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732章

大宋将门-第732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律洪基清楚听到了周围的欢呼嘲讽,他觉得自己就像是被火烤的大虾……每一步都是煎熬,身体折磨,自尊荡然无存。

  冷汗顺着鬓角流淌下来,越是接近御帐,他的腰就越弯,冷汗就越多。

  衣服都被湿透了,他的拳头一次次握紧,又一次次松开,终于,到了位置,耶律洪基挺直胸膛,张了半天嘴,那句话就堵在喉咙里,始终说不出来。

  更缺德的是大帐里面的君臣,赵曙搬来了一副象棋,跟王宁安下了起来,有火炉,有茶水,还有点心。

  “师父,你说他能撑多久?”

  “陛下,那不如打个赌吧,我猜撑不到一局棋!”

  “那好,咱们就拭目以待。”说着,他们两个竟然真的车马炮走了起来,旁边的侍卫都看得目瞪口呆。

  你们可真行!

  一局棋刚下了一半,突然有声音传来。

  “罪人……耶律,洪基……向大宋皇帝请罪,降臣求见大宋皇帝!”

  喊完之后,耶律洪基双腿发软,直接匍匐在地上,在后面的人看来,就是向大宋下跪!

  契丹皇帝跪了!

  他跪下了!

  耶律乙辛,还有其他的臣子,也都跟着下跪。

  大宋的士兵目睹,好多人激动地热泪盈眶,疯狂欢呼,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师父就是厉害,耶律洪基也太废物了!”

  王宁安含笑,“陛下稍安勿躁,臣出去一下。”

  御帐门撩起,王宁安从里面走了出来。

  “耶律洪基,你先起来,在面君请罪之前,本王要带你看一个人!”

  说着,王宁安在前面走,士兵左右跟随,押着耶律洪基,还有其他的大臣,他们出了军营,直接来到了云州城下。

  “炮兵停下来。”

  王宁安让人把耶律洪基带到了一个土丘上面!

  他直了支持城头,耶律洪基举目茫然看去,契丹大旗依旧飞扬,只是残破不堪,和云州的城墙一样,只是城内还是契丹兵驻守,他们再坚持着断后任务!

  耶律洪基的老脸突然变成了紫红色,激动之下,一阵阵咳嗽,把肺都要咳出来。

  可是王宁安却不想轻饶了他!

  “就请你劝说还在负隅顽抗之人吧!”

  “让我劝说?”耶律洪基更加为难,他手足颤抖,不知如何是好,过了许久之后,他承受不住压力,只能点头,有侍卫送来了一个铁皮大喇叭。

  “城,城上的士兵听着,朕,朕已经投降……你们,你们放下武器吧!”

  声音比哭还难听,简直跟打嘴巴子没什么区别,耶律洪基都被打懵了,士兵还未投降,天子却投降了,这叫什么事啊?

  可他还有选择吗,只能连着喊了三遍……突然,城头出现一个人,他浑身鲜血和硝烟,发疯跑上来。

  “你丢光了大契丹的脸!你该死!”喊完之后,猛地从城上跳下,脑袋砸在冰冷的地面上,顿时粉碎,云州降……

第998章 凯旋门

  “真是想不到啊,耶律仁先居然是如此的硬汉,难得!让人厚葬了。”王宁安笑呵呵道:“耶律洪基,你有什么意见?”

  耶律洪基的腰弯得很深,他低声道:“一切全凭王爷做主,只是耶律仁先不识天数,不知好歹,抗拒天兵,有死而已,何须怜悯?”

  “哈哈哈!”

  王宁安放声大笑,“唉,如果把你这段话记下来,不一定有多少骂声啊?”

  “罪人抗拒天朝,自取灭亡,早就是声名狼藉,不在乎这些了。”耶律洪基谦卑道。

  王宁安摇了摇头,“难得陛下有如此觉悟,放心吧,我大宋会好好招待陛下的。”

  ……

  “师父,那个耶律仁先可是一直忠于大辽啊,连命都不要了,可耶律洪基如此无情无义,简直匪夷所思,他还算是人吗?”

  王宁安淡淡一笑,“陛下忘了乐不思蜀吗?”

  “哦!”赵曙哈哈笑道:“明白了,原来他是装死狗,要保命啊!”

  “嗯,从决定投降的那一刻开始,耶律洪基就不是骄傲的契丹皇帝了,他只想苟延残喘……或许,他还想看大宋倒霉吧!打不赢大宋,就努力多活几年,其实也挺励志的!”

  王宁安把耶律洪基的鬼把戏看得一清二楚……只是耶律洪基还有一层盼望……别以为打败了契丹,就天下太平,草原,辽东,千年来都是胡汉杂居之地,游牧部落长期占据优势。

  如今契丹败了,可辽东还有女真,草原还有蛮族……巨大的空缺,迅速会被这些部落填充。

  天气越来越严寒,极北的蛮族大举南下,已经和契丹打了很多次了,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就像一颗火星落在了柴草堆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燃起一场大火!

  最妙的是契丹亡国了,原来契丹精锐的皮室军,宫分军,还有各个部落,就会有很多人投奔蛮族,他们还会带去先进的武器,带去领兵作战的经验。

  要不了多久,一个个强悍的游牧部落就会南下,到时候大宋的苦日子就来了!

  朕要活着,即使卑微,也要努力活着,早晚有一天,大宋收拾不了北方的残局,说不定他的机会就来了。

  不得不说,耶律洪基的算盘很精明,可是他太低估大宋的智慧了。

  王宁安早就预见了这一点,“打败契丹容易,治理这么庞大的疆域,实在是太困难了。”赵曙很不负责任地笑道:“弟子也知道,所以还请师父一定要扛起来,除了师父,弟子谁也不信。”

  王宁安哼了一声,“陛下,要不这样,把文彦博派过来吧,让他做辽东总督,以老文的手段,绝对没有问题。”

  还真别说,赵曙有的心动了。

  但是沉默了一会儿,赵曙摇头了。

  “师父,这事弟子没法答应你,文相公还有重任。”赵曙说的很认真。

  王宁安这个无语啊!

  文宽夫真是个打不死的老妖孽,他什么时候把徒弟给忽悠了……看赵曙的样子,对文相公信任有加,还要重用,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宁安越想越糊涂,可咱们文相公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他都想笑出来了!

  “王宁安啊,你怎么也想不到,居然是你帮了老夫的大忙!”

  文彦博喜出望外,忍不住和儿子炫耀起来。

  “王宁安培养了陛下,鼓励陛下当千古一帝,开疆拓土,征伐天下……可是他不清楚,千古一帝不是那么好当的!当年汉武帝为了能全力以赴,北伐匈奴,任用张汤,桑弘羊,帮着他敛财,背负骂名。如今陛下想要征伐天下,岂能不用合适的人才?”

  “王宁安太强势了,他没法留在政事堂,而王安石又是陛下的岳父,以他的作风,应该也不会全力支持陛下的大业……所以朝臣当中,唯有老夫,唯有我文彦博,能不计一切代价,全力协助陛下,成就霸业!事到如今,陛下不用老夫,还能用谁?哈哈哈!”

  文相公这个高兴啊,挺大岁数的人,居然纵马疾驰,把后面的人都甩开了好远,王宁安啊,你处心积虑,到底还是压不住老夫!

  咱们俩斗了这么多年,最后还是老夫赢了!

  早在东南缺粮的时候,文彦博就不顾一切,拼命卖好,他的努力终于见到了成效,赵曙的心被他捂热乎了,觉得离不开他了。

  这不,提前派他回京,一来是报捷,二来是负责迎接陛下凯旋回京!

  自从有了铁路之后,消息的传播也快了很多,云州被拿下来的第三天,京城就知道了……所有的报纸开足了马力,昼夜不停,加印消息。

  宣告这一场大胜!

  虽然出征的时候,大家伙都信心十足,但是能这么快打败契丹,还俘虏了契丹皇帝,一雪前耻,真是大快人心。

  京城的茶馆酒楼,街头巷尾,到处都是热闹议论的人群,大家伙高谈阔论,开怀大笑,有人就说,当年石敬瑭给契丹人当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实在是奇耻大辱。

  最好让耶律洪基也给大宋当儿皇帝……呃不,是孙皇帝!

  一还一报,才叫痛快呢!

  还有人说,费那个力气干什么,直接把他砍了就是了,要是不解气,千刀万剐也行啊!

  大家伙议论纷纷,最多也就是一个笑谈。

  真正受到震动的是官场和商界。

  首先,契丹是一个面积和大宋几乎相等的大帝国,虽然人口差了几十倍,但是这么大的地盘,有多少资源,有多少矿产?

  大宋的工业机器已经启动了,煤炭,钢铁,缺口大得吓人。可大宋的境内资源不丰富,唯一能满足的就是煤炭,其他的都差着一大截。

  “辽”这个字,就有镔铁的意思,契丹境内,是存在大铁矿的,这是大宋商人最垂涎的东西。

  其次还有木材,人参,东珠,而且听说契丹的北部,蛮族居住的地带,还有黄金白银!

  开什么玩笑?

  当年去西域淘金的那帮人,现在各个都成了富豪,许多人回京之后,购买了房产,每年光是租金,就能收到手软。

  谁不想一步登天?许多人都盘算着,要去契丹开矿发财。

  至于朝廷上下,想的则是官场的利益,原来大宋只有巴掌大小,官员一大堆,现在西域,西夏,契丹,这么大的土地,都要纳入版图,要增加多少官员,要如何调整官制,有没有一下子发达的良机?

  稍微想想,就让这些人按捺不住。

  咱们文相公那是修成精的人物,他拍着胸膛,告诉所有人。

  “陛下雄才大略,气度超凡,我大宋雄兵百万,良将千员,尔等只要用心王事,就必然有一展报复的机会……千头万绪,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迎接陛下凯旋而归,务必要盛大庄严,要告诉在京的属国使节,让他们一起观礼,领略我大宋的风采,不要怕花钱,一定要让大宋天威,深入人心。”

  文彦博说着,看了看王安石和司马光,老气横秋道:“两位相公,这个威风可是花钱买不来的,是吧?”

  王安石没说什么,只是点头。司马光一肚子气,他能听不出来吗?老文纯粹是狐假虎威,可又不能视而不见。

  “就按照文相公的意思办。”司马光道:“工部那边已经有了方案,我们已经在落实了。”

  言下之意,你个老家伙就别装蒜了。

  文彦博迟愣一下,也就没有多话。

  这个司马光,不是个善茬子,不过你小子也别得意,只等着王宁安被老夫赶去契丹,你们这帮人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一个也跑不了!

  文相公暗暗思量着……接下来的半个月,就是这几位大臣争相谄媚的日子,老文下令部署,动员城中百姓,在京的学生,沿途的州府县军,一个不落。虽然还是天寒地冻,但是别忘了西京是什么地方!

  文相公早早告诉花农,把最好的牡丹都贡献出来,只等陛下凯旋而归,就用鲜花迎接,他还传令下去,所有参加欢迎仪式的百姓人等,都要穿着崭新的盛装,必须干净漂亮,要拿出天朝的气度来。

  他又招募了所有的鼓乐队,舞龙舞狮,手段齐出,一定要让陛下高兴了!

  “爹,我觉得这么下去,文彦博会把风头都抢走的!”王雱情绪低落道:“我觉得爹不能再沉默了,陛下好容易打了胜仗,讨陛下欢心才是。”

  二弟王旁却不以为然,“我倒是觉得文宽夫这么折腾,有当奸相的潜质了,不能不防!”

  “这叫什么话!”王雱不服道:“陛下亲征,灭国而归,普天同庆,要是没有一点动静,那才是失职呢!”

  他还想劝王安石,可拗相公一摆手。

  “行了,这些事情司马君实会安排的,我们不用掺和!”

  一转眼,赵曙和王宁安领兵凯旋,沿途军民百姓,夹道欢迎,弄得赵曙心花怒放,尤其到了西京,提前30里下车,百官迎接,赵曙一抬头,就看到了一个巨型的建筑,是一座规模宏伟的拱门,足有十几丈高,赵曙看得目瞪口呆。

  司马光连忙解释道:“此门是臣等替陛下和凯旋将士准备的,陛下可还满意?”说话之间,司马光还偷眼看了一下黑着脸的文彦博,尽在不言中……

第999章 首相之争

  司马光这一手彻底把老文压下去,赵曙很是满意,亲率大军,通过拱门。这个拱门是利用水泥提前浇筑,装饰五彩丝绸,缀满鲜花香草,面向外面,大书得胜二字,而面向内部,则是写着“安定”二字。

  出征得胜,归国安定!

  果然有意思,赵曙下旨规定,以后凡是出征,必走此门。

  “陛下,历次战事,无不是将士用生命换来,为缅怀为国牺牲的将士,把他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