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国无疆 >

第164章

大国无疆-第164章

小说: 大国无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藻土等等储量巨大。对于建设钢铁工业而言,最需要的铁矿和煤矿这里都有了而且储量丰富,加上该地区属于金沙江水、雅砻江水系范围,两江纵贯全境,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有近700万千瓦,在勘测资源之时,中国水利建设第一集团已经对二滩水电站开始动工修建,如此以来,兴建钢铁城市的必备的电力供应也解决了,所以国土资源部在1923年年初确定了计划预案,并调集更多专家学者进行详细验证工作。

    限制该地区的次要因素之首就是该地区是一个不毛之地,除却前来建设二滩水电的工人,本地的原住居民只有八户人家,而且都是猎户。在水电建设项目开始之前,四川省基础公路网中的成都至昆明公路,已经被中水建第一集团要开发二滩所使用,大量的重载汽车早已让水泥公路变得坑坑洼洼,要想再以它为基础修建出一个大型钢铁城市,这显然是不行的。

    如果能有运力庞大的铁路,那最后一个较大困扰就解决了,但那时中铁三大建设集团都有建设任务,加上成昆铁路实在难度太大,最有能力承担该修建任务的就是第三集团,随即铁路线勘测行动便拉开帷幕,第三集团完手中任务之后就会立刻投入到成昆线的修建之中,不过在此之前最好的办法还是将成昆公路进行修缮,以提高它的承载和通行能力。

    “寻遍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历程,美国的匹兹堡、德国的鲁尔区等等重工业地区,是需要运力庞大的铁路或者航运做支撑的,但攀枝花钢铁城的建设是一个特例,面对未来的庞大钢铁需求量和繁重的建设任务,自治区等不起。”四川省基础公路网建设工程总工程师辽宋祁对成昆公路的改建工作印象深刻,从工业部和国土资源部下定决心要建设攀枝花钢铁城市开始,成昆公路一时之间成了省内最为繁忙的建设工程,当然对成昆电网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二滩水电站发电之前钢铁基地的电力需求,尤其是建设时期的电力供应,这项工程虽然声势不怎么浩大,但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历时近五个月的公路建设工程在二三年年中结束,经过改建的公路完全能够满足大批量的八吨运载量的货运车奔行,也能让为钢厂建设而集中使用二十吨重卡通行,也就在这时对主体工厂和基础设施选址、布置、设计等工作都相继结束,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终于到了关键的时候。

    6月24日,由工业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水利部等部门联合组成的攀枝花钢铁城建设指挥部成立,指挥部迅速构建物资运输供应、人才调配、生活保障、技术研究等等部门,其中最先行动的当然是400余台运输车辆,走川黔线运抵成都的大批物资都需要用载重汽车运进大山环绕的攀枝花,先期尤以基础建设需要使用的工程车辆最为重要,生活物资也很重要。

    “高辐射的阳光,给大地上劳作的人们带来高温酷热。施工工地上轰隆作响的推土机、挖掘机在疯狂的劳作着,各个建设工地是一片沙土飞扬、尘埃漫天的景象。工作一天下来,身上都是灰尘,嘴里都是泥沙。那个苦啊,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

    回想起当初基础建设时候的场景,攀钢集团基建工程公司老总尤林浩心里感慨万千,从1923年6月份开始到1927年9月1日这天,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已经走过了四个多年头,此时再也没有了当初那会儿的灰尘漫天、机器轰鸣,有的就是忙碌不已的技术人员,他们正在为人类首次用高炉冶炼高钒钛磁铁共生矿做准备,除却了钢厂厂区,昔日的不毛之地如今也已经修起了一栋栋建筑和街道,除了不少的四川本地建设者定居于此之外,来自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的建设人员和他们的家属也已经在此安家落户,他们的四年青春都奉献给了如今的中国攀枝花钢铁集团,往后的年华也将为之奋斗下去。

    “有厂的地方就会有工人,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商机,有了来自各地的商人进入,建设者们的生活才会富有变化,以前的荒郊野外如今工业崛起、商业兴盛,因为攀枝花掀起轰轰烈烈的钢铁城市建设运动,前前后后有将近八十万人次来到过攀枝花,这恐怕比该地区在此之前的几万年人流量总和还要多。”

    “而今,二滩水电站已经投入使用,奔腾不息的江水化为澎湃的电力输入四川电网,而攀钢集团也在做投产前的最后准备。准备就此扎根攀枝花的人,已经有二十几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正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成昆铁路通车之后,当攀枝花保安营机场投入航运之后,当攀枝花钢铁集团炼出一批又一批高品质钢材和重轨之后…这里,必将是西南地区又一座工业大城!”市长金廉江在攀枝花钢铁集团弄弄坪主钢铁厂完成建设的时候,是这样对前来采访的人民周刊和人民广播记者说道。

    “想三国时期,诸葛亮擒孟获而至攀枝花,见攀枝花高崖峭壁草木不生,曾仰天长叹——此地粮草无补,屯兵险矣,然后便速速撤兵返回成都。然而现在的攀枝花,不谈正准备投产的钢铁集团,我们已经有客运汽车站、宾馆旅店、商业一条街、便利超市、菜市场、医院、学校等等,一个钢铁集团的崛起,将会带动数十万人一道改变这片荒野,直至成为金沙江畔的璀璨明珠,因为这里就是攀枝花,我们的建设者从来就是不等一万年,只争朝夕!!!”

    1927年9月10日,一个突兀的山坡上,一个横断山脉的山沟里,一个大山环绕的深处,一个曾今人迹罕至的山野。而今,一个一期工程设计年产250万吨钢铁的中国攀枝花钢铁集团,完成所有工期建设后将会年产千万吨的西南大型钢铁集团正式投产。

    在此之前,自治区最大的钢铁集团莫过于广西柳州的中国柳州钢铁集团,14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让它确立了在自治区钢铁冶炼和型材铸造方面的领先优势,铁、钢、钢材的年产量早已分别突破千万大关,在自治区的各种建设中它是中坚力量,但随着自治区地域范围的扩大、各种工程建设的增多、军用民用需求量的增大,能力有限的它明显需要帮手,而中国攀枝花钢铁集团无疑是最好的伙伴。

    十日下午的六时零八分,第一根攀钢重型钢轨经检验合格后送出车间走向市场,它将和一批同伴一起运往正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成昆铁路,二滩水电为攀钢提供澎湃动力,而攀钢就要为中国钢铁事业铸造刚强,先期计划中攀钢的主要任务就是源源不断的为自治区的铁路事业提供高品质钢轨,随着冶炼技术的逐步升级,它必然会很快自治区庞大市场需求的又一大钢铁供应商,并且它也必将为中国的崛起,撑起那不屈的钢铁脊梁。


第十三章 陆军第一师

    问陆军之中哪支部队最强?哪支部队打过的战争最多、战功最为显著?哪支部队作风顽强,上至大校师长下至列兵小卒都能傲视天下?答案自然是现属第一集团军的第一师,一支由当初亚美集团150人的保安队伍发展起来的虎贲之师,从推翻陆荣廷到护国护法战争,该师从广西、云南,一直打到四川、陕西、甘肃止于新疆,大大小小的战役战斗经历了一千余次。

    尤其是在对新疆等地区的维稳统治行动作用突出,前前后后有有10人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和三等功不计其数、全师集体荣获一等功一次、通令嘉奖四次……当然,荣誉的背后也有着沉痛的付出,从建军开始到陆军大改编,有105人光荣捐躯、241人因伤致残、战斗负伤人次无统计,是陆军中伤亡最大的一支部队,但第一师号称陆军第一猛虎的荣誉必将继续传承并发扬下去,因为他们是陆军最强,他们就是第一师!

    “咱们是陆军第一集团军,什么叫做第一?是首先完成编制的就叫第一,还是战功最为卓著、战斗力最强的叫第一?”唐仁辉是个直爽的汉子,他不喜欢和一群与自己跌打滚爬十余年的兄弟绕圈子,他喜欢大嗓门爽快话。

    “第一师从1914年2月25日建立以来,到今天也就是1927年10月1日为止,已经走过了十三年零七个多月的日子,十三年了!我们已经有105人光荣牺牲、有241人因伤退伍、有2584人光荣退役。我们打过的仗比其他部队杀过的敌人数目还要多,我们经历的困难与挫折比任何一支部队都要多,但我们没有怨言,当任务来临的时候我们没有推诿更没有退缩,因为我们就是第一师,我们是陆军中最英勇善战的虎贲,我们一定也是未来中国陆军的骄傲!”

    唐仁辉对他一手带强的第一师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从广西到新疆不仅仅是几千公里的直线距离,第一师走过的十三年风风雨雨至今都让他刻苦铭心,从单发步枪配备小山炮起步,到换装自动步枪配备系列化火炮,成为名副其实的陆军第一强师之时,就在今天,这个师又走到了一个垭口,换上新的装备走过这个垭口,他们将成为陆军第一个成建制的装甲师,当然也是第一集团军唯一的一个装甲师……

    如今等候换装的第一师,已经不再是十三年前的那个师,岁月的无情加上陆军的改革,让这支部队经历了太多的新老更替和人员变动,十三余年下来只有两千余人光荣退伍,最初的一万多人很大一部分都已经成了陆军其他部队的各级军官,有的还在军校学习。十多年来有不少人来了,又有不少人走了,第一师的战力依旧顽强斗志依旧高昂,这也是为什么第一集团军和总参谋部,都坚决支持陆军的首个装甲师要建立在第一师的基础之上。

    陆军关于装甲力量的研究是建立在第四军的支持之上,邓拉本是众多军长中最支持发展集团军装甲机械化的,或许其中有第四军就在广西,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但最支持的是他们,乐呵呵的接受一批广西陆军士官学校的技术士官、派遣一批军官前去昆明陆军学院受训,在总参谋部、总装备部的大力支持下,由亚美特种汽车公司承担了装甲武器车辆的研制生产任务、两家军工厂负责武器系统的研发。

    坦克可以开发出一个车族,坦克指挥车、牵引车和抢救车等都可以在坦克的基础上加以研发,车族系列衍生的研制难度不会很大。而装甲输送车可以发展成为一个车族,比如只加装12。7毫米重机枪的装甲救护车和装甲指挥车,配置小口径火炮和同轴机枪并开辟射击窗口、后门后继而成为步兵战车,对车体进行一定调整后搭配不同口径类型的火炮即可变成自行火炮车。

    坦克、坦克指挥车、坦克牵引车、坦克抢救车,装甲救护车、装甲输送车、装甲战车、自行火炮车,两大车族共同构成机械化部队的武器系统。然而,由于已经有了定型的二二式“猛虎”坦克作为实验部队的主力装备,并且其车族系列车辆也很快研发出来进入验证阶段,而为了让实验更具广泛性和科学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所需装备全部配齐,从坦克到自行火炮必须样样齐全,这样才能让试验部队练出真家伙。

    装甲系列车辆的研发任务紧张而且难度很大;这并不是因为该公司没有技术能力,而是根本没有借鉴的基础材料。世界各国对坦克的研究都还未形成系统性认识的时候,陆军这边就已经在想着要机械化装备搭配齐全,早日建立自己的机械化部队。

    没有任何可借鉴对象,只好选择走老路。唯有请教总司令张宇、发挥想象、征求军队意见这三大法宝,或许是因为只用于实验,所以这任务对车辆没有太高太苛刻的技术性要求,只要能满足基本要求就行,军方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产品验收,所以亚美特种汽车的自主性很大,因为研制任务完成得很快。

    24年4月份完成研制的装甲系列车的研究代号为“强盾”,由于是用于实验使用所以军方未给予其正式命名,都给予一个临时的名字,即在车辆用途前加上一个“24式”。24式装甲系列都采用高强度装甲钢板焊接而成,采用增压中冷柴油机、机械式传动、扭杆式悬挂、有五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档的机械变速箱,并且采用清一色的动力传动装置右前置,驾驶员位于左侧。

    按照陆军的设想,装甲车是未来战场与坦克部队协同作战不可或缺的伙伴,所以陆军当时的想法就是,装甲系列车辆,应都具有相当高机动性适合诸多地形和气候,按照各自的用途侧重发展,并且车系中任何一辆车都应具有很好的变化能力,也就是说装甲救护车也需要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战斗,进行一定战场紧急改装后可摇身一变成为其他用途车辆。

    聪明的设计师们很好的解决了军方的意见不清问题,他们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