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醉枕江山 >

第771章

醉枕江山-第771章

小说: 醉枕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对杜文天而言,他是临事慌张。一时又想不到别的借口,这才把此事当成理由说了出来。另外,在他散播的谣言里根本没有杨帆什么事儿,所以他根本没想到杨帆今天就是为了那个谣言来的。

李裹儿又气又急地斥道:“谁说我要宴请长安官绅了。”

杜文天一呆,道:“公主……打算取消宴会?”

说着,他还飞快地看了杨帆一眼,又妒又恨地想:“公主原先可是想把他一起坑了的,如今怎么突然改了主意,莫非两人真的尽释前嫌,勾搭到一起了?”

李裹儿情急之下矢口否认,随即就发觉这样有欲盖弥彰之嫌,忙又补救道:“本宫是打算在那一天宴请长安官绅名流家的女眷,这些贵妇千金能有什么事,还怕不能及时赴宴么,请柬早一天晚一天的没有关系。”

杜文天干笑道:“是是是,既然这样,那……那就不急着散发请贴了。”嘴里这么说着,他的脚下却是一步也不挪动,坚决不给二人独处的机会。

杨帆一开始还真没注意杜文天说的这件事情,因为自从武崇训到了长安,吃请宴会方面的事情本就极多,可二人的神色变化和李裹儿的矢口否认又急急补救,却引起了他的警觉。杨帆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微微一动:“六月初八大兴苑之宴,莫非大有缘由?”

这时候,武崇训也回府了。武崇训带着五六分酒意,兴冲冲地回到府邸,刚刚迈过二门,就向迎上来的家人问道:“公主呢?”

家人答道:“忠武将军杨帆登门拜会,驸马爷您不在,公主代您款待客人去了。

武崇训一听安乐公主代他会唔杨帆,心里就不太舒服,急步赶到客厅,却见厅堂之上空空如野,既不见李裹儿也不见杨帆,心头不由一紧,急忙向厅中侍婢问道:“公主和杨帆呢?”

侍婢屈身答道:“公主请忠武将军到小书房叙话了。”

“什么?”武崇训一听就急了,好端端的,把个男人请进小书房去干什么,孤男寡女的传出去多不好听。武崇训大步流星赶向小书房,到了书房一看,不只杨帆在,杜文天也在,武崇训马上又放下心来。屋里有三个人呢,能出什么事?

他可不知道,屋里这两位仁兄都是他的好连襟,两人一先一后,都给他的脑袋顶上刷过漆。武崇训此番赴宴穿的是便服,一顶青纱幞头,一袭青色缺胯袍,足蹬一双高靿靴,阳光透过碧罗纱窗往他身上一照,湛清碧绿的,当真应时又应景儿。

正文第一千三十三章履机乘变

武崇训不因妒意而方寸大乱的时候,还是很有几分公子风,当他弄清杨帆的来意,知道他是特意登门拜会自己的时候,马上吩咐人摆酒设宴,款待客人。

杨帆今日登门确也名正言顺,他和武懿宗虽势成水火,但是与武三思之间的交情没有断,勉强算得上是梁王的半个门人,如今梁王之子驾临长安,他登门拜会梁王世子自然是应尽之仪。

武崇训把杨帆请到花厅,由他和杜文天作陪,不一时美酒佳肴流水般奉上,三人便同席饮宴。武崇训从曲池回来时就已有了六七分酒意,这时借着酒意再度畅饮,本就自控力不足,又有杨帆频频举杯相敬,不免喝的酩酊大醉。

酒席散后,武崇训已经醉的无法亲自送杨帆离开了,只好硬着舌头让杜文天送杨帆离去,自己则叫两个内侍搀着,摇摇晃晃地回了内宅。杨帆与杜文天并肩而行,各自无话,走到仪门前,杨帆站住脚步对杜文天道:“公子请留步。”

杜文天先前偷听到杨帆和安乐公主在小书房的一部分谈话,认定二人之间有些不清不楚,心中已把杨帆当成情敌,妒意满怀,本就不想送他,闻言马上站定,向他拱了拱手,敷衍地道:“杨将军请慢走。”

杨帆笑了笑,道:“今日登门,承蒙武驸马和杜公子的热情款待。不想武驸马喝的大醉,杨某有些话还没来得及说呢,就请杜公子代为转告吧。”

杜文天冷着脸道:“不知杨将军有什么话需要在下转告。

杨帆道:“听说安乐公主选定的新宅就在杨某的宅子旁边,以后两家要做邻居了,应该常常走动才是,何况杨某本就与梁王府有旧,算得上是故交。若是公主与驸马有暇,杨帆想在湖心岛设宴,回请公主与驸马。”

杜文天以己度人只道他对安乐色心不死,脸色顿时一变,说道:“将军放心,杜某一定转告!”心里却是打定主意绝不把杨帆的邀请告知安乐,还要想办法中伤杨帆,以免二人旧情复燃。

杨帆瞧他神色变化,心中已然有数,哈哈一笑,拱手而去。

杜文天站在仪门处,冷冷地睨了一眼他的背影不等他出门,便拂袖离开了。

莫观的几个弟子表演的十分卖力,街头围观的百姓人山人海可是等到收钱的时候,却“呼啦啦”走掉一大半,幻术团的小徒弟捧着铜锣,时而拿话挤兑爱面子的观众不要离开,时而点头哈腰递着小话儿,铜锣上叮叮当当一阵乱响,一圈下来,倒也讨了几十文钱。

莫观坐在长台一角搭起的更衣小帐内,看着外面的情形叹了口气道:“长街卖艺,赚头终究不大,还是要到勾栏里才能赚点钱。”

站在旁边的一个弟子道:“师傅说的是只是长安这边热闹些的勾栏瓦肆咱们都去了,一时不会再有那么多客人。”

莫老人点点头道:“嗯,咱们在长安约摸待了一个月了吧再演两天,咱们就转去太原。”

这时,那捧着铜锣讨钱的小徒弟走到一个身材欣长、留着两撇漂亮八字胡的青年人面前,屈膝低头,陪着笑道:“谢郎君赏!”青年人微微一笑,随手一抛,只听“当”地一声小徒弟手中的铜锣便是一沉。

那小徒弟每天负责向观众讨钱,哪怕只抛上去几文钱根据轻重的细微变化,他也能估量出来多少,一听这么沉重的一声,心中不由暗恼:“你这客人不打赏就不打赏,怎么抛上块砖头戏弄我们。”

从那重量估计,可不就是一块砖头么,这么沉重的一块,难道还能是金子?可那小伙计一抬头,看清锣里的东西,顿时张口结舌。铜锣里一块似圆非圆黄澄澄亮闪闪的饼子,在阳光下光芒闪闪,可不正是一块金子。

这位客人出手当真阔绰,居然赏了一枚“金铤”,那小徒弟惊喜交集,生怕客人反悔似的,赶紧把铜锣往怀里一收,抱着铜锣连连鞠躬,一迭声地道谢:“多谢郎君重赏,多谢郎君重赏。”

青衣人微微一笑,道:“带我去见你们班主,有笔大买卖,我要和他谈谈!”

“请请请,贵人这边请!”

那小徒弟一听还有大买卖,喜不自胜,也顾不得继续讨小钱了,赶紧引着青衣人向那帐边走。莫老人在帐中也看出这客人是打了重赏,正要起身迎出去,小徒弟已经引着青衣人走进来。

莫观往小徒弟手中的铜锣上一看,看见黄澄澄一块金子,眼中不禁也放出了金光,赶紧满脸堆笑地迎上去,谦卑地笑道:“贵人请坐,小老儿多谢贵人的重赏!”

青衣人摸了摸胡须,微笑道:“老人家就是这幻术班的班主吧?”

“是,是是!”

“好的很,鄙人姓杨,杨之古!我家老太君八十大寿将近,作为晚辈,我想弄些稀罕玩意儿哄她老人家欢心。”

莫观一听“老太君”三字,便知道人家是官宦人家,老夫人能称太君的,儿孙中起码也得有个五品官,他的神色更显恭敬,连忙道:“郎君可是想让小老儿这幻术班子到贵府去表演么?”

杨之古摇摇头,道:“不!我想自己学点幻术戏法儿,在老太君的寿宴上演一演,古有老莱子彩衣娱亲,为哄老太君开心,我这孙儿辈的还怕扮一回戏子么?”

莫观陪笑道:“郎君真是孝心可嘉,不知郎君想学些什么玩意儿?”

杨之古道:“不瞒老人家,杨某本就懂些幻术戏法儿,以前也曾给老太君演示过,所以寻常把戏我家老太君是看不入眼的,要学,我就学你最拿手的本事。”

莫老人一听,不禁有些犹豫,虽说这位客人出手阔绰,若再教他戏法儿必定还有重赏,可这毕竟是他吃饭的本事哪能轻易示人。

杨之古见他迟疑,不禁朗声笑道:“老人家不会以为杨某是想偷学你的绝艺吧?杨某是读书人,将来是要科考入仕的,你当我会去跑江湖卖艺么?再者说我只讨教你一样本事,抢不走你们的饭碗。”

说着,他的手在案前轻一挥,三枚黄澄澄的金铤便无声无息地出现在案上。莫眼睛一亮,倒不是因为这杨之古的手法神奇,他的手法固然巧妙-,但是在莫观这等幻术大家的眼中却也不够瞧的·他是因为看到了三枚金铤,所谓见钱眼开是也。

杨之古笑问:“如何?”

莫观咽了口唾沫,低声道:“郎君·我们跑江湖卖艺的也有自己的行规,这幻术戏法儿,神就神在一个秘字,郎君的要求······实在是有些···…”

杨之古信手一挥,案上那三枚金铤就变成了六枚,杨之古盯着他道:“这回如何?六块金饼子,换你一门本事!”

“这个……”

莫老人仍旧迟疑不决,他的徒弟可有些沉不住气了,低声唤道:“师傅!”

杨之古道:“一门术法·养活不了一个戏班子,足下不会以为我学了你一门绝技,就能抢了你们的饭碗吧?再者说·以杨某的身份,会去干这一行么?我可以向你保证,你这门本事我若学了去·也只为哄老太君开心,以后不会教给别人的。”

莫老人为难地道:“幻术无一非虚,无一非假,想要将虚作实,以假为真,需要极高妙-的本领,而这需要很久的辛苦训练·即便老朽告诉你其中的诀窍,只怕郎君你也未必能很快学成。”

杨之古道:“这个就不劳老班主担心了·学的会学不会,那都是在下自己的事,只要老班主你肯倾心传授!”

莫观砸了砸嘴唇,低声道:“郎君……能否再加一枚?”他也觉得自己有点贪得无厌了,说出话来很没底气。

杨之古没说话,只是抬起手,只听“当当当”三声响,案上又落下三枚金饼,金光灿烂,辉映双目。

莫观一阵激动,一把按住金饼,颤声问道:“不知郎君想学什么?”

杨之古一字一顿地道:“换、头、术!”

※※※※※※※※※※※※※※※※※※※※※※※

日落西山,满城残红。

隆庆坊的坊丁推着坊门正要关上,就见一骑快马自远处驰来,马上一个青衣人,身手极为矫健。那坊丁没好气地停住脚步,只留了半扇门,等着那青衣人过来。

那马片刻不停,到了坊前,就见马上一个青衣人三十出头,留着两撇漂亮的八字胡儿,精气神儿十足,那青衣人见这坊丁等在门前,向他哈哈一笑,朗声说道:“谢啦!”顺手一抛,一个亮闪闪的东西便落到坊丁脚下。

坊丁低头一看,却是一只银铤子,坊丁又惊又喜,赶紧拾起来,扭头一看,那马已向隆庆池方向疾驰而去,坊丁冲着那人背影高高喊了一嗓子:“谢啦!”然后笑逐颜开地关了坊门。

青衣人快马如飞到了岛上,很快就出现在杨帆的面前。杨帆坐在一具灯树旁边,身前一张小几,几案上四式精致小菜,正在冒着热气。见他进来,微笑道:“我还担心你今晚回不来呢,坐下,歇歇气儿,一起用膳,咱们边吃边说。”

青衣人讶然道:“阿郎还未用膳?”他虽仍是一副男人模样,可是听这声音,分明就是古竹婷。

杨帆道:“我在等你,若是坊门关了你仍未回,我就独自享用了。”

古竹婷心中一暖,她本想先去卸了装扮,如今既知阿郎也未用膳,却怕饿了他的肚子,赶紧净了手,赶到他的身边。杨帆为她布了一箸菜,又为她盛上半碗粳米粥,笑问道:“这么快就回来了,可是已经学到手了么?”

古竹婷眸中微现得意之色,道:“莫班主说,当年他给师傅打了三年的下手,又蒙师傅亲自指点,苦练了半年之久,这门幻术才运用的得心应手,所以对我说,即便我知道了其中的秘窍和术法,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学会。不过,奴家精擅柔术和潜行匿踪的本事·其中不乏与幻术相通之处,这门术法的诀窍我已了然,只要给我几天功夫准备和习练,必定运用自如。”

杨帆大喜道:“哈哈·这就是一法通百法通了。说起来,这和我当初蹴鞠一个道理,即便我从未习过蹴鞠,只要明白了它的道理,我也能马上成为蹴鞠高手。”

二人边谈边吃,四样小菜都很清淡,分明是按照古竹婷的口味做的。古竹婷见杨帆吃的不多·心中微觉不安,问道:“这菜不合阿郎口味么?”

杨帆笑道:“那倒不是,只是今日去吃了酒·现在还不太饿。不然的话,不要说这菜肴本就味道极美,仅是有你这秀色可餐的美人儿在旁,我又岂能没有胃口?”

古竹婷含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