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610章

大宋将门-第610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子出身名门,我爷爷,我爹都是带过兵的,我又跟着王宁安,还在皇家武学待过,论起本事,不比你差什么!

  章敦也感到了柳羽的傲气,就忍不住道:“那你说,接下来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扩大战场,让他们没有办法退,只能硬着头皮扛下去。”

  章敦顿了顿,突然放声大笑。

  “好,真是太好了!就这么办了!”

  这俩坏蛋商量妥当之后,立刻给渤海国送信,要求渤海国立刻出兵一万人,夹攻高丽。

  渤海国大氏本是王宁安洗脑出来的怪胎,但是还真别说,经过了这么多年,他们已经渐渐成型了,还真的变成了一个国家,变成了一个部族,没有人怀疑。

  而且万寿盛典的时候,渤海国还出了丰厚的贡品,正式成为大宋认可的藩属,而且拥有自由贸易的权力,是大宋的自家人。

  得到了命令之后,渤海国早就整装待发,他们的先头部队一共五千人,立刻跨越海洋,在仁川登陆,直扑汉城!

  渤海国出兵,把本来就很乱的局势,弄得更加乱套了,他们是从西边攻击汉城,而倭国的人马停留在汉城的东边,这下子可大大刺激了倭国。

  他们辛辛苦苦打了这么长时间,结果让渤海国摘了桃子,这不是岂有此理吗?

  源赖义之前还不满大宋的分配方案,消极怠工。

  可是当渤海国出兵的时候,他们再也坐不住了。

  第一批2万名倭国士兵,投入到了战场,汉城的高丽守军面对着两面夹攻,情况十分危急。

  更让高丽感到恐惧的是不管是渤海,还是倭国,看起来背后站着的都是大宋。

  他们两国围攻高丽,打的是什么算盘?

  一个小小的高丽,也值得大动干戈吗?

  开京的高丽君臣,连着商讨了三个昼夜,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显然,大宋要针对的是辽国,他们怂恿渤海和倭国攻击高丽,是想从东边包围契丹。

  而且只要解决了高丽,辽东的女真诸部就和大宋直接接壤了,大宋完全可以扶持女真,继续对付契丹,直到把契丹肢解!

  好一个狠毒的计谋!

  可怜的高丽,成为了两大国角力的牺牲品!

  高丽君臣最后决定,立刻向契丹皇帝耶律洪基求救,无论如何,唇亡齿寒,请契丹一定出兵,保住高丽。

  显然,一场小小的冲突,正在向着世界大战的方向演变……

第834章 了不起的发明

  王宁安做出一个决定,他要回家看看。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西凉王要衣锦还乡了。

  想想也是,当初还是个毛头小子,如今已经贵为王爷,又是政事堂的主人,大宋的文武大权都抓在手里,天子之师,地位尊崇,官爵显赫,实在是没有理由不回家看看。

  屈指算来,差不多从幽州之战结束,王宁安就没有回过家了。期间老爹和老娘去过洛阳,主持了王洛湘和王宁泽的婚礼,如今早已经回到了幽州。

  回家祭祖,顺便看看爹妈,享受天伦之乐,也是情理之中。

  只是现在旱情严重,各地频频告急,如果没有人坐镇京城,是会出问题的。

  “师父,我看你还是等等吧。”赵曙不无担心道:“我怕你不在京城,那帮人会闹事的。”

  “不会的!”

  王宁安呵呵一笑,“陛下,你现在可是九五至尊,连这点胆气都没有,如何能服众?”

  赵曙挠了挠头,不好意思道:“我,我还是挺担心的,毕竟各地都有绝收的消息,万一地方官吏贪墨,激起民变,朝中的局势也不好控制,我,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呵呵,陛下,臣的确有事,必须去幽州,臣可以告诉陛下,不是什么衣锦还乡,要去炫耀什么。而是有一项重要的发明,臣需要亲眼看看,做一下安排。”

  “发明?很重要吗?”

  “嗯!”王宁安笑道:“这件东西如果运转起来,能给大宋迎来至少500年国运,陛下说重要不?”

  赵曙吸了口气,微微变色,从秦汉以来,可没有哪个朝代超过三百年,师父一张口就是500年国运,看起来绝对不凡!

  “师父,比水泥,金元,这些东西还重要?”

  “嗯,重要百倍!”

  王宁安笑道:“臣必须亲眼看看,究竟到了什么程度,有什么困难。另外高丽战场,辽国也要卷入其中,臣需要去筹划一下,看看下一步要怎么办?”

  赵曙好奇道:“师父,那用不用我们也出兵?”

  “陛下,为什么要出兵?”

  “为了击败辽国?”

  “那不出兵也能击败辽国呢?”

  “那当然是更好了。”赵曙笑嘻嘻道:“可是我想不出那么好的主意。”

  王宁安沉吟道:“陛下,凡是大战,越是先参与,耗损就越大,我大宋底子不厚,又有旱灾,实在是不宜参战,臣去幽州的这些日子,请陛下务必稳住,任何参战的提议,都留中不发。如果十分要紧,可以给臣送急递,另外臣再推荐一个人,只要他回朝,就能天下太平。”

  “谁?”赵曙激动问道。

  “文彦博!”

  ……

  当年王宁安把老文拉到了西域,弄得文相公远离朝廷中枢,新旧交替,一点功劳没捞到,光吃沙子了,就连宋庠和庞籍都捞到了平章军国重事,贾昌朝更是咸鱼翻身。

  文彦博能不看着眼红吗?

  王宁安太了解文彦博那个人了,显然,老文恨王宁安,但是老文也很理智,现在他的对手不是王宁安,而是三个平章军国重事的老家伙!

  把文彦博拉回来,欧阳修眼下还是首相,只要他们两个合作,就足以压制各方,谁想趁着王宁安不在,添乱掣肘,都是不可能的。

  见师父已经安排妥当了,赵曙也没有什么话说。

  唯一让他好奇的就是王宁安心心念念的发明,究竟是什么玩意,值得师父大老远跑一趟!无奈赵曙怎么询问,王宁安都三缄其口,绝对不说。

  没法子,赵曙只能找到了狗牙儿。

  “给你放假,回家祭祖吧!”

  狗牙儿挠了挠头,“我看是让我当间谍吧?”

  “没错,你当不当?”

  “当,有什么不当的!”狗牙儿笑嘻嘻地伸了伸懒腰,随口道:“反正在京城也待的太闷了,到处走走,看看景色也不错的。倒是某些人啊,连一个小圈圈都走不出去。还说是天下之主,试问,有哪个主人,不能随便到自家的角落看看?完全没道理啊!真不知道是主人,还是客人?”

  赵曙咬着牙,“哼,等着吧,等我给父皇守孝之后,我就想去哪去哪,谁也管不住我!”

  不理会充满怨念的赵曙,狗牙儿急匆匆回到了家里,打点行囊,准备跟老爹一起去幽州。

  结果狗牙儿发现,除了他之外,萧观音也跟着一起回去。

  老娘杨曦倒是留下来照顾全家,本来苏八娘也有心要陪着王宁安,无奈何,她有了身孕,没法长途跋涉,只好作罢。

  狗牙儿稍微算计了一下,二娘怀孕的时候,正好是老爹刚把师父娶进门。

  唉,当个男人也不容易啊!

  三个夫人,冷落了哪个也不好!

  老爹也是够可怜的。

  人家都说皇帝后宫三千,以后好兄弟赵曙还不一定过什么日子呢?狗牙儿哀叹着,他是想好了,一定不能早早结婚,这男人啊,成了家就不自由了……趁着青春作伴,要好好玩玩乐乐,绝对不能自己画地为牢!

  这小子一肚子花花肠子,胡思乱想着。

  王宁安回家可没有多大的动静,他现在已经是权臣的巅峰了,再招摇过市,那是给自己找麻烦。

  他可不想学张居正,弄个64抬大轿,把自己的那点福寿都给折了!

  王宁安就是轻车简从,装成普通的商旅,离开西京之后,沿途没有半点动静,直接奔赴幽州。

  在路上,王宁安还不断调整路线,弄得谁也摸不清他的方向。

  萧观音都无语了,“王爷啊,你这不是低调,是惜命啊!”

  “废话,西京一家人,幽州还有一家人,身边还有你们,我要是出了点事,有你们哭的时候!”

  该不装英雄的时候,绝对不装!

  王宁安用了差不多20天的时间,赶到了幽州,不得不说,这些年投资基础设施,大宋的道路和桥梁好了很多,路上的时间,至少减少了一半还多。

  到了幽州,王宁安居然没有回家,而是直奔西山。

  幽州的西山,正好是太行山余脉,地势险要,东望幽州,西连大漠,是兵家必争之地。前几年,契丹的骑兵还几次突破长城,威胁京西。

  不过这几年随着双方实力消长,王家铁骑不断主动出击,彻底赶走了契丹人。

  平静下来之后,西山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人都涌入了这里,他们主要从事的行业就是采矿挖煤!

  这些年大宋的城市化飞快,幽州作为北方重镇,又是王家军的大本营,得到了长足发展,刚刚收复的时候,人口刚刚五六万,算上俘虏,才勉强十万人。

  可是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幽州人口正式突破50万,另外每年还有十来万的外来工人,以及数万驻军。

  这么多的人,首要解决的就是柴米油盐。

  光靠着砍树,绝对不够用。

  因此早早就有人挖掘煤炭,供应城市需要。

  京西的山沟,正是一个产煤区。

  这里的煤矿不是最多,品味也不是最好,开采也不是最容易,唯独离着幽州最近,关乎着60万幽州军民的冷暖,马虎不得。

  王宁安在儿子,媳妇,还有护卫的陪同之下,进入了矿区。

  走近西山之后,他们就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因为这里山岭重叠,有些小煤矿就处在山沟里,如果遇到了下雨天,雨水倒灌,进入煤区,甚至流到矿坑里,就没法采煤了。

  个别严重的时候,积水甚至能持续几个月之久,最惨的是一年都没能出煤。

  王宁安他们往里面走着,沿途能看到许多排水用的沟渠,甚至有工人还在忙活着。他们一直到了一处规模不大的煤窑前面停下来。

  有两个浑身泥水的家伙,从里面匆忙跑出来,一眼看到了王宁安,其中领头的急忙伏身,惊喜道:“师父!”

  狗牙儿听到这一声喊,吓得差点趴下,老爹的徒弟还真多啊,这个泥猴一样的家伙,居然是老爹的徒弟?怎么看也不像啊?

  王宁安却哈哈一笑,丝毫不顾什么,伸手拍了拍许阳的肩头。

  “你都是朝廷命官了,不要什么事都亲力亲为。”

  许阳憨厚一笑,“我怕他们做不好,而且这事也不小,师父交代的,身为弟子可不能马虎。”

  狗牙儿偷偷一问,这才知道,敢情这家伙居然就是发明水泥的大匠,这些年水泥的作用人所共知,赵祯一路拔擢,给了许阳五品冠带,他还是皇家百工院的名誉院长呢!

  只是狗牙儿无论如何,也没法把这家伙和名满天下的大匠联系到一起。

  当然了,许阳也不是很在乎什么名声,他只是单纯喜欢做东西而已,尤其是改变历史的东西!

  王宁安带着大家,进入了煤矿的深处,前些日子下了雨,矿坑里正好充满了积水,狗牙儿看到有一个管子样的东西,不断往外排水,一股一股的,莫非是有人在下面提水?这家伙的力气可够大的,也不用休息。

  狗牙儿思量着,却发现老爹的目光已经落在了一旁,那里有一个巨大的铁炉子,连着一个蛋形的容器,在炉子的旁边,正有工人不断往锅炉里添煤炭!

  看着这个,王宁安的嘴角不自觉上翘,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就是最早的蒸汽机原形,终于在大宋出现了!

第835章 工科男的力量

  当看到蒸汽机的那一刹那,王宁安几乎想哭。

  这东西实在是太重要了。

  有了蒸汽机,就能驱动火车,用最保守的估计,10节的火车,每一节30吨,就是300吨,一匹马最多能拉一千斤,300吨就是600匹马的全部载重,而且火车可以不眠不休,效率更是高出了几倍之多。

  换句话说,有了蒸汽机,就能让工作效率成千倍,万倍提高。

  高效率必定带来高产出,能创造出丰富而廉价的商品,能轻松武装出强大的军队,使得动员能力直线上升。

  一旦掌握了工业的力量,哪怕一个万里之外的边陲离岛,也能轻松征服中央帝国,予取予求。

  蒸汽机让人拥有了神的力量,他努力了这么多年,终于看到了蒸汽机出现,简直是多年的媳妇熬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