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5美国大亨 >

第49章

1855美国大亨-第49章

小说: 1855美国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小萝莉歪着头,很认真的想了一会儿,然后很肯定的说:“也许会有一点想,就一点点!”
  ……
  第二天的清晨,太阳还没来得及跃出海面,只刚刚将东边的海面和天空映红,快速号就接近了多佛。多佛的白崖是著名的奇观,尤其是在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绯红的阳光会把绵延的白崖映照得通红,非常地壮观。所以,一大早,几乎所有的乘客都来到了甲板上,好目睹这样的奇观。只是小萝莉多萝西娅的兴致似乎一直都不太高,即使是面对着蔚为壮观的多佛那绵延数十公里的白崖,小丫头也只是抬起眼睛瞟了一眼,然后轻轻地“哦”了一声。
  快速号绕过了多佛,中午时分,大家刚用过了午饭,快速号就接近了伦敦港的码头,在码头上,已经有好几辆豪华的四轮马车等在这里了。领头的一辆马车更是格外的显眼:那是一辆纯白色的马车,这种色调的马车总是格外的少见,因为白色的油漆极难打理,先不谈伦敦著名的雾霾,仅仅只是日晒风吹,就很容易让白色的油漆不断地变黄,变得越来越难看。所以,打理一辆白色的马车,所需要花费的成本可是数倍于一般的黑色马车。
  不过让这辆马车显得如此的显眼的还不是它罕见的纯白色,甚至也不是用来拉马车的那四匹白色的骏马——虽然能用四匹这样的马来拉车在那个时代拉风的程度绝对不亚于在现代开着一辆劳斯莱斯幻影之类的玩意儿。真正让这辆马车身价倍增的是围绕在马车周围的一群身穿着大红色的军装,头上戴着厚厚的黑色熊皮帽的卫队,以及在马车上悬挂着的标志。这些都在向人们说明,这辆马车的主人与众不同的地位。
  “哥哥,那些人现在穿成这个样子,不热吗?”多萝西娅指着那些士兵问罗伊。
  “那是英国王家卫队。他们一年四季都穿成这样子。自从他们击败拿破仑皇帝之后,就一直如此。这是他们的传统。”罗伊向多萝西娅解释说。
  “哦。”出身自重视传统的南方的多萝西娅对于尊重传统这一点还是很习惯的。不过小萝莉想了想,还是说:“但我还是觉得他们的这个传统有够傻的。”
  罗伊并没有回应妹妹的话,他只是远远地望着那些戴着熊皮帽子的王家卫队,心里想着:“他们来这里,一定是来迎接某个重要人物的吧。这个人物该不会是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吧?”
  船在码头上停稳了,史高治带着他的随从们第一个下了船。一位穿着礼服的绅士走到他们跟前,在问明了他们的身份,确定了眼前这位就是进来名动欧洲的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之后。他就微微的弯下身体,非常优雅的向史高治致意,然后他宣称,他代表英国王室,代表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欢迎他的到来。
  这位名叫劳伦斯的皇家骑士最后告诉史高治,他们已经为他准备好了下榻的宾馆,他可以在那里好好休息一下,洗去一路上的征尘。明天上午,阿尔伯特亲王将在温莎堡接见他。
  “多谢亲王殿下的盛情!”史高治说。
  “亲王殿下说,他不但是英国的亲王,更是以剑桥大学的校监,对于在自然科学方面做出了伟大贡献的人,他总是心怀敬意的。亲王殿下表示,本来他应该亲自来迎接您,不过殿下的身体不是很好,加上事务又非常繁忙,所以就只能让我们赶着他的马车前来迎接您了。”
  一边说,劳伦斯骑士还一边将史高治往那辆纯白色的马车上请。
  “这不会太过僭越了吧?”史高治很是担心。毕竟上辈子史高治是个中国人,嗯,在中国,主人家做出的某些表示,客人如果当了真,有时候,就会闹出乱子来的。
  不过英国人似乎没这样的习惯,他们的态度倒是十分的真诚。于是最后,史高治还是坐上了那辆纯白色的马车,在一群戴着熊皮帽的骑兵的护卫下,离开了码头。
  看着史高治坐上英国王室马车离开,刚刚走下跳板的罗伊有些茫然若失。这时候,一只柔软的小手握住了他的手。
  “哥哥,您只要好好努力,将来即使赶不上史高治哥哥,但也一定可以接近他所在的层次的。嗯,哥哥是最棒的!而且,其实我们应该还有很多机会见到史高治哥哥的。比如说,史高治哥哥可能也要到剑桥去讲学的哟。”多萝西娅说。
  “谢谢你,多萝西娅。我虽然成不了麦克唐纳先生那样的划时代的科学家,但我也会尽我的努力,力图能够望得到他的背影的。”罗伊握紧了拳头。
  “嗯!这才是我的最棒最棒的哥哥!”
  “哦,多萝西娅,这些话真的是你要和我说的吗?是爸爸教你说的吧?”罗伊突然问。
  “咦,你怎么知道的?”多萝西娅睁大了眼睛,然后似乎明白上了当,“你又欺负我!你是个坏哥哥!”
  “唉,多萝西娅,别这样……是我不好,那肯定是多萝西娅自己说的……”
  ……
  躺在宾馆柔软的大床上,史高治却一直没有睡着。他一直在想着明天谒见阿尔伯特亲王的事情。
  阿尔伯特亲王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王——维多利亚女王表弟和丈夫,(欧洲王室之间近亲结婚是一种常态。各国王室之间透过通婚来达成政治妥协是自中世纪以来的传统。这样的传统几百年的延续下来之后,就造成了这样的一个现实,那就是:欧洲所有的王室成员彼此之间都是亲戚。他们的婚姻,全都是不符合优生原则的近亲结婚。结果,维多利亚女王有血友病,三代之后,整个欧洲几乎所有的王子公主都得上了这种“王室病”。)
  在维多利亚女王的时代,虽然早就有了大宪章什么的玩意儿,但是王室对于政治的影响力仍然不可低估,那个时候的英国国王(女王)可绝不是今天这样的真正的统而不治的角色。维多利亚女王则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号雄主。在她的治下,英国彻底的吞下了印度,让她的王冠变成了皇冠;在她的治下,大英帝国的声威达到了顶峰,成就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真正的全球帝国。
  但是事实上,至少在阿尔伯特亲王还活着的时候,他才是这个国家的无冕之王。维多利亚女王的种种决定,其实都是阿尔伯特亲王的做出的。这在英国,早就不是秘密了。史高治知道,阿尔伯特亲王酷爱科学,在他还是一位年轻的王子的时候,他就以爱研究数学超过爱跳舞爱打猎而闻名。而到了英国后,这位德国王子虽然国事繁忙,但仍然担任了剑桥大学的校监(校长),而且,和历史上那些只是挂个名字,对学校的事务其实根本不管,将一切事务都推给副校监(在大多数时候,包括今天,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才是真正在管理剑桥大学的校长,我们今天说起剑桥大学的校长,其实多数时候指的都是副校监)的校监不同,阿尔伯特亲王是真正的承担起来校监的职责,许多的欧洲大陆的大学的新的理念,新的管理制度都是由阿尔伯特亲王引入到剑桥的。
  这位亲王殿下对于自然科学的热爱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他这样礼遇自己,真的就只是为了自然科学吗?


第六十八章,阿尔伯特亲王的要求

  第二天一早,史高治刚刚用过了早餐,王室的马车就等在宾馆外面了。带队来迎接他的还是昨天的那位劳伦斯骑士。
  “劳伦斯先生,阿尔伯特亲王这么早就开始办公了吗?”史高治有早起的习惯,每天几乎都是天还没亮就起了床,所以,史高治的早餐也就相应的变得很早,这个时候,其实太阳才刚升起没多一点高呢。
  “是呀,阿尔伯特亲王殿下非常勤勉,他每天帮助女王陛下处理各种事务往往要持续到晚上十一点之后,而每天凌晨五点钟左右,亲王殿下就又开始工作了。”劳伦斯带着一点崇敬的口气说。
  “天天都这样吗?”史高治一边往马车走一边问。
  “是呀,有时候如果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亲王殿下窗口的灯光甚至会彻夜不灭。”劳伦斯回答说,“正因为女王陛下和亲王殿下如此的勤勉,英国的国势才会像今天这样蒸蒸日上。”
  “嗯,真是让人钦佩呀。”史高治一边说,一边登上了马车。
  马车慢慢地动了起来,史高治在心里又想起了有关阿尔伯特亲王的一些生平。这位英国的无冕之王只活到了四十二岁。这个寿命相比欧洲的那些王室成员们,实在是短了不少,而和他的那位长寿的妻子比起来,差的就更多了,甚至不要说整个的寿命,就是和他妻子维多利亚女王六十四年的在位时间相比,都要短上二十多年。史高治不觉想起了《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桥段,说是司马懿派使者去见诸葛亮,使者在了解到蜀汉军中之事无论大小,哪怕是打十个军棍,“皆决于亮”,就感叹说“如此安能持久。”结果,诸葛亮国人就被耗死在五丈原。而中国历史上那些太过勤勉的皇帝,什么秦始皇,什么朱洪武,还有那个在史高治穿越前,正被一大堆的脑残花痴穿越女烦得痛不欲生的四阿哥雍正,都不算长寿。
  “嗯,以后我的商业帝国也会越来越庞大,各种事务也会越来越多,我一定要引以为戒,多培养一些帮手出来,赚钱的最终目的还不是为了享受,我可不想向这些大拿那样搞出什么‘英年早逝’的故事出来。嗯,要说搞,阿尔伯特亲王和维多利亚女王一共生了九个儿女,他们也太能搞了吧?阿尔伯特一边这样幸苦的忙于政务,一边还要……难怪要英年早逝了。”坐在马车上,史高治开始胡思乱想了起来。
  这个时候,马车渐渐地离开了伦敦市区,周围的呛人的黑色雾气也渐渐变淡了。又过了一会儿,马车驶上了一处高岗。兵在这里停下来稍作歇息。史高治也从马车上下来,活动活动,同时转身居高临下的回望伦敦。这个时候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了,但是伦敦城依旧笼罩在一片浓黑的雾霾之下,就连伦敦桥高高的尖顶都完全看不到了。
  “伦敦的雾可真大。”史高治感慨说,不由得想起了上辈子玩过的某个游戏里用来隐藏亡灵们的城市的黑暗天幕了。
  “是呀,要不然,伦敦怎么会被称为雾都呢?在这里有世界上最多的工厂,无数的蒸汽锅炉每天都要烧掉大量的煤炭,排出滚滚的烟雾,结果就成了这样子。不过这烟雾虽然让人不舒服,却是英国欣欣向荣的保证。”劳伦斯在一旁回应说。
  “就是住在城里实在是有些难受。伦敦的肺炎病人一定不少吧。咳咳!”史高治忍不住也咳嗽了起来。
  “那当然,像您这样的外国人,来了伦敦之后,一般都会犯咳嗽。嗯,有人给这种病取了个名字叫做‘伦敦咳’。所以有钱人除非是不得已,大多愿意住在更偏远一些的郊外。女王陛下和阿尔伯特亲王殿下大部分时间也住在温莎堡,很少回位于伦敦的白金汉宫。”
  “难怪维多利亚女王最后还活了九十多岁。要是整天呆在伦敦市的黑暗天幕下面,不分分钟变成骷髅兵才怪呢。”史高治心里想。
  “要不要把环保的概念提出来呢?要不要弄一套水洗除烟尘的系统出来呢?”不过史高治立刻摇了摇头,将这个不合时宜的想法从脑袋里摇了出去。“提出环保的理念,那不是在挡一大堆大亨们赖以发财的列车吗?只要我们的列车继续前进,那个螳臂当车的……搞出环保系统来?在这个时代里谁会愿意为这个花钱?就算是我自己,也不愿意在自己的工厂里面为这个花钱。所以,嗯,还是不要作死了,不作死就不会死!嗯,就是这样!”
  稍微休息了一下,马车就再次出发了。从伦敦到温莎堡只有不到四十公里的距离,如果是在后世,汽车油门一踩,半个小时多点就到了。但是现在,坐着马车,史高治他们却走了差不多三个小时才到。
  “等战争之后,那个时候,石油的勘探和开采技术就基本成熟了。是不是就考虑把汽油机、柴油机,蒸汽轮机什么的都搞出来?嗯,然后是交流发电机、变压器。然后就有电影了,然后就建立一个电影公司,把那些明星们,上至御姐下至萝莉,统统潜规则一番。再然后……”
  就在史高治想的凶野的时候,温莎堡高高的塔尖在他的视野中出现了。
  ……
  陪同着阿尔伯特亲王一起接见史高治的还有一些英国的贵族,后来的丘吉尔首相的爷爷老丘吉尔爵士,以及现任的英国首相德比伯爵。
  “欢迎您,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阿尔伯特亲王向史高治致意说,“您真是年轻得让人难以置信。”她又转过头去,向着德比伯爵说:“伯爵大人,您瞧,看到这么个生机勃勃的小伙子,我突然就觉得自己已经变成老头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