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700章

大宋将门-第700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宁安表示赞同,“子厚的意见很好,但这只是治标之策,并非治本之法……我现在想问大家伙,摩尼教为何有这么大的势力,能够聚拢数万人,而鄱阳湖的水贼又是怎么来的,他们怎么会勾结在一起?”

  陈顺之道:“王爷的话有理,乱匪当然要平定,但是也要注意,免得波及无辜……据我所知,鄱阳湖的水贼,那是由来已久,朝廷多次剿杀,他们的实力不大,但是为何能出动几千人,还有那么多的船只,究竟是什么原因?还有,摩尼教一直在浙西一代活动,势力不下,但是轻易聚众上万,就殊为不解了。”

  王安礼倒是没有什么意外,他轻轻笑了笑,“王爷,陈先生,我跟随兄长,在地方考察,去过鄱阳湖,去过洞庭湖,也在浙西看过,我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

  “神仙下凡问土地,既然你去过,就给我们讲一讲吧。”王宁安满怀期待。

  王安礼顿了顿,开始滔滔不绝起来……近十年,江南的丝绸和棉布畅销海外,粮田减少,外购粮食增加……这样就造成江西,荆湖等地田地兼并加剧,尤其是一个大户,拼命增加田产,多销粮食,以获取暴利。

  除此之外,江西的瓷器也是一大拳头产品,很多地方开山,烧窑,忙得不亦乐乎。

  而这些行为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挤占破坏耕地,造成许多农民失去了土地,不得不流入城中,或是干脆落草为寇!

  其中相当一部分就跑到了鄱阳湖,成了水贼。

  王安礼一说,大家就明白过来了。

  当初文彦博在济州搞得试点,弄得一大堆老百姓,跑到水泊梁山落草,和这次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

  所不同的是,王宁安及时施行分田,化解了民怨……大部分的老百姓回到了家中耕田,剩下的悍匪不是逃窜了,就是被朝廷剿杀,水泊梁山这个贼窝子已经干干净净了,而且还成为了一处重要的渔场……老百姓捕捞水产,放养鱼苗,螃蟹,每年都能获取丰厚的回报。

  东南没有做这些改革,无地破产的农民,落草为寇,也就不足为奇。

  至于浙西的摩尼教,道理也差不多。

  浙西多丘陵,并不适合发展农业,所谓靠山吃山,所有在睦州等地,多漆树园,大户以种植漆树,贩卖生漆为业。

  还是一样的道理,经济发展了,生漆需要的数量在几年之内,暴增了10倍以上。

  结果就是一些官绅大户,疯狂兼并农田,改种漆树。

  一大批破产的农户进入了漆园工作,由于缺少劳动保护,他们终年劳作,所得微薄,心中都有怨气。

  这时候摩尼教就趁虚而入,在漆园大肆发展信徒。

  如果工人和漆园主发生了冲突,摩尼教也能出面帮忙,入教和不入教,差别不小……故此,在过去的五年,摩尼教扩张的速度超过了过去的五十年!

  而且,据王安礼的介绍,许多摩尼教的高层,也从事漆树种植,贩运生漆,制造漆器,赚取暴利,又利用所得,购买钢铁,暗中打造武器,积累实力。

  不管是摩尼教也好,还是什么明教,或者是白莲教,弥勒教,反正都是职业的造反家,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会扯旗造反,绝不客气!

  ……

  王安礼的分析,让大家倒吸冷气,甚至有点不寒而栗的感觉……原来他们一直以为天下太平,物阜民丰,大宋离着盛世已经不远了,其实在一片繁荣之下,已经潜藏在了巨大的危机。

  说到底,就是一个分配的问题!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体验,到了每年调涨工资的时候,能多拿几百块钱,甚至上千块钱,心里很高兴,可是抬头一看,领导涨了一万,老板拿了好几百万的分红,再看看自己的钱,心情就未必那么好了!

  站在社会学者的角度,这就是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也就是民怨的来源……而放在工业化初期的大宋,情况更加糟糕,因为没有进行彻底的改革,士农工商的等级还存在,一些士绅从事工商业,种植商品作物,他们占有等级的优势,又有经济的优势,双重压榨之下,老百姓想增加一点微薄的收入都做不到,甚至经济情况更加恶化。

  一边是左拥右抱,奢侈无度,一面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这样的情况,等于是一堆干柴,只需要一粒火星,就会引燃!

  注意到了这些之后,王宁安的心中,就越发笃定,绝对不能让文彦博上位,未来的首相必须有苍生之念,必须能照顾大多数的百姓……如果不然,大宋这艘巨轮,随时可能倾覆……

  “现在情况已经很明白了,鄱阳湖的水贼和摩尼教能走到一起,如果我猜测不错,应该是东林的余孽,还是世家大族的残余,他们在中间牵线搭桥,钱暄已经供认了,他们曾经筹措3000万贯,去上游买粮食,就在我们查抄钱家之前,钱暄又拿出500万贯,给了郑侠,让他做殊死一搏。”

  王宁安的判断,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

  “罪魁祸首,我们不能放过,但是这一次务必治标治本,一起做好!”

  王宁安看了一眼张筠。

  张筠立刻起身,“王爷,卑职愿意率众前去,落实分田,从根本上釜底抽薪,铲除病根!”

  “嗯!”

  王宁安颔首,“章楶,你现在率领水师,立刻进驻湖口,封锁鄱阳湖,剿灭水贼。”他又看了看章惇,“你带领禁军,分成三路,围攻睦州,歙县等地的摩尼教……记住了,不要光顾着打仗,更不要追求杀多少人,能砍脑袋,算不得功劳。那些百姓都是大宋的子民,多数都要争取过来,拿出三分的力气打仗,七分的力气扫清弊政,落实分田,自然能挽回民心,让更多的百姓相信朝廷,悬崖勒马!”

  ……

  王宁安一锤定音,抽调了3万人马,1000多名官吏,还找到了本地因为分田而改变命运的老农,组成了一支很奇怪的平叛大军。

  人马沿着新安江逆流而上,所过之处,兵马在前面开路,驱赶了叛贼之后,张筠就立刻安排官吏下去,和百姓沟通,落实分田。

  有些时候,这些官吏甚至跑到了大军的前面,他们早就轻车熟路,联络当地的农户,找出为富不仁的家伙,立刻处决,然后重新分田,发给地契。

  当老百姓拿到土地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懵的,等到他们适应过来,立刻狂喜大笑……更有很多百姓组成了民兵,他们自愿充当大军的先导。

  一路上也会遇到摩尼教的人马,根本不用朝廷出手,这些老百姓就会主动过去,呼朋引伴,招呼他们回家种田。

  章惇督着大军前进,经常会遇到滑稽的一幕,当摩尼教集中人马,想要和朝廷拼命的时候,不用打,只要等一两天,他们的兵马就会逃跑大半……被裹挟的青壮,多数都是当地人,有了土地,有了生活来源,又不追究罪责,干嘛还跟着你们掉脑袋!

  这是一支最不像平叛的军队,没有名将领队,也没有复杂高明的兵法,可就是一往无前,谁也挡不住!

  只用了大半个月的光景,兵马的前锋已经直指睦州。

  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土地的百姓,大力支持,在军队的后面,有上万的民兵,以及更多的民夫,他们驾着船,推着小车,提供军需物资,保证大军顺利开进!

  “民心在我!”章惇指着睦州,大笑道:“今晚我要在睦州喝庆功酒!弟兄们,攻城!”


第955章 摩尼教灭

  章惇下令攻城,在他看来,小小的睦州,根本不是挡不住朝廷的大军,只要一走一过,就能拿下。

  可事实上章惇想错了,此时还留在睦州的,大约有两种人,一种就是摩尼教的死忠信徒,他们已经不在乎生死,不在乎一切,和他们讲道理不管用,给他们利益也不成,问这帮人想要什么,他们说想要朝廷去死!

  跟这帮疯子是没什么谈的,也没法谈。还有一帮人,他们对朝廷有着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哪怕朝廷分了田,他们也会认为这是假的,骗人的,只是暂时收买人心,等到放下了武器,朝廷又会加倍欺凌他们。

  不管是哪一种,全都非常顽固,而且是真正敢拼命的。

  章惇先是让人用火铳攻击,城墙上死伤很多,渐渐没了声息,他以为人都跑光了,就大喇喇下令攻城。

  可是当人马到达城下的时候,突然从女墙后面冒出无数的人马,他们向下抛石头,扔标枪,还有弓箭,滚木,灰瓶……虽然是原始的守城武器,但是杀伤力却不小,一转眼,有几十个士兵受伤,或者死去。

  吓得章惇立刻鸣金收兵。

  当朝廷的人马退下去,城上发出了雷鸣般的欢呼,每个人都拍着手大喊大叫,发泄着心中的兴奋……

  被打了一棒子,章惇终于清醒过来,原来一路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几乎让章惇迷糊了,他觉得所有人都已经归附,甚至不用一兵一卒,就能解决摩尼教。

  现在看来,顽固的死硬分子还是不少,他沉吟一下,立刻下令,士兵分成三路,去攻击睦州,还拿出了手雷,火箭一类的大杀器。

  摩尼教的这些人,远不如北方百姓凶悍,尤其是他们的弓箭太少,缺乏远程攻击的能力,面对宋军的攻势,只能被动挨打。

  火箭飞入城中,当空炸开,周围的人立刻倒在血泊之中,非死即伤。还有落到了城墙之上,炸得灰土满天飞,砖石崩落,露出了夯土的城墙。

  城里的损失惨重,可这些人还咬牙撑着,眼看到了半夜,章惇的愿望落空,他气急败坏,正好这时候后队人马送来了火炮,他立刻下令,集中30门火炮,猛轰东城。

  这下子摩尼教可撑不住了。

  山摇地动一般的声音,实心炮弹宛如重锤,砸在城墙上,泥土像是雨一样,不停滚落,有人在城墙上,愣是被炸了下来,重重摔死。

  轰!

  又是一声巨响,一枚重达十斤的铅丸落在城门的上面,砖头飞溅,城墙被炸出一个口子……到了这一步,摩尼教的人都清楚,再守着睦州,就只有死路一条。

  因此大约三千人,护卫着教主俞有方从西城退出,一路向着清溪方向逃走。

  章惇带着人马进入城中,此时已经是拂晓!

  他气得一跺脚!

  “抓,赶快给我抓!凡是摩尼教的人,一个不留着!”

  士兵毫不犹豫,执行章惇的命令,大约有五千多人,男女老少,全都被抓了起来,章惇切齿痛恨。

  “朝廷恩待尔等,尔等却不思报恩,反倒跟着摩尼教的作乱,天兵到了,玉石俱焚!来人,把他们都给我处决了!”

  章惇刚下达命令,突然有一骑飞至。

  “王爷手谕,刀下留人!”

  章惇一惊,急忙接过来,仔细看后,他冲着送信的士兵点了点头。

  而后又痛心疾首道:“王爷仁慈,愿意给尔等一条活路,凡是普通成员,愿意迷途知返,接受分田,可以既往不咎……有多少人,愿意自动脱离摩尼教,安享太平的,站出来!”

  章惇连着问了三遍,终于有人战战兢兢,举起了手臂……就这样,有一个人带头,就有第二个人,很快这几千人里面,九成以上,都选择了活命,还剩下几百人,无一不是茅坑的石头,又臭又硬。

  “都带走吧!”

  士兵把这些人押到了城外,一阵枪声,全都处决。

  其他的人心惊肉跳,不知道会是什么命运。

  没有等多久,王宁安就赶到了。

  “把所有俘虏编成序号,分散安置到其他的村镇,不要让他们聚集在一起,在地方衙门,也要留好备案,如果再从事摩尼教的活动,立斩不赦!”

  “遵命!”

  章惇下去安排,王宁安没有多少停留,直接让人马向清溪开进,显然进军的速度比章惇快了许多。

  一路上王宁安的脸色很不好看,章惇琢磨着,应该是有事情了,要不然王宁安怎么会突然跑来,师父可不是贪功的人,更何况他也犯不着和徒弟抢啊!

  章惇还真猜对了,问题就出在了粮食上面,上游的粮食运不过来,江宁,苏州,杭州,粮价全都暴涨,城市之中,粮价至少贵了一倍。

  当然,好在分田之后,民间是稳定的,尤其是最早分田的江宁等地,百姓已经种出了第一茬蔬菜,他们推着小车,把各种各样的青菜送进了城里……粮食不够,菜来凑,很多人家,都用青菜煮粥,或者做疙瘩儿汤,勉强果腹。

  大家心里或多或少,都不满意,但是他们也都知道,王爷是个好官,是为了大家伙好,所以还能忍耐。

  王宁安却不敢马虎,他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