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638章

大宋将门-第638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你懂什么……人发起疯来,谁也不知道会干什么……光是这两天,就出了三个命案了,我的姑奶奶,就算求你了,可别不当回事啊!”

  被老娘打败了,王洛湘只能点头,对天发誓,会做一个乖宝宝,白氏这才把粥碗又还给了她。

  还真不是白氏小题大做,而是那一天的事情,的确太吓人了。

  当时折家的老顽固们,听说名单被烧了,全都疯了。这可是他们的命根子,谁也不愿意放弃,先去的围着折克柔,吐沫星子差点把他给淹死了。

  后来闻讯赶来的,被王洛湘给围住了,非要让她给个说法。

  现在想想,也是千钧一发,稍微不小心,愤怒的人群就能把王洛湘给伤到。

  所幸,更多的人赶来了。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烧毁名单,还给他们自由身,实在是太宝贵了,天高地厚之恩,好多大男人立刻就哭了。

  生逢乱世,能有一个栖身之地,种田,当效用,是很多人求都求不来的。

  可是太平年景,到处都在发展,守着那点田,又要打仗,又要耕地,日子总是紧巴巴的。

  尤其是各地开始落实分地,大家伙的心都动起来了。

  他们之中,很多人都给折家干了上百年,几代人都是靠着折家吃饭,谁不想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田!

  按照朝廷的规定,他们这种情况,直接能获得地契,再也不用交田租,只向朝廷纳税就够了,大家都等着,盼着。

  可也有人担心,他们的情况特殊,很多人都不在大宋的编户之中,该怎么处置,朝廷没有说法,折家也不愿意松口。

  就在这时候,王洛湘突然烧了所有名单,替大家砸碎了枷锁。

  府州的百姓再也不用担心了,他们像是疯了一样,涌上街头。当有人发现王洛湘的马车被围住之后,立刻涌上来。

  成百上千的人,叩谢王洛湘的恩情。

  不得不说,在那一刻,王洛湘的心是热乎乎的。

  过去他们也叫主母,可这一次叫得格外舒心。

  那帮老家伙也都气疯了,小兔崽子,还敢翻了天?

  没了名册,一样能重新登记,你们跑不了!

  正在冲突一触即发的时候,折克柔赶来了,他满脑门的汗,好不容易摆脱了那帮老东西的纠缠,立刻带着人过来,见媳妇和儿子没有事情,折克柔松了口气。

  但是他却不敢掉以轻心,现在的折家,彻底乱套了。

  有人急于摆脱控制,拥有自己的田产,能够选择自己的未来,还有人死忠折家,顽固拒绝任何改变,还有那些老家伙,跟疯子似的,一切都失控了,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

  折克柔只能派遣200名最心腹的人,护送王洛湘暂时去幽州避难,而他呢,除了坐镇府州之外,又立刻向朝廷上书,要求落实分田,裁撤效用士。

  ……

  作为历史最悠久,实力又处在前三位的折家,一举一动,都能牵动朝局,尤其是裁军的关口,更吸引人们的注意。

  当折克柔的请求送上去,赵曙是兴高采烈,师父主动裁军,折家又跟进了,大宋的军队终于能重新整顿了。

  分散的军权,回到了朝廷手里,没有哪个皇帝会拒绝。

  赵曙立刻派遣翰林学士吕惠卿,前往府州,处理所有事宜。

  吕惠卿是个干吏,他的本事丝毫不用怀疑。

  赶到了府州之后,找到折克柔,了解了情况,吕惠卿的脑袋也大了。

  王洛湘没有任何准备,直接把名册给烧了,本来裁军和分田,是两件可以分开的事情,现在纠缠到了一起,困难陡增。

  但吕惠卿也知道,与其拖延两次,不如毕其功于一役,不乱不治嘛!

  他立刻着手,给府州上下,重新编户齐民。

  不用说了,这一次完全变成了大宋的子民,不给任何人钻空子的机会。

  名册确定了,土地也都重新丈量。

  然后就是按照人口,迅速分田。

  在过去的日子里,因为府州是折家的囊中之物,朝廷的政令根本落实不下来,什么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府州就是个法外之地,不受任何影响!

  田地的划分,不少都是唐代的遗留。

  这么多年,当然积弊重重,矛盾一大堆。

  吕惠卿用断然的手段,把田产分给了每一个人。

  这期间,折家的老顽固拼命反对,甚至闹事,打人,负责办事的差役有人受伤,还有好几个丧命……不过他们的抵抗都没有任何作用。

  折克柔很冷静,媳妇说得对,没有办法抗拒的事情,就必须顺应,非要和朝廷作对,那是活得不耐烦了。

  当家人支持,下面的人再怎么闹,也没有用。

  抢在过年之前,吕惠卿把分田的事情给做完了,来年春耕,百姓就能在自己家的土地上劳动了,大多数人都十分欢喜。

  但是别忘了,府州这么多年,骄兵悍将一大堆,就连许多折家的子弟也不愿立刻变成农夫。他们还是喜欢征战沙场。

  吕惠卿安排了一部分人进入禁军,至于其他人,就只有去渤海国了。

  “末将拜见王爷。”

  折克柔显得极为恭顺,甚至有些谦卑。

  王宁安倒是很客气,拉着他坐下。

  “都是一家人,不要见外。有什么事情,只管说就是了。”

  折克柔略感欣慰,“我算了一下,府州大约有7000人要去渤海,其中折家的子弟就有500多人,王爷能否照顾一二?”

  府州不及幽州的机会多,显然,折家军愿意出海的人更多。

  王宁安笑呵呵拿出了一份东西,送给了折克柔。

  这上面就是移民海外的优待条件。

  首先,到渤海之后,就能分到100亩安家田,如果能替渤海国战斗,每个月还能拿到20贯军饷,战斗中,所有缴获都归自己所有……折克柔看着看着,发现最后一项,上面赫然写着,能替渤海战斗半年,可以得到媳妇一个!

  “王,王爷……我没看错吧?”

  王宁安一笑,“当然没看错……这么说吧,渤海现在遍地都是嫁不出去的姑娘,就等着大家伙赶快去呢!”

  折克柔稍微思量一下,就立刻问道:“打得很苦?”

  “岂止是很苦!”

  王宁安轻轻哼了一声,高丽的战斗已经持续到了第二年,丝毫没有和平的迹象,参战的几国当中,都把吃奶的力气用出来了。

  首先是倭国,他们粮食也卖光了,没法子,为了支持继续战斗,到处开挖,把黄金和白银送到大宋,换成军需武器。

  甚至他们还组织倭女,漂洋过海,跑到大宋建青楼,吸引宋人来消费,赚的钱直接用来支持战斗。

  还真别说,倭人就是什么都干得出来,老祖宗一点不比后世差!

  高丽那边呢?

  他们还不如倭国呢!

  本土没有金银矿产,又是主战场,被摧毁得一塌糊涂,甚至连卖人都做不到。他们只能出售木材、煤炭、水产等等……好在大宋也不愿意他们垮了,会给一些优惠。

  要说起来,渤海国的情况还算不错,但是也很要命。

  渤海国并不像倭国和高丽,有着几百年的积累,他们完全是强行捏合出来的。

  在渤海国当中,有汉人、有女真人、甚至有契丹人,就是没多少渤海人!当初连大氏都是王宁安洗脑出来的产品,虽然这十几年,他们努力发展,也还是人口有限。

  而且开战之后,死伤惨重,渤海国内部的女真人和契丹人都开始不满,他们希望凭着人数的优势,掀翻大氏,篡夺渤海国的王位。

  渤海王大熊当然看得出来,他唯一的指望就是大宋。

  在他的国度里,渤海人和宋人是出于统治地位的,要想巩固权力,就必须增加汉人的数目,去压制女真人和契丹人。

  正因为如此,渤海国推出了一系列的移民优惠。

  折克柔看完之后,都眼睛放光。

  “王爷,这可真是不错啊,我都想出去闯一闯了。”

  王宁安连忙摇头,“你就别想了,我可不想让湘儿骂我。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陪老婆孩子,总而言之,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折克柔放心笑了,“小弟拜谢了!”

  他唱着民谣,迫不及待和媳妇腻乎去了……半个月之后,载着5000名士兵的先遣队从大宋出发,花了5天的时间出现在了渤海国的港口。

  第一个跳上海岸的人是个独眼的汉子,他叫周峰……老冤家吕岩已经成了名臣干吏,我也不能落后,等着瞧吧,我一定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第872章 种家军之变

  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永远体会不到战乱的痛苦,尤其是小国,更是艰难无比……渤海需要抵御北边的契丹,又要出兵,支援倭国。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经损失了超过一万人,虽然在几个参战国当中,渤海损失最少,但谁让他们的底子最薄,最经不起折腾。

  原来的老兵损失了一半,在北线要安排三万人对付契丹,又要抽调民夫,增加水师……整个渤海国内,男丁几乎掏空了。

  到了春耕的时候,地里都是大脚的女人,驱赶着牲口,耕田翻地。

  也幸亏北方的婆娘身体强壮,和男人差不多,要是江南娇小的女子,三寸金莲,别说耕田了,光是在地里来回走几趟,就要昏过去了。

  毫不夸张说,渤海国最值钱的就是男人。

  只要不缺手脚,就有一大帮女人盯着,那目光,跟狼也差不多了。

  折家军的汉子登陆渤海国之后,立刻就得到了田地,还有女人倒贴,还不止一个!

  这帮家伙只觉得到了天堂,别提多美了。

  大熊当了十几年的渤海王,也早就不是土鳖了,颇有些王者的味道。他一身的肥肉,腿还有点跛,却精明过人。

  战斗之中,大熊尽量抽调女真人和契丹人,让他们去送死,当炮灰,削弱威胁。别人也不是傻瓜,渤海国已经出现了动荡的危险,折家军的到来,让大熊抓到了救命稻草。

  他亲自看望士兵,给予最好的待遇。

  不说别的,光是睡的棉被就是蓬松的柞蚕丝的,在大宋,哪怕腰缠万贯,都享受不起,这些折家军是非常满意,当即就有2000人,暂时投靠渤海,组成了外籍军团。

  而外籍军团的负责人,就是折克柔的兄弟折克行。

  其实最初折克行也是反对裁军,反对放弃府州的,但是没有法子,哥哥铁了心,他也无可奈何,但是到了渤海之后,

  折克行的态度立刻改变了。

  渤海国位于辽东半岛,东边是高丽和倭国,西边是大宋的幽州河北等地,向北,是广阔的辽东。

  不但是最好的用兵之地,而且物产丰富。

  有质量超过桑蚕的柞蚕,有煤炭,有木材,沿海还有螃蟹、海参、黄花鱼……简直是天赐的福地。

  如果折家能在渤海站稳脚跟,开枝散叶,绝对比府州强多了。

  刚到渤海没有一个月,折克行就听说有个叫周峰的独眼配军发了财。

  这小子抓着过年的时机,买了十船海货给大宋,赚了上万贯,他又包下了一千多亩山林,全都种的是柞树,明年就能大卖蚕丝,听说已经和国内的商人签好了合同,坐地收钱,真是够厉害的。

  折家的人也不能落后,圈地圈地,种田种田,打仗打仗……大家都忙活得热火朝廷,不甘落后,全然忘了背井离乡之苦。

  折克柔频频得到好消息,也是长出了一口气,心中还有点小得意。

  这次折家裁军,分田,向外迁移,看起来特别突然,王洛湘烧了名单,折家的效用就立刻响应,快得不像话,那些老顽固想阻拦也阻拦不了,只能认命。

  但实际上,能这么容易吗?

  一个传承了几百年的家族了,世代私兵,岂是说撼动就撼动的?

  能这么顺利,真正的功臣是折克柔,他曾经在皇家学院读书,和王宁泽是好朋友,也在欧阳修的门下听课。

  表面看起来,折克柔是领兵将领,但骨子里,他是个新派的武人。

  家族私兵的模式根本不可能长久,晚改革不如早改革,长痛不如短痛……有了这个看法之后,折克柔不断派遣家族子弟,进入武学上课,又主动引进外面的报纸,改变效用士的观念。

  若是没有这些提前功课,怎么会外面分田,折家的效用就立刻瓦解?

  如果真的这么容易,折家军早就崩溃了。

  折克柔这是玩了一手漂亮的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没有这样的心机,又岂能坐稳折家之主的位置,又岂能攀上王家的女儿……

  只是折家裁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