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国无疆 >

第448章

大国无疆-第448章

小说: 大国无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事实上这也是唯一困扰日本政府的引入华资难题。

    人类的工业时代自迈入电力之后,所有的社会生产与经济活动,似乎都已经与电不可分割,生产当中的冶炼、切割、焊接等需要电,产品销售出去后的正常工作也需要电,连主要依靠化学能源的汽车、飞机等上面也必须有电,可以说在当今的这个时代里,没有电就没有商品市场经济,就更加没有这个繁荣的电气化工业时代,日本的不发达工业体系所建立的电力依赖关系,很显然必将在未来迎接很艰巨的“电能”挑战。

    因此,在中冶集团访日考察团从八月七日正式开始的对日考察中,重点考察的就是日本的重工业地区。

    因为日本的绝大部分重工业都在沿海地区,所以从东京湾到九州岛的北部是日本的重工业带,中冶集团重点考察的是东京至横滨区间、大阪至神户区间、近代钢铁城千叶、有本土煤炭产业基础支撑的九州岛北部的八幡,中冶集团最看重的也就是有煤炭产出的九州岛北部地区,因为煤炭能够带来焦炭和电能,而这两样也是中冶最为不可或缺的生产条件。

    随着八月二十四日的“博鳌亚洲中日企业对话交流大会”顺利的隆重闭幕,两国企业间的交流为中冶集团的考察团带来了新的挑选契机,因为在此大会闭幕之后不久,共和国的许多大型企业就相继与日本访华企业签下了合作意向协议,即将引来大量共和国企业入驻、大批投资资金涌入的日本俨然已经成了一个香饽饽,在这样一个条件之下,作为共和国最大的电力企业也自然不是瞎子。

    共和国的大量企业在日生产必然要带来巨大的电能需要,光是凭借日本当前发电企业和供电网络是无法支撑起庞大的工业电力消耗的,深知这一点的日本总务院工业部、商务部、能源部等也在和中冶集团的接触中知道了日本的电力缺乏问题,所以当共和国的电力企业与进入日本将没有任何政府方面困难之后,中冶集团的担忧就全部消除了。

    作为共和国最大的水电、火电所需发电机组与设备,以及高压电缆、变压设备等最大生产商的中国河池电力工业集团,是当年复兴党以亚美集团名义在柳州投资建厂后不久,即复兴党实力扩展至河池地区后不久就在河池建立了电力工业产业集群城市,所发展出来的电力设备龙头企业,再加上在广西境内红水河梯级电站利用、云贵川水利工程建设、蒙古省火力发电网建设等,以及共和国筹划中的三峡水利工程,可以说共和国的电力相关产业是绝对具备为日本在短时间之内打造出一个完善的火力发电体系和供电网络的,虽然这样的代价是建立在火力发电巨大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之上。

    事实上,9月7日共和国就已经有一家企业来到日本和刚刚成立不久的日本总务院对华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引荐之下,成功与日本总务院工业部和能源部接触,曾成功打造红水河梯级电站开发骨干工程之龙滩水电站的该企业,所倾力打造的该水电工程安装九台700MW的水轮发电机组,年发电量187亿度的同时,也有着两百米高的水坝高度、八百米的顶长,工程总共耗掉了700多万立方米的混泥土。

    从1927年正式开工建设到1936年正式并入共和国南方供电电网的该水利工程,在为共和国工业腾飞注入澎湃电能的同时,也为修建该水利工程现名为华夏电力开发第二集团打出了名气,为该集团在1933年龙滩水电站二期工程完工之际,成功拿下长江水域最重要的也是为将来三峡水利工程积累经验的葛洲坝水利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已经在42年正式投入运营使用的葛洲坝水利工程则彻彻底底让华夏电力开发第三集团成为了共和国最大的水电开发企业,当然其火力发电、潮汐能发、地热发电等方面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

    当然,在四川修建出了二滩水电站、在黄河修了小浪底和三门峡的华夏电力开发第一集团也是实力不俗,在云南和贵州修建出了大小十数个水电站的第三集团自然也不错,但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第一个将共和国的电力工程建设走出国门的就是连续拿下共和国也是世界上最困难两大水利工程的第三集团了,他们与日本方面的接触却并不是他们最有品牌影响力的水电工程修建,而是火电。

    按照日方的要求,如果要想成功做到对华招商引资的电力问题的解决,也就是要让进入日本的共和国大小企业没有来自于电力方面的担忧,日本需要在原有的本土发电企业基础之上彻彻底底改造、升级现有的供电电网,同时必须新建一大批的发电企业,让年发电电量至少达到当前共和国年发电量的三成,也就是七千余千瓦的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和当前日本所有大大小小发电厂的总装机容量相比,还差了很大一截。

    为此,日方希望华夏电力开发第三集团以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为他们在日本最重要的东京至横滨沿海工业区一带,也是共和国企业最有进驻吸引力的重工业地带,尽快选择出合适的地址,为他们同时开工建设出两座世界上最大的火力发电站,也在九州岛也建设一座,三座火电站必须是整体设计、一期全部完成,日方会为总装机容量1080千瓦的未来世界上最大的三个火电站每一个火电站项目所需的所有设备进口大开绿色通道,让共和国的电力设备企业以最快的速度将设备完成制造后运送到日本项目所在地安装,甚至连每一个项目必需的十万吨专用卸煤码头修建他们也无心过问,三个电站是否还会交给华夏电力开发第一和第二集团建设以缩短工期也无所谓。

    总之,日方希望能在预计六亿人民币的疯狂投资之下,最迟也在46年年底三个火电站全部并网发电,因为日本政府知道,要想让更多在看中日本低廉劳动力、便利海运、无环境保护法规、低税赋政策等吸引条件下而要想在日本投资生产的共和国企业,彻彻底底没有顾虑所在。

    日本的疯狂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对他们国内的交通上。

    当年能以一句“能将天堑变通途,唯有中国道桥”为口号的自治区中国道桥三大建设公司,在成功让当年自治区拥有世界上第一条正规营运化标准高速公路之后的这么多年里,自身不断壮大发展的同时,共和国四通八达的高速路、高品质省级公路和基础公路也几乎快让这些修路人在共和国快找不到路修了,所以在收到日本对华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的邀请之后不久,三大道桥公司就联合了共和国的四大铁路建设集团、北方港口建设、南洋港口重工、中国远洋航运等企业,一道组成了一个日本交通考察团赴日考察、洽谈,考察没有但洽谈却谈了不少,和日本总务院交通部的连续几天高强度交涉中,日方的恐怖欲望终于崭露在了这个考察团成员面前。

    “要想富,先修路”

    这句话当年还只是复兴党鼓励自治区人民努力摆脱贫苦面貌的一句口号,现在却已经成为了日本摆脱现状争取在紧跟共和国发展模式之下跻身世界一流的大国的至理箴言,长期处于传统工业时代的日本没有发达的交通网,许多城市街道上都还不是水泥路面,东京地区不少街区都是坑坑洼洼、年久失修的老路,更别说什么完善的城市地下排水网络了。

    而在共和国考察回国后的日本企业家们,在共和国城市里见识到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高架桥、机场高速、绕城高速、环城公路、各种大道以及延伸周边地区的基础公路、高速公路,可以说他们认为共和国市场经济空前繁荣的一大原因就是公路、航空、铁路、内河水运、海运等交通方式的发达,所以他们更是给日本政府施加了强大的压力。

    在巨大压力的驱使之下,日本政府的动力也是相当澎湃。

    知道共和国铁路建设第三集团正努力奋战在世界屋脊,能将铁路修到青藏高原之上的勇气就足以让他们瞠目结舌,而事实上京藏铁路不错的进展也让日本见识到了什么是强悍的实力,而立志于从共和国新疆喀什出发,修建一条蜿蜒穿梭整个共和国西北、北部后直达最北端城市鞑靼海峡的黑港(苏维埃港)这么一个超级铁路工程的第一集团也是让他们刮目相看,至于能让共和国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系城市拥有发达完善地铁交通,并且在电气化铁路改造升级上实力不俗的第二集团就更加不在话下了。

    他们对共和国的三大铁路建设集团和三大道桥修建公司的愿望就是,让日本在三年时间内从一个交通不发达的国家,成为一个各个主要岛屿上皆拥有较为完善铁路、公路网络覆盖的国家,部分城市做到共和国中级城市的城市交通标准,而且要在日本最大的本州岛也就是纵贯日本东部沿海重工业地区,修建出一条由南至北的战略高速公路以促进地区之间的贸易流通、对原有的日本各大港口也要进行升级扩容改造,真正让日本实现基本铁路、公路、海运畅通的总投资额预算也是在六亿人民币左右。

    招商引资中,电能、交通两大问题都要给予解决,共和国企业与日本企业间展开的合作意向性投资协议涉及总金额不过一亿多人民币,而日本政府却敢于拿出十多亿人民币的赌本来疯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极大促使共和国基建企业大发横财的同时,也不能说日本为了摆脱工业落后、经济凋敝现状,已经像甲午战争之前那样,用自己的国运来做为赌注,赢了便是一个美好的未来。


第一百一十七章 涌入日本

    第一百一十七章 涌入日本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九月的最后一天在茫茫细雨中悄然离去,共和国国庆节的十月一日已经到来,晃眼间共和国已经度过了十四个春秋交替,在短短十四年的时间里,共和国所处的世界相继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大事,这其中也有共和国参与或主导的。

    从收台湾到遭遇世界范围内的罕见金融危机,从全国齐心协力走出金融困境到朝鲜半岛血雨腥风,从琉球群岛鏖战到如今的中日经济合作,十四年的时间里共和国所经历的大事不在少数,而欧洲、美洲等地区也是大事连连,发展至今有了欧洲的剑拔弩张、美国的振兴本土工业、日本的积极学华……

    透过层层迷雾看待世间的纷呈大事,其背后无不以利益为穿插核心或归宿要点,围绕着利益问题人类世界似乎从未停止争执、合作、战争、交流等等行为,而已利益问题为分析切入点也恰恰能完美解释如今这个世界的精彩纷呈,恰如一句话所透析出的道理一样,“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能让梦想照进现实的就只有自己不懈的努力,去追寻、去创造。

    10月1日的上午,举国欢庆的共和国在这一天是喜庆连连,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欢庆这一天的国庆佳节,大大小小的写字楼、百货商场、车站、大卖场等等到处都插有鲜艳的国旗,而在共和国的上海港、大连港、广州港、基隆港等各大港口,在一台台高耸的装卸机器上依然是插着一面面国旗,猎猎海风吹得旗帜迎风招展。

    这一天,是共和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国家投资开发银行、沪深港联合发展银行等共和国十余家大型银行企业联合向日本政府提供20亿元人民币贷款、各大银行同时也帮助日本政府在华销售其30亿元人民币的国债,双方正式签署借贷协议的第二天,也就是这一个国家法定假日、工人带薪上岗工作工资也得翻倍的日子里,在共和国沿海的各大港口里,一艘艘万吨级货轮已经开始装载货物,一箱箱的集装箱、一辆辆的工程车辆、一台台大型机械设备等等,都开始有条不紊的装船准备运往日本。

    同日,在日本完成地址勘测并且在日本政府帮助下以难以现象速度办理好了居民搬迁、土地测划、施工基线标记等的各大工程也相继动工,提前赶到日本各地的共和国建筑工人们已经开始利用推土机、挖掘机、自卸重卡等早已开始了平整未来工厂修建所用的土地,在中日合资企业的原日本生产企业车间里,原有的各种各样旧式设备也在拆除,不符合要求的厂房也在赶紧改建,在未来安装好共和国运来的生产设备之后,工厂将重新开工。

    蜂拥而入的共和国各大行业企业都在日本寻找到了合作对象或者是自建工厂地址,找到了与日本企业合作的自然最好,他们只需要对日本企业原有工厂进行技术改造、对原有员工和新聘用员工进行快速上岗培训,只要电力和生产材料足够,他们就能日夜不停生产了,而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