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591章

大宋将门-第591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工系统早就在研究火器了,尤其是在突火枪成功之后,获得了一大笔的投资,灵巧的工匠已经造出了两门铜炮,并且实验成功。

  只是铜作为货币,朝廷对于用途有着严格规定,想要大规模造火炮,需要说服朝廷上下,故此被耽搁下来。

  谁能想到,在许多人眼里,宝贝不得了的铜,居然要被淘汰掉,成废品了!

  真是暴殄天物!

  该打!

  当王宁安把火炮的构造图交给司马光之后,光光看得头晕眼花,他固然聪明,可是对技术领域,实在是不够敏感。

  “师父,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好玩意!”

  王宁安道:“这是用青铜铸成的一个管子,可以通过火药的爆炸威力,将铅丸或者开花弹打出去,威力无比,十个床子弩,也未必赶得上一门炮!”

  “啊!”

  司马光惊得眼睛老大,“真这么厉害?”

  “嗯!你刚刚不是提到过移民吗?我也不是心慈面软的人,可直接把百姓赶出去,风险太大。但如果我们能开发出更强大的火器,比如大型的火炮,或者可以拿在手里的火铳!那样一来,一个普通人,只要训练几个月,就能和草原的射雕儿对抗!就算没法一对一,但是十个八个加起来,总能获胜!”

  王宁安道:“火器,移民,金元……这三者缺一不可!你们的想法,太急躁,太粗糙了!”

  王宁安毫不客气,批评着自己的学生。

  此刻的司马光,却是心悦诚服,佩服地五体投地!

  妙哉,这下子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神来之笔啊!

  原本因为缺少利益结合,也看不出那些铜钱的用处,司马光就想着彻底废掉,可万万想不到,铜钱竟然可以收来制造铜炮。

  一贯铜钱平均四斤重,一千贯就是4000斤!

  河北大族储存的铜钱,何止千万贯!

  换句话说,光是这些铜钱,就能铸造几万门的火炮还不止!

  “师父,大宋需要那么多火炮吗?”

  “当然需要!”王宁安呲着牙道:“你想想,一艘大船,就要装备上百门火炮!现在只是担心铜料不够!哪里会嫌铜多!”

  司马光认真想了半天,他试探着道:“师父,我觉得眼下应该继续压低铜价,尤其是铜子的价钱,然后逢低抄底儿,再大赚一笔!”

  “赚你个头!”

  王宁安头一次觉得徒弟太聪明不是好事。

  “我告诉你,现在是新旧交替,我没心思和河北的大族斗下去,什么都不如安定祥和重要,一切等大局已定之后再说!你现在就去传话韩子华,告诉他,我们可以高价收购铜钱,不让他们吃亏,只要他肯退一步,大家还是朋友。”

  司马光不敢违抗师父的命令,立刻起身,不过他很快想到,师父书要等待大势已定!莫非是暗示,等太子继位,再和韩家算总账?

  嗯,就是这么回事!

  敢情师父也是个爱找后账的人!

  司马光更加害怕了,他还是好好做个乖学生吧,不然真的会被打屁股的!

  就在司马光想办法联络韩绛的时候,深宫之中,曹皇后念了几遍经文,才从拜垫上,缓缓站起,从佛堂出来,有一个年轻的身影,正在忙活着,替她摆好了白粥和几个小菜。

  这个人正是二皇子赵宗霖!

  多像啊!

  曹皇后突然想起了亲儿子赵曙,那还是十年前,小东西亲自采摘,给自己酿了葡萄酒,这么多年过去了,曹皇后依旧记得酒香!

  唉!

  真是想不到,身上掉下来的肉,居然和自己不是一条心,连眼前的小家伙也比不上!要是他是自己的亲骨肉,那该多好啊!

  曹皇后突然被自己生出的念头,吓了一跳……

第809章 我要告御状

  曹皇后很安静地吃过了白粥咸菜,她吃的很仔细,连一粒米也没有剩下,吃过之后,曹皇后淡淡道:“往后你不要来了。”

  这句话很平淡,仿佛刚刚喝下的粥一样,可是赵宗霖却大惊失色,他不无委屈道:“大娘娘,太子哥哥那么忙,也没时间过来看你,孩儿替兄长尽孝,也是应该的,还请大娘娘不要赶走孩儿。”

  提到了赵曙,曹皇后更加烦躁了。

  她狠狠一拍桌子,“哼,那个逆子早就把我当成了寇仇,哪里还会来看我?他巴不得我赶快死呢!省得挡了他的路!”

  赵宗霖听得心惊肉跳,小脸煞白,“大娘娘,这是说气话吧?太子哥哥纯孝,人所共知,大娘娘不要多想了,误会了哥哥,也不要被小人离间了母子之情。”

  曹皇后摇了摇头,她没有再说下去,可是脸上的轻蔑,却是表露无遗。

  又沉默了一会儿,赵宗霖手足无措,要起身告辞,曹皇后突然招了招手,让他坐在自己的身边,赵宗霖乖乖照做了。

  “你在我身边,也有十来年了,当初你娘就为了夺那个位置,不惜设计,差点要了我的命!”

  赵宗霖更加惶恐,连忙道:“大娘娘,那个女人不配做孩儿的母亲,她太狠毒了!”

  “错了!”

  曹皇后突然怒道:“她不是狠毒,是愚蠢!她被别人利用了!”

  赵宗霖被她话语之中的怒火给吓到了,低着头不敢说话。

  曹皇后缓和了一下,又自嘲一笑,“我又何尝不是如此,争了一次,结果就成了那帮人手里的工具,想安安静静吃斋念佛,人家也不答应了。你做过了一次,就永远不清白,连儿子丈夫都会怀疑你,普通人家,无非是吵架大闹而已,可是到了皇家,这是要命的事情啊!”说到了这里,曹皇后语气缓和了不少,她伸出手,摸了摸赵宗霖的头。

  “孩子,你还小,罪名还落不到你的头上,往后就在自己的宫里住着,哪也别去,等日后出宫建府,老老实实过日子吧!”

  曹皇后声音哽咽,论起来,这个二皇子在她面前的时间,甚至比赵曙要长,又乖巧懂事,天长日久,连当初的仇恨也都淡了。而且时至今日,曹皇后也早就想通了,身处宫中,要么就拼死一搏,拿到最高的权力,要么就甘心情愿,被千人踩,万人踏。

  除此之外,没有第三条路!

  二皇子听完了曹皇后的话,他突然仰起头,痴痴道:“大娘娘,孩儿躲起来,就能活命吗?”

  曹皇后吸口气,脸色变了变。

  躲?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还能躲到哪里?

  自己不就是想要躲吗?

  可结果呢!

  有人利用自己,有人疑心自己,风风雨雨,避无可避!

  “孩子,不躲必死,躲了,或许能生……大娘娘连自己都庇护不了,又能帮你什么,你,你好自为之吧!”

  赵宗霖默默点头,他低着头,走到了宫门口,突然,猛地转身,跑到了曹皇后面前,扑在地上,急促道:“大娘娘,武学的师父教了,要置之死地而后生,到了什么时候,都不能认输!你可千万不能坐以待毙啊!”

  听到如此稚嫩的话,曹皇后又是悲,又是无奈!

  “傻孩子,你哪里知道,圣上已经动了心思,或是赐死,或许殉葬,总而言之,大娘娘随时都会死。”曹皇后突然变得好恨!

  “他是君,他是夫!他可以一手遮天,想干什么干什么!当年他为了生儿子,拼命选秀纳妃,连看我一眼都舍不得!后来我侥幸怀上了孩子,他又把我捧在手心里,他把我当成了什么?这些年过去了,他老了,要死了,害怕我欺负他的儿子,就想让我也去死!从头到尾,他都没把我当成赵家的人!我揽权是为了自己吗?曹家世代将门,荣华富贵,什么都有了!我还争什么?我是怕你赵家大权旁落,怕我的儿子被人欺负,结果呢?你们不去对付真正威胁朝廷的奸臣,反而把我当成了威胁!”

  曹皇后声色俱厉,“赵祯,你还有良心吗?赵曙,你个狼崽子!你们赵家的人,就没有一个好东西!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赵光义欺负侄子,轮到你了,又欺负妻子,好啊,真是好啊!就冲你们赵家的作为,就该有报应!老天爷都不会白白看着的!天啊,打个霹雳吧!”

  ……

  曹皇后突然情绪爆发,好像山洪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赵宗霖只是默默看着,他并不意外,在这座九重深宫里,待的久了,都会发疯。她的母亲当年就是如此,如今又轮到了曹皇后而已。

  想想也是,曹皇后本来出身名门,是个娇小姐,几时受过委屈,结果进入宫中,这些年来,无时不刻,都处在算计当中,再强大的心脏也会扭曲变形的。

  好不容易,曹皇后发泄够了,她一眼看到了赵宗霖,把脸一沉。

  “你还等在这里干什么,这些话也是你该听得?快滚!给我滚!”

  “不!”

  赵宗霖突然变得倔强起来,他梗着脖子道:“大娘娘,孩儿虽然年纪小,可孩儿知道,大娘娘说的都是对的,外面早就沸反盈天了,还说什么万寿盛典,各国来朝,根本是粉饰太平,自欺欺人。我大宋江山都被他们弄得天下大乱,国将不国了!”

  曹皇后突然一惊,她一把拉住了赵宗霖,盯着他的眼睛道:“孩子,你是从哪里听来的,这话可不能乱说,当心祸从口出啊!”

  赵宗霖抹了一把眼泪,鼓着勇气道:“大娘娘,这些是皇家书院的先生讲的,他们说,只要出了洛阳,周围的村镇男人都跑光了,只剩下一班老弱妇孺,衙门的差役还像是凶神恶煞似的,逼迫他们交丁税,明明都没有男丁了,还要交税?还有天理吗?不交税,就会被弄得家破人亡,凄惨无比。天子脚下,尚且如此,再往远处,可想而知,什么变法,根本是滥法,是要乱国害民的法!”

  曹皇后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说法,她沉吟了一下,“难道就没人管?”

  “谁敢管?王相公手握着考成法,如果收税不够,就没法升迁,连续三年完不成任务,就要被贬官……谁能冒着丢官罢职的危险,替老百姓说话?”

  曹皇后脸上更加忧虑,她摇了摇头。

  “这些年来,有关变法的争议就没有断过,上一次我想拉拢几个旧臣,也无非是要平衡朝局,让他们盯着,免得胡来,只是想不到啊……唉!”曹皇后又重重叹了口气,“还说这些干什么!我不过是一介女流,将死之人,朝廷天下,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就让他们闹去吧,有朝一日,大宋亡国了,也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

  说完,曹皇后一甩袖子,不想再多说什么,直接去了佛堂。

  赵宗霖从地上爬起来,脸上还挂着泪,可一张小脸,却显出了怪异的笑容!

  显然,曹皇后已经彻彻底底,厌恶了变法派,而且也恨透了王宁安等人,就连跟儿子赵曙也产生了无法修补的裂痕。

  这正是他们要的!

  没错!

  二皇子也不是一个人!

  他的背后,同样聚集了一大批的势力。

  这些人很杂,有当初苗贵妃,甚至汝南王府残留的旧臣,也有因为变法而被边缘化的诸臣,还有利益受损的士绅。

  当然,光靠着这些人,是成不了气候的。还有一大股力量,那就是像韩家,还有东南的士绅,河北的大族,他们其实倾向于变法,甚至他们在某些问题上,比如土地兼并,不如发展纺织,他们比王宁安的派系还要激进。

  只是他们对目前的局面很不满意,主要的问题就是利益分配不均,海外的利益被王宁安一系霸占着。金融制高点落在了朝廷的手里,一个强势的皇家银行,砸了太多人的饭碗。

  他们要抢夺变法的主导权!

  谁都清楚,保守派的那一套已经不管用了,谁坐上那个位置,也没本事扭转乾坤,更不想改变什么,但是权力必须在我的手里!

  ……

  距离过年,只剩下不到半个月,西京到处一片和乐,老百姓们抢购年货,囤积物资,准备享受难得的假期。

  如果注意一下,就会发现,买东西的都是上了年岁的人,所有的工厂,各个作坊,还都在忙碌,尤其是酒楼饭店,更是没有休息的概念,越是到了年节,就越是忙碌,恨不得把一个人当成两个人,三个人用!

  大家都在为了多挣一点钱而努力着!

  就在这时候,喧嚣的街上,突然听到了沉闷的响声!

  是打雷?还是地震?

  正当大家迟愣的时候,紧接着一声接着一声,鼓响震天。

  是登闻鼓!

  这下子所有人都想了起来,在几年之前,当时罢黜百官,结果冯状元带着一帮人,敲响登闻鼓,找皇帝要个说法,如今登闻鼓又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