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98章

寒士谋-第98章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时候,唐周会在贿款中抽些油水。看来这张角是一直知道,只不过是只眼开只眼闭。张角刚才是在提醒唐周,此次别对这万两黄金动坏心思。以免坏了他张角的大事。
  唐周紧咬牙关,努力压制自己的惧怕,虽然两人心知肚明,但表面功夫还是要有的。所以唐周,此时在神情上,万万不能露出马脚。
  “是,弟子知道。弟子定会把这一万两黄金足数的送到封谞手上。”
  “好。这样就好。唐周,待为师事成之日,汝作为为师的首席弟子,何愁没有金财。只要汝尽心尽力,为师保证,汝想要的,都会有。”
  张角收回眼中幽光,换了一张慈祥的表情,有些苦口婆心地说道。唐周虽是知道,张角在做戏,但也要配合。
  连忙跪了下来,说尽了感激之花。张角见其感动得一塌糊涂的样子,心满意足地笑开来,又与唐周说了些场面话后,挥挥手让唐周离开。唐周临走前,表面上再三拜谢,心中想什么却是无人得知了。
  待唐周走后不久,两个穿着打扮与张角差不多,都是黄符大衣,头戴红纱黄冠,摸样与张角有几分相似的人从宅子右边走了出来。
  “哥哥。汝真打算要揭竿举事,夺这汉室天下?”
  先说话的乃是张宝,兄弟三人中排行老二,在三兄弟为人处事又是最为谨慎,又因这谨慎太过,常被张角笑其胆小。
  “哼。夺就夺了。这汉室王朝外戚宦官专权。宦官之首,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宗、宾客典据州郡,辜确财利,侵略百姓,百姓之怨无所告诉。导致天下怨气弥漫,多年灾害,朝廷未曾有过救助,反而大加收刮民脂民膏,加重税负。
  二哥,汝到外头看看,各州各郡哪里不是遍地的无家可归的流民?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卖妻食儿的现象。吾等兄弟三人,只不过天道行义,为天下百姓谋一条出路。还之一个朗朗乾坤,清白天下!”
  接话人乃是张氏兄弟三人中的老三,张梁。他性格粗犷,天不怕地不怕,但又对大哥张角言听计从。
  “嗯。三弟说得不错。一来这朝廷腐败,无药可救。二来古往至今,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鄙人建立这黄巾教,原是为了略施绵力,想救助天下百姓。
  后来才知,这救,不单只凭符水之效,必须下重药,找其病根所在。而这病根,就是当今朝廷。为了天下百姓,鄙人也只能取而代之。正是因为黄巾教据着大义,顺着天道,发展之速才会如此之快,至今已有三十六方教众。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鄙人之名,这些百姓的心意,鄙人几乎日夜都能听到。他们在期望,期望这天下易主,而这新主之人,正是鄙人张角!”
  张角眼神中充满着野望,整个人散发着一股庞大的气势,周边好似有无数恶鬼在围绕,而他则是这无数恶鬼的主人。
  “既然哥哥心意已决。吾亦愿意为哥哥大业赴汤蹈火,抛头颅洒热血。只不过,这揭竿举事,要有一口号。不知哥哥可曾想过?”
  张宝在张角的眼神下,好似被迷惑了一般,态度突然变得坚定起来。旁边的张梁听后,也是笑了起来,认同道。
  “这才是俺的好二哥嘛。对了,大哥。二哥说得不错,这揭竿举事确实要有个响亮的名号啊。”
  “呵呵。此事鄙人早有定夺。汝等听听,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如何啊。”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黄天乃指吾等黄巾教,当今正是甲子之年。嗯…不错,就依哥哥所想。而且小弟又有一建议,不如哥哥令各教徒,以白土书刻于‘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以作提示一番。这也让各教众心里有个准备,一旦吾等举事,能予及时响应。”
  “好。二弟想得周到,就依汝。”
  张角颔首笑道,张宝此人虽然胆小,但才智不低,又是张角亲弟,所以张角十分倚重他。
  “哈哈哈。想不到俺们巨鹿张氏三兄弟,也会有今日,能窥视这天下大地,揭竿举事,或许当真能,成就一代王朝。”
  “三弟,不是或许。这天下民心、大义、天时都在吾等身上,所以应是必然。吾等必然能够成功,成就一代张氏王朝!”
  张角、张宝、张梁说毕,一同朗然大笑,他们出身低微,除了张角是个不第秀才外,张宝、张梁皆是二流之辈,一是穷酸书生,一是猎户。原本哪敢有这染指天下的野望,不过,他们有一个识得把握人心的哥哥,又因时事所趋,建立了这黄巾教,后来逐渐地有了染指天下的资本。
  这一切来得太快,张角、张宝、张梁逐渐被权倾天下的欲望吞噬,以致其性格大变。曾经的底层蝼蚁,渐渐地变为了三只食人不吐骨的大虎。
  不过,成就一代王朝,又哪是容易之事。只怕,会是飞蛾扑火的南柯一梦。到头来,都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场罢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唆

  文翰在回归洛阳的路途中,一路遭遇许多流民,更遇到数批身穿黄色道袍的黄巾教众,在四周派发黄符,更是大言不惭,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迷惑人心。
  文翰似乎对这些黄巾教众十分厌恶,令麾下兵马驱赶一批又一批。这些黄巾教众没有反抗,一边离开,一边对着文翰这支兵马的人冷笑。文翰正是疑虑,在赶走第三批后,忽然遇到流民人潮的疯狂攻击。
  这些流民毕竟是大汉百姓,文翰不忍伤害他们,只好打退他们后,换了行军的路线。哪知,那些流民人潮不依不饶地又再追来。
  这些流民群里的人,个个状若疯狂,好似与文翰这支兵马有深仇大恨,有些人不知从哪拿了武器,这已是带有十分严重的威胁性。文翰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令全军整备,除了不夺其性命,一切手法皆可用得。
  高顺带走了一千八百黑风骑,一千枪盾兵还有其麾下的二千步兵回去解县。所以现在文翰手上的兵马仅有一千黑风骑和一千二百步兵,虽是如此,但应付这流民人潮绰绰有余。特别是黑风骑,不知经历了多少厮杀。策马在流民人潮中卷起一阵黑色旋风,再加之那一千二百步兵的冲锋,文翰军打得那些流民人潮哭爹喊娘,四处逃窜。
  几个黑风骑,捉了五六个年轻的流民向文翰走来。文翰翻身下马,观其都是十三四岁的孩子,冷峻的脸色稍稍收敛,盯着他们,问道。
  “吾并未做伤害汝等这些流民之事,汝等又为何要攻击吾之兵马手足?”
  其中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满脸的倔强,望着文翰一身官服兵甲,更是充满了恨意,竞朝向文翰的脸庞吐出一口浓淡。
  “我呸!你这些官僚将领最是无耻!平日只会压榨平民百姓,一旦有战事个个都避之不及。平日也只会为非作歹,对我等这些弱小的流民动不动就拳打脚踢,欺负我等。有时甚至还草菅人命,杀流民取乐。
  哼,你等这些人就只敢对我等这些弱小的流民动粗,有本事你学那鼎鼎大名的文冠军,去杀羌胡异族啊。别找我等这些弱小流民逞威风!”
  文翰轻巧避过,那孩子吐来的浓痰,听了小孩说的话,脸色有些奇怪。这时,文翰身后有一脸色宛如红枣,九尺大汉走来,扶着其二尺美须取笑。
  “哈哈。好一无知儿童。尔刚才唾骂之人,正是尔口中的文冠军。”
  “啊,那人竟是文冠军?”
  那几个小孩听了红脸大汉的话后,顿时一阵骚乱。
  刚才用浓痰吐文翰的孩子,有些不敢置信地退了几步,一双眼睛满是怀疑地从上到下,从头到脚瞄着文翰。
  “我不信。那些由并州来的流民,个个口中都传文冠军亲民爱民。你却令兵马打退我等,行事为人迥然不同,哪会是文冠军!”
  “汝这孩儿,好不懂事。一开始,汝等聚众而来,喊打喊杀,吾不忍伤害汝等,故意避开。哪知汝等又是追来,还拿了武器。这时吾还不下令打退汝等,难不成等汝伤害吾之兵马手足?而且,刚才吾之兵马可曾杀过一人?吾正想问汝,为何要不依不饶地攻击吾之兵马。汝这孩儿倒好,反而怀疑吾的身份来。”
  “呃…你这人说得也有道理。”
  那孩儿好似也知道自己错了,但一丝都没有认错的态度,反而又再三问起文翰的身份。文翰不由气结,对他再三确认。
  “这就奇怪了。为何黄巾教的人,告诉我等说你们是朝廷派来要杀我等这些流民呢?”
  文翰听着,眉头不觉一皱,才知原来是那黄巾教众在教唆他们。
  “简直就是胡言乱语!汝等虽是流民,但却无犯事。朝廷为何要派兵来杀汝等!这些黄巾教众,竟敢诬蔑朝廷,教唆他人,可谓是捣事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那孩儿听文翰大怒在骂黄巾教众,顿时好似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浑身皮毛竖立起来。连忙为何辩解。
  “哪里。文冠军,你不知事实。莫要乱说。近几个月来,周围州郡地震不断,连连大雨,灾害接踵而来。以致四周都是死人,死人一多,瘟疫就来了。瘟疫流行,许多无家可归的流民患了瘟疫。
  朝廷怕这瘟疫扩散,确实曾派了几路兵马来杀人想要抑制瘟疫。那些黄金教众个个都是大好人,派发符水,为患了瘟疫的流民治病。你刚才赶走他们,我等这些流民自然恨你,后来那些黄巾教众一说,你这支兵马是来杀人。当然激起民愤,这才会有了刚才我等向你的兵马攻击的事情。”
  “呃。竟是如此。”
  文翰眉头深锁,脸色变得严峻凝重。心中又暗暗腹诽道。
  “看来这黄巾教众深得民心,都能指黑为白,说曲为直,甚至能教唆这些流民去杀朝廷的兵马。如此猖狂,看来距离这黄巾之乱爆发的日子,不会太长了。”
  文翰抿着嘴巴,想了一会,又向那孩儿道。
  “孩子,汝回去告诉他们,吾的身份。还有说清,吾不会领兵去杀他们。让他们莫要再追来。而且,这距离洛阳城不到半天的路程。吾回去洛阳之后,会自行出资,在洛阳城外十里,设一帐篷,令一些大夫为那些患了瘟疫的流民医治。那些黄巾教众手中那些符水都是骗人的东西,要治好病,还是要靠大夫施药医治。”
  那孩儿听文翰说毕,瘦弱如柴的身躯猛地一颤,不敢相信地望着文翰。还有在他身后几个孩童,脸色个个都是又是愕然又是怀疑。好似从未听过,有官僚将领会主动出资为流民治理瘟疫。
  “你,你你真的出资请来大夫,为那些患病流民治病?”
  “大丈夫一言九鼎。说出的话,都是铁钉钉的事实。汝快些回去,告诉他们,然后组织队伍,明日过来洛阳城外十里,就能见到吾设立的帐篷。”
  孩儿想了一会,然后向文翰认真地点了点头。
  “看来你真是如假包换的文冠军。我相信你,我这就回去,告诉他们莫要再来追你们。”
  文翰笑了笑,抹了抹孩儿的头,然后向那几个捉住其他孩子的黑风骑挥了挥手,示意放他们离开。
  这几个孩儿,或许在患病的流民中,就有他们的父母,他们听到文翰出资请来大夫为患病的流民医治,个个都是高兴地笑了起来,一蹦一跳地离开了。
  文翰看着他们离开,囔囔了数句,不知在说什么。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文翰领军朝洛阳城方向继续前进,一路下来,果然孩子所说,周遭都是因瘟疫而死的流民尸体、骸骨。随乱的堆积在一边平原,风一拂过,隐隐就能见到那白花花的骨头。这不由令文翰想起王粲的《七哀诗》里两句诗词。
  忽然,在平原有一处简陋的屋舍。暴起一声惊喝。
  “哈!哈!哈!成功了!成功了!吾终于成功了,这瘟疫有治了!”
  一个披头散发,二十五六岁却满脸胡渣,穿着一声破旧斜襟白衣的男人从屋舍里兴高采烈地冲了出来。
  那简陋的屋舍距离文翰军队不远,文翰被他声音引住,不觉地向他望去。只见他所在的屋舍里,竟摆满了一具具的尸体,而且还散发着难闻的尸臭,就连文翰这边也能闻到,那恐怖的气味,嗅一嗅肚子就一阵翻腾,想要呕吐。真不知,这人是怎能在那里住宿,而且看其还住了不久。
  那披头散发的男人,状若疯狂,忽然好似想到什么,发了疯地从屋舍踮手踮脚地跑了出来。想他应是多日无吃过米饭,跑起来一阵子就跌倒,然后又再跑。跑到大路上,此处距离洛阳城已是不远,路上除了文翰这支兵马外,还有不少商贾的马车在朝洛阳城驶去。披头散发男走进来后,文翰可以清晰看到,他一手拿着刀具,一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