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620章

大宋将门-第620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宁安哼了一声,“还是孔家吗?他们吃了熊心豹子胆,是一定要和我对着干了!”

  陈顺之苦笑道:“刚刚咱们的人传来消息,差役和孔家的家丁发生了冲突,具体什么原因还不清楚,但至少死了几十个人!”

  王宁安惊呼,“这么多?”

  “嗯,只多不少,据说孔府的家丁死了不少,现在孔家上下都在闹呢,还有人要上京告御状,请求圣人给个说法!”

  王宁安瞬间脸黑了。

  他也想过,要怎么对付孔家,说句实话,真的很麻烦。

  毕竟衍圣公是赵祯封的,赵大叔尸骨未寒,就对孔家下手,好说不好听。而且虽然旧派瓦解了,但是大多数读书人,还都以孔孟门徒自居,动了孔家,就打了天下读书人的脸,这一巴掌不好下手啊!

  “老陈,你给我分析一下,孔家能不能说动,买通?”

  陈顺之沉吟一下,摇了摇头,“王爷,孔家敢有恃无恐,一定是背后有人撑腰,毕竟你做的事情太招人恨了!如果向孔家低头,背后的人就会看破手脚,再也不会把王爷当回事,所以,为了变法计,为了大局计,王爷决不能妥协,至少当头炮要得一个全胜!”

  王宁安思索了一下,长叹道:“我退不了,也一定有人逼着孔家,不让他们退,看起来是一定要分出个胜负了!”

  “我相信王爷,一定会赢的!”

  王宁安没有否认,的确,他有把握干掉孔家,只是要怎么处置这个圣人之家,还真是伤脑筋……

  兖州出了事情,王宁安知道的快,别人也不慢!

  韩绛连夜造访了庞籍的府邸。

  “老前辈,那边出了人命案了!”韩绛努力压制心中的喜悦,但是话到了嘴边,还是把心情透露出来。

  他又立刻解释道:“晚生不是幸灾乐祸,只是王宁安又要收矿区土地,又要增加企业税,而且把纺织厂,酒厂,糖寮,全都纳进去……他的胃口也太大了,简直不给百姓活路,压榨这么狠,肯定会出事情的!”

  庞籍挑了挑寿眉,暗暗冷笑,说的好听,实则还是你们韩家的生意受影响了!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哪怕像韩绛这样的高富帅,也免不了俗。

  其实何止是他,就连老庞籍也被卷了进去,这些日子不知道多少人登门,请求老相公出面主持公道呢!

  官越来越大,权越来越重,结果牵制也就越多。

  也不知道是当官,还是给人家当仆人!

  “子华,凡事要讲究分寸,王宁安和天子师徒情深,如果越了雷池,只会惹恼天子,反为不美。”

  “前辈教训的是,只是晚生以为,王宁安强推法令,弄出了人命官司,千载难逢的良机,如果不想办法逼着王宁安让步,一旦税法落实下去,就没法回头了。”

  “其实还是可以阳奉阴违的,老夫寻思着,那个蒸汽机就那么厉害,你们韩家也有那么多工匠,难道就做不出来?”

  不愧是老狐狸,连山寨的主意都想出来了。

  韩绛满脸苦笑,“庞相公,我们家是有很多工匠,但是这些人所知有限,就算没有专利法挡着,没有几年的光景,也弄不出来。”

  韩绛没有撒谎,蒸汽机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机械,需要各种人才整合,比如炼钢的,冶金的,比如零件加工,组装的,还有设计的,验证的……王宁安花了十几年的功夫,才勉强培养出一群合格的工匠,还要在他的指点之下,花几个月的时间,才把蒸汽机弄出来。

  韩家有工匠不假?

  可这些工匠会干什么?

  榨糖,酿酒,雕刻,做家具,织布,剪裁……让他们去纺织蒸汽机,需要从算术学起!

  韩绛的困难告诉我们,山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至少你要有充足的理工科人才,还要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想采购什么零件有什么,另外还要有庞大的市场,保证山寨出来的有人要。

  所以能山寨出来,已经领先世界九成五的国家了。

  山寨蒸汽机不成,就等于被王宁安掐住了脖子。

  世家大族手里,只剩下土地一张王牌。

  如果被王宁安收上去了,就只能彻底认输了。

  一百年了,都是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如果任由朝廷予取予求,士人还有什么发言权!必须拼一场了!

  “你记住了,任何多余的举动都不要做,明天老夫会去找陛下,我们只谈圣人,只谈士人的脸面,只谈孝道。”庞籍道:“王宁安虽然权柄很大,但是他还不能肆无忌惮。我想陛下还是能听进去几分的。”

  韩绛眼珠转了转,点头道:“庞相公英明,晚生晓得了。”

  转过天,就是庞籍入宫,给赵曙讲课的时间,为了要尽快承担起皇帝的职责,赵曙哪怕过年,都要忙着看看奏疏,了解朝政。

  如今他更是忙得不得了,几乎每天都有重臣过来讲课。

  今天庞籍讲了大宋立国以来的军制,然后话锋一转,叹道“陛下,太史公曾盛赞孔夫子: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庞籍摇头晃脑,见赵曙听得很认真,便更进一步。

  “陛下,孔夫子乃是万世之师,至圣贤者。夫子之学,能正人心,明道义,引人向善,教化天下,功在社稷。历代帝王,无不尊奉孔子,泽披子孙。至于先帝,尊孔子后人为衍圣公,可谓圣明之举,应天合人,深得民心。”

  庞籍又道:“陛下,老臣以为,纵然孔家之人有一点小错,也不应该太过追究才是。”

  赵曙先前还频频点头,可是听到了最后,却立刻道:“庞相公,阻挠朝廷大政,也不应该追究吗?”

  庞籍吸口气,面色更加凄苦。

  “陛下有所不知,朝廷官吏贪墨无度,历来如此,盘剥往来,巧立名目,搜刮百姓民脂民膏,纵然朝廷本意是为了百姓好,可是下面的贪臣墨吏就会胡作非为,有损圣人英明,朝廷威望,也正因为如此,老臣才斗胆建议朝廷,不要管的太多。”

  话说到这里,赵曙哪能不明白庞籍的意思。

  他淡淡一笑,“老相公,你是听到了什么,又要反对征收矿山吗?”

  “陛下,老臣的确是听说了,兖州知府章衡,在得到政事堂的命令之后,便肆无忌惮,差役四出,强行圈占土地,不只是矿区,就连周边的农田也难以幸免。他横征暴敛,不知道约束,结果就激起了百姓众怒,义愤填膺的百姓与官差冲突,死伤不在少数。”庞籍说到这里,越发悲愤。

  “陛下试想,兖州曲阜,乃是夫子之乡,出了这等昏聩残暴之官,冒犯孔夫子,只会让四夷耻笑,说大宋不敬圣贤,和蛮夷没有区别……老臣恳请陛下,立刻罢免章衡的官职,交由刑部定罪!”

  赵曙听完之后,思量许久,才缓缓道:“庞相公,章衡也是西凉王的弟子,算是朕的师兄啊!”

  老庞籍脸色一变,立刻道:“大义灭亲,正好能彰显陛下尊奉圣贤之心!”

  “哈哈哈,庞相公,你又是说定罪,又是要大义灭亲,莫非双方冲突真的是章衡的错?”

  庞籍心头微微一动,小皇帝不好糊弄啊!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不管谁是谁非,身为圣人之乡的官吏,弄出了这等事情,就已经愧对圣贤,更是无颜立足士林,应该知所进退,尽快平息风波才是!”

  赵曙不以为然,他呵呵一笑,“庞相公,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么大的一个案子,如果不仔细彻查,只怕没有交代啊!朕这里就有章衡刚刚送来的奏折,他说是孔家的恶奴蓄意攻击朝廷差役,还打死了好多人!”

  “陛下,章衡这是推脱之词,老臣相信孔家的为人,恳请陛下,不要信章衡的一面之词!”

  “哈哈哈,朕当然不会信章衡的话,只是朕这里还有一份呈报。”赵曙说着,送到了庞籍的面前。

  “这是安石相公送来的,他总不会说谎吧!”

  翻开密信,刹那间,庞籍傻眼了……

第848章 坑人有新招

  俗话说打人没好手,骂人没好口。地方的冲突,向来很难说得清楚,人们先入为主,都会认为是朝廷的错,是差役无理。

  庞籍也深知同情弱者是人的本性。

  加之牵连到孔家,要照顾天下读书人的脸面,朝廷不敢太过。

  只要孔家顶住了,王宁安的税改和征地就出了漏洞,接下来必然会千疮百孔,甚至土崩瓦解,能做到这一步,老庞籍也就知足了。

  他也没指望立刻推翻新法,干掉王宁安,他只是想掺沙子,下绊子,制造漏洞,早晚有一天,变法会因为漏洞越来越多,轰然倒塌。

  想法不得不说,是很不错的,而且时机也精准,利用孔家发难,又恰到好处。自始至终,他都只是说了公道话而已,并没有任何出格之举,王宁安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只是老庞籍千算万算,算漏了一个人!

  满天下游历的拗相公就在兖州,他又亲眼目睹了一切,身为皇帝的准岳父,王安石又能很轻松把看到的一切送给皇帝。

  就连庞籍都是第一次发现,原来孔家这么过分!

  孔家盗采煤矿,豢养打手,已经先于朝廷,公开贩售煤炭,在煤矿区,他们坐拥上千矿工,俨然把煤矿视作私产。

  朝廷差役并未赶到煤矿,就被他们的人包围了。

  上千打手,痛打不到一百名差役,当场打死就有三十多人,还有几十个受伤的。

  孔家的打手不但打人,还声称这些差役是吃他们孔家的饭,要对孔家效忠……王安石查访之后,得到了情况,也的确如此。

  兖州,曲阜,邹县等地的差役书吏的确要先拜孔家,后拜朝廷。没有孔家点头,就进不去衙门。

  历来的地方官吏,到任的第一件事,都是要拜会衍圣公,只有得到了孔家的支持,才能坐稳位置。

  随后,王安石又进一步深挖,他告诉赵曙,孔家在地方上鱼肉乡里,侵占田亩,整个曲阜,乃至周围的到处都是他们家的田地。

  如此还嫌不足,居然插手煤矿,贪得无厌,更是屡屡弄出了人命……他们的作为,实在是不配自称圣人后裔……

  赵曙看过王安石的密报,简直气得抓狂!

  章衡是师父的学生,师父又在推新政,他的话未必中肯,但是王安石呢,他现在可是在野的闲人,总不会胡说八道吧,按照他的介绍,孔家简直比想象中还要可恶三分。完全就是地方一霸,就算没有这次的事情,也该断然处置孔家,给曲阜的百姓一个公道!

  “庞相公,你怎么看啊?”

  庞籍的鬓角冒汗了,对于孔家的德行,庞籍也略有所知,现在让王安石捅了出来,这事情的确有些大条……

  如果换成了文彦博,或者是贾昌朝,这俩老货绝对能立刻认错,痛哭流涕,斥责孔家,换取皇帝原谅,保住官位。至于圣人后裔,跟我有一毛钱的关系!

  可庞籍和他们不一样,老头子还是要脸的,还是有脾气的,换句话说,就是一条道跑到黑,不愿意轻易低头。

  现在的情况明明对孔家十分不利,可庞籍觉得自己既然跳了出来,如果不拼命保孔家,别人会怎么看他?

  因此庞籍咬了咬牙!“启奏陛下,老臣以为王安石的话,未必可信!”

  赵曙立刻变了颜色,王安石可是他的准岳父,而且朝中的事情和他也没什么关系,纯粹是基于义愤,才仗义执言,庞籍,你胡子一把了,怎么能胡说八道?

  察觉到皇帝的怒气,庞籍把心一横,大声道:“王安石是嘉佑二年的主考,也是章衡的师父,而且王介甫刚刚罢相不久,却不甘寂寞,到处活动,俨然有重新再起之心,既然如此,他和王宁安有所勾结,也就不足为奇……孔家身为圣人后裔,道德表率,老臣情愿相信孔家,相信他们不会胡来,给圣人蒙羞!”

  庞籍又一次把孔夫子抬了出来。

  赵曙心中很气很无奈!

  都说他是九五至尊,天下之主,可赵曙越来越发现,其实皇帝能做主的事情太少了,挡在他面前的至少有两座大山,一个是列祖列宗,一个是孔孟圣人。

  但是扪心自问,老祖宗和孔夫子真是存心给他添乱吗?

  也不是,而是文人官吏拉大旗作虎皮。

  借着圣贤祖宗,来教训皇帝,让你一点脾气都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