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651章

大宋将门-第651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是一个人的本事毕竟有限,精力放在哪里,难免会顾此失彼。被算计,身败名裂,也就不足为奇了。

  文彦博所言,是有吹嘘的成分,但是抛开一切,单就争权夺势,相互倾轧来说,能进入政事堂,宰执天下,绝对都是超凡入圣的大高手。

  见王宁安沉思,文彦博更加得意。

  “二郎,咱们继续往下说,你看看秦始皇算是了不起吧,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他老人家还想着千秋万代,一直传承江山,却为何二世而亡?他弄了那么多的大工程,修长城,修灵渠,修直道,修皇陵……他就没想过会耗损民力?引起天下大乱吗?老夫敢说,始皇帝一定想到了,可惜啊,他左右的人,为了逢迎他,为了投其所好,故意把事情隐瞒了,光念着好的一面,结果千古一帝也被骗了……跟他一样的,还有那位隋炀帝,修运河,征高句丽,打击豪强,开科取士,哪一样,唐太宗没干过,为何他也成了亡国之君?还不是被人哄骗了,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结果就闹得天下大乱,生灵涂炭……”

  王宁安深吸口气,越发凝重了,“宽夫兄真是黄钟大吕,让人惊醒,可也有精明的帝王,聪明的天子,不会被蒙蔽的,比如你说的唐太宗,他就能吸取前朝教训,开创贞观之治啊!”

  “哈哈哈……二郎,你又错了,只要是人,就会犯错……唐太宗固然了不起,但是他也仅仅维持了十几年而已……朝中魏征,房玄龄等人先后去世,后宫长孙皇后死了,没有人能提醒太宗,结果就被小人蛊惑,修炼长生,服用丹药,52岁就死了……也幸好死得早了,如果太宗再活20年,没准大唐就亡在他的手里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在位时间长的皇帝,到了晚年,都会变得昏庸不堪,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无不如是!”

  说到这里,文彦博突然很郁闷!

  丫的,千百年的规律,竟然让王宁安给打破了,按理说赵祯在位42年,也算是长的,结果最后这十几年,因为王宁安的折腾,不但没有因为昏庸犯错,反而创造了一大堆的功业,把赵大叔推上了明君圣主的行列。

  而且赵祯死的时候,也是52岁,和唐太宗同样年纪。

  甚至在民间传言,说赵祯是太宗转世,许多人是深信不疑。

  面对千古以来,唯一的异类,文彦博也是无语。

  王宁安倒是冷静下来,其实老文说的道理并不复杂,任何帝王,或者说任何身居高位的人物,就好像是一款游戏一样。

  不管设计的难度多高,终究会有人通关满级的。

  比如提到的隋炀帝,他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一路顺风顺水,夺取皇位也很容易,所以忽悠他相对容易。

  至于唐太宗,早年打江山,知道民间疾苦,又有贤妻,名臣,他们不断提醒,太宗才能保持十几年的英明神武,但是到了老年,一样破功。

  想到这里,王宁安突然心脏紧缩,浑身发冷。

  “宽夫兄,你说十年之后,就能拿下我?不知道究竟要用什么办法?”

  文彦博看着王宁安怕怕的样子,突然哈哈大笑。

  “二郎,你想听听老夫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吗?”

  “洗耳恭听!”

  文彦博笑道:“老夫当年和韩琦是同科进士,顶好的朋友,当初我们两个相约,要一起中兴大宋,匡君辅国,其实也不知是我们两个,多少刚考上进士的年轻人,都是这么想的……可是你真正进了官场,在里面不断打滚,很多事情就身不由己了……这么说吧,为了供养我们读书,家里头付出了多少心血?科举考试,熬得不是一个人啊!一旦蟾宫折桂,能看着父母兄弟继续受苦吗?这时候有人投献,有人往你家里塞钱,往你家里送田地,你能管得了吗?我想大多数人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等到人家送的多了,把你喂饱了,求你给他们办事,能不办吗?”

  “二郎啊,人生世上,谁都有在乎的事情,在乎的东西!比如你喜欢钱,就有人送钱,你喜欢文玩,就有人送古董,你喜欢美女,就有人送姑娘,你喜欢音律,就有人送戏班子……你也身居高位,应当有体会啊!”

  “嗯!的确如此,不过我会约束自己!”王宁安道:“如果连这些东西都管不住,就不配在官场混了!”

  “哈哈哈,二郎说得好,可这只是第一层啊,别忘了,你还有父母,还有兄弟,还有妻子,还有后人……你能管得住自己,但是他们呢?也一样能管得住吗?再说了,人生世上,谁没有一点麻烦!比如啊,你这个人重视孝道,父母老了,病了,需要救命的药材,人家捧着人参首乌,送上来,你能不要吗?再有,你家兄弟多,兄弟遇上了麻烦,不管是仕途的,还是生意的,有人站出来,慷慨帮忙,要不要心存感激?还有呢,一个人可以不在乎兄弟,不在乎父母,但是不能不在乎后代吧?你现在也过了而立之年,孩子一天比一天大,他们也要活着啊,要活得更好啊,你说吧,这时候人家出手帮你的孩子,提携他,给他机会,让他飞黄腾达,你会不会心存感激?”

  ……

  随着文彦博的话,王宁安的额头渐渐浸出了汗珠,难怪老文说十年之后,就有人能找到对付自己的办法!

  可不是吗!

  十年之后,狗牙儿,小彘,还有其他几个年幼的孩子,都长大了,要有事业,要成家,要有追求……稍微不慎,就会被别人利用,成为要挟自己的工具。

  别光以为贪污受贿才是把柄,其实任何的爱好,任何在乎的东西、亲人、朋友,都会成为别人挟持你的工具……吓不吓人?害怕不害怕?

  再聪明睿智的帝王,面对全天下的聪明人,夜以继日的琢磨研究,无休无止的攻势,水滴石穿,陷落只是早晚的事情。

  类似的话,韩琦也讲过,却没有文彦博这么通透,“宽夫兄,小弟真心求教,你为什么愿意和我讲这些?”

第889章 一万年太久

  在这一刻,文彦博的心是提到嗓子眼的……

  一个优秀的骗子,想要成功,需要两步……第一,是让对方接受一套他的理论,这一点文相公已经成功了,从王宁安鬓角的汗就看得出来,他听进去了。

  至于第二步,就要让王宁安相信,他是出于善意,中立的,而没有夹杂个人的利益算计,这样才能让王宁安顺理成章,按照他的想法走……

  现在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如果失败了,就前功尽弃了。

  文彦博屏息凝神,探身道:“二郎,老夫问你,你可是真的要干五年之后,就退位?”

  王宁安没有否认,而是淡淡一笑,“宽夫兄听谁说的?是宋庠,还是庞籍?”

  “都不是,是醉翁!”

  王宁安轻轻一笑。

  文彦博忙道:“二郎,你是不信老夫?要不这样,你立刻去给醉翁写信,问问他是不是真的!”

  “不用问了,宽夫兄忘了吗?苏子瞻可是醉翁的得意门生啊!”

  “哎呦!”

  文彦博一拍脑门,如梦方醒,感叹道:“是老夫糊涂了,不过醉翁把这事情告诉我,可不是有什么坏心思,他,他也是为二郎着想,为友谋身。”

  王宁安点头,“我是外藩,又手握兵权,本不该进入政事堂的,如果一直坐下去,就没法收拾了。”

  文彦博深以为然,“二郎,果然明哲君子也!正因为你和先帝的约定,老夫才会和你说这番话。”

  他凑近了一些,语重心长道:“咱们也算是多年的朋友,所幸掏心掏肺说点干货!”

  “洗耳恭听!”

  “嗯,二郎,你无心帝位?”

  “没错!”王宁安很干脆答道:“宽夫兄或许不信,如果不是大宋危机重重,我这个人,宁愿意当个富家翁,教几个学生,娶几房婆娘,生儿育女,过太平日子,好过在是非圈子打滚儿!”

  文彦博放声大笑,“我信,我信二郎……二郎,你有退位的心思,老夫并不意外,以你现在的作为,辅佐两代天子,教导圣皇,开一代学宗,门生无数,又复幽州,灭西夏,开西域……老夫都不知道怎么形容了,四个字:内圣外王!”

  王宁安被说的脸都红了,“宽夫兄,你过誉了!”

  “非也,非也!”

  文彦博义正词严道:“如今孔孟之道衰微,已经难以适应潮流,衍圣公又被废了,要不了多久,孔孟二圣就会被扫地出门……圣位悬空,就等着二郎呢!”

  嚯!

  王宁安都吓了一跳,难道自己要取代孔夫子不成?

  “宽夫兄,我自己什么德行我清楚,别说圣人了,我连个好人都算不上,百年之后,不被戳脊梁骨就算好的了!”

  “错了,大错特错了!”

  文彦博笑道:“你这么聪明的人,居然也迂腐起来,老夫问你,那孔圣人就真的了不起吗?非也,还不是后世徒子徒孙,擦胭脂抹粉罢了。二郎,不说别的,你的功劳摆在那里,又创办六艺,也有经营之道,还有退位让权之德,谦恭仁爱之美……只要小小的一点春秋笔法,你就会成为后世敬仰的圣贤,为历代推崇敬仰……你既然无心帝位,难道还无心圣位吗?”

  王宁安眼神有些迷茫,似乎真的动心了。

  文彦博趁热打铁,“二郎,我在说句心里话,花花轿子众人抬,你想成圣,想立一家学说,就要照顾大家伙,让人们愿意归附……那帮士人老夫也讨厌他们,可问题是千秋史册,还是文人写的,最好不要得罪……而且,我前面也说了,文人现在转了性了,不跟你作对了,还愿意歌功颂德,他们说是给陛下办大婚,做盛典,不还是效仿二郎吗?他们已经愿意低头了,二郎不妨也高高手,大家都好,你说是不是?”

  王宁安眉头皱着,“宽夫兄,国势如何,你比我清楚,能纵容他们乱来吗?”

  “唉,二郎,你还是没明白啊!”文彦博苦口婆心道:“这些人是交投名状,你可以适当处置!而且我说句过分的,哪有完美的朝代……强汉盛唐如何,不一样没法长久吗?如今我大宋财力充沛,战力雄厚,试问天下,谁人能阻挡?西夏灭了,如果二郎愿意,翻手之间,契丹也要投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都到了这一步,二郎还不满足吗?老夫以为没有千年的朝廷,二郎已经给大宋延续了百年国运,日后子孙如何,不是我们该操心的,二郎你意下如何?”

  王宁安脸色很差,“宽夫兄,这事情我还要想想。”

  “嗯,是该好好想想,不过二郎放心,不管如何,老夫都会站在你这一边的,同进同退,和衷共济!”文彦博拍着胸脯保证道。

  ……

  话说,和王宁安谈话过了三天,文及甫一直盯着老爹的脸色,发现文彦博越来越高兴,山羊胡子都翘起来了。

  “爹,这么说王宁安是上套了?”

  “哈哈哈……他不上套又如何?”文彦博晃着羽扇,轻轻笑道:“谁都有一贪,王宁安也逃不出去,只是他贪名,而且还是圣人之名,那就给他又何妨!”

  “老爹就是高明,让他拿个虚名,我们要实际的……如果王宁安说的是真的,他只干五年,那时候老爹还有机会,可以入主政事堂啊!”

  文彦博一挥羽扇,“你的嘴上有个把门的,王宁安是那么好糊弄的吗!万一这小子不上套,为父还要想辙啊!”

  虽然嘴上责备着,文彦博却信心十足。

  道理很明白了,他这是地地道道的阳谋。

  你王宁安不想高升一步当皇帝,甚至不愿意一直当宰执……那你要干什么?联系到你废除衍圣公,摧毁孔孟之道,这还不清楚吗?

  王宁安是想封圣啊!

  你小子也真够贪的!

  千年以来,皇帝有几百个之多,可圣人就一个,难度更大,也更有吸引力……文彦博都有些后悔了,这么明白的事情,他以前怎么就没有想透!

  早知道王宁安想要什么,就可以对症下药,投其所好,何至于撕破脸皮,损失惨重呢!

  王二郎,你放心,你要什么,老夫都帮你!

  只是你的手再大,也遮不过天,你先拿,剩下的就是我们的!

  瞧见了吧,这就是大宋宰执的功力!

  千年以来,大宋文治鼎盛,而大宋众多宰执当中,文彦博又是常青树,佼佼者!想不服气都不行!

  “哥,你都三天没出去了。”王宁泽充满了担心,“你不会是被文彦博下了迷魂药吧?”见王宁安不动,王宁泽更生气了。

  “丫的,我现在就去找老东西算账!”

  “等等。”王宁安伸手抓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