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醉枕江山 >

第903章

醉枕江山-第903章

小说: 醉枕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幽求低声对李隆基嘀咕道:“郡王,该让皇帝当众宣布韦后鸩杀先帝的罪名才是,如此方可盖棺论定,令人再无疑议。”

李隆基轻轻叹了口气,苦笑道:“家父那性情……,若非太平姑姑相劝,只怕他为表清白,从此就要与世隔绝,闭门不出了,我哪敢再要求许多。”

少帝李重茂在城头张开双臂,高声又道:“城中百姓,多有为乱兵滋扰者,朕心着实不安。特免全城百姓半年赋税,以养生息。众臣工可早入金殿,共议国事!”

李旦死后,少帝李重茂就是韦后手中的一个傀儡,此事天下皆知。如今韦后伏诛,他又落到李隆基手上,依旧是个做不了主的人,若让他登城安抚,百官根本不信。

可这一回有相王陪他一起登城,相王是谁?那是李隆基的父亲。他往那儿一站,就是信誉的保证,百官自然不疑,是以李重茂诏旨一下,百官安心。纷纷谢恩领旨,起立整队。准备入宫。

李隆基见此。一颗悬起的心这才放心:“这场闹剧,总算体面收场了。”

※※※※※※※※※※※※※※※※※※※※

第二日,午后。

隆庆湖上一叶偏舟。

上官婉儿头戴竹笠,一袭青衣,坐在船边。脚上未着鞋袜,挽着裤腿儿。一双晶莹纤美的玉足就濯在清澈的湖水里,手中提着钓竿,脸上却没有垂钓人的那种宁静,顾兮盼兮。神采飞扬。

杨帆一身便服从船舱里出来,把身子往空中一跳,调皮地一屁股墩在她身边,小船一阵摇晃,上官婉儿“哎呀”一声,赶紧扶住船舷,待小船稳下来,嗔怪地捶了他一记粉拳。

杨帆笑道:“如何,忽然间离开朝堂,不再掌握勾决天下的那枝御笔,可还适应么?”

上官婉儿深深地吸了口自由清新的风,欣然道:“这才是人家想要的生活。以前在洛阳的时候,人家只有陪则天女皇栖于龙门时,才有机会偶尔独自徘徊林中,享受片刻自由呢。”

说着,她有些伤感起来,把头轻轻靠到杨帆肩上,凝视着面前一碧万顷的湖水,柔声道:“自我一出生就束缚于宫中,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及至长成,又受相思之苦,思母、思夫、思女,难得一见,终不得安乐,直至今日,我始得自由之身,郎君,我……很喜欢这样的日子。”

杨帆情不自禁地拥紧了她,与她共同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身心俱都暖洋洋的。过了半晌,杨帆才道:“好!那以后,我就陪你畅游四海!”

婉儿欣然回眸,笑道:“当真?你若肯留在朝堂,必可得一份彪炳千秋的功业,舍得就此放弃么?”

杨帆哂然道:“我已经放弃了!”

婉儿抿嘴笑道:“那也得要天下太平才行。我听说,今日早朝,有宫人和宦官欲立少帝李重茂的生母为太后,垂帘辅政,不是又要生出事端了吧?”

杨帆笑了笑,轻拍她的玉背,嗔道:“你呀,这才刚刚离开朝堂,就懒得思考政事了。一群宫人和宦官有这么大的胆子么?这不过是三郎搞出来的把戏罢了。”

杨帆抻了个懒腰,道:“李三郎这一招,逼得少帝马上斥驳谏议以自白,彻底绝了一些外臣的幻想,而且还借少帝的手顺势罢了诸公主的属官,除了太平,所有公主的衙署都裁撤了。”

婉儿灵动的眸子略微转动了一下,欣然道:“此子聪慧,不同凡响。”

杨帆赞同地道:“而且杀伐决断,果毅刚强,相王诸子较之先帝诸子,强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

李隆基骑在马上,意气风发地离开了太平公主的府邸。

李隆基与手下众功臣一番计议,大家都觉得应该趁势打铁,直接推相王为帝,可是相王已经看淡名利、甚至厌恶了名利,要说服他可不容易。

普天之下如果说还有人能说服相王改变心意,那只有太平公主莫属了。于是李隆基再度拜访太平公主,得到姑母的亲口承诺,离开太平公主府时,李隆基满心欢喜。

“站住!什么人!”

这时的长安刚刚经历过一番动荡,还不算太平,所以李隆基此番拜访太平公主,带的扈卫着实不少,虽然不及帝王出巡,可前后甲卫也是如狼似虎。

不想刚刚出了太平公主所在的坊,坊门边突然冲出一个人来,这些甲士大惊失色,只道来了刺客,一个个立即刀剑出鞘,长枪森然。

“不要动手!不要动手!郡王、郡王,我是毛仲,我是毛仲啊!”

李隆基倒是不慌,端坐马上勒缰而立,忽然听见那人叫喊,李隆基不由眉头一挑,喝道:“带他过来!”

骑士们左右一分,闪开一条道路,被拦在外面的那人立即颠儿颠儿地跑到李隆基的马前,满脸堆笑地道:“郡王!”

方才听声音,李隆基就知道是王毛仲,此时一看,这人一身行脚商人打扮,肩上还搭着个褡裢,虽然形貌狼狈,可不正是王毛仲么。

李隆基浓眉一竖,怒道:“混帐东西,你还敢回来!”

王毛仲“卟嗵”一声跪倒在地,痛哭流涕地磕头道:“郡王恕罪,郡王恕罪,小的从小胆儿小,您又不是不知道,小的就这点毛病,生了一颗鼠胆,可小的对您是忠心耿耿啊。”

李隆基没好气地骂道:“你既然走了,还回来做甚?”

王毛仲磕头如捣蒜地道:“郡王明鉴,小的……小的胆小如鼠,那日一见钟绍京不肯开门,吓得胆都破了,慌慌张张的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就逃了。

可……可小的从小侍候郡王您,小的从没想过离开郡王呐。离开之后,小的也知道做错了事,不敢回去见您,又不知该去哪儿,郡王啊……”

王毛仲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看的李隆基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他也清楚王毛仲胆小的事情,如今眼见他哭得这么悲伤,而且对胆怯而逃的事乖乖招供,并无只言片语欺瞒,不由心软了。

王毛仲是他自幼的伴当,李隆基也是个重情重义的人,想想自幼的朝夕相处,尤其是自己陪父亲被软禁东宫时,他陪着自己吃的那些苦头,再想到“韦后安乐鸩杀先帝”是他想出的好主意……

李隆基呼出一口大气,扬起马鞭狠狠抽了他一鞭子,抽得王毛仲一个激灵,李隆基骂道:“滚起来,当街丢我的脸吗?回去再跟你算账!”

王毛仲一听这话大喜过望,知道郡王原谅自己了,连忙又磕了三个响头,爬起来道:“小的不堪郡王大用,就是个牵马坠镫、鞍前马后的小人,只要能伺候在郡王身边,那就开心了。”

李隆基嗤地一声,笑骂道:“真是个马屁精!”说罢打马扬鞭轻驰而去。王毛仲赶紧撒开一双飞毛腿,欢天喜地的追在马屁股后面。

※※※※※※※※※※※※※※※※※※

终南山,卢氏别墅。

沈沐负着双手,施施然地走进去,一柱香的时间之后,又施施然走出来。

蓝金海迎上去,道:“宗主。”

沈沐摇头道:“人去室空!这小子,见机倒快!”

蓝金海道:“要不要派侦骑四下探查?”

沈沐摆摆手,道:“他既然已经考虑到了失败,必然留有退路,此时派人去追,又怎么可能追得上。再说,韦后刚刚伏诛,朝廷侦骑四出,不要在此时惹事,引来朝廷警觉。”

他摸挲着下巴,沉吟片刻道:“这一次他的势力已经全被引出来一网打尽了,只剩下他孤家寡人一个,纵然逃脱,还能为害么?”

沈沐打个响指,潇洒地道:“这一遭斩获着实不少,走了,咱们找杨帆分赃去!”

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卢宾之一夫当关,青衫竹笠,立于潼关雄壮城楼之上,眺望着长安古城的方向,风掠动他的衣带,直欲乘风而去。

丁跃站在一侧,担忧地看着他。

卢宾之眺望良久,目中闪过一丝狠绝之色:“长安!沈沐!杨帆!总有一天,我会回来!”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魔戒

太平公主送走李隆基,马上吩咐道:“备车,我要进宫!”

宫城现在由万骑和飞骑负责防务,实际上都操控于李隆基之手,在李隆基的名单上,只有有限的几个人可以自由出入宫廷,其中就有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进了皇宫,立即去见少帝李重茂。李重茂依旧住在东宫,这是一件很微妙的事。以前是韦后霸占了甘露殿,现如今甘露殿已经空了,可他这位皇帝依旧住在东宫里,似乎自武则天之后,李显、李旦、李重茂,这几位皇帝都有住东宫的瘾。

李重茂虽然年幼,却并非不懂人情世故,这个担惊受怕、毫无感觉的皇位,他是真的坐腻了。他也清楚他被韦后推上帝位完全是为了方便韦后掌权而推出来的傀儡,现如今却有人不想让他继续做这个傀儡了。

太平公主把来意一说,既无需晓以大义,也无需出言恫吓,这位小皇帝就如释重负地答应下来。

太平公主其实也很清楚在李重茂这里不会有丝毫阻力,只是称帝是件大事,她总不能随便派个下人,来宫里告知少帝一声了事,这一趟是必须要走的。

见李重茂识趣的很,太平公主缓声道:“甚好!祖宗江山,需要一个有为的君王,你是承担不起这份重任的,便做一个太平王爷也罢。你好生准备一下,明日早朝,禅位于相王!”

李重茂忙不迭点头称是,太平公主出了东宫便想去相王府,皇帝这里其实只是一句话的事,真正的难关在相王那里,太平公主很清楚,她这位胞兄绝非惺惺作态。他是真的不想做这个皇帝。

太平一边走一边想着见到相王之后的言词,忽然一声苦笑:“你不想做皇帝,大家千方百计地想要你做皇帝。而我同为天皇骨血,即便我能做一个好皇帝,却只因我是女儿身……,天道何其不公啊!”

太平暗暗叹了口气,不无失落不平之意。

自从心存帝王之念,她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那张皇帝宝座巨大的诱惑力了,它的诱惑无所不至,无可抵挡。不管想拥有它的本愿是想为恶还是为善,最终都能让人义无反顾地成为它的奴仆。

但是,每一个愿为这权力所奴役的人都是心甘情愿的,而且是奋不顾身的,恰如此刻的太平公主。她始终坚信自己想掌握皇权的目的是好的。是为了更好的治理祖宗传下的江山,可她不会意识到。贪欲也在蒙蔽着她的神智。

但是尽管此刻她是那么渴望登上皇位。可是她的理智却告诉她,至少现在是绝不可能的,哪怕她是男儿身,只要她的皇兄还在,就轮不到她登位。

前方有十几个内侍搭着一具沉重的棺木自御道上走来,看见太平公主。他们马上恭谨地站住,退到路边。太平诧然问道:“这是谁的棺椁,怎么还未清出宫去。”

一个内侍急忙赶到她面前,毕恭毕敬地道:“镇国公主殿下。这具棺椁,盛敛的是上官昭容。”

“哦?”

太平公主身子一震,用极其复杂的眼神看了看那具棺椁,说道:“郑家还未来人敛尸么?”

那内侍道:“是!许是因为宫中多事,郑家一时还不敢探问上官昭容下落,又或者是因为上官昭容被列为乱党,郑家心存怯意……”

太平公主心中泛起一种苦涩的感觉,虽然她不知道杨帆的计划,但她很清楚,上官婉儿没有死,不需要别的理由,仅从杨帆的反应就能看出来。

“婉儿现在正与他厮守在一起吧……”

太平公主先是一阵心酸,继而满腔嫉恨,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竟是说不出究竟是一种什么滋味儿。

太平怔怔出神,那太监也不敢动,就乖乖站在她面前,过了半晌,太平醒过神儿来,淡淡地道:“把棺椁搭出宫去吧,总留在这里也不是法子。本宫负责安葬上官昭容。”

那太监迟疑道:“这……临淄郡王那里……”

太平公主凤目一嗔,煞气隐现:“没有听到本宫的话?”

那太监打了个冷战,连忙躬身道:“是!奴婢遵命!”

太平公主又看了那具棺椁一眼,举步向前走去,那太监急忙一挥手,指挥那些内侍调转方向,抬着棺椁,远远地跟在太平公主身后。

当高大雄伟、恢宏壮观的承天门在望时,太平公主心底那抹酸涩已随风吹去,变得又冷又硬。

※※※※※※※※※※※※※※※※※※※

太平公主左思右想,反复估量皇兄性格,料定即便是他对自己一向言听计从,在这件触及他道德底线的事上也不会轻易答应,所以赶到相王府后,并没有如对少帝一般直截了当说明来意。

太平公主只是向李旦表示了对主少国疑的担心,以及对少帝重茂治理国家能力的忧虑,李旦对此倒是并不在意,他穿着一身粗布衣裳,跟个花农似的,兴致勃勃地摆弄着他让人寻来的花花草草。

听太平公主说罢,李旦笑道:“你不必为此忧虑,我大唐多劫多难,自父皇过世经历过多少风雨?少帝或者资质平庸一些,但我大唐饱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