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623章

大宋将门-第623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事你知道吗?”

  古秦风是邹县人,当然听过,“不是有个叫孔仁玉的幼童,逃过了一劫,后来重新恢复了孔家的基业。”

  “哈哈哈!”章惇放声大笑,“古公子,你也是读过书的人,当年孔仁玉才不过九个月,据说被其母抱回了乡下家中,幸免于难……这种赵氏孤儿的段子,在相国寺一个铜子听七段,根本经不起考究,没准从哪里弄来一个野孩子,就冒充孔家的后代,而且据说这个孔仁玉姿貌雄伟,九岁便精通六艺,处事果断,很是有些才干……假如他也是假的,又听说孔末是假的,便来一个黑吃黑呢?”

  “不,不可能!”古秦风拼命摇头,“你胡说八道!”

  “就算我胡说,那我问你,天香阁是谁的生意?”

  “我,我不知道!”

  “哈哈哈,天香阁是孔家的生意,正儿八经的圣人苗裔,能开青楼吗?很可惜,他们就开了,你心爱的伊袖大家,就是他们推下的火坑!”说着章惇拿出了厚厚的一摞卷宗,“这是几十年来,孔家所作所为,其中有兼并土地,抢男霸女,买通官吏,草菅人命……各种罪证历历在目,没有一件事情是冤枉他们的。”

  章惇说着,把这一摞子东西扔给了古秦风。

  “古公子,你好好想想,替作恶多端的孔家卖命,你能捞到什么好处?多少年后,你只会成为傻瓜笑柄……与其被人耻笑,白白丢了性命,不如反戈一击,还能和伊袖大家双宿双飞,过安稳的日子,有什么不好?”

  古秦风是彻底被说的动心了。

  自从和伊袖金风玉露,他就不想死了。

  这时候章惇一番蛊惑,古秦风彻底动摇了,冷汗顺着鬓角流下来,他的太阳穴,手背上,青筋暴露,牙齿不停发出咯咯声。

  “我,我……该怎么做?”

  章惇笑了,很满意笑了,“你先告诉我,他们是怎么安排的,你们又要怎么做?”

  古秦风还有些犹豫,章惇一伸手,又拿出一份卖身契,塞给了古秦风。

  “这是伊袖大家的,拿着吧!”

  “章,章大人!”

  古秦风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招,我都招了。”

  根据古秦风的介绍,他们一共有十几个太学生,另外孔家也找了一批老百姓,替他们出来说话。

  按照计划,钦差派官兵抓人,他们就拦着,然后会爆发冲突,会出人命,钦差就会把人马撤回,向朝廷请旨,至于接下来的事情,古秦风就不知道了……

  章惇何等诡诈,听完之后,忍不住拍手叫好!

  庞籍不愧是老狐狸,这一招够厉害的!

  他们表面上执行朝廷命令抓人,暗中唆使古秦风他们闹事,然后就装作案子办不下去,这时候朝廷要是撤了他们,他们就安然脱身了,如果不撤换他们,就可以掀起更大的波澜,让朝廷难堪。

  只要事情越闹越大,到了最后,就会彻底变味,到时候全天下以孔孟门徒自居的读书人都会站出来,加入这场大战。

  到时候不管结果如何,对师父,还有变法派来说,都是一场劫难!

  历史上,由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掀起一场滔天大浪,甚至斗个几十年,都不少见,比如唐代的牛李党争,便是如此,直接耗光了大唐的元气,至于东林党和其他各派的斗争,也是如此,起源也仅仅是一次廷推而已。

  章惇虽然没有司马光读的书那么多,但是他也清楚。

  当初王安石主持变法,是因为师父保驾护航,才没有酿成剧烈的党争,如今师父柄国,孔家的案子,如果处置不好,弄出了大乱子,反对势力完成集结,很有可能,绵延几十年的争斗就要开始了……

  章惇的判断还是正确的,历史上王安石的变法不就是如此,新旧两派互相倾轧,一直到金人打进来,还不消停!

  身在漩涡当中,一个不慎,就会害了所有人!

  “古秦风!”

  章惇突然怒道:“朝廷的差役,怎么敢轻易动手杀人,你们是怎么安排的,快给我说清楚!”

  古秦风一惊,没想到章惇还真够厉害的,他迟疑了一下,章惇把目光落在了卖身契上,古秦风立刻怂了。

  “我会带着头冲,这时候就会有一伙人,穿着衙役的衣服,突然杀出,用弓箭射杀。”

  章惇立刻道:“这伙人在哪?”

  “我,我也不知道,他们只是告诉你,会一击毙命,不,不让我受罪!”

  “哼!”

  章惇一甩袖子,就从马车上跳下来了。

  他让人把古秦风带走,立刻下来,所有人马,一起出动,他估计着那伙人离得不会太远,不然,绝对没有办法配合默契。

  章惇也不是没有准备,王宁安给了他信,同时又调了三千王家军给他。

  王宁安很清楚,当地的差役,官兵,官吏,全都不可信,孔家盘根错节多少年,所有势力都要听从他们的号令,唯独从外面调兵,才能不受干扰。

  因此王宁安以剿灭水泊贼人为名,调兵过来,暗中帮助章惇。

  终于到了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人马撒出去,快速封锁街口,清查一切有嫌疑的人员。

  上百号的人,都穿着官差衙役的衣服,还带着武器,一点也不难查,很多老百姓都看到了,他们还以为是朝廷联手行动呢,都争着给指了方向。

  就这样,章惇毫不费力,把埋伏的这伙人都给抓了!

  当他们把人抓起来,这才发现,原来这些所谓差役,使用的居然是朝廷的弓弩,上面有禁军的字样,也有河北诸军的记号!

  “卑鄙!”

  章惇气得跳起来了。

  要真是让他们用这样的弩箭,把古秦风几个人给杀了,弄出了人命,到时候就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他们会说什么?会说这是师父安排的人马,化装成差役,击杀替孔家出头的太学生,一盆脏水,就泼到了师父的头上。

  到时候太学肯定要闹,各地的士绅也要闹,世家再跟着煽风点火,大宋朝立时就乱了!

  “阴险,真是阴险!”

  章惇咬了咬牙!

  “带着他们,还有这些武器,我们去孔府!”

  “遵命!”

  他们向着孔府,气势汹汹而来。

  在孔府的门前,已经剑拔弩张了。

  庞籍和韩绛派遣了500名差役官兵,前来抓人,领头的是两个都虞侯,一个姓韩,一个姓张。

  这俩前来抓人,气势弄得好大。

  在他们的对面,差不多有一千多百姓,领头的是十来个太学生,还有当地的士子。

  本来古秦风是这帮人的头,他跳得最欢,结果时间到了,他居然没来,溜了!

  让剩下的人很傻眼,有人脑袋凉快了,不敢折腾,但是也有人丝毫没有觉察,他们大声疾呼。

  “这是圣人之乡,朝廷的走狗不许抓人!”

  “对,你们都滚出去,谁敢亵渎圣人坟茔,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

  “谁敢侵犯圣人,我们就拼了!”

  ……

  在几个士子带头叫喊之下,老百姓的势头居然也被鼓动起来。

  他们拿着铁锹锄头,大声吆喝,就是不许官兵前进一步,死死保护住府门。在府门里面,不少孔家人隔着门缝看着,脸上满是得意之色。

  这就是民意,这就是民心!

  等闹出了人命,看你王宁安怎么收拾!

  想动孔家,问问天下读书人吧!

  他们瞪圆眼睛看着,距离时间越来越近了。

  韩张两位都虞侯也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他们一挥手,就让手下的官差往前冲,嘴里还大叫着,“你们都闪开,不然朝廷就要拿人了!”

  差役往上冲,老百姓也往上冲,双方只要斗起来,就会有人杀出,干掉几个领头的太学生,制造血案,庞籍和韩绛也就能向朝廷交代了。

  这个案子也就办不下去了。

  剧本设计非常完美,可就在这时候,章惇的人马出现了,骑兵突出,隔开了两伙即将对撞的人马。

  章惇立在马上,大声道:“你们的鬼把戏该收场了,全都给我拿下!”

第852章 衍圣公也有假

  把这两伙人都给拿下,加上之前抓到的那伙假扮差役的打手,章惇手上握着三伙人,整个案子的主动权也就捏在了手里。

  他刚刚进行了突击审讯,那些假冒的差役都是孔家的打手,在不久之前,就是他们出手,把府衙的差役给打了。章惇已经让章衡派人过来指认,只要确定之后,孔家买凶杀人的罪名就跑不掉。

  以前的案子也能有个了结,至少死去的差役和官兵能得到公道。

  另外两伙人,一伙是受孔家蛊惑,跑来阻挡钦差的,一伙是庞籍和韩绛派过来,配合演戏的。

  到了这时候,区区一个孔家已经不能满足大家伙的胃口了。

  就从这俩相公开始吧!

  你们跳了这么久,也该收场了!

  谁敢阻挠变法,就要付出代价!

  “审,立刻审问!”

  面对气势汹汹的王家军,那几个太学生又是怕,但又有些不甘心。

  反正他们都存了死志,死在差役手里,还是死在官兵手里,没有什么区别!

  “大家听着,为了圣贤而死,我们死得其所,死有余荣。”

  几个太学生鼓噪着,还真要拼命。

  士兵也迟疑起来,正不知道如何处置的时候,章惇笑呵呵走了过来。

  “你们不是要为圣人而死吗!那我就让你们看一位朋友。”

  章惇让人把古秦风带过来,他一露面,就把所有人吓坏了。

  顿时有几个学生破口大骂,“无耻,原来你早就投靠了朝廷,叛徒,败类!”

  各种污言秽语,都泼到了古秦风的头上。

  这让古秦风万分难堪,他铁青着脸,怒吼道:“你们嚷什么,我们都被骗了!”他猛地伸出手指,指着孔府的大门,咆哮道:“这里面住的根本不是圣人苗裔,而是冒牌货,他们欺骗世人一百多年了,是时候该把这个骗局公布出来了!”

  那些太学生愣了一下,根本不信,纷纷破口大骂,古秦风也急眼了,他猛地拿出了一本古书,举过了头顶。

  “诸位请看,这是张家的族谱,你们仔细看看,就知道了孔仁玉是假的,现在所谓孔家的子弟根本不是圣人后代,而是张家的后代!我们都被骗了!”

  ……

  当孔家被推出来,和朝廷唱对台戏的时候,王宁安就让手下的人做功课了。

  其实遍观孔家几千年的历史,越往后,越丢人,蒙古人打进来,还有南宗和北宗之争,至少表面上还知道谁是正统,有一点脸皮。

  等到野猪皮的后代杀来,孔家直接全部屈膝投降了,那跪的叫一个顺溜,半点犹豫都没有。

  如果真的按照他们老祖宗的标准,少正卯该杀,那么孔家人就应该杀一万遍还嫌少!

  王宁安很清楚,所谓衍圣公,就是笼络天下文人的一个旗号而已。

  只要尊奉儒家,以孔孟之道治国,就不能对他们怎么样,唯有不断加恩,任由他们为所欲为。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不需要孔孟之道,也就没有必要留着孔家!

  随着百家书院的崛起,越来越多人反对独尊儒术,他们认为孔子最多只是一家之言,凭什么把他放得那么崇高,其他各家又在哪里?

  既然存了争斗的心,就有一帮百家的文人仔细研究。

  还真别说,让他们发现了一点问题。

  前面提到过所谓孔末乱孔的事情,按照孔家的说法,孔末并不姓孔,他的祖上是孔林附近的一户百姓,后来被赐给孔家为奴,所以才改名孔景。

  而孔末则是孔景的后人,和圣人没有半点血缘关系。

  后来到了五代十国,天下大乱,也没人顾得上孔家。孔末就伺机作乱,把孔家的正统子孙都杀了一个精光,自己冒充圣人子孙。

  当时,孔光嗣夫人张氏带着仅仅九个月的孔仁玉逃回了老家,孔末清点孔家的死者,发现唯独少了张氏母子,便立刻追到了张家。

  面对着凶神恶煞一般的孔末,张氏的老父亲张温毅然将自己的孙子献出,代替了孔仁玉,被孔末杀死。

  等到若干年后,孔仁玉成为太学士,当时他还名叫张雷,有乡人将这个案子掀出来,上奏朝廷,经过查证,把孔末斩杀,孔仁玉重新继承孔家基业,并且发扬光大,子嗣众多,俨然一霸。

  这个故事是不是很眼熟?

  同样的套路,出现了不止一次。

  比如最著名的赵氏孤儿。

  还有薛家将里,徐策用自己的骨肉,保住了薛家的后代,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