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378章

大宋将门-第378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大宋的三司,要替银行征税吗?

  终于,有人的辩才能压得住王宁安。一旁的文彦博暗暗欣喜,还真没看出来,王安石居然是个人才,以“王”对“王”,实在是太妙了!

  文彦博这个老货眼珠乱转,笑呵呵道:“王相公,你主持皇家银行,经验丰富,让银行发放青苗钱,这是人之常情,可是你也不能太小觑了朝廷官吏,老夫相信只要监督得当,各级衙门一定会小心做事,把青苗钱发好的,你只管放心就是。”

  一听文彦博的话,王宁安就皱眉头,他无非是说自己只想着皇家银行捞好处,瞧不起满朝官吏。

  这个老不要脸的,真是什么时候都不忘挑拨离间,实在是可恶!

  “陛下!青苗钱要发,这是臣和王学士的共识,只是青苗钱该怎么发,会遇到什么困难臣说不好,既然如此,那不如就效法幽州的时候,让我们各自去实验,以观察成效,找出问题,总结经验,而后,再推广到全国,倘若行不通,也可以及时作废,不至于误国误民。”

  赵祯一听,颇为赞许。

  当初王宁安和富弼在幽州就较量过,结果是幽州大治,民心归附,建立起稳固的长城防线,将契丹骑兵阻挡在长城之外。

  “王卿所言极是,只是准备在哪里施行”

  “启奏陛下,青苗法王学士早在地方做过,证明是可行的,但一县一军,一州一府,毕竟格局太小,并不合适,就以一路为实验区,臣愿自领秦凤路,王学士可以领永兴军路……臣之所以选择这两路,主要是刚刚遭遇水灾,百姓还没有缓过来,百废待举,此时最容易发生兼并土地,贱价购田的行为,朝廷提供青苗钱,可以解两路百姓之苦。”

  王宁安提出的方案,其实很厚道的,永兴军路远比秦凤路要富裕,底子厚,官员执行能力更强。

  秦凤路不但要正面应付西夏的挑战,还有侧翼的青唐,很不安全。王宁安主动承担难啃的骨头,王安石也不是没有触动,他意味深长看了一眼,没有多说。

  赵祯笑道:“既然如此,就按照王卿的意思办,春耕马上就要开始了,你们分头落实吧!”

  ……

  御前会议结束之后,王安石就被提拔为龙图阁直学士,出任永兴军路转运使,一跃成为封疆大吏。

  从进京担任三司判官,到翰林学士,龙图阁直学士,王安石升官的速度就跟坐了火箭似的,蹭蹭往上蹿。

  如果说最高兴的人,还要数他的儿子王雱!

  王雱是个神童,当年还去过六艺读书,在六艺的时候,王雱很不显眼,也没什么存在感。

  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王雱年纪太小,当时才七岁出头,是个奶娃娃,能干得了什么,其次,王雱一直把父亲视为偶像,并不像其他人那么赞许王宁安。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或许从落生那天就是如此。

  王雱疯狂崇拜他爹,认为王安石就是天降的圣人,救民水火,治国平天下,全都要靠他爹。

  王雱去六艺学堂,也是想领教一下六艺和他爹有多大的差别。

  只是这一住就是5年,王雱从一个小顽童,长成了少年郎。

  在六艺的日子里,也别说没有朋友,唯有一个人能跟王雱玩到一起,那就是王宁泽!他们年纪相仿,通常都是王雱帮王宁泽写诗词,应付作业,王宁泽教给王雱拳脚射箭,还有算学。

  两个人本是文武殊途,但偏偏比谁情谊都好,哪怕分开了,也经常有书信往来。

  当然,和王宁泽之间的交情,丝毫不能影响他为了老爹筹谋的决心。

  王雱知道老爹当了转运使之后,非常欢欣鼓舞,可也有些担忧。

  “爹,青苗法动了太多人的利益,首先那些旧派官吏,还有地方士绅,他们就不会答应的。”王雱道:“他们之所以暂时没有跳出来完全反对,是因为他们想看您和王相公厮杀,最好两败俱伤,他们渔翁得利!”

  王安石闷头喝着黑乎乎的浓茶,随口道:“他们不会得逞的。”

  “那是自然!”

  王雱信心十足道:“朝堂之上,尽是蝇营狗苟之徒,他们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格局心胸,远远不如父亲……只是,孩儿担心,王相公为了皇家银行,会暗中下手,破坏父亲的事情。”

  王安石放下了手里的茶杯,他抬起头,上下看了看自己的儿子,似笑非笑,弄得王雱十分紧张。

  “爹,有什么不对?”

  “哈哈哈,你在六艺五年,难道还不知道王相公是什么人?”

  “这个……”王雱的脸色有些难看,只能说道:“知人知面不知心!”

  “不对,不对!”王安石道:“王相公能主动领秦凤路的差事,为父看得出来,他是个厚道人。”

  厚道?

  王雱吐血三升,小白脸都憋红了!

  爹啊,别开玩笑了,说王宁安厚道,这是开玩笑嘛?

  ……

  马车奔行在西京宽敞平坦的道路上。

  司马光坐在了王宁安的对面。

  “弟子想不通!”

  “想不通什么?”王宁安随口问道。

  “先生,您为什么那么看重王安石,居然折节下交,亲自去拜会他?莫非就是你们俩名字差不多?”

  好吧,司马光也开始八卦了。

  王宁安微微一笑,“君实,你说王安石和朝堂的那些人,有什么不同?”

  “这个……”司马光沉默了一阵子,思索道:“他是个很纯粹的人,有点天真,很单纯,没有杂质,也很固执……他或许是一把神剑,能劈开匆匆迷雾,打碎一层层的罗网,但他也可能会祸乱天下,背万世骂名,成为和王莽一样的人物。”说到这里,司马光连忙摆手,“弟子不是说他会篡位,而是变法。”

  面对弟子的评价,王宁安突然呵呵两声。

  “君实,你没有发现吗?我和王安石其实是一路人!”

  “啊!”

  司马光下意识惊呼出来,师父你要是天真单纯,这世界上就没有坏蛋了……不理司马光的腹诽,王宁安从马车上跳下来,他们已经到了王安石的府邸。

  这是一个不太起眼的三进院子。

  司马光连忙去拍打门环,正巧,王雱带着一个女孩从里面出来,一眼看到了王宁安,吓了一跳,心说他怎么来了?

  急忙小跑着过来,躬身施礼,“学生拜见先生。”

  王宁安淡淡一笑,“快起来吧,令尊可在家中?”

  王雱点头,“在的,我这就去告诉我爹。”

  他撒腿往里面跑。

  那个少女没有走,而是歪着头,好奇道:“你就是王相公吧,大哥的先生?”

  王宁安点头,“你可是王学士的女儿?”

  “嗯!”小姑娘脆生生答道:“我叫王青,青色的青,是不是很好听的名字?”

  “果然不错。”王宁安随手从马车上拿下来一个油纸包,送给了王青。

  王青吓了一跳,“我爹不让收礼物的。”

  “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就是家里头做的火腿。”王宁安笑道:“上次令尊去我家,见他十分喜欢,就拿了一点过来。”

  王青小眼睛转了转,突然捂着嘴笑起来。

  “王相公,那天是不是火腿离着我爹最近?”

  “好像是!”

  “那就对了!”王青拍手大笑,“下回吃饭,放一盘毛豆在我爹面前,他就最喜欢毛豆,放猪头肉就最喜欢猪头肉……”

  王宁安这才恍然大悟,敢情王安石这个人不但脏兮兮的不修边幅,而且连吃饭也不讲究,在他看来,吃饭不过是维持生命的必须做的无聊之事而已,他从不追求五味享受,能吃什么就吃什么,在饭桌上,甚至懒得去夹远处的菜,只吃面前的东西,绝对好养活!

  王宁安这个尴尬啊,他只知道王安石古怪,没想到古怪到这个地步!

  王青倒是笑嘻嘻的,将火腿接了过来。

  “王相公家的东西一定不同凡响,我哥早就说过,你们家的伙食特别好吃,弄得我也想尝尝。”

  “你要是愿意,大可以去,不过别嫌我那乱就好。”王宁安和煦笑道。

  正说着,王安石从里面出来了,王青一吐舌头,转身快速跑开……

第528章 让人傻眼的联盟


  王安石也没有想到王宁安会来拜访,听到儿子禀报,父子俩还商量了两句。王安石为人古怪,除了儿子王雱,还真没有谁能当他的参谋。

  王雱搞不明白,论起来王宁安身份比王安石尊贵,权力也更大,在御前会议上,显然王宁安的话语权更重。

  如今双方处于竞争关系,谁赢了就能主导青苗法。王宁安跑上门,还有什么好谈的。

  虽然心中有疑虑,但是王安石还是脸上带笑,迎了出来。

  看到这一幕,司马光都吓了一跳。

  他早就听说过王安石,知道这位的大名,论起来王安石也是颇为自傲的一个人,见谁都绷着一张脸,能赏给王宁安一个大大笑容,已经算是天大的礼遇了。

  “王学士,上次你去我家里,王某今天冒昧登门,学士不会见怪吧?”

  王安石淡淡一笑,“王相公能来,求之不得。”

  他们说着,并肩来到了王安石的书房。

  房间不是很大,还有些凌乱,架上堆满了书籍,王宁安扫了一眼,其中不乏珍本孤品,在众多的书籍当中,就有欧阳修的和。

  这两本书放在了显眼的位置,显然,王安石经常看,虽然刚出来不久,书已经翻得皱巴巴的。

  “王学士,你觉得这两本书如何?”

  王安石道:“堪称醉翁的心血,几十年的雄文诗词,不及这两本书的万分之一!”

  “哦?评价这么高?”

  “嗯!”

  王安石点头,他把两本书拿在手里,十分感叹道:“老夫苦读二三十年,虽然不敢说造诣有多深,却也深知,所谓三代之治,不过是汉儒穿凿附会而已。只是因为年代久远,无人能知晓真相,故此才能欺骗世人,然则谎话终究是谎话,总有戳穿的一天,醉翁就提天下读书人做了这件壮举,了不起!”

  王宁安含笑点头,“王学士,冒昧问一句,三代之治,宗法规矩,可是所有儒者挂在嘴边的东西,万万不能违背的。”

  “错!”

  王安石断然说道:“祖宗之法,圣贤之道,如果真的有用,就不会有兴衰治乱,也不会有朝代更替!如今我大宋虽然不是百病缠身,但也是积弊重重,不改,长此下去,必然亡国!王某以为,要变法,就必须用大勇气,大决心,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唯有如此,才能变法成功!”

  天命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

  好一个狂妄的王安石,好一个凛然的拗相公!

  这三句话,堪称王安石的变法精髓,有人倍受鼓舞,有人觉得他太过狂妄,什么都不在乎,早晚必受反噬。

  事实证明,王安石的确失败了,人毕竟不能和天斗。

  而且王安石还留下了一个党争剧烈的大宋,新旧两派,互相倾轧,直到金人打进来,还不知道罢手。

  很多人把王安石视作一个乱国妖孽。

  在王宁安入仕之前,他甚至想过,要不要刺杀王安石,只要他死了,也就不用担心金人杀进来,就能天下太平了……

  入仕近十年,官场上摸爬滚打,王宁安终于看透了。

  王安石就是一柄神剑!

  能伤人,也能伤己!

  但是有一点,想要破开陈陈相因,抱残守缺,乡愿姑息的官僚体系,必须依靠王安石的无上勇气才行!

  这个勇气王宁安没有,赵祯没有,几乎任何人都没有!

  赵祯习惯示恩,靠着情谊收买朝臣,替他卖命,王宁安喜欢利益结合,他不断拉着各种人物,加入他的生意圈。

  可是最近一段时间,王宁安反思了,他给文彦博的好处不小吧,可老家伙为什么没有唯命是从,没有替王宁安冲锋陷阵,反而处处作对,虽然不是明刀明枪,但是一个陷阱接着一个,要不是他小心翼翼,搞不好就掉沟里了。

  文彦博如此,贾昌朝也是如此……

  说到底,这些高高在上的相公,还是文官利益的捍卫者,他们可以合作,却不会真正背叛文官集团,更不会去检讨自身的问题。

  君王与士人共天下,非是与百姓共天下!

  这是他们所有人的共同心声!

  唯一的例外,就是眼前这个不修边幅的异类。

  纵观王安石的变法,其中多数的措施,全都是砍向士人集团的,而且有许多还是刀刀见骨!

  也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