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终极战争 >

第84章

终极战争-第84章

小说: 终极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架C7A运输机属于美国空军,机组人员都是美国军人。机舱内的环境很简单,只是要想活着逃出去却不是易事。要知道,运输机在万米高空飞行,即便末日战士拥有钢铁般坚硬的身躯,跌下去也会粉身碎骨。
要想逃生,就得获得一具降落伞。
运输机上有专门供飞行员逃生使用的降落伞,放在靠近左侧舱门的座椅下方。上飞机的时候,楚天疆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因此他特别选择了靠近左侧舱门的作为,而彼得诺维奇与哈列维也做了相同的选择。
此外,还得打开左侧舱门。
这扇舱门位于机翼后面,因此从这里跳伞,不会被吸入发动机。
对峙的时候,彼得诺维奇人高马大,在前面挡住奥尔德里奇等人。哈列维过来时,则面向在机舱另外一侧的舒尔茨等人。楚天疆在两人身后,舱门就在左手边两米外,放降落伞的座椅离得更近。
楚天疆早已想好,真要打起来,得首先打开舱门,然后获取降落伞。如果没有时间背上伞包,那就把伞包抛出去,然后跳出运输机。从万米高空掉下去,要几分钟才能落地,因此有足够的时间追上伞包,然后在空中背上伞包。对末日战士来说,这种空中特技根本算不了什么。
关键是,有没有足够的时间打开舱门,然后把伞包抛出去。
奥尔德里奇那边,四名末日战士占据了很好的位置。如果不是舒尔茨、文森特与科斯塔早已站好位置,奥尔德里奇他们早就把楚天疆等三人包围了。问题是,舒尔茨等人会袖手旁观吗?
楚天疆认为不大可能。
道理很简单,不管是谁,只要获得跳伞逃生机会,肯定会断绝其他人的生路,要做的只是在跳出运输机之后,朝左翼上的两台发动机各开一枪。失去同侧的两台发动机,运输机必然会坠毁。
即便舒尔茨等人与楚天疆他们无仇无怨,为了生存,也不会坐以待毙。
舒尔茨等人的存在,让局势变得复杂起来。
如果只是面对奥尔德里奇等人,楚天疆早就动手了。可是现在不能断然冒险,就算他能逃走,彼得诺维奇与哈列维也会倒霉。楚天疆并不关心彼得诺维奇的生死,但是没有理由牺牲哈列维。
怎么办?
拖下去,肯定不是个办法。
如果张小刚说得没错,为了搞掉其他国家的末日战士,美国在必要的时候会牺牲掉奥尔德里奇。
谁能保证,这架运输机的某个地方有一枚遥控炸弹?
到了翻脸的地步,如果美国佬发现奥尔德里奇等人无法制服楚天疆他们,包不准会恶向胆边生。
已经过去几分钟,美国方面肯定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拖下去必然凶多吉少。
楚天疆决定不再拖下去,是死是活在此一搏。
突然,机舱内亮起红灯。
怎么回事?
“末日部队听令,我是霍华德少将,立即各就各位,有新的任务了。”声音是喇叭发出来的。
这时候,通信恢复,视频信息框里出现了张小刚的半身像。
楚天疆注意到,彼得诺维奇、哈列维、舒尔茨等人都放低了枪口,看样子都收到了视频通信信号。
“老楚,你没事吧?”
楚天疆调整好通信系统,才说道:“老张,发生什么事了?”
“你没事就好。现在,你们前往阿姆斯特丹岛。再过几分钟,一个地外文明的球体将降落到这座岛屿上。”
“阿姆斯特丹岛?”
“在南印度上,资料已经发送到你的系统上,等下再看。记住,球体降落之后,你得是第一个接触者。”
“为什么?”
“不为什么,我的直觉而已。”
“直觉?”
张小刚笑了笑,说道:“安全方面,杨总已经做了安排,你不用担心了。运输机将在东南亚上空进行空中加油。大概还要十四个小时,你们才能到达目的地。好好睡一觉,养足精神。”
“也就是说,不用再提心吊胆的了?”
“在到达阿姆斯特丹岛之前不用,但是在此之后,你得打起十二分精神。记住我一直在叮嘱你的话,不要相信任何人。”
楚天疆没有多说什么,这句话张小刚对他说了几十遍了。
“有别的问题,随时跟我联系。现在,你听霍华德的命令,明白吗?”
“行,教授怎么样了?”
“已经回到国内,现在在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你别担心教授,也不用为我操心,管好你自己的事。”
“得了,我问一句,反到成了狗拿耗子。”
“没事的话,就这样吧。不要关闭通信系统,别的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楚天疆没再罗嗦,把视频信息框最小化。
其他末日战士都已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奥尔德里奇等人还放下了武器。楚天疆坐到哈列维旁边,他没有放下武器。
虽然张小刚让他不要担心,但是楚天疆觉得小心提防总没错。
此时,张小刚已经离开办公室,前往指挥中心。
在定下了末日部队的行动方案之后,十位总参谋长开始商讨与球形物体有关的事情。
让张小刚略感惊讶的是,罗晋勇没有参加会议。这种与科学技术有关的话题,没让罗晋勇参加,显然不大合适。虽然罗晋勇不再是科学顾问委员会负责人,但是只要杨方烈没有把他撤职,他仍然是中国首席科学顾问。其他国家的首席科学顾问都在,伯克还临时充当了科学顾问委员会负责人。
罗晋勇不是被挡在门外,而是杨方烈没有找到他。
此时,罗晋勇正在战略指挥中心的科研所内。
因为按照避难所设计,即便没有全部完工,空间也足够宽敞,所以在进行战略疏散的时候,由军事情报局管理、设在北京的科研机构全都转移了过来,由丁明聪负责的科研团队也不例外。
利用美国提供的原代码,丁明聪完成了罗晋勇没有做完的工作。
虽然丁明聪的才能不如罗晋勇,但是也算得上是国内一流科学家,而且他的专长正是计算机软件工程。在大学期间,丁明聪的专业也是物理学,而且以基础物理学为主,只是在进入研究生阶段,丁明聪在物理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大不如前,反而在数学上突飞猛进,让罗晋勇刮目相看。大概是罗晋勇的表现过于优秀,在攻读博士学位时,丁明聪把重点转到了数学领域,并且兼修了计算机应用。在丁明聪的带动下,罗晋勇对计算机软件工程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还要多久才能完成?”
“要做到尽善尽美,恐怕还要很长一段时间,不过基本功能都已测试过,由你编写的控制程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丁明聪把目光转到罗晋勇身上,说道,“如果有需要,随时可以让刘展博少校成为末日战士。”
罗晋勇依然看着在玻璃墙后面做体能测试的刘展博。“磨刀不误砍柴功,把重新编写的指令再检查一遍,然后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运算。等我空下来,会对神经中枢控制单元的程序做一次全面检查。”
“这样也好。”
“生产工艺方面的研究有进展吗?”罗晋勇转过身来。刘展博的状态还算不错,等他穿上末日战士系统,不会比楚天疆差多少。
“遇到了很多麻烦,恐怕短期内难以解决。”
“没有找到替代办法?”罗晋勇说的生产工艺,指的是高分子纳米碳纤维的生产方法。
丁明聪摇了摇头,说道:“已经做了上千次实验,全都失败了,获得的材料根本无法取代高分子纳米碳纤维。”
罗晋勇叹了口气,说道:“这事急不来,只能慢慢搞。”
“我带你去看另外一个人。”
“荒岛龙之健?”
丁明聪点了点头,带着罗晋勇走出房间。

第五十四章 天体降临(下)

“他还活着?”罗晋勇有点惊讶。既然已经开始为刘展博调制末日战士系统,荒岛龙之健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这家伙还有用,所以我让他活着。”
“什么用?”
“你开发的神经中枢控制单元,虽然非常超前,但是存在一些瑕疵。我们可以在他身上进行活体实验。”
“这……”
“看到他,你就明白了。”
荒岛龙之健被单独关在一个房间内,准确的说是躺在一张床上,身上插满了各种各样的管道,还连接着一些电线。房间内有很多仪器设备,还有几台显示器,其中一台显示器上有一个灰色的人头影像。
“这是什么?”
“现在,他处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丁明聪朝显示着人头影响的屏幕指了下,“那就是他在精神世界里的模样。”
“这……”
“这套设备,与末日战士进行虚拟训练的差不多,只不过通过控制单元,直接与荒岛龙之健的大脑发生作用。”
“这么做有什么用?”
“现在还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即神经中枢控制单元的功能还能扩展,比如直接与使用者的大脑产生关联。”
罗晋勇的眉头跳了几下,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神经中枢控制系统是你开发的,所以后续研究得由你来完成,我只是帮你做好前期准备。”
“这事,今后再说吧。”
丁明聪看了罗晋勇一眼,说道:“如果能够拓展控制单元的功能,肯定能大幅度提高末日战士系统的性能。”
“现在,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等我忙完了,再来处理这件事情。”
丁明聪还想说什么,魏龙征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罗教授,杨总让你过去。”
“好,我马上过去。”罗晋勇转过身来,又对丁明聪说道,“对荒岛龙之健的研究暂时终止,让他好好活着。”
“这……”
“他是唯一的活体研究对象,对吧?”
丁明聪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罗晋勇来到杨方烈的办公室,参加总参谋长会议的人员都在等着他,提出请他参加会议的是伯克。
杨方烈故意引开了话题,让罗晋勇有时间了解最新情况。
球形物体已被美国宇航局命名为Y天体,因为速度远低于2014X1天体,还在减速,所以一直在哈勃2号太空望远镜的监视之下。通过拍下的照片,伯克初步断定,Y天体的表面绝对光滑。在一幅高分辨率照片上,甚至能够清楚辨认出了哈勃2号望远镜、国际空间站与天宫空间站的倒影。
绝对光滑,意味着什么?
也许,常人无法理解这个概念,但是罗晋勇非常清楚这个概念的含义。
在常人看来,镜子是绝对光滑的,但是即便是哈勃2号天文望远镜的反射镜面,也不是绝对光滑。在高倍数显微镜下,哈勃2号望远镜的反射镜面依然凸凹不平。人类制造出来的任何一个表面,都不是绝对光滑。从理论上讲,如果球体表面是物质,除非是紧密排列的基本粒子,不然也不会是绝对光滑。
显然,这种可能性根本不存在。
首先,基本粒子是什么?以人类现有的技术,也就只知道电子、质子与中子并不是基本粒子,这三种微粒仍然能够分解成更小的粒子。其次,如果由基本粒子紧密排列,别说是直径百米的球体,哪怕只是一粒尘土那么渺小,质量也大得惊人。宇宙中,除了黑洞,密度最大的天体是中子星,密度高达每立方厘米一亿吨,是水的一百万亿倍。一颗直径为二十二米的中子星,质量就与地球相当。构成中子星的只是简并态中子,由中子紧密排列形成,密度根本无法跟由基本粒子排列形成的物体相比。虽然没有相关理论支持,但是罗晋勇有理由相信,如果球体是由基本粒子排列构成,密度肯定比中子星高得多,具备了形成黑洞的引力条件。
问题是,球体不是黑洞。
如果球体是黑洞,别说地球,整个太阳系都完蛋了。
伯克的这个断定,变相证明了罗晋勇之前的推测,即球体不是由物质构成,而是由一种具有形态的能量构成。
显然,罗晋勇的这个推测,没有任何物理理论能够支持。
虽然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证明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核能的实现,也证明了可以把质量转变为能量,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科学家还没有发现把能量转化成质量,或者说让能量以有形方式存在的办法。
人类所知道的一切能量,都是无形的,即没有具体形态。
有形态的,都是物质,即质量。
只是,人类不知道的,不等于不存在。
人类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证明,很多事物早已存在,就在人类身边,只是人类还没有发现而已。
也许,具有形态的能量早已存在,只是人类没有发现。
罗晋勇率先以“能量体”来称呼这种能量的存在方式,伯克沿用了这个称呼,也得到了其他科学家的认同。
伯克获得的信息非常有限,给罗晋勇的帮助不是很大。
罗晋勇只能做出假设,即能量体是一种受到约束的能量,约束力让强大的能量以形态方式存在。
问题就在这里!
不管用何种方法约束住了能量,当这种方法突然消失,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理论上的空白,让罗晋勇无从下手。
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被带进3D立体电影院的原始人,根本分不清现实与影像,无从辨别真假。
“罗晋勇教授,能说说你的看法吗?”斯塔克没给罗晋勇更多的时间。
罗晋勇长出口气,说道:“各位,我跟你们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