拔高了声音,“文如其人,王先生的《西施传》与众不同,他是真正同情西施,真的懂女人的心,不像那些文人,嘴上说着多么喜欢,其实还不是看重一张面皮,肤浅,肤浅得很!”

  王宁安要是听到这话,保证感动哭了,还从没人如此称赞呢!

  马车离着六艺学堂越来越近,路上的热闹也就越来越多,往来的马车不断,天南地北的口音,不时还有学生骑着马疾驰而过。

  老爹苏洵在信中说过,六艺学堂不光教学问,教做人,还教骑马射箭,排兵布阵。苏轼是个好玩好闹的人,听到这里立刻就坐不住了。

  他在四川只见过矮小的滇马,沧州的高头大马,神骏无比,奔腾如飞,苏轼看得直流口水,手舞足蹈,恨不得立刻骑上去,好好威风一把!

  “二弟,怎么样,来得值了吧?”

  苏辙扁扁嘴,“那么高,我怕。”

  “怕什么,信不信我现在就去试试。”

  这位说着就要下车,讨匹马骑,苏八娘实在是看不下去,揪着苏轼的耳朵。

  “你给我老实点,别给咱爹惹祸了!”

  苏轼不敢违抗姐姐,只好耐着性子,赶到了六艺学堂。距离山门很远,就看到了“为大宋之崛起而读书”的校训,一行大字,遒劲雄浑,苏轼年纪不大,可书法已经很有造诣,盯着每个字,竟然入迷了。

  就在这时候,陆陆续续,也有不少新生赶到,有个二十几岁的青年,带着十几岁的弟弟,看着六艺学堂的气象,不停点头。

  “三弟,我可真想年轻十岁,好和你一起在学堂求学读书啊!”

  少年呵呵一笑,“大哥,你要是年轻十岁,小弟还没断奶呢!”

  他这话一出,引来青年一阵大笑,这两位正是曾巩和曾布兄弟。

  在另一面,王安国背着手走来,他身后寸步不离,跟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小家伙很瘦很矮,唯独一双大眼睛,神采十足,他紧闭着薄嘴唇,也不多话,只是不停观察着,一看就是个聪明的孩子。

  “大侄子,你看这六艺学堂如何?”

  小家伙眨眨眼,道:“比爹爹的学堂大了些,只是学堂之人,怕是未必比得上父亲。”

  王安国心中暗笑,自己这个侄子,还真是崇拜他爹啊!只是眼下大哥名声不显,相比起醉翁等人,差得还挺远。

  有自信是好事,可自负却未必妥当。

  让王雱过来,见识一下天下的英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是好事情。

  王安国不断盘算着。

  这时候山门外面已经凑了二三十名学生,韩宗武陪着最后几个学子赶来,大家都在焦急等待。

  没有多少时间,欧阳修带着几位博士出来,王宁安也混在其中。老醉翁见到这么多少年英才,老怀大慰,抓着胡须,放声大笑。

  韩宗武瞅准了机会,连忙站出来,“山长,这么多学弟前来,实乃六艺学堂的大事,弟子斗胆提议,填词祝贺,先生以为如何?”

  欧阳修笑了,“也好,既然是你提议的,就由你定规矩吧。”

  “是。”韩宗武得意洋洋,总算等到了机会,“山长和其他先生都是前辈,学生们望尘莫及,唯独王先生,与我等年纪相仿,不如就让他代表诸位师长,同学生们切磋一二,不知道王先生愿不愿意啊?”

  韩宗武带着笑,呲着牙,对着王宁安,上次让你拿校服的事情对付过去了,我看你这一次怎么办?

  王宁安脸上云淡风轻,心里却骂开了,韩宗武这小子真不是东西!

  你认准老子不会作诗填词?

  看我不亮瞎你的狗眼!

  王宁安准备找出个应景的大杀器,给这小子点教训。正在此时,突然一骑飞至,梁大刚从马背上滚下来。

  “少爷大喜,三爷回来了,还带着两头头好大的鱼哩。”

  王宁安一听,也顾不得这帮学生了,连忙跑过来,激动问道:“有多大?”

  “足有三四丈长,跟肉山似的!”

  “太好了!”王宁安抢过梁大刚的马,“醉翁,失陪了。”说完,王宁安一溜烟儿,消失的无影无踪。


第119章 超级宝库


  借口,绝对借口!

  王宁安准是知道诗词不行,才想出这种办法脱身的,真是卑鄙!

  韩宗武心里想到,这世上哪有几丈长的鱼,那不是扯淡吗?

  这回啊,一定要去好好看看,顺便戳穿王宁安的面目。他坐在马车上,满心都是这些东西。倒是最前面的马车,欧阳修,苏老泉,韩维几个凑在一起,交头接耳。

  欧阳修就说道:“前些日子王二郎和老夫提到过,他准备下海捕鲸,还和老夫说,鲸鱼浑身都是宝儿,用好了能富国强兵。”

  “夸夸其谈!”苏洵不改愤青本性,怒道:“富国强兵靠的是天子圣明,靠的是朝臣清廉正直,靠的是将士用命,可不是什么鲸鱼!”

  韩维倒不是这么看,他笑道:“我看古书上面说鲸鱼硕大无朋,就算论斤卖肉,也是好大的一笔钱。老泉兄持论甚正,立意高远。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凡事还是离不开钱财二字……”

  韩维知道苏洵好辩,正等着他反驳,可是等了一会儿,苏洵没有出声,马车也停了,韩维急忙抬头,距离码头还有几十丈,没有什么遮挡,可以一览无余!

  那是什么啊?

  一道硕大的黑影,横亘在码头上,简直就像是一道堤坝,一条山岭,壮观,硕大,宏伟,惊人……

  韩维挖空心思,也想不出合适的形容词。

  说是三四丈长,在他看来,至少有五六丈,真就是一堆肉山,圆滚滚的,围在四周的船工水手,好像是蚂蚁一般,小得可怜。

  连欧阳修都吓到了,心说不会是抓到了传说中的鲲鹏吧!

  老夫子从车上下来,三步并作两步,快速冲向了码头。跟在后面,还有六艺学堂的博士和学生。

  苏轼见到庞大的鲸鱼,先是震惊,接着手舞足蹈,第一个扑上来。

  “鱼,好大的鱼!”

  “这不是鱼!”有个声音响起。

  苏轼回头看了下,是个小不点,便满不在乎道:“怎么不是鱼?你看和鱼一模一样,就是太大了。”

  “不是,就不是!”王宁泽用力摇着头,戳了戳厚实的鲸鱼皮,说道:“上面没有鳞片,再看头,没有鱼鳃,这东西和我们一样,是喝奶的。”

  苏轼目瞪口呆,摸了一把光滑的皮,还真没有鳞片,鱼鳃也没有,可这么个怪东西,说不是鱼,打死他也不信啊!

  “小兄弟,你听谁说的?”苏轼躬身询问,王宁泽一回头,发现王宁安走了过来。

  “这种东西的确不是鱼,只是外形很相似,人世间有太多似是而非,要想弄清楚,就要知行合一,光靠着脑袋想没有用,必须动手才行!”

  王宁安笑着,让人拿过来一支伐木的锯,普通的玩意摆不平硕大的长须鲸,十几个船工水手一起上。

  把鲸鱼的身躯分割成一块块的,浓浓的血腥,刺鼻的臭气,让人眩晕。

  可是在场的众人都舍不得离开,就连向来有洁癖的王雱也捂着鼻子,瞪圆了小眼睛,片刻不敢放松。

  苏轼闷着头,反复咀嚼着王宁安的话。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哈哈哈!”他突然像发疯了一样,咧着嘴大笑,弄得苏老泉脸都黑了。

  小畜生在家就疯疯癫癫的,来了学堂,竟然还是如此,看老夫不狠狠收拾你!

  苏轼顾不得他爹,竟然主动跳到了鲸鱼背上,和王宁安一起抓着大锯,用力切下一块块的肉。

  ……

  王良瑾这次捕到了两头鲸,其中一头是长须鲸,一头是抹香鲸,两头鲸都非常庞大,一直忙活到了晚上,才处理不到三分之一,为了防止鲸肉变质,唯有挑灯夜战。

  王良璟也带着几十个弟兄过来帮忙,折腾到了第二天早上,两头鲸鱼才处理完毕,码头上一片狼藉。

  没有参与的人,都被熏得一身臭气,至于亲自动手的王宁安,跟血葫芦似的,他要不是担心破坏了好东西,才不会干这个呢!

  倒是苏轼没心没肺,又累又臭,还不忘咧嘴傻笑。

  他终于从王宁安的嘴里掏出了不少关于鲸鱼的知识,而且亲手解剖之后,他也知道了这东西的确不是鱼,只是他还接受不了,鲸鱼同人一样都是用乳汁哺育后代,反正还有的是时间,先来看看战果吧!

  一头长须鲸,重50多吨,其中脂肪12吨,肉质约25吨,脏腑5吨,光是一颗心脏,就有二百多斤,比一个成年人还要重!

  土塔村的肥猪很出名,每头猪的所有脂肪都提炼出了,不过50斤,一头鲸居然顶得上500头猪!

  之前王宁安爷俩算账,一千部曲,每年要吃猪肉7000贯,爷俩都肉疼不已,其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