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616章

大宋将门-第616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师也说不清楚,只能审时度势,你自己悟了。”

  章惇深以为然,他是彻底服气了师父的见识。自此之后,很多熟悉章惇的人都发现他变了,原来骨子里的张狂和骄傲,都渐渐褪去,越发深沉内敛,一举一动,都和王宁安有几分相似之处!

  ……

  “姐夫,其实不只是章子厚,我们也是一样的!”

  苏轼又陪着王宁安回西京。

  来回奔波,弄得他肚子都扁了,等再回去,一定好好大吃几天,把损失的肉都补回来。

  “我去煤矿看了。”苏轼语气低沉道:“需要的煤增加了不止十倍,工人需要干的活,也是几倍之多!我看那些老板,恨不得工人不吃不睡,天天都替他们赚钱才好!要是姐夫放手不管,让世家拿走了矿山的开采权,我敢说,肯定每天都会有人累死病死的!所以——绝不能让这帮人得逞!”

  王宁安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不是孤家寡人,真的不是!

  至少深受他影响的学生们,是和他站在一起的,没白费力气!

  王宁安的动作极快,他再次返回西京,才是正月初十而已。

  大宋已经正式改元10天,赵大叔最后的年号结束了,或许他还在和列祖列宗,炫耀政绩吧,但愿赵大叔在那个世界一切安好!

  王宁安刚到府邸,居然有人就等在这里了。

  “是狄老哥!”

  王宁安惊喜着走过来,和狄青寒暄,只是狄青却显得有些局促尴尬,很是不好意思。

  等进入书房,坐下来之后,狄青就主动提起。

  “二郎,那封书信,我……”

  “我知道!”王宁安笑道:“不是老哥你的本心,应该是文宽夫逼你的?”

  狄青点了点头,羞愧道:“当时文宽夫跟我说了很多,他说朝廷官吏贪婪黑心,如果把矿山交给朝廷,势必残害百姓,还让朝廷的财富流失,因此要把矿山交给地方,交给私人,他们按照规矩缴纳商税,充实国用,两全其美。”

  王宁安淡淡一笑,“狄老哥,你信吗?”

  狄青缓缓摇头,“最初我没想明白,就稀里糊涂写了信,可后来,我,我听公主讲了,如果只是征商税,最多能能征到一成而已?”

  “实际上还没有一成,住税和过税加起来只有半成,如果他们少报产量,交的还会更少。”王宁安无奈道:“如果钱都流到了他们的口袋里,却弄得一团乱麻,到时候民怨可都要朝廷负担!”

  狄青听得手脚冰凉,坐立不安。

  “二郎,我错了,我回头立刻把狄家所有产业都处置了,我这就去!”

第842章 必须动税制了

  刚送走了狄青,门子立刻送来了拜帖,文彦博来了!

  “宽夫兄,我一路疲惫,要休息一下,有什么事,到政事堂再说。”王宁安懒洋洋道,直接下了逐客令。

  谁知道老文丝毫不在意。

  “你要是累了,就去歇着,我可以等。”说着,老文自己抓起了茶壶,见里面有水,就放到了炭炉上面烧起来。

  “有茶了,再有点心,最好给一床被子,我就在这住了!”

  王宁安被这个老无耻给弄得内伤了!

  “宽夫兄,有什么话,赶快说吧!”

  文彦博难掩笑容,“景平啊,老哥知道,你总是疑心老夫,以为我兴风作浪,无所不为。”

  “难道不对吗?”王宁安反问道。

  文彦博连忙摇头,“你错了,大错特错了!老夫别的不敢说,我的人品那是绝没有问题,吾尝三省吾身,扪心自问,无愧天地……”

  “行行行……”王宁安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你要么直接说重点,要么就请出去!我这庙小,放不下你这个高古的道德君子!”

  文彦博无奈摇了摇头,收起了笑容。

  “首先,孔家跟我没有半点关系,你也知道,老夫现在是支持新学,支持百家的,独尊儒术不合适的!孔家千百年的荣华富贵,享受太过了,不管景平要怎么处置他们,我都没有意见。”

  一上来就把孔家给卖了,真不愧是文宽夫!

  王宁安当然知道,文彦博和孔家是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老家伙未尝没有利用孔家之心!你没唆使,也肯定推波助澜,没干什么好事!

  “然后呢?”王宁安淡淡问道。

  文彦博顿了顿,一个孔家不成,那就还要下本。

  “狄汉臣也不是我的意思……我是找过他,跟他讲了一些情况……你也知道,狄青入股水泥作坊,他是吃干股不做事的。不像老夫,又要辛苦,又要奔波张罗,而且股东又不止我们两家,其他人都说每年光看到狄青拿钱,却没见到他出力,实在是说不过去……这钢铁和水泥是连在一起的,老夫也是没法子,不得不去费吐沫。景平啊,你一定要理解老夫的难处,我也是没办法。”

  文彦博半真半假,王宁安心里头太有数了,与其说别人,不如说文彦博自己!

  这些年来,水泥改变了整个建筑行业。

  现在西京的街头,几乎所有的临街铺面,都是用水泥建造。

  有水泥就离不开钢筋,看问题是大宋的钢铁产量还跟不上去,很多酒楼不得不用竹筋来制造。

  现在蒸汽机出来了,新的运输模式出来了,煤矿产量上来,下一步钢铁的产量必定要增加,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文彦博怎么可能放过这块肥肉。

  他现在解释再多,王宁安都懒得听。

  “行了,宽夫兄,你解释也解释过了,我实在是太困了,你可以走了。”

  王宁安站起身,打着哈气就往里面走。

  “等等!”

  文彦博急忙站起,伸手拉住了王宁安!

  “景平,你给我坐下!”

  文彦博深吸口气,“景平啊,这些年你坑老夫的时候还少了?我都一把年纪了,你把我弄到西域,又弄回京城,来回折腾,骨头都要散架子了,老夫可曾有一丝一毫的怨言?你不要总是怀疑老夫,认为我自私自利,什么都想着自己。你手下也是一大帮人,咱们身为主事者,不替手下人着想,他们就会造反的。”

  文彦博说着,坐在了王宁安的身边,两个人勾肩搭背,跟一个人似的。

  “你建议把煤矿和铁矿收归国有,是想充实国库,这个老夫清楚,可是你也要知道,垂涎矿产的人有多少?地方的水有多深?如果不把他们安抚好了,就没人替我们办事了!”

  说到这里,文彦博突然长叹连连。

  “官字怎么写?一顶乌纱帽,上面一个口,下面一个口,上面的口吃的是朝廷的俸禄,下面一个口,吃的是百姓民脂民膏!老夫少年读书,入仕为官几十年,不敢说别的,至少大宋的官场,我是看的明明白白!要想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就要先喂饱官员,他们吃不饱,就会去吸老百姓的血!你可不要忘了,官是一路披荆斩棘考出来的,都是最聪明的人物,一个个比猴子还精!你指望着靠朝廷规矩,靠那些御史言官,能限制住他们?简直笑话一样!”

  文彦博道:“煤铁的利益牵连太大,就算朝廷都收归国有,一时也开发不出来,同样需要地方士绅商人配合,吸引投资吗!这还是景平你教给老夫的。老夫就是想不明白,你一个主张发展工商的人,怎么在这么简单的事情上,非要和大家伙较劲儿呢?”

  文彦博的这一番高论,还真是振聋发聩。

  这就是文彦博的高明之处,他一肚子花花肠子,一肚子算计,偏偏拿他没办法,因为老家伙把握分寸炉火纯青。

  如果仅仅因为利益之争,弄得不可开交,王宁安当然可以向对付韩琦等人那样,施以重手!

  可老家伙如此“坦白”,就让王宁安有种一拳打在空气上的感觉,有点闪腰啊!

  只是对于老文的道理,王宁安是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宽夫兄,你认为让地方私人去做,朝廷收税,那我问你,朝廷能收多少税?”

  “这个……”文彦博老脸拉长了,“普通商品的过税和住税加起来是百分之五,钢铁属于大宗商品,能收上来百分之十……景平,这个真不是小数目了,老夫算过了,每年至少能给朝廷增加千万贯的税收,你还有什么不满的?”

  “我当然不满!”

  王宁安突然一拍桌子,豁然站起,“办煤矿,铁矿,建钢铁厂,就那么简单吗?需不需要建立学校,培养人才?需不需要修筑道路,运输原料和成品?需不需要处理征地问题?如果工人发生了纠纷怎么办?受了伤,没法工作,又怎么办?钢铁工厂,污染了环境,破坏了山林,弄脏了水源,引起地方百姓不满,又要怎么办……”

  一口气问了十几个问题,把文彦博弄得都瞠目结舌了,“这,这,老夫也没想过!”

  “你没想过,可是我想过!如果光是征收一成的税,够干这么多的事情吗?更何况把矿区交给了地方,他们产出多少,朝廷能完全掌握吗?到时候上下其手,还不一定贪墨多少呢!就算按照你宽夫兄所说,朝廷能拿到一千万贯的税收,可是足够填补这么大的窟窿吗?”

  “你有你的道理,我也有我的道理!我的道理很简单,就是朝廷不能赔钱,发展产业,是增加税收,充实国用,不是肥了那些地方的士绅豪商!朝廷也不会替他们擦屁股!”

  文彦博老脸通红,他艰难地咽了口吐沫。

  “那,那啥……王爷,你打算怎么办?”

  “不怎么办!两条路,一个是收归国有,由朝廷提取利润,一个是提高商税,而且是全面提高!朝廷可以鼓励新产业,新技术发展。但是想把本王当成猴耍,占便宜没够,吃亏难受!那就试试,看看谁是那个猴!”

  ……

  拖着疲惫的身躯,从王府回来,文彦博一屁股坐在了红木圈椅上,胸膛一起一伏,脸色差到了极点。

  儿子文及甫急匆匆赶来,见老爹这副模样,也吓了一跳。

  “爹,莫非没谈妥?”

  “唉,王宁安啊,这小子真难对付!”文彦博哀叹口气,烦躁道:“拿点水来!”

  “是是是……”文及甫急忙将一碗紫苏熟水递给了文彦博,老文喝了之后,这才把经过说了一遍。

  当说到最后两条路的时候,文及甫都跳了起来。

  “爹,绝对不成啊!商税万万不能提高!”文及甫压低了声音,“爹,这些年咱们手上的产业太多了,如果真的提了税收,那可就惨了!”

  文彦博翻了翻眼皮,“我又不傻,这点事情还不清楚?可问题是王宁安他不会答应的!不提商税,就吃不到煤铁的那块利益!为父打听过了,那个蒸汽机十分了不得,一台就能顶得上上百匹马的力量。幽州西山的煤矿,在几个月时间内,就产出了过去五年的总量!据说这个冬天,五十万人,有八成都用上了煤炭!这是多大的一块肥肉啊?”老文五官纠结,双手乱晃,那个表情简直和王刚演得和宝宝有的一拼!

  身为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知道的消息不少,比如刚刚工部和户部就上交了一份产业评估,是以幽州为例子,预估日后蒸汽机能带来的效益。

  他们估计,每年能带来几亿元的收益,带动的相关产业,更是以百亿计!

  “爹,孩儿也想不明白,你说王宁安他就不为了自己想想!他难道不想独吞利益?要知道他们王家,也是地方上顶级的豪门!论起实力,咱们家,孔家,还有这些家族,绑在一起,都未必有王家的力量!他为什么愿意替朝廷谋利啊?”

  文彦博无语摇头,他识人无数,按理说王宁安拉帮结派,培植势力,下绊子,耍手段,很多时候,心肠黑得不见底儿!

  可偏偏在关键的时候,他总是站在朝廷,站在百姓一边!

  “或许这就是先帝有识人之明吧!”文彦博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第843章 皇后是个贤内助

  和文彦博谈完,又陆续有人前来拜访,王宁安全都以身体不适挡下来,他真的是有点疲惫,狠狠睡了一觉,第二天,恢复了精神,吃了点肉粥,宫里的太监就来了,赵曙请他过去。

  匆匆来到了宫中,师徒分别也有大半年了,赵曙比之前又长高了一点,当年快一年的皇帝,小家伙也有点威严了,平时面对臣下,还有身边的太监,不苟言笑,还挺吓人的,不过面对师父,立刻变成了少年模样。

  他亲自搬来椅子,请王宁安坐下。

  “师父,到底该怎么办,可要给我拿个主意啊!”

  王宁安没急着下结论,而是笑呵呵道:“陛下,臣想知道,你是怎么看的?”

  “朕吗?”

  赵曙沉吟了一下,还真别说,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