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301章

大宋将门-第301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是兼听则明。

  “王卿,耶律重元的确纵容不得,只是他愿意向大宋称儿皇帝,还要如何是好?”

  王宁安暗暗摇头,赵大叔还是太善良了。

  他甚至能想象出来,听到重元甘心当儿皇帝,赵大叔该多高兴!

  出了个石敬瑭,可是千古耻辱,能洗刷耻辱,如法炮制,给辽国弄出来一个儿皇帝。大宋君臣都倍有面子。

  既然有了面子,里子就要让一点……这就是国人的通病,太厚道了!

  想到这里,王宁安突然一笑,“陛下,既然耶律重元愿意当儿皇帝,那就好办了!自古以来,父亲教育孩子,那是天经地义,不知道陛下能否准许臣代替陛下,管教一下这个不肖子孙?”

  赵祯眼前一亮,笑道:“那就有劳王卿,朕等你的好消息!”

  从行宫出来,王宁安先去找了欧阳修。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文官们谈出什么结果,他还不知道,如何对症下药?

  只能烦请醉翁跑一趟,找到了唐介,询问了结果。

  等到王宁安得知之后,气得一怒而起!

  “胡来!他们脑子里装的是浆糊吗?还给重元那么多人马?万一他生出反叛之心?万一他勾结别人怎么办?好不容易拿回来的幽州,怎么能留一颗毒瘤?”

  欧阳修默然无语,文官的调调就是如此,好面子,好虚荣,从来都不务实,还自以为是。

  “二郎,看起来还要你去谈了。”

  “嗯,我会好好教教耶律重元,让他懂得怎么做人!”

  ……

  见过了诸位相公之后,重元的心情很好,他的儿子涅鲁古也从居庸关回来了,父子两个对坐饮酒。

  大战总算结束了,他们很惨,但是却没有输光本钱。

  如果能握着5万雄兵,大宋也不得不仰仗他们,每年从大宋手里拿到一些好处,和辽国的贵胄还有关系,宋辽开战之后,商贸肯定受到影响,他们再走私一些。

  过个三五年,就能恢复昔日的实力。

  到时候最差也能当幽州的土皇帝,不得不说,这对父子打仗不行,玩政治也不行,但是很有商业头脑。

  他们一杯一杯喝着,很开心!

  正在这时候,王宁安突然来了。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宁安拿着精致的夜光杯,啧啧赞叹,“到底是皇帝陛下啊,就是会享受!”

  重元父子不怕别人,唯独害怕王宁安。

  他强作欢颜,“王大人既然来了,就喝一杯吧!”

  王宁安摇摇头,“有句话叫敬酒不吃吃罚酒,这是敬酒,还是罚酒?还请指点。”

  重元的脸色难看了起来,“王大人,这当然是敬酒。”

  “那你的那杯就是罚酒了?”王宁安笑呵呵问道。

  涅鲁古突然一瞪眼睛,“王大人,你是什么意思?”

  王宁安头都没转,冷笑道:“这就是陛下的家教吗?谁都可以随便插话?”

  重元无奈,只能给儿子使眼色,让他出去。

  屋子里只剩下两个人,耶律重元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

  “王大人,咱们都是老朋友,你有什么话直说,朕向来是尊敬大人的。”

  王宁安轻笑了两声,“陛下,我想请教,你可知道眼下是什么时候?”

  “这个……当然是王大人春风得意之时,顺州一战,王家军天下扬名,光复幽州,令尊和你,都是当世豪杰!”重元说了几句好话。

  王宁安摇摇头,鄙夷道:“看起来,你还是不清醒啊?此时我大宋和大辽没有签署协议,双方二三十万的大军,还在对峙着。说句不客气的,随时都会爆发战争,陛下以为然否?”

  重元点点头,“的确如此,只是王大人用兵如神,算计过人,还用得着在乎耶律洪基那个小儿吗?”

  “不一样的!”

  王宁安连连摆手。

  “能打得过,和赤膊上阵是两回事,谁还没有个投机取巧的毛病。辽兵战力不俗,我大宋为什么要和他们拼一个你死我活,没有道理啊!”王宁安一摊手,耸了耸肩。

  重元不明白他的意思,“王大人,纵使你们不想打,可耶律洪基怕是不会甘休吧?”

  王宁安举起了两个大拇指,不愧是当过皇太叔的人,脑子就是不一般。

  “所以啊,为天下计,为苍生计,我准备想办法,消除战祸,还两国太平天下。”

  重元更糊涂了,“王大人,你准备怎么办?”

  “很简单,我准备把陛下交给耶律洪基,告诉他,战乱都是你引起的,他杀了你,气也就消了,对大辽也有了交代,自然双方就能永享太平了。”

  听完王宁安的话,重元都傻了!

  一个人可以无耻!

  但是无耻到这个地步,实在是太少见了!

  居然当着自己的面,要把他送给耶律洪基!

  你个小畜生,你的心都是黑的吗?

  耶律重元眼珠子冒火,他真想暴起,狠狠胖揍王宁安一顿,把他撕成碎片,扔了喂狗!

  “狼心狗肺,反复无常,王宁安,你就不怕雷劈了你吗?”

  王宁安一点没有着急,他大摇其头。

  “陛下,你错了,牺牲一个三心二意的耶律重元,换来宋辽和平,这个生意太值得了!”

  “什么三心二意?”

  耶律重元明显有些心虚,但是他还死不承认。

  “我不明白你说什么?”

  “哈哈哈哈!”

  王宁安放声大笑,“还要我点破吗?你为什么要保留那么多的人马?是不是打量着择机赶走大宋的人马,盘踞幽州,当你的土皇帝?就像李元昊他们家似的,大宋强势,就老实当藩属,大宋弱势,就趁机作乱,自立为王,我说的对吧?”

  面对王宁安的质问,耶律重元脑门不自觉见汗了。

  这小子真是妖孽,那么多位相公,愣是看不出他的打算,却被王宁安一语道破了,他到底是什么变的!莫非能看透人心不成?

  其实王宁安没有那么神奇,他能猜透,无非是从利益最大化考虑,假如换成是他,可能也会这么干的。

  至于那些位相公,只能说他们想多了。

  想着收服人心,想着王道,仁政,想着脸面尊严……这种事情,想得越多,就越容易跑偏!

  眼看得被王宁安戳穿了,耶律重元真的着急了。

  “你不要胡说,朕一心忠于大宋,我,我都答应做儿皇帝了,还要朕如何?”

  “好,好一个儿皇帝!”

  王宁安笑道:“既然陛下愿意做儿皇帝,那就请做好一个儿子该做的事情!”

  “什么事情?”重元傻傻问道。

  “当然是忠心耿耿!”

  王宁安一屁股坐下来,翘着二郎腿,伸出三根手指头。

  “首先,陛下身边的亲卫只能保留三千!”

  “三千?”

  耶律重元大叫道:“这点人马能干什么?”

  王宁安哼了一声,“陛下,你还想有什么大作为吗?”

  突然王宁安一拍桌子,简直凶相毕露,狰狞可怕!吓得重元连连退后。

  “从今往后,你不需要什么想法,也不需要作为,只需要老老实实,服从大宋的命令。”王宁安凑到了耶律重元的面前,“你要是还敢和大宋讲条件,你的死期就到了!记住了,当一个听话的乖儿子,别再惹爹生气了!”

  说完,王宁安一甩袖子,直接离开,他走后,重元的屋子里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所有的瓷器都遭殃了,被砸的一点不剩!

  他好恨,恨王宁安,更恨他自己!

  怎么就鬼迷心窍,非要夺位,当一个皇太叔不好吗?

  重元彻底后悔了,只可惜,药买不到了……

第426章 比试

  王宁安和耶律重元进行了“愉快”的商讨,最终达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协议……耶律重元接受大宋册封,称归化王,对大辽称皇帝,年号天命;重元每年要进京朝贡,时限为半年;重元拥有3000亲卫,保证安全;大宋每年给重元5万贯钱,5000石米;准许重元在大宋境内经商,但是必须向大宋礼部报备,并且接受审查;重元每年要向皇家银行提出一份开支报告,并且接受皇家银行清算,确保没有资产流失问题……

  林林总总,各种条件,差不多几十项。

  赵祯拿到之后,只剩下四个字形容,龙颜大悦,龙颜大悦啊!

  “王卿果然是干吏,不负朕望,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富弼、曾公亮、唐介这几位面面相觑,可以说是瞠目结舌!

  他们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王宁安这家伙也真下得去手!

  不管怎么说,没有耶律重元叛乱,大宋就那不会幽州,而且打仗的时候,重元也算出力不少,牺牲很大,又十分乖觉,还顶着皇帝的名头。

  富弼他们觉得,无论如何,也要给重元一点脸面。

  可是到了王宁安这里,那是完全不要脸了。

  人马只给3000,而且还规定这3000人马要接受大宋的训练,饷银也是从大宋的户部支取。这就等于宣布,这3000人马是大宋放在重元身边,看着他的恶犬。

  兵权被剥夺了不说,财权也没有了。

  一年5万贯钱,5千石粮。

  够维持一个皇宫的开销吗?

  显然不行,最多也就是一个王府的规模!

  而且各种经营开支,还要接受大宋的掌控。

  不用说全都落实下去,哪怕只落实一半,重元就彻底没了翻身的本钱,完全成了大宋的傀儡和奴隶!

  对于奉行君子之道的诸位相公来说,无论如何,也是不敢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至少他们对外人不会这么严苛,相反,还要显示上国气度,大国胸襟。

  这毛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盛唐不就是如此,明明征服了那么多地方,结果对待蛮夷太过客气,保留他们的风俗习惯,准许内迁,把长城一线都让了出去,蛮夷占据丰美的草场,拥有富饶的土地。

  他们没有感念大唐盛德,反而发起了安史之乱……大宋没能拿回燕云,又失去了河套,归根到底,一是自己不争气,二也要怪大唐政策的错误,遗祸后代。

  王宁安没有丝毫道德负担,也不想做什么君子。

  他觉得没杀了耶律重元,已经算是天大的恩惠了,还想谈别的,做梦去吧!

  富弼深深吸口气,他觉得自己和王宁安相比,唯一不如的地方就是心黑手很!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此举不妥。”

  “哦?富相公有何高见?”

  “启奏陛下,如此苛待重元,他手下有那么多的部族人马,一旦这些人觉得受到了亏待,一定会起兵作乱,到时候幽州大地,战火不息,兵连祸结,只会贻害无穷。老臣以为一定采取羁縻措施,设置州府,安抚人心,化解怨恨,方能收拾人心,安定地方。这也是朝廷一贯的措施,我大宋百年承平,仰赖于此,老臣以为不应该破坏。”

  唐介也站了出来,“臣附议!”

  曾公亮愣了一下,也跟着说道:“臣也附议!”

  赵祯很不满意,可是他不得不承认,这三位相公说的听起来也不是没有道理。既然如此,那不妨就辩论一番。

  他立刻下旨,把欧阳修,王宁安,赵宗景几个叫了过来。

  三对三,王宁安耐心听完了富弼的高谈阔论,频频点头。

  “富相公真是常以宏论惊人,听起来是发人深省,只是南辕北辙,跑得越快,错得越离谱!实在是不值一驳!”

  富弼哼了一声,“王相公,想必你有更高明的见识了?”

  “不敢!”

  王宁安冲着赵祯施礼道:“启奏陛下,所谓羁縻,那是朝廷鞭长莫及之地,或者穷山恶水,或是其他各族生活千百年,土俗不可轻易改变,故此采用羁縻之策,不知道臣说的对不对?”

  赵祯点头,“的确如此。”

  “那好,臣想请教富相公,还有几位相公,幽州偏远吗?幽州自古以来是别的族群的土地吗?要是基础都不存在,又何来优待重元,何来羁縻之策?”

  赵宗景这时候跳了出来,大声说道:“王大人说的有理!幽州自上古以来,就是我汉家故土,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就据守幽州之地,秦汉,隋唐,历代以来,幽州都在长城之内,都是汉家的土地,哪怕到了如今,被辽国窃据百年,幽州的汉家百姓还有四百多万人,契丹人不过几十万而已!我们恢复的是汉家故土,拿回来的是自己的东西!为什么要设置羁縻州?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东西交给被人一半?强盗抢走了我们的东西,只因为抢走了一百多年,就可以苟且,退缩,忍让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