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71章

大宋将门-第71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良珪意味深长看看兄弟,“不是出息了,是出息大了,咱们家能有现在,都是他的功劳,别看你是大辈儿,还要客气点,别怪没提醒你。”

  王良瑾将信将疑,跟着大哥,直奔王宁安的住处。

  ……

  王宁安对三伯没啥印象,只知道他在十来年前就离家经商,失去了消息。王家渐渐日子好了,老爹在言谈之间,总是提到三哥,而且每次提起,都是充满了敬佩和思念……好奇之下,王宁安就询问了三伯的情况,王良璟也是如实相告。

  王良璟在小时候,就很木讷,老实,空长了一个大高个子,并不怎么敢动手,因此总是被人欺负。

  王老三只比他大一岁多,个子瘦小,还经常有病,看起来比四弟还要矮小。但王良瑾敢干,什么都不怕,通常情况,都是王良瑾当大帅,王良璟当先锋,三哥一声令下,王良璟就冲上去干架。

  他们两个懂事的时候,王家已经开始衰败,祖父王文晟也死了,没有丰厚的俸禄可拿,王家不得不做点生意,贴补家用。

  王宁安的爷爷王修文当时还在军中效力,抽不开身,只能从四个儿子里面选择。

  老大王良珪当时很纨绔,老二又要读书,只能交给老三打理,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老三接触生意,后来一发不可收拾。

  王良瑾在家的那会儿,很能赚钱,说起来王良璟能练出一身好功夫,离不开三哥的鼎力支持,兄弟俩感情最深,只是后来,出了事情……

  王良瑾在经商的时候,认识一个姓薛的山东商人,他有个女儿十八岁了,长得十分出众,又懂得打扮,很是吸引人。

  王良瑾之前有个媳妇,难产死了,见到薛氏之后,一下子就陷进去了。

  交往没多久,王良瑾就告诉家里头,要和薛家结亲。

  王修文听说儿子要娶一个商人之女,顿时暴跳如雷。

  王家再不济,也不能和下贱的商人结亲,他想尽一切办法,就是不答应,先是劝,见儿子不听,又去道观请人帮他们批婚,得了一个下下签,王修文本以为儿子会知道进退,哪知道王良瑾钻了牛角尖儿,认定老爹是骗他,什么批婚,狗屁!

  他认准了要娶薛氏,王修文一气之下,把儿子关在屋子里,不许出去。

  一直不声不响的王良璟勇敢了一次,他偷偷把三哥放了,还给了三哥一百贯,王良瑾就逃出去了家门……说外出经商,那是好听的,说白了,王良瑾是逃家了。

  也正因为如此,王家上下一直讳莫如深,不愿意提他。

  这些年过去了,王良璟掌了王家大权,自然想把三哥找回来,哪知道他派人去密州,打听薛家的情况,本以为找到了薛家,就找到了三哥,哪知道,薛家人竟然在多年前,都死于一场大火,有人还说在放火之前,薛家人就都死了,只是找不到凶手,案子成了悬案,荒院废墟还留着……

  “三伯,你还活着太好了,这不,年前的时候,我爹听说薛家没了,还偷着抹眼泪呢!”王宁安笑着说道。

  王良瑾搓着手,嘿嘿一笑,“老四从小就喜欢哭,别看他壮得和一头牛似的,胆子最小……”

  王良瑾大大咧咧,可突然想起了大哥的话,王宁安这小子可不是好惹的,后面的话连忙收回去,尴尬笑了笑。

  王宁安这个失望啊,他还真好奇王良璟以前啥德行,要是能知道一点糗事就更好了,下回爷俩喝酒的时候,正好当个菜。谁知王良瑾居然不说了,看起来只有等以后找个机会,再好好问问了。

  说话之间,门被推开,王良璟从外面进来,他骑着马过来,满身是汗,一眼看到了三哥,几步扑过来,兄弟俩来个结结实实的熊抱!

  瞬间泪水都下来了。

  “三哥,这么多年,你怎么不知道回家啊?”王良璟低声责备。

  “哎,老四,不是三哥不想回来,是我回不来,我杀了人了。”

  “杀人?谁?”王良璟吃惊问道。

  “还能是谁,薛家人都死在了我的手上!”

  “什么?”王良璟跳了起来,惊得不知所措,“三哥,那,那是嫂子一家啊,你,你不是开玩笑吧?”

  “当然不是,那个贱婢该死!”

  王良瑾突然面目狰狞,虽然过去了多少年,想起来往事,还是五内如焚!

  他从家里出来,如愿和薛氏成亲,前后两年多的功夫,生意越来越兴旺,赚的钱越来越多……王良瑾本想着衣锦还乡,和老爹修复关系,哪知道噩耗传来,王修文随军出征西夏,战死沙场。

  王良瑾痛心疾首,晕倒在商铺里,伙计把他救起,王良瑾立刻回家取钱,准备去沧州奔丧,哪知道他突然到了家中,冲到了薛氏的秀楼,却发现薛氏正和另一个男人抱在一起,就在王良瑾平时睡的床上,缠绵折腾,见到了王良瑾,他们都吓得魂飞魄散,脸都绿了。

  和薛氏在一起的男人王良瑾认识,这小子竟然是他的徒弟,两年来一直跟着他学习记账,长得眉清目秀,嘴巴很甜,惯会讨人欢心。

  王良瑾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徒弟和妻子,两个最亲的人纠缠到一起。

  你们两个该死的东西,老子待你们多大的恩情?

  钱三郎,老子悉心教导,一点都没藏私。

  还有薛氏,为了你,连家都不要了,你却背叛了我!又想到了死去的父亲,王良瑾羞愤得想去死!

  自己可真糊涂,瞎了狗眼!

  当初要是听了老爹的话,不和薛氏成亲,老实留在家中,没准父亲就不会去西夏,也就不会战死……王良瑾越想越自责,他把什么罪都算在自己的头上,觉得自己罄竹难书,十恶不赦。

  而面前的两个人,更是该死!

  愤怒的王良瑾抓起裁纸刀,二话不说,把崔氏和那个男的捅死……杀了人之后,王良瑾脑袋也凉快了。

  薛家是大商人,实力不俗,而父亲又死了,王家连个顶门立户的都没有。

  自己跑了,薛家找到王家,岂不是给家人惹祸吗?

  王良瑾咬了咬牙,他谎称薛氏突然发病,把薛氏的父母骗到屋子里,全都杀了,然后又如法炮制,杀了薛氏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

  一把大火,把薛家烧个精光!

  真敢干啊!

  王良璟听得目瞪口呆,“三哥,那,那你这些年都去哪了?”

  “还能去哪儿,密州待不下去,也不能回家,只好出海了呗!”王良瑾苦笑了一声,“我直在海外给人家当奴隶,一年多之前,韩家出了点乱子,顾不上船队了,我就抢了几条船,和几个兄弟逃到了一处海岛,这不辗转回来了。”

  “韩家,哪个韩家?王良璟连忙问道,他认识的韩家只有一个,就是河北八韩,要真是他们逼着三哥当了奴隶,绝对要去找他们算账!

  王良瑾长叹口气,苦笑道“是咱们的大仇人,韩德让韩家!那个老货死了多少年了,他们家在辽国也不吃香了,去年的时候,听说老东西的孙子打草谷被杀了,真是大快人心!也不知道谁这么大的本事,让老东西绝后了!要是让我知道,非要给他磕个头不可!”

  王良瑾还在说着,却发现四弟的脸红了,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我说老四,你知道是谁?”

  王良璟没说话,而是默默看了王宁安一眼。王宁安连忙抽出了那一柄软剑,摆在了三伯的面前……


第114章 人傻钱多速来


  王良璟想破头也不会想到,竟然是自己的举动,救了三哥。

  韩千寿来大宋打草谷,被王家军俘虏。

  韩德让的威名的确是淡去了,辽国居然不关心韩千寿的死活,包拯把他囚禁在监牢之中,三个月之后,韩千寿死了……连一卷芦席都没有,就被扔到了乱葬岗子,成了野狗嘴里的美食。

  韩千寿的死,让原本就艰难维系的韩家更加困难,他们的草场被霸占,牛羊被掠夺,田地也没了,曾经拥有的一支船队也落到了一个大人物的手里。

  那位大人物实在是不知道海洋意味着什么,他没有把船队当回事,也就给了王良瑾千载难逢的机会,趁着看管的士兵逃散,他鼓动水手和奴隶造反,抢夺了三条船,离开了辽国,在海上漂泊五天,所有人几乎饿死,绝望地躺在甲板上,等待死亡降临,就在这时候,他们突然发现了一处海岛,用尽最后力气,登上海岛,充足的食物,甘甜的淡水,让他们起死回生。

  王良瑾在一群人中,见多识广,被公推为岛主。

  在岛上安家之后,王良瑾越发四年亲人,这么多年过去了,薛家的案子没准早就被人忘了,他乘船一路赶回了大宋,又辗转回到沧州,前后花了差不多两个月时间,历经艰险,吃了不知道多少苦。

  终于到了家中,王良瑾也傻眼了,曾经的老屋消失了。取而代之是崭新的房舍,宏大的祠堂,高大的石刻,记录着王家先人的功绩……看到这些,王良瑾简直像做了一场梦,根本不敢相信。

  兄弟哭诉了半天,王良瑾拍着四弟的肩头,感慨万千。

  “老四,真没想到,咱们兄弟之中,你才是真正成大事的!”

  王良璟老脸通红,他哪有那个本事,要不是儿子,只怕王家真的就完了……对了,那小子哪去了?

  王良璟正在愣神,房门推开,一阵香气飘来,原来王宁安跑出去张罗了几个菜,又拿来一坛子酒。

  王良瑾离着老远就闻到了酒香。

  “好酒啊!快拿来我尝尝!”

  王良瑾是个酒鬼,抓起酒坛倒了一碗,就往嘴里灌,拦都拦不住。

  一口酒喝下去,王良瑾的脸瞬间变得通红,脖子也粗了,眼也红了,眼珠都往外冒,都把王宁安给吓到了,半天王良瑾总算把酒喝下去,伸出两个大拇指,惊喜不已。

  “好烈的酒,我看比起瑶池琼浆也差不多了。”

  王宁安一愣,忙问道:“三伯,你也听说过瑶池琼浆?”

  “怎么没听过,辽国的贵胄都喜欢这玩意,我听说女真部的一个头人用二百匹马,一百头牛,才换了小小的一坛。”王良瑾用手比了比,小坛子最多装三五斤的样子。

  王良璟和王宁安互相看了一眼,爷俩的呼吸都急促起来,口干舌燥,脸红心热,竟然比王良瑾还醉得厉害!

  “老四,你这是?”

  “三哥!”王良璟激动大叫,“你说一坛子瑶池琼浆,能换上百匹战马?”

  “是啊,我还能骗你不成!”王良瑾自嘲笑笑,“我刚刚这一口,都值两三匹马了吧!真是好大肚皮!”

  ……

  王宁安突然有种被馅饼砸到,幸福要晕过去的感觉,三伯这时候回来,简直是老天爷送来的宝贝,爷俩年前还琢磨着怎么扩充骑兵,怎么组建运输队,别的都不难,唯独马匹,没有头绪,没想到老天爷这么帮忙,就把三伯给送来了!

  王宁安乐不可支,赶快向三伯请教——王良瑾逃家的几年,就参与薛家的海上生意,后来杀了薛家人之后,他远遁海上,漂泊了好几年,后来遇到了风暴,被刮到了辽国境内,变成了奴隶。

  之后几年,一直给韩家修理船只,搬运货物。

  王良瑾在这些年,饱经风霜摧残,当年他也是小鲜肉一枚,现在愣是成了老腊肉,脸膛紫红,一层厚厚的水锈,关节变形粗大,背都有些驼……只是这些付出并非没有收获,王良瑾有两样本事谁也比不了,一个是他熟悉海况,指挥船队跟玩似的。

  再有,他深知辽国的情况。

  他的介绍,让王宁安也大开眼界,直呼过瘾。

  按照王良瑾的讲述,辽国虽然土地广袤,甚至超过大宋,但是人口却不值一提,只有一千万出头,其中八百多万集中在燕云十六州一代,这也是辽国的财赋重地,命脉所系。丢了燕云,辽国就和普通的游牧部落没什么区别了。

  实际上辽国如今还维持着半游牧的状态,稀少的人口,使得他们没法控制庞大的疆域,因此在辽国境内,拥有很多其他族群。

  除了燕云的汉人之外,最多的就是女真!

  当然此时的女真还是四分五裂,其中最强大的要数完颜部,日后就是完颜部建立起大金国,推翻了契丹族的统治。原来女真人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而知早就存在了……

  根据王良瑾的描述,辽国更像是一个强行捏在一起的集团,而非真正的帝国。

  辽国的皇帝就是武林盟主,靠着强悍的实力,压制各方,让他们老老实实,服从命令,整个国家就像是一个金字塔,最顶端的就是契丹各部,其中帝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处于塔尖儿,帝国的中层是女真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