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昔言道 >

第148章

昔言道-第148章

小说: 昔言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友仍不以为然,嬉笑道:“呵呵,那不还有一天么?着什么急?”

    “殿下!正所谓未雨绸缪,有备方能无患!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啊!”

    太子友被说得烦闷至极,摆着手说道:“行了,行了,你愿意怎么办就怎么办吧,反正城里也没有兵力,就算你现在确认敌军来袭又能怎么样?随便你吧。”

    伯嚭伸出手,指向门外,笑着说道:“好了,公皙大人,太子殿下已经应允你去处理了,请便吧。”

    “谢太子殿下!谢太宰大人!”

    说罢,公皙然行了个礼,转身离开了。

    公皙然并没有感到太多的意外,太子友的反应早已在他意料之中,其实他之前就已经决定,无论太子友态度如何,他都要尽臣子的职责,全力守卫都城。

    公皙然径直走向明心湖一旁的醉柳楼,此时,俞显尧已经召集城中富商在岚水阁中等候了。

    公皙然向众富商行礼,众富商也纷纷回礼。

    没等公皙然开口,俞显尧就焦急的问道:“大人!太子殿下态度如何啊?”

    公皙然轻微点了点头,“太子殿下已经应允我防备都城,但城中空虚也是事实。”

    “大人,越国人真的打过来了么?”

    “尚不能确信,但越国人极有可能已经拿下长邑县城,正向姑苏隐秘开进。如果情况属实,那么最快三天后,越国人就能抵达姑苏城下。”

    “那……那可如何是好啊……”俞显尧焦急不安,其余富商也交头接耳,一片惊慌。

    公皙然继续说道:“大王北上会盟,将三万精兵悉数带走,如今城中只剩伤残兵力三千余人,皇宫禁卫军也只有两千人。而且,城中箭矢短缺,兵器残破,以当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很难守住姑苏。”

    话音刚落,众富商乱成一团。

    “糟糕啊!越国人杀过来了,咱们快点收拾家当,逃命吧!”

    “逃什么?越国人是咱们的手下败将,这过来不就是送死么?”

    “你懂什么?!越国人这十年励精图治,厉兵秣马,早就不容小觑了!”

    “那也不能逃!不管怎样,咱们都要为国家贡献力量啊!咱们都是吴国人!不能逃!”

    “对!不能逃!公皙然大人一定有办法!”

    公皙然抬手示意众人安静,随后语重心长的说道:“诸位,这些年来,我国经济繁荣,国力显著增强。十年来,国家大小征战无数,从无败绩,虽然诸位不曾在战场厮杀,但国家之强大依然离不开诸位的努力。”

    众富商纷纷点头,脸上洋溢出自豪的神情。

    “当然,国家的强大,也让各位获得了更多的收益,拥有了更大的财富。可以说,国强与民富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倘若此次越国攻破姑苏,那么诸位的家产也将被付之一炬。所以,如此国家危亡之际,我等必须挺身而出,尽自己最大努力守住姑苏,守住我们自己的家园!”

    话音刚落,众富商又是一片哗然,只不过,这次再也没有人想要逃跑,大家同仇敌忾,气势高昂。

    俞显尧起身说道:“公皙大人,我们商贾向来地位卑贱。但如今危难关头,我等也甘愿为国尽忠!如果有任何可以效力的地方,还望大人指示!我等唯马首是瞻!”

    众富商纷纷赞同。

    “好,那就有劳各位了!”

    “大人请讲,我等该如何行事?”

    公皙然点头说道:“并不需要诸位上场厮杀,但需要各位借钱给我。”

    “借钱?大人,此时紧要关头,钱有何用?”

    公皙然微微一笑道:“呵呵,用处很大,而且至关重要!”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围猎

    五天后,祭天之礼的前一天。上午,天子与各路诸侯各率领五百兵士进入黄池西面山林,行围猎之乐。

    茂密草丛中,一对毛茸茸的灰耳朵竖了起来,那对大耳朵机警的搜寻着,四下一片安静,似乎没有任何危险。大耳朵缓缓收了起来,悄悄隐藏进草丛中,转眼就没有了一丝踪影。

    突然,一阵风刮来,将草丛压低,只见一支硕大的野兔猛然越出草丛,飞快向半坡上跑去。眼看野兔就要消失在林木之中,这时,一支利箭呼啸而来,正中野兔。

    众人一片欢呼,晋王急忙上前奉承道:“天子箭法举世无双!”

    “呵呵。”天子微微一笑,将猎弓收回,说道:“老了呀,只此一箭,再多也没力气了。”

    “天子过谦啦,天子年近古稀,还能在百步开外射中奔跑的野兔,这已经是神力了!”

    “哈哈,哈哈。”天子大笑,“晋王说话向来中听,好,这只野兔就赏给你了!”

    “谢天子!”晋王急忙行礼。

    看完晋王的一番表演,吴王既反感又嫉妒,于是催马上前,向晋王说道:“听闻晋王善于骑射?今日何不露上一手?”

    晋王知道吴王用意,便昂头一笑,“欸?本王倒是听闻吴王擅长左右开弓,哈哈,不如也露一手?”

    二人针锋相对,场面很是紧张。

    这时,吴王向天子行礼道:“天子,今日围猎,大家意兴正酣,不如组织各路诸侯比拼射术,竞选天下第一勇士,如何?”

    “哦?”天子饶有兴致的看看晋王,问道:“晋王意下如何?”

    “好!本王正欲如此!”

    吴王笑道:“如此既可以取乐,又可以竞选勇武之士,一举多得,好是好,只怕……”

    “只怕什么?”晋王斜着眼前瞥向吴王。

    吴王也瞥了眼晋王,轻蔑一笑,说道:“只怕其他诸侯不敢与我吴国勇士比试啊!呵呵!”

    晋王不悦,愤怒的说道:“哼!有何不敢!比就比!”

    天子微微一笑,压了压手,示意二人不要争执,然后转身看向太子姬志,问道:“志儿,今日能否安排比试?”

    姬志咳嗽了一声,虚弱的说道:“父王,下午就可以开始比试,孩儿备有预案。”

    天子点头道:“好,那就让诸侯们比试比试吧。”

    “喏。咳咳……”

    吴王转身对张循低声说道:“快去找范蠡要人,他已经给我备好射手了。”

    听到这话,张循心中一惊,低声问道:“大王,为何要让越国出人?咱们也有百步穿杨的射手。”

    “不行,咱们的射手最多算是高手,跟其他高手比起来并没有十足的胜算。我知道范蠡囊括了很多能人异士,而且还找了陈音教习弓弩之术,所以本王早就让他帮我准备好人了。”

    “喏……喏。”

    张循赶忙离开去找范蠡,此时他的心中极为震惊,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吴王居然会让他去找范蠡要人。更没有想到的是,吴王居然还知道陈音这个人,甚至还知道陈音现在的下落。

    晋王见夫差摩拳擦掌,自己当然也不能落了下风,于是也转身对赵无恤耳语了几句,赵无恤点了点头,立即拨马回营地准备去了。

    这时,二王子姬任上前几步与天子并马,低声问道:“父王,晋、吴如此明争暗斗是否不利于制衡呢?”

    “呵呵。”天子微微一笑,摇头说道:“只有他们相互争斗,才能彼此限制,相互消耗,而这就是制衡的基础。今天的事情,你要多看,多学。”

    “是的,孩儿明白了。”

    这时,太子姬志低头擦去嘴角咳出的鲜血,他看向正在低声耳语的父王和三弟,露出了诡谲的笑容。

    张循来到越国阵列,找到了范蠡,没等张循说明由来,范蠡便问道:“张将军可是前来寻找射手?”

    张循明知故问道:“范大人如何知晓?”

    “哈哈。”范蠡捋须笑道:“张将军时常伴随吴王身边,难道还不如我了解他么?”

    张循莫名的察觉到一阵不安,但一时想不清因果,只得点头道:“没错,我奉大王之命,前来寻一个善射之人。”

    范蠡从身后引出一个年轻人,只见此人中等身材,相貌平平,双目无神,一副半睁不睁的样子。

    “张将军,此人乃是越国第一神射手,他从小天赋异禀,苦练十余年,箭法早已出神入化,后来又经陈音将军手把手调教了三年,现在他的箭法盖世无双,只要飞矢离弦,必然箭无虚发!”

    “哦?如此神奇?”张循再次打量着这个年轻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没有名字,大家都说我长了一副死鱼眼,所以都叫我死鱼眼。”

    “死鱼眼?如此不雅。不行,一会儿要见天子,怎么能用这个名字。这样吧,我看你双眼无神,就给你取名——离目,如何?”

    “谢谢将军赐予姓名!”离目拜谢道。

    “好,拿上你的弓箭,跟我走吧。切记,从现在起,你是吴国人。”

    “喏!”

    张循不放心,又问道:“我问你,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国人?”

    “在下名叫离目,吴国人,在下誓死效忠吴王。”

    “好,如此甚好。”

    张循刚准备带离目回吴国营地,范蠡却拉住离目,贴在他的耳边轻声说了一句话。

    这一举动令张循倍感不安,他疑虑的问道:“范大人,你对离目说了什么?”

    范蠡捋须一笑,说道:“呵呵,没什么,只不过是告诫他要明白事理,不要丢了吴王的颜面。”

    “范大人,不知为何,我总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这次会盟,越王本来是要参加的,可是为什么最后却没来?大王为何会从你这要人?还有,大王怎么知道陈音的事情?”

    张循问出一连串的问题,范蠡却笑而不语,只是向张循行礼道:“张将军,好自为之。”

    张循见范蠡不愿回答,也只能带着离目回到了吴国营地。

    与此同时,萧摄已经率领两万大军悄无声息的贴近了姑苏城,大军在城池东南百里开外的一片山林中休整。

    萧摄喝了口水,问李子达,“李大人,姑苏城你熟悉么?”

    李子达摇了摇头,说道:“下官当年不过是个长邑县的县令,很少有机会到都城去。再说了,姑苏繁城华舍,比会稽大了十倍不止,除非常年生活在那里,不然,想要熟悉这偌大的姑苏城可不容易啊。”

    “是啊,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离开了姑苏,虽然这几年时常因为公务去往姑苏,但这些年姑苏城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姑苏已经是座繁华的大城市了,所以我也谈不上熟悉。”

    “哦?将军小时候在姑苏生活?”

    “是的,我原本就是姑苏人,只不过离开了之后就没再回去过。”

    “哦,原来如此。那此次将军也算是回家了。”

    “不,姑苏不是我的家,但我的家,此时却在姑苏。”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萧摄的脸上竟流露出一丝真情的感动,然而这份感动稍纵即逝,取而代之的又变成了他那招牌式的邪魅冷笑,“呵呵,李大人,说说看吧,姑苏城现在的情况如何?”

    “喏,刚才探马回报,姑苏尚未发现我军动向,那边依然城门大开,城内也还是集市熙攘,车水马龙。将军,我们现在距离姑苏只有百里,不如就直接杀将过去,应该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不行,我总感觉事情有些蹊跷,虽然我们行军格外谨慎,但这五日来,竟没有遇到任何侦查,这很不合理。”

    “将军多虑了,咱们基本都在晚上行军,白天也只在山林和小路休整,五天来,将士们每餐只吃冷食,从未生火做饭,所以没被发现也很正常。”

    “李大人,你能确定长邑县没有走漏风声么?”

    “确定!那晚我们将县城围得水泄不通,绝对没有人能去往姑苏报信。”

    “嗯,这样说来,难不成姑苏那边真的没有防备?”

    “下官觉得确实如此。不过,将军打算如何攻打姑苏?”

    “姑苏城墙高大,想要强攻恐怕会非常困难,虽然姑苏兵力有限,但一心死守的话,我们也会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智取仍是上策。”

    李子达问道:“智取?还像上次一样投毒么?”

    萧摄摇头,“不行,姑苏城巨大无比,而且还有明心湖作为水源,不管投入多少毒剂都不可能有理想效果。”

    “那就让星月堂的弟兄们混进去,晚上偷开城门。”

    萧摄思考了片刻,笑道:“嗯,虽然有难度,但或许可行。我在城中有一个内应,如果他能帮上忙,我们就能偷开城门。”

    “内应?”

    “呵呵,是的。去传令吧,集结二十名星月堂刺客,化装成商人,准备随我进城。”

    “将军要亲自进城?这样太危险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