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国无疆 >

第477章

大国无疆-第477章

小说: 大国无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但,安德鲁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蔼蔼夜色与硝烟混合后让阵地上已经没有太好的视野,到处是打烂的枪支零件、到处都是尸体,残破的阵地上放眼望去没有一丝一毫的生机。

    “还有活着的吗?”安德鲁高喊了一声,空洞的声音在阵地上回荡着。

    “我”

    “我”

    很不幸,回答安德鲁的只有六个人,这些还能回话的士兵无一不是有伤在身,几个人很快聚集起来,灰头土脸的他们看上去已经没有了一丝一毫的士兵样子,和街上乞讨要饭的乞丐没什么两样,当然手里的武器以及坚毅眼神,还证明他们并非乞丐。

    “只剩下我们六个了?”安德鲁吐了一口浑浊的痰后,有哭泣的冲动但眼眶里除了干涩再无湿润的泪水,率先端着斯登冲锋枪走进能淹没至下颚的运河里,回望了阵地一眼,尤其是那些不能离开的重伤兵所待的洞,低声说道:“但愿我们还能回来”

    随后,七个黑影缓缓的在运河里移动着,水流浅缓、水深齐至下颚的运河河水并不冷,冲上阵地的德军很快迎来了一次猛烈的爆炸,重伤兵们引爆了剩余的弹药,而后没过多久,当安德鲁等人还在运河中央里前进的时候,天空中已经传来阵阵的呼啸声,一枚枚炮弹很快将安德鲁等人之前防守的阵地炸开,爆炸的火光映红了天,火光映衬在了运河河面上,让流淌的河水泛起了阵阵光芒,安德鲁等七个人的身影也在火光中拉得很长很长……

    前线阵地上英军留守部队奋力作战着,他们在坚持、也在流血,而在敦刻尔克近海,英国政府多番征召之下,英国民众也是有船出船、没船出人,渔船、游船等甭管吨位大小,越来越多的船只参与到了撤离当中来,冒着德国陆军的远程炮火尤其是火箭炮密集打击,冒着德国空军的轮番轰炸,在应对英吉利海峡风高浪急航行困难的同时,还得应对德国海军潜艇的威胁。

    重重危险和困难考验着英军,但撤离的工作从未搁置下来,即便有不少人死在轰炸中、死在被击沉的船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英法联军离开了法国,踏上了英国的土地,当然他们离开法国的这条海路上,是凝聚了太多人的鲜血与生命作为代价、是花费了太多的人力与物力,幸运的他们在庆幸自己幸存下来之际,也难免想到这条撤离之路上死去了太多的人,尤其是那些还苦苦支撑着德军攻势的部队。

    8月10日凌晨零点,发电机计划实施第五天,在德国三军的干扰下撤离工作进行的相当困难,不过英国的陆军奋力抵挡德国陆军进攻、英国皇家空军奋力阻击德国空军轰炸、英国海军努力组织海运撤离,而到了第五天的时候,远超过之前预料的15万联军官兵已经顺利脱险,到拂晓为止数字可能还会增加至18万人,而这一宏伟的撤离计划也终于要到终结的时候了。

    另一个时空里,英法联军创造的敦刻尔克撤离伟大奇迹,在这一个时空里却并没有那么伟大,因为德军有了更强的实力,尤其是他们的空军应变能力与打击能力都更强,更为重要的是,德国陆军提前出击、德国海军潜艇部队有效作战,更加悲剧的是天气并没有照顾英国人,而是照顾了德国人,始终保持晴朗的天气让德国空军能够从容轰炸联军,而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英法联军能撤出这么多人,当然要归功于蒙哥马利等留守部队的有效阻击、英国海军的有效组织、英国民众的大力支持等等。

    8月10日清晨五点,蒙哥马利等英军留守部队中的一小部分,终于在英国陆军总司令部的强力干涉下登上了最后一批撤离敦刻尔克的船只,这一次撤离中当然有幸运儿安德鲁以及他的六名士兵,而为他们提供阻击掩护的或者说是阻挠德军靠近海滩,以便让这最后一批船只顺利出海的,还有不少英法联军部队。

    早上7点,当最后一批船只已经脱离危险的时候,英国陆军司令部给依然坚守在敦刻尔克港区的部队下达了投降命令,命令中这些依然留在敦刻尔克,没有弹药、没有补给的近五万联军官兵们放弃抵抗、向德军投降。


第一百三十九章 法国,法国!

    第一百三十九章 法国,法国!

    晨曦,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的办公室里还是静悄悄的时候,在此加班工作到凌晨两点的张雨生已经醒来了,多年养成的习惯让他一到早上六点半左右,无论多么劳累、疲倦,总会按时醒来,这大概就是生物钟所起的作用。

    掀开盖在身上的毛毯,张雨生用不着喊,也知道隔壁的二号休息室里秘书肯定还在熟睡,不忍心打扰他,张雨生轻手轻脚的起床了,简单的折叠好毛毯、收拾好床铺后,这才轻轻打开房门,进入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喝上一杯沁人心脾的矿泉水后,感觉整个人都特别精神。

    将中央空调关闭,熬夜工作中他又抽了不少的烟,整个房间有很重的烟味儿,所以张雨生打开了办公室的窗户,室外的清新空气很快涌入鼻尖、渗入室内, 背负着双手矗立在窗前,感受了一番宁静、和平的早晨,张雨生又活动了一下筋骨,这才摁下办公桌上的一部绿色电话的通话键,叫来了早餐。

    没过多久,国务院总理的专职厨师就带着一位工作人员,为张雨生端来了今天的早饭。早餐很简单,和共和国的普通家庭一样,燕麦粥、馒头、鸡蛋、咸菜,熟知总理吃饭速度的他们并没有立马离开,而是直接端着空空的餐盘在一旁等候,吃饭有种“气吞万里如虎”气势的张雨生没让他们等多久便将一顿早饭消灭干净,而这时候国务院秘书长邓芝也洗漱出来了。

    邓芝没来得及去吃早饭,赶紧就为张雨生准备好了今天早上所需要批阅的文件,随后才跟着厨师一起出去了,他们都知道吃完早饭的张雨生接下来要做的事情,那就是拿着文件在办公室里边走边看,把饭后散步和工作都不落下。

    张雨生翻起来的第一份文件自然是分量十足的,而这份文件也已经是八月份以来,第二次出现在“第一名”的位置上了,它就是“共和国国务院关于长筹建泛中亚铁路大动脉工程社会意见征集稿”,这份文件之所以要冠上一个“社会意见征集”六个字,有一个很简单却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本次工程系共和国无偿捐助中亚国家或地区所修建。

    泛中亚铁路网,是共和国布局中亚地区和波斯湾的战略使然,波斯湾的石油、中亚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都是高度工业化的共和国所必需的,而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走冷,共和国必须要以自己为中心,建立一个有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市场容纳力大、资源储藏丰富等特点的经济体。

    就像美国试图拉拢加拿大、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智利、巴西等,试图建议以北美洲和南美洲为一体的强大经济体一样,纵使欧洲战火纷飞、出口受挫,也不会对本国的社会生产与消费、经济秩序与民生等产生重大影响,换而言之就是作为世界上当前最大、最强的两个国家,无考虑问题自然首要出发点就是本国利益。

    因而在在德国、意大利为首的纳粹国家对英国、法国为首的传统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发起了第二次欧洲大战之际,这场注定要打破之前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战争中,中美两大高手自然要首先力求自保,而这也恰恰是符合美国当前占据社会舆论与政治倾向上风的孤立主义的现实抉择,当然对于日益看重国家全球利益与个人得失的共和国公民而言,建立以共和国自身为首的跨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于国于民都有好处。

    现实就是这般残酷,欧洲的战火烧得厉害,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放出的大火,似乎要把整个欧洲原英法为主的政治与经济体系烧个精光,将欧洲社会数百年发展积蓄下来的社会财富,把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没烧彻底的,继续铲除干净

    英法等国也很清晰的认识到,上一次的世界大战已经让这些自工业**以来繁荣太久的国家,在战争中损失了很多的财富和发展潜力,以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协约国、同盟国主要参战国都两败俱伤之际,美国却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而复兴党统领下的自治区也发展出了共和国后来腾飞的基础,从来都把白种人的自身看得要高人一等,却无可奈何的接受一战后经济发展迟缓,甚至后来还遭遇到罕见的经济危机,导致整个欧洲地区各国的国民金融秩序崩溃、经济萧条。

    正当他们要发愤图强,试图要将共和国和美国的强大发展趋势给压下去的时候,德国和意大利这些纳粹刺头儿又不甘寂寞了,热热闹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再一次让欧洲变得极其的不安稳,有人甚至已经开始指出,截止到1944年8月1日零时为止,从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和研判结果来看,以英法德意等为首的传统欧洲地区经济,已经整体落后于共和国与美国。

    也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将欧洲的自尊与繁荣削掉,以美国和共和国为首的世界其他地区国家经过二十几年的疯狂发展后,已经在科技、教育、工业、军事、经济等方面与他们平起平坐,甚至共和国还在科教与工业方面成为全球领先,现在不巧的是,在欧洲地区急需要快速跟上的时候,他们又被战争所累,纵使战争以最快速度结束、各国以最快速度转向经济发展,他们也已经赶不上中美两国了,而往后的世界,一定是以这两个国家为核心。

    第二种说法是很有分析根据,当然也很符合社会心理与需要的,在人们看来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的确确在十九世纪的工业**开始,就成为了世界先进生产力与财富的集结地,而他们也在全世界建立了殖民体系,以及属于他们的自负与孤傲,在他们眼里是极其瞧不起黄皮肤、黑皮肤等有色人种,也绝对蔑视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国家与民族。

    尤其是在西方世界里,“中国”这个词的背后,是蕴含了“懦弱”、“穷困”、“落后”、“愚昧”等众多含义的,他们在忽视“黄皮猴子”国家的同时,却没注意到自己已经落后于别人,嘲讽、冷笑,这些注定将不再属于他们所拥有的专利,接下来他们应该忧虑到的是,战争会让他们国家的经济倒退多少年、在战争中烧掉多少财富、失去多少生命。

    重新审视中美两国之间最近的频繁动作,欧洲地区再一次爆发大规模战争,在欧洲国家无法顾及世界其他地区事务的时候,两个国家不约而同的先后表示了中立,这一方面体现了两国积极在为各自的经济体或者说是势力范围筹谋打算,亦可以看成中美两国正竞相瓦解着以前属于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的势力,建立属于自己的小圈子。

    可以说,欧洲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对于中美两国而言,共和国的贸易损失或许看上去比较惨重,光是以汽车、珠宝首饰等为首的高附加值、高利润商品,对欧出口的下滑幅度便足以说明问题,惨烈的战争却也带来了空前的物资消耗,共和国与美国都是中立国,都积极的与交战双边展开贸易合作,战争所带来的贸易刺激甚至还有效促进了两国的加工制造业蓬勃发展,因而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之上,欧洲的战争打得越惨烈,对两国的好处愈大。

    所以说,甭管德国、意大利是如何在欧洲肆意妄为,把英法联军收拾得是多么的狼狈,只要纳粹的势力还没到将以英法为首的国家消灭掉,或者说达到难以遏制的程度,美国无论如何也绝对不会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贸然出头,结果被揍得鼻青脸肿的,他们更乐意和共和国一样继续保持中立、大赚战争财,并在其他领域里与共和国展开激烈的竞争,比如经济。

    “波斯湾是个好地方啊”

    感叹一声,张雨生将文件搁在书桌上后,站在世界地图前,目光从共和国渐渐西移,首先看到的就是英属印度,掠过阿富汗后看到了伊朗王国、伊拉克王国等波斯湾国家,停顿了一阵之后,淡淡的笑了笑由继续将目光往西移动,直到进入地中海、扫过亚平宁半岛、“翻过”阿尔卑斯山后,看到了形势岌岌可危的法国,以及前途堪忧的英国,最后才跨过了大西洋看到了北美洲,摇了摇头后憋着嘴将目光拉回到太平洋,从夏威夷一直看到了琉球群岛与日本,这才将目光止于北京。

    收回目光,张雨生转身将文件拿了起来,将书桌上一根不锈钢的伸缩杆拉长后,一手拿着文件,一手用杆指到了新疆的阿拉木图,随后向西拉出一条线,经过了塔尔干(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和马仕哈德,伊朗首都德黑兰、伊拉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