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国无疆 >

第495章

大国无疆-第495章

小说: 大国无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曼斯坦因的确是有资格,他有着令人难以估量和猜测的战略思想,而且到目前为止他所策划的每一次行动都是杰作,他是那种能够将现代化的机动观念和传统的运动战思维巧妙地融为一体的专家,同时对于各种战术运用自如,是一位真正的军事天才,更为重要的第一点,那就是他和特别允许参加本次会议的古德里安,都是希特勒眼里的红人,说出来的话自然也比冯?西克特的更有分量和说服力。

    事实上,曼斯坦因和古德里安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他们是纯正的军人,要让他们统帅千军、征战四方很容易,要让他们玩政治游戏、谋大国策略,这好比让一个莽夫大汉,突然之间要学女红一样,这真的有些强人所难,所以两人都选择了沉默。

    尤其是古德里安,一个曾今在共和国学习,对共和国的工业、教育、军事等等各方面都还算是“顶礼膜拜”过的他,一直都希望德国和共和国之间能够精诚合作共创美好的明天,而这个想法也是很多在场之人都曾有过的,像邓尼茨、隆美尔、戈林等人,因为他们相信凭借共和国的世界最强工业实力,再加上德国的强大军事(陆空军),让这个世界重新建立起新秩序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可现在呢?悄然之间,共和国的战略轰炸机已经飞到了他们的家门口扔了一吨吨炸弹,难道这是给纳粹庆贺胜利的“重磅鞭炮”?用屁股也能想到,这是一个严重的警告,一个来自曾今的密友的警告。

    良久之后,德国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威廉?凯特尔、战争部长维尔纳?冯?布伦堡、德军参谋部部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这三个彼此之间用眼神交流之后,还是战争部长布伦堡开口说话了。

    “我相信卡尔藤将军的军事情报局所获得情报是真实可信的,这两个消息都不约而同的告诉我们一个现实,那就是美国和中国,都不愿意英国就此倒下,因为随着我英勇善战、实力雄厚的空军继续打击下去,英国能够坚持的时间已经为数不多,同时我也坚信,英国方面,甚至美国、中国,他们都知道了我们即将实施的北非战略……”

    布伦堡一口气说了很多话,可没有一句是表述自己意见的,拐弯抹角、不动声色的又将问题还给了希特勒,希特勒也很明白诸位将领的困难,协约国未来如何走,已经全取决于本次会议了,如此重大的战略转折会议上,他们都必须谨言谨行,任何一句话都或将改变世界、改变自己与德国的命运,说话的同时就得承受重大的历史责任,他们自认为脑子聪慧程度和气魄都不如希特勒,所以这种大事儿,还是让希特勒来决策为好。

    “布伦堡说得很好嘛”

    希特勒一笑,顺手将冯?西克特面前的情报资料拿起来随意的看了一下,然后便看了外交部部长约阿西姆?冯?里宾特洛甫几眼,对于共和国会有如今这么大的动作、这么激动的行为,希特勒本人和里宾特洛甫两人是深知缘由的,早在十月份共和国就已经向德国驻华大使馆发了三次措辞强硬的照会,而在希特勒的指示下,里宾特洛夫让北京方面不要理睬共和国,希特勒是打算用这样的方式来试探中国,既然共和国不愿意与德国为伍,那么对于德国的种种战争行为,想必共和国是有一条底线的,但他并不认为共和国的底线就是“无限制潜艇战”这么简单,所以他必须顶住风险试一试。

    这一试不要紧,原本还等着第四次照会的里宾特洛甫,没有等到中国措辞更强硬、更坚决的第四次照会,反倒是等到了意大利方面转交过来的报告,他们称他们的雷达站发现了共和国空军的大批战略轰炸机途径地中海飞往大西洋,而后德国设在西班牙巴伦西亚的雷达站向德国空军方面也报告了同样的事件,而后德国和意大利还真是毫无反应的看着中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在亚速尔群岛潇洒的投完炸弹后返航去了。

    关键时候,卡尔藤将军的军事情报局这才将相关情报资料收集起来上呈给希特勒,而这个时候中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恐怕已经在返回本土了,这黄花菜都凉了的时候,希特勒终于知道了这黄花菜是什么品种,还竟然默不作声的就开了,弄得一直想试试共和国底线的希特勒,这才知道这一回是把中国给惹毛了。

    “中国人的战略轰炸机不简单啊,它们竟然能从伊拉克飞到亚速尔群岛,这他娘的是什么怪物?能来回飞一万多公里?要是中国空军在伊拉克部署个百十架,或者在哈萨克共和国部署几百架,那岂不是整个欧洲都会成为中国空军的打击圈?我们从中国购买走了先进的H…3轰炸机,弄回国后给取了‘领袖者’轰炸机,这才给英国十几次千机大轰炸,就基本要把英国给搞趴下了,如果让中国人用他们的战略轰炸机来打击我们,我们能承受几个回合?”

    收到情报的希特勒,在第一时间就反复思索过了,要论起脾气和实力,共和国的确要高出德国一筹,而且这一次是扎扎实实的把希特勒,尤其是德国空军司令戈林给吓了一跳,早就听说共和国的航空工业很强,所造出来的四发重型喷气式客运飞机,能够执行从共和国首都北京直飞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飞行任务,可还真没意识到,共和国空军的轰炸机,指不定更强,从伊拉克能飞到亚速尔群岛,就肯定能从哈萨克飞到德国,真要是把共和国给惹毛了,现在德国空军蹂躏英国是如何的畅快、英国人是如何的痛苦,将来中国空军加入后,恐怕他们就得换换位置来体验体验这狗血般的人生是何其凄惨。

    所以,希特勒开口就说布伦堡说得不错,戈林等人也只能干瞪眼,不知道这伟大的领袖是要做什么,或者是在想什么。

    “我很早以前就曾说过,咱们向共和国学习是正确的,是可行的,是符合我国、我党发展实际需求的。”希特勒指尖又开始敲击桌面了,这动作似乎已经成了他心有所思或者不安时候的一种特殊表现,但脸上却依旧挂着笑意。

    “过去,我们学习他们如何治理与发展国家,在很短时间之内就完成了国家实力的跨越式发展,而我们学习东方人的谨慎、细致的办事精神,以及处处为长远考虑的谋略思想,我们不紧不慢、有条不紊的完成了帝国崛起的一个个关键性胜利,而在今后的很长时间里,我们依然要学习东方,就好像这一次他们用实际行为来教导我们一样”

    希特勒站起身来,面向东方,提高声音的说道:“对于触及国家利益底线的事情,是决不可容忍的,此乃——先礼后兵”

    希特勒笑了笑,指了指英国所在的那个方向,说道:“现在我们清楚了,中国人不是在乎丘吉尔那老家伙的是死是活,他们只在乎他们的国家利益也就是贸易利益是否能够得到保障,之前他们希望能一直与我们、以及我们的敌人,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合作关系,这是他们的国家利益诉求,也是和欧洲距离甚远的他们,认为不可忤逆的底线。”

    “但美国就不一样了,美国会容忍英国覆灭吗?他们会容忍我们占领英伦三岛,然后从容进军北非、从容解决与苏联的东欧战略分歧吗?他们会愿意就此看着咱们日耳曼人称雄整个欧洲吗?我想,如果以罗斯福为首的美国人的都不是一个个疯子,那么他们就绝对不会容忍这些事情发生,即使战争一开始他们是想借贸易而赚取一些利益”

    希特勒说着,双手撑在自己的椅背上,炯炯有神的眼睛左右环顾、不断扫视在场的第三帝国高层人员和金光熠熠将军们,他相信自己已经把话说得足够清楚,在场的也都能够明白他的意思。

    “可是元首,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中国人把他们的货物卖给英国人?要知道这三百多万吨物资足以让英国人重新具备很强的实力,再不济也能延长他们的顽抗时间”

    德国空军总司令戈林首先没有忍住,虽说相对于英国皇家空军而言,德国空军的确是很强,超越另一个时空的德国空军很多倍,但这么些日子以来,德国空军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让英国实力大减、几乎就要崩溃,而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战争的胜利,这是任何将军所追求的,他不可能容忍成功就在咫尺的时候,却猛然发现脚下还有一条骤然出现的鸿沟需要跨越,这就好比新婚燕尔、洞房花烛,却发现妻子的最后一层防线屡攻不下。

    三百多万吨物资,这不用他们看情报就知道,这些东西就算是用集装箱装运,那堆积起来也是一座座小山,英国皇家空军要是有了这些物资作为支撑,少说也能继续坚持好几个月,除非德国空军能够保证,在共和国船队卸完货物,和护航舰队刚收到钱并离开英国,德国空军就能把那数百万吨物资给付之一炬,否则最好的解决办法只能是连船带货一并干掉。

    所以,目前困扰众人的问题就是,在多耗费几个月战争时间与得罪共和国,这两个选择项目之间做出一个抉择,无论选择了哪一样,都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那戈林元帅的意思是,空军能够打破共和国海军护航舰队的防空网,然后把那些一艘艘十万吨级、五万吨级的集装箱运输船、散货船、油轮等都给击沉在大西洋航线上?或者是,咱们的潜艇部队能确保万无一失?又或者是,空军和海军密切配合,一同完成协同打击以确保一定成功?”

    希特勒一个问接一个问的问道,不过他并没有盯着戈林看,而是着重看了看海军司令埃里希?雷德尔、海军潜艇部队司令邓尼茨,最后才扫了一眼火气挺大的戈林。

    “中国是小事,他们不就是想做做生意罢了,只要我们不进犯波斯湾地区,不在他们的势力范围内搞小动作,一切都很好说,最麻烦的其实是美利坚”希特勒有些压不住怒气的说道。

    论工业实力、论国民教育、论军队素质、论经济实力,如今的第三帝国可不是另一个时空的德国,他们完全有能力与美利坚直接抗衡,当然这首先得抛掉海军这问题,毕竟海军的建设周期可不是一两年就能完事儿,尤其是在如今以航空母舰为首的现代化舰队称雄的时代里,德国要在这方面和美国竞争,的确要加把劲,毕竟美国已经有航母,而德国还没有,但其他方面德国和美利坚是难分伯仲的,高端科技方面,借助了共和国帮助的德国还技高一筹,而美国也胜在他们地大物博、自然资源蕴藏丰富,基础工业规模庞大。

    战争,打得就是国家的综合实力,是用实力来较量、用时间来累计胜负,所以一直困扰纳粹壮大的一大阻力就是,他们崛起的速度与整合势力范围之内的各种资源不成比例,如果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完成了整合,那么坐拥欧洲大陆的纳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畏惧中美,而如果再将英美赶出非洲,那希特勒的底气就更足了,到时候收拾不怎么听话的斯大林,也能更为顺手。

    可麻烦就在于,美利坚可不愿意让希特勒的计策顺利的实施,因为罗斯福也知道,共和国之所以恼怒德国,那只是因为被无限制潜艇战所闹腾的,只要德国方面做出妥协,照顾照顾中国大小企业的情绪,那么中国是乐得“恪守中立”的,他们和英国之间也仅限于经济合作关系罢了,真要是让中国为了英国而两肋插刀对付德国,这种事儿可不是酷爱在全世界做生意的中国人所能做得出来的。

    因此,现在的格局就是,在德国和中国生意交往淡薄之际,中国不愿意失去英国这么一个贸易伙伴,否则共和国政府没法给大大小小的数万家企业交代,数百万、数千万的共和国相关行业从业者也将因此受到影响而收入减少,让社会矛盾尖锐可不是共和国政府所愿意看到的。

    所以,他们务必保证不管是欧洲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对欧贸易出口是必须且不可中断的,除非他们自己参与到一场战争中去,让强大的工业生产力为自己所消耗,而不是要依托进口来让生产力得以持续下去,而这也是为什么工业强大的国家都比较酷爱战争的一大原因,要么自己作战。要么他国作战,反正战争可以让他们政府无压力、国民经济能持续。

    而美国就是要铁心支持英国了,相信在一定的时候,他们甚至会义无反顾的选择直接参战,和英国隔海相望是个好事儿,和希特勒共用大西洋,这可难以让美国人安生了。

    “我的意思就是,这一次中英之间的贸易,我们暂时容忍下来,同时我们要重新审视和改变我对华态度和策略,重新恢复我们之间的关系,最少也能让他们默认事实。”希特勒挺着胸脯,看着里宾特洛甫点了点头,又看着空军司令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