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673章

大宋将门-第673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师父,这个宋敏求所说基本属实,我们的确遇上了强劲的对手!”就连一贯胆大包天的章惇都这么说了。

  他们这些日子没有闲着,从土地入手,追踪到了柴家,接着又根据一些金流,生意往来,查到了运河的漕帮,又查到了长江的航运船东,航运背后牵连的就是商品生产,还有金融,东南士绅,甚至包括灵隐寺的和尚,以及东林书院……整个一大片,呼之欲出!

  在主张修铁路的时候,王宁安就想过,会触怒一些人的利益。他当时和手下的谋士推演过,最好的结果就是他迅速修好了,而其他的势力没有反应过来,等铁路运行起来,他们再反对,什么都晚了。

  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可问题是为了能通过铁路的建设,报纸开足马力,宣传铁路的好处,那些耳聪目明的人,不能视而不见。

  想一想,仅仅是晏几道的案子,京城还有麻烦,王宁安干嘛大老远跑过来,放着一大堆学生不庇护,他脑子有病啊?

  显然,王宁安没有糊涂,有人设计晏几道,就表示被铁路触动的那帮人开始反扑了,没有王宁安坐镇,光靠着几个学生,未必斗得过人家!

  算起来京城都是小战场,这才是要命的地方呢!

  章惇又道:“师父,如果我猜的没错,他们早就想发难了,原来他们估计,师父不会离京,就用吏部考察,把师父拴在京城,没法脱身……然后好从容不迫,对我们下手!用心何其毒也!”

  王宁安也感叹点头,“这么多年,我早就想对东南下手,结果都因为事情绊住了手脚,而且当初所托非人,错用了韩绛……如今东南的这伙人,已经长成了气候,手上的力量可不弱啊!”

  章惇一拍胸膛,大笑道:“那又能如何!他们还敢翻了天不成!师父,莫非是你老人家上了年纪,心慈面软,下不去手了?”

  “放屁!”

  王宁安豁然站起,“别看你驴高马大的,就你这样的,我能打十个!”

  还真不是王宁安吹牛,这些年他虽然不用冲阵杀敌,但是功夫一点没有落下……倒是章惇,有点被掏空的意思了。

  “师父,你斗志昂扬,弟子就放心了,师父说吧,咱们从谁下手?”

  “当然是柴家了。”王宁安轻笑道:“他给了宋敏求30万贯,好大的一笔贿赂,本王当然要查柴家的账目了!”

  章惇有点迟疑,“师父要不要这么猛啊!柴家那可是有丹书铁券,除非谋反,没法治罪的,贿赂官员,貌似不是什么罪名,可拿不下他们啊!”

  “丹书铁券?”

  王宁安冷笑道:“你是不是戏曲看多了,那玩意不是保命的,而是催命的,想杀你,两个丹书铁券都保不住脑袋!”


第918章 文明执法

  “东南的世家根深蒂固,非同小可。”

  陈顺之向王宁安介绍着情况,作为重要的谋士,如此大战岂能缺席!

  “大宋立国之初,虽然扫平了东南,结束了诸国林立的局面,可因为不抑制兼并,没有推行均田之策,原来的世家都苟延残喘下来,这帮人非但没有感激大宋的饶命之恩,相反,还存有二心,故此太祖皇帝才立下了规矩,南人不得为相!”

  王宁安颔首,“的确,从立国之初,就留下了一些祸根儿,如今已经是根深蒂固,十分棘手,可又不能不解决!”

  陈顺之忙道:“王爷,这几年我在江南走了几圈,所见所闻,都是贫者愈贫,富者田连阡陌,桑田遍地,苏杭二州,丝绸精美无比,可是这些丝绸老百姓根本消费不起,只能指着外销,可赚到的金银根本没有多少能进入朝廷,大户和官绅勾结,隐瞒税收,肆意走私,每年多达千万贯……而他们把赚来的钱,又都拿来享受,不是买房子置地,就是捐给庙里,动辄几十万贯,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王宁安心里也有数,这就是财富严重不均的后果,不要以为钱就是资本,只有用在生产上的钱,那才是资本,用在奢侈享受上,根本是浪费!

  他和陈顺之聊了许久,越发坚定了下手改革的决心,东南作为最坚固的堡垒,一定要敲开!

  改革东南,就要从世家下手,解决世家,就要从柴家下手!

  所以,对不起了,柴家的好日子到头了!

  王宁安先是派人去调郑国公柴宗蕃过来接受调查,谁知道人家根本没把王宁安放在眼里,只是推说身体不好,居然不来!

  这下子可把王宁安惹恼了,好大的谱儿!

  “去,调500精兵,到柴家抓人!”

  按理说,这么多的人马派出去,柴家该老实了吧!

  不!

  柴家居然集结了许多码头的工人,还有家中的打手,足有好几千人,把府邸保护起来,阻挡士兵前进。

  同时柴家也派出人员,告诉这些士兵,说柴家有丹书铁券,除非圣旨降下来,不然他们才不会听从一个王爷的调令!

  ……

  “这柴家是没看得起我这个王爷啊!”

  王宁安自嘲一笑,“好些年不出手了,人家都以为我不成了,看起来也该把招牌上的灰擦一擦了!”

  王宁安断然道:“准备三千人马,我亲自去柴家!”

  “别啊!”

  章惇立刻道:“有事弟子服其劳,怎么能让师父受累呢!”

  王宁安笑道:“子厚,柴家顶着丹书铁券,你敢抓人吗?”

  “哈哈哈,师父,你不都教导弟子了吗,那玩意就是催命符,放心吧,弟子一定把郑国公给您请来!”

  “好,速去速回!”

  章惇领了命令,立刻点齐人马,直奔宿州而去,柴家最初是被安排在房州,后来逐渐迁居,到了宿州。

  宿州这里的位置可非同小可,漕运大动脉汴河流经宿州,光是在码头上做工的人,就有五六万之多,而这些工人,又有九成以上,听柴家的命令。

  所以说,抓捕柴宗蕃,不是容易的事情。

  在章惇的队伍当中,还有个很特别的人,他就是晏几道。

  随着宋敏求招供,晏几道的罪责算是洗刷了,但是他无德无能,失察误国,后来把百姓当做豪强,迁居海外,晏几道也是知道的。

  就凭着这一点,他的官职被彻底罢免,连进士资格都给剥夺了,还要继续等待彻查,才能恢复自由身。

  从人生的巅峰,一下子落到了谷底,尤其是被圈禁的日子,晏几道简直生不如死。再看看大堂上,各种甩锅翻脸,互相乱咬,简直就跟村妇没什么区别!

  如此官场,还有什么留恋的,倒不如回到家里,安安稳稳过日子好!

  偏偏章惇不是个好东西,他找到了晏几道,陪着他喝酒。

  “小山兄,你真当自己可以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干什么啊?就你这个德行,一点本事没有,怎么在人世上立足?你会填词,可填词又有什么用?说句不好听的,就算卖字赚钱,那也要本事!堂堂男子汉,一生几十年,前半辈子靠父亲的照顾,后半辈子还靠着父亲的朋友照顾,小山兄,你也就是晏相公的儿子,不然啊,你连街上要饭的都不如!”

  这一顿臭骂,把晏几道说的简直无地自容,偏偏又反驳不得。

  “是我无能,不配和章大人一起喝酒,再见!”他起身要走,章惇却伸手拦住了他,笑呵呵道:“小山兄,当年你也是有机会留在六艺读书,和大家一样,考进士做大事……可是你当年怕吃苦啊,清高啊,自己跑了……到了现在,你后悔不后悔?”

  晏几道痛苦地闭上了眼睛,那还用说吗!

  “小山兄,我想你或许也清楚了,人啊,就必须吃苦,年轻时候不吃苦,到了以后,总是要还债的……你现在回家,就能得到安稳吗?我看未必,你要是想堂堂正正做个男子汉,倒不如现在从头学起,好在你也年纪不大,何必白白浪费了光阴!”

  章惇的话虽然不好听,但是仔细琢磨,还真有几分道理,就这样,晏几道决定跟着章惇,看着他办事,用心学习涨本事!

  章惇多坏啊,当年如果晏几道早点入学,赶上第一批生员,那就是章惇的师兄,现在呢,只能给章惇当徒弟。

  当初让你爱理不理,今天让你高攀不起!

  就是让你知道,逃不出六艺的掌心!

  章惇充满了得意,他趾高气扬,“小山兄,你说要怎么抓人?”

  晏几道闷声道:“你不是带着这么多人马,直接动手就是了。”

  章惇哈哈一笑,“我的人马再多,也比不上柴家的爪牙,好几万的苦力打手,我可扛不住。”

  “扛不住那赶快调兵啊,你也带几万人过去?”

  “荒唐,我要是带几万人,还不让师父笑死!你瞧好吧,看我怎么收拾柴家的!”

  晏几道哼了一声,你丫的根本不是和我商量,就是需要一个笨蛋,来衬托你的英明!他索性闭口不言,就看着章惇表演。

  还真别说,章惇的确有两把刷子。

  他在距离宿州还有20里的地方,下令2500人留下,他只带着500人马,来到了柴家,和上一次的人马一样多。

  “去告诉郑国公,我是来赔礼道歉的,请国公爷谅解。”

  章惇没有多带人,又是一副谦卑的面孔,终于迷惑了柴家人,答应他带着10个人,进入府邸。

  见面之后,章惇就诚恳道:“国公爷,上一次的人没有说明白,我们是查到了一笔赃款,汇到犯官宋敏求手里的,这笔钱是不是柴家给的?”

  柴宗蕃脑门上敷着冰巾,装成病势沉重的样子。

  “我不清楚,还是问下面的人吧!”

  章惇连忙道:“国公爷身份尊贵,还是好好调养,千万不要挂心,一切都包在我的身上。”

  见他这么客气,柴宗蕃总算说了两句好话,“章大人一定要和王爷美言,不是我不想去,实在是身体不堪驱使,请王爷见谅。”

  “放心,我一定把话带到。”

  章惇说完,就告辞离开,直接出了宿州,奔着军营,带兵就走。

  柴家人也摸不着头脑,这是什么意思,莫非是知道柴家动不得,所以就找个台阶,灰溜溜走了?

  柴宗蕃心情很高兴,还给下面的人放了假,让大家喘口气,休息休息。

  可谁知道,章惇根本没走,而是连夜绕路,在拂晓之前,突然杀到宿州,他把王宁安的手谕亮出来,逼着守门官,提前一个时辰开城。

  随后章惇一阵风似的,冲向了柴家。

  这一手完全超出了柴宗蕃的预料,码头的那些苦力,还在家里睡大觉,根本组织不起来,就连柴家的许多家丁打手,也都不在身边。

  堂堂郑国公,一下子就落到了一群人的包围当中。

  “哈哈哈……柴宗蕃,你的案子犯了,跟本官走吧!”

  “章惇!”柴宗蕃把眼睛一瞪,“我是郑国公,你,你没有圣旨,不能拿我!”

  “旨意当然有,只是不归我宣读,你随我去见西凉王,自然能看到旨意!”

  “我不去!”柴宗蕃拼命挣扎,章惇露出了狰狞的笑容,“那可由不得你!来人,给我拿下!”

  正在这时候,柴宗蕃的儿子三步两步冲进来,怀里还抱着一件东西。

  “爹,铁卷在此!”

  柴宗蕃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立刻高高举起。

  “看见没有,这是御赐丹书铁券,你们还不跪下!”

  有些士兵听到御赐二字,膝盖就软了,可是下一秒,章惇犀利的目光扫过,大家全都站得笔挺。

  “国公爷,丹书铁券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要经得起检验才行!”

  柴宗蕃撇着嘴道:“御赐之物,岂能有假,不信,你可以自己看看!”

  “好啊!”

  章惇趁着不注意,劈手将丹书铁券抢过来,直接塞在了怀里,柴宗蕃瞪圆了眼睛,质问道:“你,你干什么?”

  章惇得意笑道:“丹书铁券要送到礼部,和剩下的对在一起,才能验明真伪,所以……你们现在没有丹书铁券了,来人,把他们拿下!”

第919章 司马光发威

  拿下了柴宗蕃之后,章惇一刻不停,直接押着柴家人,就出了城,奔向徐州,送给王宁安,连一点时间都不浪费。

  骑在马上,章惇很是得意,“瞧见没有,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这就是咱的本事!够你学一辈子的了!”

  晏几道嘴角抽搐,“子厚兄,你抢了人家的丹书铁券,又把人抓走了,这要是闹到了朝廷,你还是没理啊!”

  章惇怪眼一翻,怒道:“小山兄,你这话就错了,第一我没抢,只是要交给礼部比对真假,防止他们欺骗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