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醉枕江山 >

第644章

醉枕江山-第644章

小说: 醉枕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帆三人翻身上马,一前两后成品字形站立,杨帆“咄”地一声,双腿一磕马腹,三员主将便引导着皇帝的仪仗向营中走去。

皇子皇女、皇亲国戚、各部院大臣、内卫、皇帝仪仗,前引后扈,旗幡招展。

校场上列阵整齐,这大阅第一步就是皇帝幸营、受阅部队列阵、皇帝阅阵。是以杨帆引着皇帝车驾从横平竖直斜视也是一条直线的队阵面前逐一走过,每过十列纵骑,必有山呼声起:“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则天还是头一回身入军伍,亲眼见识这千军万马中、气血阳刚氛围至极的军营气氛,一时间也不禁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兴奋之下,她下意识地就想把自己的开心说与张氏兄弟听,转眼一看,才发现张氏兄弟不在身边,武则天不免有些遗憾,莫非五郎六郎早上起得晚了么?

武承嗣也抱病来了,其实以他现在的身体状况本不宜出门,可他已经发现由于自己的身体原因,越来越多的人不看好他了,很多被他聚拢到门下的人正在做着改换门庭的打算。这种情况下,明知这趟出行对他的病体会有更加不利的影响,他也只能抱病前来,还得强扮出一副精神奕奕的样子,只为振奋他的军心。。

第八百六十五章子弟兵

武承嗣强拖病躯端坐马上,试图营造出一副身体渐趋好转的形像,武三思则策马随御驾而行,眼看那不动如山、气势庄严的军容,不禁暗暗心折:“果然是一支精锐之师,杨帆倒是一个会带兵的人!”

他下意识地向前方看去,正好到杨帆挺拔的背影,武三思又是暗自一叹:“可惜他不肯死心塌地的效忠于我。二张虽然嚣张,所倚仗者不过是姑母的宠爱,他们根本没有资格问鼎皇位,杨帆竟如此短视,实在可恨可恼!”

黄罗伞盖过处,万岁声此起彼伏,如钱塘怒潮一般,不管抱着何种心思的人,渐渐的都被这种气吞万里如虎的氛围所感染。等到御驾终于在高高的阅兵台前停住,太平和婉儿一左一右扶持女皇登上高台时,年迈的武则天似乎也觉得双腿有了力气。

可惜,这毕竟只是一种精神作用,她走的很慢,又有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扶着,饶是如此,当她终于登上阅兵台的时候,还是有些气喘,额头也沁出汗来。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赶紧扶女皇在御座上坐下。

随行众臣纷纷登上高台,对于年老者、位尊者,皇帝一一赐坐。最后面的木架上铺了一层碎冰,宫娥打起扇子,高台上登时一片清凉。

依照大唐延续下来的阅兵典制,皇帝此时应该身着戎装,亲自于军前试射,发连七矢,再登阅兵台检阅,以彰显天子武功,同时也是表明虽然各军皆有其帅,但是所有的军队都有一个共同的主帅:天子。

不过杨帆事先同礼部讨论过这个问题,女皇本人是绝不可能身着戎装军前试射的,且不说女皇根本不懂骑射。就算精于骑射,偌大年纪,谁敢让她骑马?谁敢让她试射。

女皇不能试射,那就该皇子代替了。可是人人都知道皇太子马上要换人,让现在的皇太子李旦在军前演武颇为不妥,让李显出马吧,他现在又不是太子,虽然易换太子一事已尽人皆知,但是事情还未成为现实。公开表现出来就不妥当了。

再者,这两位皇子一个软禁在东宫,一个囚于深山,都有十五六年不曾骑马,弓箭更是很久不曾摸过了。哪怕箭靶放得很近,要是他们连射七矢都中不了一两矢,也未免太过难看,因此反复商量之后,这一步骤便略去了。

武则天登阅兵台坐定,杨帆便驰马直奔阅兵台下,马至台下。杨帆猛一勒马缰,让那战马人立而起,战马希聿聿一声马嘶,端地人如虎、马如龙。这般亮相,登时博了个满堂彩。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唇角同时一勾,不约而同地露出一个会心的微笑。安乐郡主李裹儿看着杨帆英姿勃发的模样,眸波似乎也有刹那的陶醉。武懿宗却把嘴一撇,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

战马前蹄铿然落下。杨帆在马上一抱拳,气沉丹田,向高台上大声禀道:“奏请陛下大阅!”

阅兵台上,武则天微微一颔首,内侍高公公便踏前一步,把手中拂尘一扬,高声宣道:“皇帝有旨,大阅开始!”

阅兵官陆毛峰扬鞭急催战马,从三军阵前飞驰而过,腰间长刀顺势拔出,一声厉喝,三军如山之倾,队列变幻,让出校场,井然有序,丝毫不乱,齐整的队伍收敛阵形、腾挪场地的场面竟也极具观赏效果。

出身兵部的宰相姚崇不禁抚须赞道:“士卒雄锐,行伍严肃,旌旗杂沓、戈甲照耀、屹若山岳、势动天地,真虎贲之师也!”

武则天听到姚相的由衷赞美,心中更有得色,这可是在她命令之下组建的军队,心理上自然便有一种亲近的感觉,高踞如此巍峨雄壮的高台之上,观阅如此强大壮观的阵容,令她心中生起一种强烈的自豪感。

阅兵官陆毛峰回到阅兵台下,眉批、颊当间已隐隐泛出汗迹,可他从来没有这么兴奋过,这可是当着皇帝和满朝公卿,当着天底下最有权势的一群人展现自己。一见校场已经迅速清理出来,陆毛峰手中长刀一挥又是一声令下,旗帜招展,一支骑兵立即策马出阵。

这支骑兵都穿着轻便的衣甲,刀、盾、长矛、链锤在手,主将身边有旗号手、锣鼓声不断发出各种军令,随着旗令和乐器发出的军令,将士们策马驰骋,或攻或防、或变阵或合阵,开始模拟骑战场面。

在外行人眼中,这样的表演纯属热闹,根本看不出什么,像那些公主、郡主们,此时与其说是在看演兵,不如说是在看哪个士卒更英俊一些,骑姿更飒爽一些。但是在一众军伍出身的将领和大臣们眼中,却能看得出这支军队的战斗力。

所谓见微知著,在他们眼中,从这支骑军队伍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以及阵法的配合、攻防的配合,完全可以推断出这支军队的战力,纵是最挑剔的将军,这时也不能不暗暗点头。

骑战之后还有步战,步战又分巷战、守城战、野战,马术、武技、箭技,诸般技艺逐一施展。军容、军技、军学、军器、军垒各项逐一展现,直到近午时分,才开始军律项目。经过一个上午的操演,此时日当正午,烈日炎炎,高台上冰块已经用了九车,台上冰水淋漓。

全体参阅将士再度回到校场,站列整齐,楚狂歌以无头箭抛射,射中何人,何人便上前回答军律。以楚狂歌的箭术,在人选上其实还是做了手脚的,不过因为操演过程一共持续了两个月时间,所以专门负责背诵军律的这些作弊士兵所背已非仅只一册,而是把所有的军律都背了下来。

因此,杨帆干脆把这检查军律的事情交给了女皇,女皇随意翻阅《擅兴律》、《宫卫令》等军律,指定一条,便由高公公向下面喊话,着令抽检士兵大声背诵。本来观阅到中午。已觉疲倦的武则天因为可以亲自参与,又重新提起了兴致。

武懿宗还真想在大阅上找杨帆一点毛病,不需要太严重,只要给他填点堵还不至于惹得皇帝太过不悦就好,可是这个分寸不好掌握,他一直没等到机会。

军律考核是最容易作弊的,他好歹也是带兵的人,如何不清楚这一点。可是抽检士兵是射箭抽选的,百步穿杨这种事。他还真不相信有人能做到万无一失,而兴致勃勃地出题考核的又是皇帝本人,武懿宗斟酌再三,还是放弃了可能惹怒武则天的打算。

“噗嗵!”

队列中间,一名骑士身子晃了一晃。突然从马上一头栽下。千军万马之中,偶有一人落马本不易让人看见,可是整个队伍站位整齐,比画出来的线还直,其中偶有一人有点动作,自然一目了然。

“呀!”

太平公主惊呼一声,以手掩口道:“有人中暑了?”

“噗嗵!”

就像患了瘟疫似的。有了第一个摔下马的,第二个、第三个便相继而来,武则天见状眉头不由一皱,微微倾身向前就要说话。可她一看台下,总检校杨帆、副总检校许良、阅兵官陆毛峰,三人笔直地站在那儿,仿佛钢铁铸就一番。丝毫不为所动,武则天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黄罗伞盖在头顶被微风吹得徐徐拂动。武则天慢慢靠回椅上,转首对宰相魏元忠道:“千骑军律森严,杨帆治军有方,朕心甚慰。”

魏元忠欠身道:“此皆陛下有识人之明也!”

武则天微笑颔首。

杨帆笔挺地站在那儿,汗水顺着腮边一颗颗滚落下来,从下颌滴落。但他的唇角却微微地勾了起来,从颊当和眉批中间露出的双眼和鼻子,似乎也勾起了浅浅的笑纹。

今儿的天气确实很热,杨帆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事先就在校场边准备了一桶桶的绿豆汤、酸梅汤、盐开水。内廷从宫里公开拉出来的冰有十二车,实际上有十五车,多出来的那三车冰现在就在汤桶里半浮半沉。

有了这些消暑解渴的饮料,千骑士兵又俱都身体强壮、在酷暑中训练了这么长的时间也适应了炎热,倒还不至于中暑昏倒。可是,这么热的天,如果不增加点特殊效果,怎么能加强上位者的印象呢?

杨帆此时正在心里暗笑:“这几个小子,摔得还挺像,看来天子当前,他们也晓得要假戏真作,唯恐被人看出破绽。”

台下,那个被抽检到的士兵声音朗朗,毫不停顿地把皇帝抽检的这条军律共计二十八款一一背诵出来,高公公捧着军律逐令对照,待他说完,转身向武则天躬身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抽检士兵共计九人,抽检军律共计十八条,无一错误!”

这时陆续又有几人中暑落马,可三军肃立,竟无一人乱动,更无一人去扶那中暑的士兵。武则天龙颜大悦,站起身来,高声对台下道:“众将士辛苦了,日当正午,炎热难当,总检校可令三军暂且散去,好生歇息!”

杨帆回身领命,又命阅兵官陆毛峰高声下达军令,令旗挥动,高台上的皇帝和众皇亲国戚、勋贵权臣本以为三军又会如同潮水般退却,却不想三军将士听了军令,竟齐刷刷下马,单膝跪地,向高台上异口同声地道:“陛下仁慈,爱惜将士,臣等何敢惜身。愿为陛下征讨四海,使四夷臣服、天下归心!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则天没想到随口一句吩咐,竟换来三军将士如此气壮山河的响应,一时间心潮起伏,激动得难以自己,她连连点头,上前两步,走到高台边站住,张开双臂,大声道:“好!好!这都是朕的兵,都是朕的子弟兵啊!”。

第八百六十六章角色扮演

皇帝和众皇亲国戚的午膳是在千骑大营里吃的,御厨的大师傅们掌勺,在千骑营地后方挨近山脚处埋灶架锅,前方青青草地、荫荫绿树,四周布了锦障,林中铺了竹席,用餐时皇亲国戚皆席地而坐,仿佛郊游一般,倒也别有趣味。

午膳的时候,高公公特意找到杨帆,对他道:“陛下精力不济,如今已然有了倦意,不知午后还有多少艹演项目,陛下可是撑不得太久。再者,由此还京,也需一段时间,杨将军还须把握好这个时间。”

如此公众场合,俱都是皇亲国戚京中权贵,便连皇**在,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自然不会与他做出丝毫亲近之意,就连一向胆大妄为的李裹儿也收敛多了,自始至终未敢来搔扰他。

此时杨帆正与许良、陆毛峰讨论着上午军演的得失,听了高公公的话,杨帆与许良、陆毛峰相视一笑,对高公公道:“公公不必担心,下午只剩一个项目了,然后臣就会恭送陛下还京!”

“如此甚好!”

高公公放了心,向杨帆笑吟吟地拱一拱手:“今曰大阅,足见将军治军有方。陛下在那边对诸位王爷和公主郡主们还是赞不绝口呢,回头少不了有一番赏赐,老公在这里先向杨将军道喜了。”

皇帝用过午餐,在林中散了会步,稍觉倦意,便有人在林中铺了锦榻,围了小帐,请陛下歇息。待到午后,杨帆赶来请皇帝阅兵,却得知皇帝犹在小睡,只好把大阅时间向后延迟。

好在老年人的觉并不长,武则天也没有睡太久便醒过来,杨帆得了信儿,那边就开始准备起来,武则天这边也洗漱着装,重新打扮。又过了半个时辰,一身盛装、形容庄严的武则天在皇亲国戚、文武百官的陪同下重新驾临阅兵台。

经过一个上午的大阅和中午的休息,现场的气氛明显松驰下来,众人坐在台上有说有话,皇帝也破例把杨帆从台下唤到了身边。武则天和颜悦色地问道:“杨帆呐,接下来还有什么要让朕看的?”

杨帆欠身道:“陛下,养军练兵,最终都是为了用之于战场,保境安民、开疆拓土。军容军纪、军器军技,凡此种种,莫不是为了练出一支强兵。臣以为,只有这些,未免有纸上谈兵之嫌,艹练之外,还须实战方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