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456章

大宋将门-第456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靠天靠地靠祖宗,都不如靠自己!

  老大赵宗缋还说呢,“爹,其实也怪您老,要不是您老总让我们学三弟,自立自强,我们也不会放弃继承,您说是吧?”

  赵允弼被憋得老脸通红,“丫丫的,你们想学他气死我啊!”

  北海郡王府,再度鸡飞狗跳墙,好不热闹。

  ……

  赵宗景跑到了王宁安的家中,老王家正在吃饭呢,赵宗景抓起一个窝头,大口啃着,味道不错,赵宗景吃掉了一个,又抓起第二个,随口问道:“二郎,你家换厨师了?水平可以啊!”

  王宁安扫了一眼,“嗯,你省着点吃,回头小心滚滚揍你。”

  “滚滚?”

  “没错,这是他的点心!”

  噗!

  赵宗景差点喷了,丫的这是熊猫的口粮啊,王宁安你太坏了,干嘛不告诉我?

  堂堂一个王爷,抢熊猫的食物,说出去还活不活了?

  你就是存心的,赵宗景是指天骂地,疯狂吐槽。

  王宁安只是冷冷一笑,“你丫的肯定没少看编排我的书,这是小小惩罚,下回我就在里面放点耗子药!”

  “你活该!”赵宗景气鼓鼓道:“我不光看了,我还放在床头,天天看,他们写得还不够狠,你比书上坏多了。”

  这俩挺大的人,就这么对着大嚷大叫,一点风度没有,互相伤害着……家里的其他人都看不下去了,连小彘都捧着自己的饭碗躲到一边的屋里,懒得搭理两个幼稚鬼。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他们两个才消停下来。

  正在这时候,外面的脚步声响起,来的人还真不少!

  为首的有两个人,正是陈慥和吕陶,后面还有一大帮的门人弟子,黑压压的两百多人。

  王宁安去益州查办案子的时候,他们两个立功不小……没想到这一次双双通过了会试,陈慥考了第三名,吕陶是第七名。

  能得到这么好的成绩,两个人都感到意外,可是仔细思量,又是情理之中。他们随着王宁安,平息交子乱局,发行货币,清理账册,做了太多的事情。

  这次科举偏偏考理财,简直是送分题一般,他们两个闭着眼睛都能拿到好成绩。饮水思源,两个人知道过了会试之后,就立刻来拜访王宁安。

  面对着昔日的部下和弟子,王宁安又恢复了不苟言笑的威严模样,就连赵宗景都把脸绷了起来,跟换了一个人似的。

  “不要以为中了进士就万事大吉,朝廷往后会严格监督,出了纰漏要处置,有了贪墨要严惩……你们不要自误误国,更不能对不起百姓的供养,否则,我不会饶过你们,国法也不会放过你们。”

  教训了这一波,接着又是一波武举的学生,相比起文科,武科和王宁安关系更亲密,他们不少都出自将门,读的是武学院,念的是王家军的操典战法,那个感情就不用说了。

  王宁安头一次觉得学生多了,也是负担。

  他不得不板着面孔,不断重复同样的话语。

  虽然有些无聊,有些老生常谈,可是如今的大宋,真的不一样了,不管文武,都需要打起精神。

  就在把学生全部打发走之后,王宁安口干舌燥,几乎累瘫。

  他在书房里对着茶壶,直接往嘴里倒水,才喝到了一半,又有人前来。

  准又是学生,王宁安只能打起精神,可是当看到对方的模样,王宁安吓了一跳。

  来人满身尘土,还有不少血迹,早就干枯凝结,变成了可怕的暗红色,他的脸很黑,嘴唇都是暴起的死皮。

  见到了王宁安,张了张嘴,喉咙里却发不出声音,激动想哭,眼睛里却挤不出泪水,急得他不停捶打地面。

  王宁安忙把手里的茶壶给他,这个士兵灌了两口水,等了一会儿,终于能开口说话了。

  他拜伏在地上,失声痛哭。

  “王相公,王相公他,他走了……”

  王宁安迟疑一下,“你说的是?”

  “是王德用王老相公!”士兵悲愤欲绝道:“他巡边的时候,被,被西夏的贼子埋伏,老,老相公战死了……”


第631章 大宋怒了

  有很多人,平时或许没什么人关心,可是当他真正离开了,却能震动无数人……显然,王德用就是这样的人……

  老将军今年已经八十一岁了,古往今来,以如此高龄,统辖大军,威震一方,或许也只有廉颇才能比拟。

  坦白讲,王德用从十七岁进入军中,漫长的岁月里,他并没有多少了不起的战绩。如果仅仅因为这个,就觉得老将军浪得虚名,没什么本事,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王德用的父亲是大将王超,赵二最信任的心腹。王德用第一次随军出征,就是和西夏的李继迁大战,而李继迁是李元昊的祖父!

  王德用在第一次出战的时候,就表现出惊人的勇敢,他率兵五千,几次袭击李继迁的人马,颇有斩获,后来大军退却,他又负责断后,保护5万人马安全脱险。

  从此之后,王德用声名大振,平步青云。

  无论是西北,还是河北,王德用就像是救火队员,不断被调到各处,去对付各种危机。

  经过了几十年的历练,在赵祯亲政之后,王德用成为了枢密副使。

  以武夫出身,进入枢密院,狄青不是第一人,王德用比他还要早许多!他成为文官的眼中钉,不断有人攻击,屡次降职,对于这些,老将军都显得云淡风轻。

  唯一让他震怒的就是李元昊的作乱。

  当李元昊公然称帝,和大宋决裂之后,王德用愤怒了,他上书请旨,要去西北和李元昊决一死战。

  老夫连爷爷都不怕,更何况是一个孙子!

  王德用满腔的热忱,热血沸腾……只是令人遗憾的是他的请求被拒绝了。

  道理并不复杂,以王德用的资历和威望,他要是去了西北,主持军务,西北的几位相公,如何能和他相提并论。

  西北的大局必然落到了王德用的手里,文官们不愿意放王德用去。

  结果也很明显,没有德高望重的名将指挥,哪怕有一帮不怕死的勇士,西北依旧败得很惨。

  三川口,好水川……数以万计的大宋好男儿埋骨……面对一个接着一个的噩耗,面对着无法收拾的败局,王德用抓狂了,一个古稀之年的老将军发了疯,他要为国报效,奈何国家不用!

  河阳军,相州,澶州,郑州……王德用就像范仲淹一样,不断被调来调去,他的锐气和壮志不断消磨着……

  王德用一度撑不下去了,老将军想要请求致仕回家……而就在此时,转折出现了,河北大战,朝廷需要真正的名将坐镇。

  老将军在古稀之年,终于迎来了一展拳脚的机会,他主持整军经武,力扛辽国雄兵,在几年之后,老将军亲手训练出来的部下,更是成为了收复幽州的主力。

  燕云之地,祖宗故土,终于回到了大宋!

  王德用就像是一株几乎枯死的老树,重新焕发了生机,他调度人马,转运粮草,运筹帷幄,尽心竭力。

  在那段日子里,王德用每天睡不到两个时辰,和一群比他孙子还年轻的小伙子们一起拼命,从来不叫苦,不叫累。

  收复幽州之后,大宋的防线北移,河北原来的诸路人马都要裁撤。

  几十万的大军,作为昔日大宋第一主力的河北军团,岂是轻易能裁掉的,有多少人反对,有多大的压力?

  王德用作为河北东西路经略安抚使,一肩扛起职责,他跑遍了各军,面对昔日老部下的软硬兼施,不为所动……在老将军的力主之下,整个防线终于调整完毕,大宋巩固了对幽州的控制。

  整个战局,王德用虽然没有亲临第一线,没有和契丹大军真刀真枪地拼杀,但是老将军的功劳无人能忽略。

  安定了河北之后,老将军又被调动了西北战场。

  面对了昔日的老冤家西夏!

  八十的老人,依旧精神抖擞,不辞劳苦。

  王宁安是很心疼老将军的,他希望王德用能回京接任枢密使,老将军却拒绝了,他告诉王宁安,西夏之乱,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他的第一战就是和李继迁打的。

  如果不能灭了西夏,就算死也闭不上眼睛!

  当大宋收复青唐之后,完成了针对西夏的包围圈,整个西北的大局,快速向大宋倾斜,王德用是欣喜若狂的,他积极筹备着,等待着大军出征,扫灭西夏的那一天……只是老将军终究没有等到。

  王宁安无比自责,其实在重新整顿吏治,恢复六部功能的时候,王宁安是希望让老将军出任兵部尚书的。

  以王德用的威望,配合狄青,两个人一起扛起整军的大旗。

  只是王宁安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手,主持西北的大局,而后又面对百官反扑,还有恩科的事情,乱成了一团,王宁安就忽略了西北的事情,以为等着事情都结束,再想办法调回老将军……结果一时的疏忽,就造成了无法挽回的遗憾!

  王老将军走了!

  那个慈祥勤勉,为了大宋战斗一辈子的老人走了……王宁安觉得心被掏空了,他立刻进宫面见赵祯。

  “启奏陛下……”王宁安声音颤抖,泪水长流,“王,王老将军遭遇埋伏……他,殉国了!”

  “什么?”

  赵祯显得更加吃惊,从他亲政的时候,就知道王德用的大名,几十年来,老将军东西奔走,为了大宋遮风挡雨,是最忠诚的卫士……他怎么会死了啊?

  “王卿,到底是怎么回事?王老将军死在了谁的手里,是怎么死的?”赵祯惊恐愤怒地质问。

  “陛下,王老将军在巡边的时候,遇到了西夏铁鹞子埋伏,根据士兵送来的消息,老将军被围困在一座山谷,人马损失惨重,身上也受了重伤,生命垂危,他逃出来送信,至于王老将军,只怕是凶多吉少。”

  赵祯一听,立刻大叫道:“不会的,老将军是大宋柱石,他不会有事的,一定能逢凶化吉,一定能!”

  赵祯像是疯了,厉声道:“景平,你立刻去西北,给朕查清楚,老将军到底生死如何,还有,是谁走漏了消息,为什么老将军会遭到西夏贼子埋伏……查,一定要查清楚,谁敢坏朕的万里长城,朕要他的满门性命!!”

  赵祯发飙了,王德用不但是功勋卓著的名将,更是赵祯的朋友,几十年任劳任怨,到了他的年纪,真的不会在乎什么名利了,老将军只想着扫平西夏,恢复云州,创造出大宋盛世,也就能含笑九泉了。

  其实在赵祯的心里,还有浓浓的愧疚,没错,就是针对王德用的愧疚!

  假如在三十年前,赵祯能挡住文官的压力,义无反顾,重用老将军,或许大宋早就不是今天这样。

  在十几年前,如果能派遣王德用主持西北大局,或许也就不会有一连串的惨败……朕有负老将军,老将军却不曾负朕!

  他为了大宋流干了热血,朕要是不能给老将军报仇,朕就不配做大宋的天子!

  赵祯的心里也清楚,王德用多半是殉国了,可是一刻没有见到尸体,他就存着一丝侥幸,或许老将军能安然脱险,或许他还不会死……

  “王卿,朕任命你为枢密副使,陕西诸路经略安抚使,立刻前往秦州上任。”

  “遵命!”

  王宁安刚从皇宫出来,迎面就碰上了文彦博。

  “听说西北出事了?”

  王宁安面色严峻,点了点头,“老将军王德用遇到了埋伏,或许已经殉国了。”

  “该死!”

  文彦博用力一挥拳,怒斥道:“怎么回事,是不是有人泄露了行踪,不然怎么会被袭击?”

  王宁安此刻脑筋已经冷静下来,他切齿道:“应该是出了内鬼,据说伏击老将军的是西夏的铁鹞子!”

  “混账!”

  文彦博更加狰狞,铁鹞子是西夏的宝贝,轻易不会拿出来,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是不会让铁鹞子出动的。

  “景平,你只管去处置,有什么事情,老夫都鼎力支持你!需要用人,用兵,用粮,哪怕和西夏决一死战,也在所不惜!我大宋和以前不一样了!”

  “没错!”

  这时候,枢密使狄青,兵部尚书包拯,还有参知政事王安石,几位重臣也都闻讯赶来。尤其是狄青,他须发皆乍,瞳孔充血。

  王德用不光是他的前辈,还是他的老长官,听说王德用出事了,狄青比什么人都着急!

  “二郎,我也要请旨,咱们一起去西北,给老将军报仇!”

  王宁安拦住了狄青,“先别着急,我去弄清楚老将军是死是活,究竟是谁干的……等我查清了,咱们再出兵一战不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