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226章

大宋将门-第226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宫中,赵祯亲自御批,从大名府等地抽调两万名厢军,用来协助建造赛马场,并且下旨鼓励年轻人投入到赛马运动当中,苦练骑射,励志报国。

  这么大的动静,欧阳修也没有错过,老夫子一口气写了十几篇文章,公然鼓动年轻人,要在马上求取功名,要扫平西夏,伐灭辽国。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通过十场预演赛,彻底点燃了京城赛马的热情,各个将门纷纷订购战马,富裕的商人,世家公子,也都下单子。

  赛马可从来不是一人一匹就够了,就拿静塞军来说,一个骑士要配三匹战马,还要配三到六匹的驮马,除此之外,还要有一匹竞速赛马,一匹马球用马。

  粗略计算,一个骑士差不多要配十匹战马。

  将门公子,谁舍得让一个人上战场,身边总要跟着百十个家丁效用吧,这就是上千匹好马。

  这些日子,王宁安接订单,接到了手软。

  不光是如此,越来越多的人看出了赛马的商机,毫不犹豫入股,王宁安已经拿到了不下600万贯的投资,还有人捧着钱在等着,除了韩琦之外,每个人都很快乐……


第324章 婚礼很热闹


  赛马场热热闹闹筹备着,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也迫在眉睫,那就是王小二和杨曦的婚事,其实早在去岭南之前,赵祯已经赐婚了,奈何王宁安的事情太多,来回奔波,不得个消停,生生把事情耽搁了。??

  杨曦比起王宁安还大了三岁,拖到现在,年过二十,成了不折不扣的大姑娘,再不成婚,就是老姑娘了。

  虽然王宁安不着急,他觉得哪怕再等三五年,也没什么关系,大点怎么了,更知疼知热更贴心!

  奈何两家人只有他这么想,白氏很急,杨家那边更急,再不结婚,他们都成了笑话了。终于,在白氏和穆桂英的力主之下,快完成了婚礼的所有流程,王小二不得不换上大红的吉服,前去迎亲。

  他从院子里出来,正好迎面是王良璟,几年的风霜下来,王良璟显得有些老了,但是威严更胜,颇有不怒自威的架势。

  为了参加王宁安的婚事,三伯王良瑾和大伯王良珪也都来了,另外二伯王良珣留下的两个儿子,王宁宏和王宁宣也来了。

  一家人凑在了一起,其实都颇为感慨,谁也想不到,落魄的王家,在几年的光景,竟然能达到今天的地步。

  王宁宏和王宁宣一直在练武,后来都进入了王家军,他们没有获得任何优待,反而刻苦训练,狠下苦功,玩了命练。已经成为了优秀的中下级指挥官,几次剿匪,还有和辽兵小规模交锋,都立了功劳,很是让人刮目相看。

  “咱们家二郎成亲了,王家开枝散叶,兴旺达,都靠着二郎了!”大伯很感慨,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情形,老泪横流。

  王良璟拉着王宁安,到了祖宗牌位之前,祭拜了先祖,然后骑着高头大马,出了府门,直奔杨府而去。

  王宁安刚出来,从街道的另外一边,马蹄想起,赵宗景带着不少宗室子弟感到,离着老远就大吵大嚷。

  “二郎,杨家姑娘厉害,兄弟们给你助威来了!”

  王宁安这个气啊,你丫的就不会说点好话吗,老子是迎亲,不是打仗!

  也就是对大喜的日子,懒得和你计较!

  汇合了赵宗景之后,继续往前,没走出多远,曹佾带着不少人拱手侍立。之前他和王宁安因为刺杀的事情,闹了点不愉快。

  正因为如此,这次王宁安成亲,他显得格外殷勤,不光带着人过来,还叫来了鼓乐队,喜庆的锣鼓敲起来,喇叭唢呐一起响起,甚至还有舞龙舞狮的队伍,弄得比过年还热闹。

  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王宁安也没法对曹佾生气。

  “一起走吧!”

  曹佾连忙点头,狗腿子一样跟着,别提多高兴了。

  每走一段,就有人加入,在京的将门,几乎都倾巢出动,组成了庞大的迎亲队伍,等到日上三竿,才来到了杨家的大门前。

  十天之前,杨家就准备了,昨天晚上,杨九妹,穆桂英等等女眷一宿没睡,给杨曦梳洗打扮,开脸,换上吉服,一想到养了二十几年的姑娘,要落到别人手里了,杨家人还有点空落落的。

  可一想到新郎官是王宁安,这心里又十分欢喜。

  王宁安算是典型的少年得志,不过这小子还算老实,没有像那些年轻公子,章台走马,眠花卧柳,岁数不大,弄了一身毛病。

  听说王宁安身边伺候的都没有丫鬟,有本事,又洁身自好,这样的女婿可是不多了。

  杨家上上下下,一起出动,杨九妹和穆桂英,一左一右,搀扶着折老太君,老夫人也是一身喜庆的命妇官服,颤颤哆嗦,到了王宁安面前,伸出枯瘦的手,王宁安连忙撩袍子,抢步到了老太君的面前,单膝点地,老太君伸手摸了摸他的头顶,慈祥道:“曦儿有福气啊!”

  杨九妹连忙陪笑道:“母亲大人也有福气,曦儿嫁过去,要不了多久,六世同堂,您老又能见一辈儿新人了!”

  折老太君点头,十分高兴,这时候有杨家的女人搀扶着杨曦出来,大红的吉服,绣满了花团锦簇,只是和这些花朵相比,真正娇艳的是盖头下面的,偏偏此时不能看!

  王宁安抓心挠肝似的难受,舍不得耽误工夫,火急火燎,把杨曦接到了轿子上。

  杨文广看着女儿进了轿子,哼了一声,走到王宁安近前,用只有翁婿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警告道:“你小子敢亏待了我女儿,老夫绝对饶不了你!”

  “是是是……”王宁安诺诺答应,心说她不欺负我就不错了,我哪来的本事欺负她!

  在一片欢天喜地的鼓乐声中,王宁安把新娘子开开心心迎回了家中。

  迎亲的这功夫,京里面大大小小的人物悉数到齐,各路贵客临门,把王家都装满了。

  先来的就是北海郡王赵允弼。

  王宁安和赵宗景是铁哥们,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事情,赵允弼当然不能错过这个婚礼,他送上了重礼。

  赵允弼刚过来,昭文馆大学士贾昌朝就来了,这位贾相公也是客气无比,满口吉利话,嘴跟抹了蜜似的,把王良璟说的都要得糖尿病了。

  紧随其后的是枢密使狄青,令人惊讶的是副相曾公亮,还有三相富弼,这两位也来了,此外唐介,王拱辰,也屈尊降贵,跑到了王家贺喜。

  开什么玩笑,这是王家办婚事,不是召开御前会议,你们东西府的相公都跑来凑什么热闹?

  接下来出现的是御史中丞欧阳修,他是六艺学堂的第一任山长,和王宁安亦师亦友,他来是很正常不过的。

  只是随着他来的还有三位,让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

  走在前面的是须皆白的老者,他面色红润,腰板笔直,笑容很是和蔼,不少人认了出来,我的老天爷啊,这不是范仲淹吗!

  范相公居然进京了?

  跟在范仲淹两旁的是晏殊,还有梅尧臣。

  两位老相公亲临,难怪东西府的相公全来了,范仲淹的威力简直太大了!

  他老出现,莫不是代表着庆历诸君子要卷土重来,配合着王宁安,再掀起一场变法?

  不怪大家这么想,实在是颠覆大家的三观。

  范仲淹看了看目瞪口呆的众人,笑道:“诸公,老夫此次进京,有三件事情,一是给二郎恭贺婚事,这些年二郎和老夫亦师亦友,他教了我不少东西,这不,老夫这几年著了几本书,要呈给陛下,刊印行……老夫年过花甲,寸功未立,德行不显,只能退而著书,自娱自乐罢了!还有一件事,那就是送六艺的学子进京应考,老夫教书多年,也想看看孩子们的本事,不要落一个误人子弟,老夫就偷着笑了。”

  范仲淹开门见山,把目的告诉了大家,这才让许多人放心,看起来老夫子是不想折腾什么变法了。

  再看看晏殊,大家也才明白过来,难怪富弼要跑来贺喜呢,敢情岳父老泰山驾临,他这个女婿还能不来吗?

  说起来有趣,晏殊和富弼之间,曾经亲密无间,到了老了,竟然又分道扬镳,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大家伙突然觉得来王宁安的婚礼简直赚大了,光是能看到这些名人,就值得满世界吹嘘了。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王德用,韩维,王安国,以及刚刚调入京城的余靖,开封府的包拯……不知不觉间,王宁安已经结下了丰厚的人脉,别看他得罪的人不少,但是交下来的人物同样惊世骇俗!

  正在大家伙思量的时候,突然又有人慌里慌张跑来。

  “陛下驾到!”

  我的天啊!

  赵祯居然来了!

  堂堂皇帝,参加一个臣子的婚礼,不敢说前无古人,那也是旷世殊荣。

  赵祯满脸春风,见到众人,微笑道:“本来皇后也要过来,奈何她身怀有孕,不能前来,让朕替她给王卿道贺!”

  啊!

  轰隆隆!

  又是一枚重磅炸弹,把大家伙弄得七荤八素!

  看赵祯的架势,哪里是来参加婚礼的,分明是跑来炫耀,要把喜讯告诉天下人!

  让你们笑话朕绝户!让你们笑话朕!!!

  赵祯憋着一口气,就是让所有人知道,他身体好着呢!大宋要中兴,皇室要兴旺!你们谁敢三心二意,一山望着一山高,就要小心朕的雷霆之怒!

  王家父子从来都是坚定的帝党,王良璟忠心耿耿,王宁安更是替赵祯创办皇家银行,把财权从文官手里抢回来。

  赵祯亲自驾临他的婚礼,就是对王家的肯定,要是昭告天下,什么才是忠臣!

  凡是参加婚礼的人,都有一种感觉,来得值了!怕是几十年,也碰不上这么热闹的一场婚礼了……8



第325章 辽使的挑衅


  王家的热闹,震动了半个京城,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

  只是对于汝南王府来说,没有丝毫值得喜悦的,他们家刚刚走了一口人,而这个人的死,就是因为王宁安!

  赵宗实的妻子高滔滔死了,悬梁自尽,死的十分狰狞,五官扭曲,七窍流血。赵宗实不是个感情丰富的人,但死去的毕竟是结妻子,有了几年的感情。

  而且高滔滔出身将门,她的姨母又是当今的皇后,在夺嫡之路上,这个夫人给赵宗实的帮助非常大。

  可就是如此,高滔滔死掉了。

  她不死不行!

  高士林雇佣无忧洞,去刺杀杨曦,案子被包拯查了一个清清楚楚,高家勾结捣子,铁证如山。

  而且在无忧洞里现了许多朝廷的制式装备,偏巧高滔滔的父亲高遵甫是北作坊副使……一切都顺理成章了,为了刺杀王家人,高遵甫盗窃朝廷武器,换取无忧洞的支持。

  事情一下子从单纯的买凶杀人,变成了窃取武器,图谋不轨的重罪!

  包拯认为高遵甫盗窃数额非常巨大,且勾结歹人,已经涉嫌谋反,希望对高家处以极刑。

  赵祯得到了报告之后,很是愤怒,勾结无忧洞的捣子也就算了,居然还把朝廷的武器给了他们,京城的地下聚集了好几万人,一旦作乱,只怕大宋的江山都完蛋了!

  震怒的赵祯姑息高家过往的功绩,没有直接开刀问斩,而是赐了白凌子。

  高遵甫死了,高士林也饮了毒酒。

  得知父亲和弟弟死了,高滔滔像是疯了一样,她疯狂咒骂赵宗实,咒骂汝南王府。

  “我爹他们都是为了谁?是替你们家铲除王宁安,辅佐你赵宗实登基!堂堂王府,你们都是哑巴吗?为什么不上表,不保我爹?”

  高滔滔撒泼打滚,疯狂大叫大嚷,“姓赵的,你无情,我无义!掀翻狗食盆,大家吃不成!你们家干的丑事少了?那些捣子和你们家就没有关系?别以为谁都不知道,我这就去告诉官家,让你们也给我们家陪葬!”

  她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却没有动作,毕竟高滔滔娘家已经完蛋了,再把婆家得罪了,她还怎么办?

  可是她的话传到了赵允让的耳朵里,老家伙立刻警觉了。

  现在赵祯,北海郡王赵允弼,还有王宁安,这些人都盯着汝南王府,找个借口就能把他们废了,人家已经磨刀霍霍,家里还出了这么一个败家的货儿,不是要害死大家伙吗!

  赵允让的确够狠,他让赵宗懿找人把高滔滔打晕,然后弄到卧房,悬梁自尽、对外就说高滔滔有感家人犯罪,羞愧难当,终日以泪洗面,趁人不备,上吊自杀,以死明志!

  不得不说,这一手非常高明。

  包拯是个道德君子,他虽然怀疑汝南王府,但是没有足够证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